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草原就按爾等商議的來,兵力的話不用調其他的,京營和大同、宣府、山西三邊及涼州的就夠了。


    主要還是糧草,要提前準備好,還有武器。


    至於出兵建州和海西之事,爾等再仔細商議一下。


    朕不是擔心大明的將士拿不下建州和海西,朕擔心的是拿下建州和海西之後如何治理。”


    朱祁鈺同意出征瓦剌的事情就按內閣和六部商議的來。


    建州和海西跟遼東一樣,是苦寒之地。


    女真人世代在那生活,早已習慣,但其他人可不行。


    朝廷要治理就要遷移百姓過去,必須做到漢人占絕大多數才才行。


    原來曆史上的那套在東北這一帶不適用。


    “老臣遵旨!


    那皇上對建州和海西可有什麽指示?”


    陳循想要知道朱祁鈺的想法,這樣他們接下來才好對這個問題更好地商議。


    “朕是這麽想的,朕最大的目標是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


    那麽遼東的安定必須盡快解決。


    要解決遼東的安定就要解決女真人。


    如今的女真人分三個部分,一個是建州女真,一個是海西女真,還有海東的也女真。


    隻有把這三個地方的女真人都解決了,遼東才能安定。


    但大明不可能把這三個地方的女真人都殺掉。


    而留著這麽多女真人又是一個隱患,這也是朕最擔心的問題。


    爾等先商議吧,有了結果呈給朕,然後在坐定奪。”


    反正出兵草原為時尚早,朝廷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商討。


    “老臣遵旨!”


    陳循得了朱祁鈺的指示,告退了。


    皇上不是不同意,而是擔心後續的治理,也就是女真人的隱患。


    這也是交趾的教訓。


    陳循迴到內閣的時候,內閣閣臣和六部尚書都在。


    事關重大,他們沒走,都在等結果。


    “首輔,皇上怎麽說?”


    金濂率先開口,他是北直隸水患治理前期勘察負責人。


    不過這是內閣和六部的意見,最終還是要皇上拿主意的。


    “關於遼東官員的事,皇上同意按我等商議的辦。


    北直隸水患治理,皇上覺得前期的探查,工部左右侍郎中出一個人與金尚書和彭時一起負責。


    皇上說工部的鑄幣任務比較重,抽不出多少工匠,讓我等從民間找。


    另外,皇上說北直隸水患治理好後,會增加很多土地,讓我等商議如何安排。


    出兵草原之上,皇上同意我等商議的結果。


    命令我等準備好糧草和武器。


    兵力方麵,以京營、大同、宣府、涼州和陝西三邊的軍隊為主。


    隻是對建州和海西出兵一事,皇上擔心會出現交趾的情況。


    讓我等商議建州和海西的治理問題,防止出現交趾的情況。


    最後,皇上說朝廷最大的目標是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


    但謀害舊港以北的南洋諸國之前,要先解決女真人的威脅。


    女真人是蒙古人之外的一大威脅。”


    陳循把朱祁鈺的意思複述了一下,接下來就要商議出兵建州和海西的事情了。


    “既然皇上讓工部從左右侍郎中出一個人負責北直隸水患治理的前期勘探,那就讓左侍郎趙榮協助金尚書吧。”


    石璞當即推薦左侍郎趙榮,趙榮是永樂元年擢升的工部右侍郎。


    朱祁鈺登基之後,將趙榮提升為工部左侍郎。


    朱祁鈺讓楊理擔任工部左右侍郎就是為了接替趙榮。


    楊理是有自己的事情的,而自考要定做鑄造新幣的事情,隻能讓趙榮這個左侍郎來協助金濂了。


    “那就由趙榮協助金尚書!”


    陳循沒有反駁,如果皇上要讓楊理擔此重任,會跟他說的。


    皇上沒說,那就是讓工部自己決定。


    金濂聽到皇上沒有換人,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


    其他人都是不覺得有什麽,他們更關心的是建州和海西的事情。


    皇上讓他們商議建州和海西的治理問題,就是說皇上已經基本上同意了出兵建州和海西的事情。


    那麽接下來就是如何治理建州和海西了,按照皇上對遼東的重視,建州和海西也會變成兩個省。


    如此一來就要增加近兩倍的官員,大家可以分到的名額就多了。


    而且兩三年後,還有個海東。


    “海西問題我等可以先放一邊,海西女真並沒有厲害的部落,他們的酋長也相對比較安分。


    建州女真就不一樣了,就在土木堡之變爆發的當年,建州女真首領李滿住、董山等人就開始不斷竊掠邊境,導致遼東為之困弊。


    雖然後來李滿柱和董山進京謝罪,但當時朝廷並沒有過多責罰他們。


    永樂時期,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歸附朝廷,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


    朝廷對建州女真非常好,明之惠於屬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為最厚。


    後來,建州女真遷到蘇子河、婆豬江後,社會經濟更是得到了迅速發展。


    農業的發展帶動了人口的迅速增長,有了一定的實力。


    然後就開始不安分了,若是放任下去,將會成為第一個瓦剌,第二個也先。


    鑒於此,我認為朝廷當徹底消滅建州女真。


    至於治理,女真人沒了,朝廷就按遼東的方法治理就行了。”


    於謙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把建州女真的危險徹底消除。


    解決建州女真威脅的最好辦法就是徹底消滅他們。


    留著建州女真人,總有一天他們會反叛大明。


    “這樣不好吧,畢竟永樂二十年,前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釋家奴、莽哥不花等可是大明的邊臣。


    曾率部眾隨永樂帝征蒙古,與韃靼、兀良哈結下了怨仇。


    次年,蒙古進犯遼東,猛哥帖木兒被迫東返圖們江流域。


    前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對大明是非常忠誠的。


    也因此遭到了反叛首領楊木答兀的嫉恨。


    宣德八年(1433)十月十九日,楊木答兀勾結探州(今敦化)嫌真兀狄哈,糾合七姓野人八百餘。


    襲擊明朝使者裴俊駐地一猛哥帖木兒住處。


    猛哥帖木兒與長子管禿皆遇難,次子董山被俘虜,建州左衛遭受重創。


    猛哥帖木兒為明朝盡忠而死的壯烈之舉被朝廷盛讚,為後來重新進入遼東奠定了基礎。”


    石璞覺得於謙的想法不對,建州女真人不能殺光,特別是以董山為首的這一支。


    畢竟人家父親和哥哥可是為大明而死的,朝廷不能對忠臣後入趕盡殺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