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工部。


    李楓和一群工部官員聚集在一起,討論修建鐵路的事宜。


    李楓輕輕敲擊著桌子,說:“各位都是行業內的傑出人才,我想請教一下,修建這條鐵路需要多少人力和費用。”


    根據前世的記憶,李楓繪製出了京漢鐵路的規劃圖。


    這條鐵路長達一千二百多公裏,如果使用羅伯爾氏式蒸汽火車作為運輸工具,時速可以達到一百裏。


    這樣一來,京漢鐵路通車後,從京城到漢口的行程將縮短到十二個小時。


    工部尚書李宗進言說:“陛下,老臣經過初步推算,要建成這樣規模的鐵路,需要鋼鐵用料二萬四千萬斤。再加上枕木、石料和人工等費用,老臣估算,修建這條京漢鐵路的耗費恐怕高達二千萬兩白銀。”


    李楓笑著說:“還可以,命令京城的鋼廠,加快煉製鋼鐵。”


    李楓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絲堅定和自信。因為他深知,鐵路的建設對於華朝來說的發展至關重要,他下定決心,要全力以赴,確保鐵路的順利建設。


    李宗接著說:“這隻是成本的估算,還沒有算上鐵路占地、拆遷房屋等諸多事項。而且陛下,如今河北地區,亂民頻繁出沒……”


    李宗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憂慮。他明白,鐵路建設麵臨著巨大的挑戰,不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還需要解決一係列社會問題。他擔心亂民的出沒會給鐵路建設帶來阻礙,影響工程的進度。


    李楓急忙打斷他的話,說:“但是如果這條鐵路修建成功,從京城到漢口的距離可以一下子縮短到六個時辰。南方如果有變故,京城派兵南下,早上出發,晚上就能到達漢口。”


    鐵路不僅僅能夠運輸士兵,加快統一步伐。


    還能夠加強南北交通聯係,還能夠提高國家的辦公應急能力。


    他決心不顧一切困難,推動鐵路建設的進程。


    “此外,運輸糧食、商業貿易、貨物運輸等,它的好處不亞於運河,這樣好處多多的工程,有什麽不可以做的呢?”


    李宗麵帶憂慮之色,說:“陛下,修建鐵路工程規模巨大,耗費巨大,而且擾民擾亂,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陛下三思。”


    李宗的表情中充滿了擔憂和關切。


    他知道,鐵路建設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努力,同時也需要考慮到社會的穩定和民生的問題。


    他希望李楓能夠審慎考慮,權衡利弊,做出明智的決策。


    第二天,早朝。


    李楓就把京漢鐵路的方案提了出來,為了盡快的修建此鐵路,李楓下令征發100萬民夫,同時下令,河北,河南,湖北三省官員積極配合拆遷。


    此時戶部尚書楊平問道“鐵路南北長三千餘裏,所占房屋,田地眾多,若是強行拆遷,恐怕民怨四起。”


    李楓說道“楊大人無需擔憂,朕已經想好了,凡是修建鐵路所占地的農民合作社,全社免收購糧食三年,所侵占的房屋,全部按市價折算成白銀。”


    主管禮部的蘇有堂進言道“臣文書院右丞相兼禮部尚書蘇有堂,有事參奏。


    田可補,房可賠,墳怎麽辦?鐵路南北縱橫三千裏,如果按照規劃路線,所處墳墓眾多,陛下與其花費巨額白銀修建鐵路,不然把這些錢用在民生什麽,救急災民,恢複生產。”


    此時何泰擦嘴道“正因為關注民生,才更應該修築此鐵路,隻要鐵路一成,朝廷無論是賑災,還是辦公,出行速度都會大大提升。”


    李楓稍作思考,說道:“何國丈之言,深得朕心。朕決定封你為鐵路總督,負責督造鐵路之職。”


    蘇有堂麵帶憂慮之色,歎息道:“陛下,請三思。修建鐵路,沿線的墳墓必然會被毀壞,這難道不是對先人的不敬嗎?


    臣身為禮部尚書,肩負維護朝廷禮教之重任,實在不想陛下因為修建鐵路,與民結怨。”


    李楓搖頭,說道:“朝廷可以擬定合理的賠償策略,來解決這個難題。”


    蘇有堂的臉色更加沉重,說道:“這不僅僅是賠償的問題,實際上是對祖宗的態度問題。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鄉村宗族林立,要是挖到哪個宗族的老祖,後果很嚴重呀,陛下。”


    楊平心中擔憂,說道:“征召上百萬民夫,對農耕影響也非常大。如今正是種晚稻的時候,現在修建鐵路不僅僅耽誤晚稻種植,而且修建鐵路耗費巨資,實際效果還不知道,得不償失呀。”


    崔文則論述道:“如果用這些資金去賑濟災民、恢複生產等民生事情,可能對民眾的生活會有更直接的好處。如今我朝初立,應當以民為主。”


    “鐵路建成後,朝廷辦公和出行的效率會大大提高,對於賑災也很重要。隻要規劃合理,補償充足,就可以減少對民眾的影響。”


    此時,剛被李楓任命為京漢鐵路總督的何泰,自然不願意這種天大的功勞沒了,急忙想表達修建鐵路是必要的。


    此時朝堂之上,雙方都堅持自己的觀點,互不相讓。


    “朕意以決,鐵路非修不可,那些不願意遷墳的,朕就讓他們下去見他們祖宗,個人利益應該置於國家利益之下,國家利益應該高於一切。”


    李楓決定努力排除眾議,堅決修建鐵路。


    一時間,朝堂上議論紛紛,大臣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蘇有堂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修建鐵路雖然可以加快國家的發展,提高朝廷的效率,但是對百姓的影響確實太大了。而且,一旦出現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李楓微微一笑,說道:“蘇愛卿,你所說的這些朕都明白。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困難就放棄發展。我們不能一直停留在農耕時代,必須要有新的思路和方式來推動國家的發展。”


    崔文則接著說道:“陛下,賑濟災民、恢複生產等民生事情才是當前的重中之重。修建鐵路雖然重要,但是不能本末倒置。”


    “好!朕意已決!誰再敢阻攔修建鐵路,就以抗旨罪論處!”


    李楓大聲說道,說完,他站起身來,準備拂袖而去。


    “陛下……,如果鐵路非修不可,臣……臣隻能告老還鄉,還望陛下恩準。”


    而此時,蘇有堂拿下官帽,跪倒在地,喝力喊道。


    此時周圍的十幾個官員,都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虛,你說我們要不要跟著蘇大人,一起辭官施壓?”


    “要辭官你自己去,皇上不講武德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要敢辭官,聖上能立馬讓你滾蛋。”


    “那還是算了吧。”


    李楓看著蘇有堂調侃道“蘇大人,你就別裝了,當初朕攻打太原的時候,你首先投降,沒有半點氣節,而今你卻如此惺惺作態,裝的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實在是令朕作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音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音先生並收藏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