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華夏軍閱兵結束,李楓決定南征南明。


    自崇禎帝上吊自盡後,福王朱由崧在武昌被左良玉擁立為帝。與此同時,江北四鎮也表示擁護福王登基稱帝。


    黃得功,號虎山,明末開原衛人,軍中號黃闖子,官至太傅、左柱國,封靖國公。


    黃得功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單親家庭中,十二歲時,他趁母親熟睡時偷喝了家裏的酒。


    母親醒後,發現酒沒了,就要打他。這時,黃得功微笑道:“不就是一點酒嗎,這有何難?”


    母親聽後更憤怒了,畢竟以他們家的經濟情況,酒是一個奢侈品,不能隨便買。


    結果,母親還沒有發飆,就看見黃得功拿著一把刀出門了。


    天呀,你這是要幹什麽?


    莫非,要去打劫不成!


    殊不知,黃母完全想錯了。


    打劫,這個不能;殺敵建功,這才是正路。


    黃得功並非要去打劫,而是選擇了從軍殺敵建功。


    當時,正值明朝與女真人打仗,黃得功自願參軍,上陣殺敵。


    年僅十二歲的他剁了兩個女真人,帶著五十兩的賞銀迴家了。迴家後,黃得功把銀子交給母親,道:“兒以之償酒也。”


    長大成人後,黃得功正式參軍,成了一名保家衛國的大明勇士。


    他打仗勇猛無比,人稱黃闖子,寓意“天不怕,地不怕,隻身闖天涯”。


    黃得功還擅長射箭,史稱他“嚐命小卒以金鑼戴額上,射之,百發百中,而人不傷”。


    除了打仗不要命,擅長射箭外,黃得功使用的兵器都跟別人不一樣。他喜歡使用一條鐵鞭,就靠這條鞭子打天下。


    每次殺敵時,因為殺的人太多了,鐵鞭上沾滿了血跡,血水幹後,把他的手都粘住了。他要用水洗很久,才能把手拿出來。可見其戰鬥時間之長,殺敵之多。。


    當然,除了鐵鞭外,黃得功其他兵器用得也不錯,甚至不是兵器的東西,在他手裏也能成為殺人工具。有一次,敵人來犯,黃得功一時間找不到武器,他就拿著兩個驢蹄上戰場,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黃得功這段拿驢蹄戰鬥的曆史,不是本人的胡編,而是史料的明確記載。


    值響馬,手提兩驢蹄禦,賊無不披靡。由是,勇名震遠近。——《小腆紀傳·二一卷》縱觀二十四史,拿這種兵器上戰場的人,貌似還沒有發現第二人。


    就這樣,武藝超群,驍勇善戰,再配上一個合適自己的時代,黃得功這樣的人,不想成功都難。


    這不,在很短的時間內,黃得功就官居廬州總兵,並得到了崇禎皇帝的接見。後來,黃得功來到江南,成了鳳陽總督馬士英的部下。


    在江南期間,他與盧九德、劉良佐等人通力合作,一起抵禦張獻忠,並把後者殺得落荒而逃。


    當時,起義軍一聽到黃得功的名號,都驚慌失措道:“走、走,黃家兵至矣。”可見黃得功帶給他們的心理陰影。


    再後來,明朝滅亡後,黃得功被盧九德蠱惑,逼迫上司馬士英立朱由崧為帝,就此成了朱由崧的擁立之臣。


    在四鎮中,黃得功的兵馬最少,但他卻是一個精忠報國的將領。清軍入侵時,其餘三鎮全部投降,隻有黃得功盡職盡責,為這個王朝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第二鎮,高傑。


    高傑,字英吾,陝西米脂人。他與李自成同鄉,原是李自成重要的將領之一,後因一個女人,棄順投明,成為明朝的將領。


    原來,李自成的妻子邢氏精明能幹,不僅文武雙全,還擅長管理軍需。


    當時,高傑負責管理軍隊糧餉,與邢氏常有往來,一來二去,兩人互生情愫,高傑成功地給李自成戴上了綠帽子。


    幹了這種事情後,高傑也慌了,他害怕李自成殺了自己,最終決定帶著邢氏逃跑。他們投降了明朝,與李自成分道揚鑣,成為仇敵。


    投降明朝後,高傑立刻被任命為先鋒。麵對高傑的進攻,李自成無力反擊,被殺得大敗,還差點丟了性命。


    後來,李自成勢力逐漸壯大,許多明朝將領都選擇投降,但高傑誓死不降。為了躲避李自成的追殺,高傑選擇了逃難,他從陝西逃到山西,又從山西逃到山東,最後從山東一路南下,直奔南方而來。


    由於是擅離職守,高傑沒有任何糧餉,為了不餓死,隻能選擇燒殺搶掠。當然,為了不暴露身份,高傑把自己偽裝成了農民軍。然而,紙包不住火,高傑很快就暴露了,他也因此上了南方百姓的黑名單。


    本來,像高傑這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畏敵怯戰的將領,必須嚴懲不貸,才能以儆效尤。


    然而,當時天下大亂,任何政權都需要高傑這種有兵有將的人,因此,他成為一個香餑餑,成為眾人拉攏的對象。


    高傑來到南方後,馬士英見他兵強馬壯(兵三萬,馬騾九千),就有意拉攏他,把他劃入自己麾下。


    在一番討價還價後,高傑投奔了馬士英,成了南明的一名將領,奉命駐守徐州,抵禦北方的敵人。


    再後來,跟黃得功一樣,在盧九德的忽悠下,高傑逼迫上司馬士英立朱由崧為帝,就此成了朱由崧的又一個擁立之臣。


    投奔了南明後,因為跟黃得功理念不同,所以這兩個人互相交惡,一有風吹草動,這兩人就能打起來。


    這兩人讓史可法很是頭疼,史可法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暫時化解了他們的矛盾。


    雖然讓史可法頭疼,但在四鎮中,高傑是唯一聽從史可法命令的人。


    因此,史可法非常重視高傑,把他當成南明的擎天一柱。


    可惜的是,在清軍攻打南明前夕,高傑中了敵人的詭計,慘死沙場。


    高傑死後,他的部隊群龍無首,也被史可法傷透了心,結果他們全部投降了清軍,成為了韃子南下的急先鋒。


    高傑遺部投降清軍後,導致史可法無人可用,隻能孤軍守揚州,慘死沙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音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音先生並收藏告訴崇禎,沒銀子我還剿個錘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