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朱祁鈺的看法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很快,內閣商議的結果就呈到了朱祁鈺麵前。
“皇上,您看還有什麽地方需要補充?”
陳循小心地看著朱祁鈺,主要是內閣和六部商議的結果跟朱祁鈺之前吩咐的差距有點大。
首先是這次科舉,按照朱祁鈺的意思是不管什麽出身,隻要考中進士,都得聽朝廷的安排。
否則就取消功名,朝廷永不錄用,另外其三族之人三代內不得考取功法。
這處罰確實可以讓那些考中進士的學子乖乖去遼東任職。
但江淵說的問題也不能不考慮,萬一朝廷安排他們去遼東任職之後,他們不作為就麻煩了。
不作為還隻是影響朝廷對遼東的開發,要是他們再貪汙腐敗,那就會讓遼東的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搜刮民脂民膏導致百姓生活不下去,造成百姓逃跑,甚至造反也睡不到。
主要是曆來考中進士的學子,大多都是士紳大族子弟。
這些人中,大部分都吃不了苦,也不能清廉正直。
而落魄士族和平民百姓出身的學子,他們畢竟隻是少數,就算肯幹事,能力也不錯,但對整個遼東來說起到作用不大。
所以,內閣的計劃是多安排落魄士族和平民百姓出身的人去遼東任職。
當任,這隻是第一批人。
第一批人的任務比較重,所要麵臨的條件非常艱苦。
等到第二批就好多了。
第二批人去的時候,遼東早已今非昔比,條件變好了很多。
這時候就不用擔心出身好的學子們不肯去了。
第二就是北至水患治理,朝廷將不再以工部為主,就連前期勘探,也是刑部的金濂和內閣的彭時為主。
主要是工部現在重任是鑄造新幣,但工部的進度太慢了。
當然,主要是所有人都想在北直隸水患治理上撈一份功勞,讓自己在史書上有隆重的一筆。
第三就是對遼東的擴張內閣和六部的意思是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建州和海西,然後再慢慢治理。
至於海東,等建州和海西攻下來後,治理兩年之後再出兵。
那時候,朝廷已經沒有了草原威脅,內部也穩定了,糧食和銀子也多了。
海東之地對就更加容易拿下了。
當然,這與朱祁鈺的步步蠶食,慢慢擴張相矛盾。
“關於遼東官員的事情,爾等考慮的很充足,朕同意了。
遼東確實不能安排一切怕吃苦的人去任職。
這塊到時候加入遼東設省計劃裏麵去。”
朱祁鈺覺得內閣和六部的商議結果不錯,暫時就這樣。
“工部確實應該先以鑄造新幣為主,朝廷改革貨幣是首要重任,工部造不出來,戶部就沒辦法給百姓們兌換。
不過朝廷的大工程向來都是工部在負責,工匠也都基本在工部。
北直隸水患治理是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它涉及到整個北直隸的水係,也涉及到黃河。
黃河現在是奪淮入海,但說不準哪天又迴到故道了。
所以,在黃河故道上,朕覺得要好好修整一番。
朕說過,北直隸水患治理最終的目的是要把北直隸變成千裏沃野,讓他成為大明北方的糧倉。
現在的大明,北方幾省,風調雨順的時候還好,一旦幹旱或暴雨,那百姓們生活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從南方幾省調糧不僅麻煩,也費時。
北直隸水患治理上,前期的勘探負責人除了金濂和彭時,工部左右侍郎也中出一個吧。
後期治理的時候,內閣和六部之外,朝廷的其他衙門也參與進來。
人多力量大嘛,曆史性的工程,人越多越好。
工匠方麵,工部的肯定是不夠的,況且工部自己也有事情,拿不出多少工匠。
多從民間找吧。
另外,爾等漏了一個問題。
北直隸水患治理好之後,會增加很多土地,這些土地如何安排?”
北直隸因為水患嚴重,很多地方是沒有開墾的。
朱祁鈺提出這個問題是讓內閣和六部考慮這塊的安排。
當然,不是讓他們把這些多出來的土地吃了。
“出兵草原之事,爾等考慮得很周到。
對於建州和海西,朕之前擔心的是安南之事再度發生。
以大明如今的國力,拿下建州和海西確實問題不大,但治理確實是個問題。
這裏可是有過不少政權,夫餘國、高句麗、渤海國、遼國和金國。
女真人最近幾年不安分,也是想了效仿他們的祖先,建立自己的國家,然後攻入關內占據京師和北直隸。
再圖謀陝西和山西,將黃河以北納入版圖。
然後再進攻山東和河南,占據長江以北,慢慢蠶食長江以北。”
朱祁鈺擔心的就是大軍進攻快速拿下之後,具體的治理過程中會出現安南那樣的情況。
永樂帝拿下安南並沒有費多大勁,然後改名交趾,但後期的治理卻不盡如人意。
以至於在宣德帝時期,不得不放棄交趾。
多餘建州和海西,朱祁鈺也是擔心出現像交趾一樣的情況。
雖然可以把女真人殺光一舉了之,但做不到全部殺光,女真人還是會有一些人躲起來。
留下了的話,女真人說不定什麽時候又會造反。
至於將他們遷移走,目前也沒地方安置。
除非遷移到雲南、貴州和廣西,將女真人分散開來。
總之一句話,打下來容易,治理困難。
朱祁鈺可不是亂說,按照原本的曆史,明朝後期,野豬皮努爾哈赤靠十三副鎧甲起兵,在赫圖阿拉建立了後金。
後來在薩爾滸打贏了大明,侵占了遼東不少地盤,將行宮遷到了沈陽。
他兒子皇太極南擊朝鮮,北擊草原,又勾結山西喬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範家以及孔家八大商。
從明朝獲得違禁物品來發展自己的實力。
又和遼東軍閥勾結消耗明朝的財力。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趁著李自成攻占北京之際,買通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打著崇禎報仇的幌子偷襲闖軍。
攻占北京城後,開始從北向南,逐步吞並明朝的地盤。
朱祁鈺造的就是徹底抹殺女真人崛起的可能。
遼東、建州、海西和海東這東北之地,以後將是大明的糧倉之一。
“皇上,您看還有什麽地方需要補充?”
陳循小心地看著朱祁鈺,主要是內閣和六部商議的結果跟朱祁鈺之前吩咐的差距有點大。
首先是這次科舉,按照朱祁鈺的意思是不管什麽出身,隻要考中進士,都得聽朝廷的安排。
否則就取消功名,朝廷永不錄用,另外其三族之人三代內不得考取功法。
這處罰確實可以讓那些考中進士的學子乖乖去遼東任職。
但江淵說的問題也不能不考慮,萬一朝廷安排他們去遼東任職之後,他們不作為就麻煩了。
不作為還隻是影響朝廷對遼東的開發,要是他們再貪汙腐敗,那就會讓遼東的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搜刮民脂民膏導致百姓生活不下去,造成百姓逃跑,甚至造反也睡不到。
主要是曆來考中進士的學子,大多都是士紳大族子弟。
這些人中,大部分都吃不了苦,也不能清廉正直。
而落魄士族和平民百姓出身的學子,他們畢竟隻是少數,就算肯幹事,能力也不錯,但對整個遼東來說起到作用不大。
所以,內閣的計劃是多安排落魄士族和平民百姓出身的人去遼東任職。
當任,這隻是第一批人。
第一批人的任務比較重,所要麵臨的條件非常艱苦。
等到第二批就好多了。
第二批人去的時候,遼東早已今非昔比,條件變好了很多。
這時候就不用擔心出身好的學子們不肯去了。
第二就是北至水患治理,朝廷將不再以工部為主,就連前期勘探,也是刑部的金濂和內閣的彭時為主。
主要是工部現在重任是鑄造新幣,但工部的進度太慢了。
當然,主要是所有人都想在北直隸水患治理上撈一份功勞,讓自己在史書上有隆重的一筆。
第三就是對遼東的擴張內閣和六部的意思是以最快的速度攻下建州和海西,然後再慢慢治理。
至於海東,等建州和海西攻下來後,治理兩年之後再出兵。
那時候,朝廷已經沒有了草原威脅,內部也穩定了,糧食和銀子也多了。
海東之地對就更加容易拿下了。
當然,這與朱祁鈺的步步蠶食,慢慢擴張相矛盾。
“關於遼東官員的事情,爾等考慮的很充足,朕同意了。
遼東確實不能安排一切怕吃苦的人去任職。
這塊到時候加入遼東設省計劃裏麵去。”
朱祁鈺覺得內閣和六部的商議結果不錯,暫時就這樣。
“工部確實應該先以鑄造新幣為主,朝廷改革貨幣是首要重任,工部造不出來,戶部就沒辦法給百姓們兌換。
不過朝廷的大工程向來都是工部在負責,工匠也都基本在工部。
北直隸水患治理是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它涉及到整個北直隸的水係,也涉及到黃河。
黃河現在是奪淮入海,但說不準哪天又迴到故道了。
所以,在黃河故道上,朕覺得要好好修整一番。
朕說過,北直隸水患治理最終的目的是要把北直隸變成千裏沃野,讓他成為大明北方的糧倉。
現在的大明,北方幾省,風調雨順的時候還好,一旦幹旱或暴雨,那百姓們生活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從南方幾省調糧不僅麻煩,也費時。
北直隸水患治理上,前期的勘探負責人除了金濂和彭時,工部左右侍郎也中出一個吧。
後期治理的時候,內閣和六部之外,朝廷的其他衙門也參與進來。
人多力量大嘛,曆史性的工程,人越多越好。
工匠方麵,工部的肯定是不夠的,況且工部自己也有事情,拿不出多少工匠。
多從民間找吧。
另外,爾等漏了一個問題。
北直隸水患治理好之後,會增加很多土地,這些土地如何安排?”
北直隸因為水患嚴重,很多地方是沒有開墾的。
朱祁鈺提出這個問題是讓內閣和六部考慮這塊的安排。
當然,不是讓他們把這些多出來的土地吃了。
“出兵草原之事,爾等考慮得很周到。
對於建州和海西,朕之前擔心的是安南之事再度發生。
以大明如今的國力,拿下建州和海西確實問題不大,但治理確實是個問題。
這裏可是有過不少政權,夫餘國、高句麗、渤海國、遼國和金國。
女真人最近幾年不安分,也是想了效仿他們的祖先,建立自己的國家,然後攻入關內占據京師和北直隸。
再圖謀陝西和山西,將黃河以北納入版圖。
然後再進攻山東和河南,占據長江以北,慢慢蠶食長江以北。”
朱祁鈺擔心的就是大軍進攻快速拿下之後,具體的治理過程中會出現安南那樣的情況。
永樂帝拿下安南並沒有費多大勁,然後改名交趾,但後期的治理卻不盡如人意。
以至於在宣德帝時期,不得不放棄交趾。
多餘建州和海西,朱祁鈺也是擔心出現像交趾一樣的情況。
雖然可以把女真人殺光一舉了之,但做不到全部殺光,女真人還是會有一些人躲起來。
留下了的話,女真人說不定什麽時候又會造反。
至於將他們遷移走,目前也沒地方安置。
除非遷移到雲南、貴州和廣西,將女真人分散開來。
總之一句話,打下來容易,治理困難。
朱祁鈺可不是亂說,按照原本的曆史,明朝後期,野豬皮努爾哈赤靠十三副鎧甲起兵,在赫圖阿拉建立了後金。
後來在薩爾滸打贏了大明,侵占了遼東不少地盤,將行宮遷到了沈陽。
他兒子皇太極南擊朝鮮,北擊草原,又勾結山西喬家、常家、曹家、侯家、渠家、亢家、範家以及孔家八大商。
從明朝獲得違禁物品來發展自己的實力。
又和遼東軍閥勾結消耗明朝的財力。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趁著李自成攻占北京之際,買通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打著崇禎報仇的幌子偷襲闖軍。
攻占北京城後,開始從北向南,逐步吞並明朝的地盤。
朱祁鈺造的就是徹底抹殺女真人崛起的可能。
遼東、建州、海西和海東這東北之地,以後將是大明的糧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