李楓冷笑道:“你既然沒有心思處理政事,就應該迴家養老了,朕最討厭你這種又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做派。”


    “臣……臣……臣無以為駁,唯有辭官以求脫身。”


    蘇有堂聽到李楓的話,流下幾滴眼淚,恭恭敬敬地把官帽放在地上,挺直腰板,滿臉淒涼地跪伏著,高唿:“吾皇萬歲萬萬歲,臣蘇有堂叩謝天恩。”


    說完,蘇有堂慢慢站起來,拖著疲憊的身體,向殿外走去。朝堂上,眾人都嘩然了,誰能想到,李楓竟然如此決絕。


    等到走下高階,蘇有堂戀戀不舍地迴頭望了一眼金鑾殿,然後頭也不迴地快步離去。


    他遙想當年,自己發奮讀書,滿懷雄心壯誌,立誌考取功名,成為一個清正廉潔、造福百姓的好官。他堅信自己能夠改變明朝,讓百姓生活得更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感覺到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因為不善於結交,他備受官員排擠,雖然兢兢業業地為官,但到了三年一次的考核,他被督察禦史評為下下品。崇禎皇帝隨即罷免了他的官職。


    隨著歲月的流逝,他的妻子開始生育,家裏多了幾口人,蘇有堂的書館收入遠遠不夠支出。


    為了重新出仕,他開始不斷地巴結同年好友,阿諛奉承,跪舔地方官員。


    終於吏部重新任用他,擔任縣令,為了升官,他開始不停地搜刮民財,奉承上司。


    從縣令升到知府,再升到布政使。


    為了生活,蘇有堂自甘墮落,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有時候他也開始悔恨自己的行為,但是已經陷入萬丈深淵的他,已經沒有迴頭路了。


    當李楓攻破太原時,他選擇了投降,在華軍節節勝利的時候,他慶幸自己選擇了正確的道路。


    此時的他想成為一個能臣,能夠治理天下的能臣,然而此時的他。


    被李楓揭開了曾經的遮羞布,蘇有堂羞愧難當。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他深知自己以後無法再在士林之中立足。


    迴到家的蘇有堂,看著房梁,心一橫,慢慢係上白布。


    “蘇有堂啊蘇有堂,你明明是個貪官汙吏,竟然還想成為治理天下的能臣。”


    說完,他淚流滿麵地搬起墩子,站在上麵。隨著一聲墩子倒地的聲音,蘇有堂雙手抓住白綾,拚命掙紮。


    啪……


    “來人啊,老太爺上吊了!”


    此時兒媳蘇李氏正端著參湯,恰好遇見,急忙喊人。


    兩個家仆衝進房間,一人抱一腿,把蘇有堂抱了下來。看見氣喘籲籲的蘇有堂,兩個家仆立刻拍打他的後背並給他喂了口水。


    原本打算上吊的蘇有堂被上吊的窒息感嚇得打消了這個念頭。


    但想到如果此事傳出去,自己的老臉將無處安放,最後心一橫,他決定繼續上吊。


    “老夫去意已決,爾等休要多勸,莫要讓老夫晚節不保。”


    說完,他搬走椅子,準備繼續上吊。兩個家仆豈敢讓他上吊,急忙一人抱住他,一人奪取他手中椅子。


    “老爺,老爺,不可啊!”


    兩個家仆哭喊著,如果老爺真的上吊了,他們也脫不了幹係。


    “老爺,您已經為官多年,家中積蓄不少,何必如此想不開呢?”


    另一人又道:“雖然陛下已經對老爺不滿,老爺既然已經辭官,退居鄉野,也未必不是好事。”


    聽到此話,蘇有堂眼神微動。


    要是換作從前,蘇有堂絕不會把名譽放在眼裏,但自從當了文官之首,每天被人吹捧高風亮節,他現在卻對名節無比看重。


    雖然現在擔心自己晚節不保,但聽兩個家仆這麽說,他心中一動,卻也猶豫不決。


    “老爺,您若不嫌棄,我有一計。”那人湊到蘇有堂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蘇有堂聽完之後,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老爺,您若不這樣做,恐怕日後難以在士林立足。”


    蘇有堂沉默片刻,終於下定決心。“好!就依你所言。”


    蘇有堂從椅子上站起來,感覺身體已經恢複了元氣。他看著兩個家仆,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之色。


    兩個家仆也鬆了一口氣,連忙道:“老爺英明!”


    蘇有堂的兒子蘇威聽到消息後都趕了過來,看到父親坐在椅子上,蘇有堂的兒子和兒媳都鬆了一口氣。


    “父親大人何必如此想不開!”


    蘇有堂歎了口氣:“陛下如此看輕老夫,如果不做說法,我恐怕再難在士林立足,本來史可法修明史稿就讓老夫攔截多次,將來明史又當如何評價老夫?”


    “父親大人不必擔心此事。”蘇威道:“我蘇家乃是開朝功臣,聖上雖然不喜,也不會如此薄情寡義,說不定過兩日陛下就會給父親一個台階。”


    “老夫打算隱退,今來餘生想要修明史已過餘生!”蘇有堂又道:“老夫既然已經辭官,也不好意思繼續開口。”


    “父親大人不用擔心。”蘇威又道:“明日早上我就進宮和蘇依然說一下,讓她吹下枕頭風,陛下應該會恩準。”


    蘇有堂本以為,李楓意識到自己言辭過激,過兩日便會來安撫。


    豈料,一連三日,李楓似乎將自己拋諸腦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鐵路建設中去了。


    蘇有堂又氣又急,李楓在朝會上揭露他的短處,若不能妥善處理,自己在士林中的名聲,恐怕將毀於一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音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音先生並收藏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