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文淵閣的爭吵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過飯,內閣輔臣與六部尚書迴到了文淵閣,這頓飯有的人吃得開心,有的人吃得不開心。
不過,大家都知道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皇上一下子要把賦稅增加兩倍多,這是要士紳大家們的命。
這五六百萬不是那麽好收上來的。
“周尚書、大宗伯,王尚書,你們太衝動了!
為大家謀福利是好事,大家自然會感謝皇上和你們。
但為了增加這一點俸祿,我等要背負多大的壓力?
大明時至今日曆經八朝,在我等之前不是沒人想過要解決俸祿的問題。
國情所限,大家都沒辦法。
但一下子要收這麽好錢,你們三人有想過會有多困難嗎?”
陳循坐在自己位置上,沉著臉,周忱、胡和王直簡直亂搞,沒有怎麽討價還價就把事情接了。
要知道那是六百萬兩,不是六十萬兩。
最主要的是,這次這麽收開啟了不好的先例,以後就可以照著這個數據收,並且不斷增加,他們家族要受多少損失。
不說其他任務,就在場幾人的家族,聽到消息後也肯定不樂意。
而他們這些人背後的士紳大族並不能覆蓋全部士紳大族。
“首輔說得對,你們三人簡直瞎搞!是,你們年紀大了,幹完這件事可以安然告老迴家。
後麵的人怎麽辦?
有了今年的基礎,明年的景泰元年,皇上不得奔著總數一千萬兩去?
今年的稅收應該與去年差不多,就是二百六十萬兩。
這次一下增加了六百萬,就是八百六十萬兩。
今年士族大家給我們麵子,咬著牙交了,明年呢?
萬一明年他們不交呢?”
高穀直接破口大罵,也顧不得胡濙宣德帝顧命大臣的身份了。
他們搞完這事高官,皇上不僅會答應 還會給予別的賞賜。
問題卻拋給了後來的人!
“我知道皇上必然答應了你們非常大的好處,才會讓你們不管不顧。
次輔說得對,你們拿了好處告老還鄉,把問題留給其他人。
你們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不配與我等為伍!”
石璞直接罵胡濙、王直和周忱是自私小人。
“無恥小人!”
苗衷和金濂更不廢話,反正是胡濙、王直和周忱自找的,他們活該被罵。
彭時不敢說話,他覺得事情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努力完成它 說再多沒用,反而會讓皇上不高興。
於謙和商輅不說話,他們現在在首輔和次輔嚴重也與胡濙三人差不多,他們可是表態支持了的。
“自私我們不承認,為國為民的事何來的自私。
至於無恥,我們不敢當,為公為民之舉我們何來無恥。
相反,我們應該被世人歌功頌德。
各級官員因為俸祿太低生活拮據,我們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既然皇上有意,我們自然要鼎力相助,讓各級官員的日子好過一些。
請各位記住,不是每個官員背後都有一個富足的家族。
大部分官員,都隻是普通人家。
你們不在意,皇上在意,我們在意。
各級官員俸祿太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該收的賦稅沒收上來。
皇上已經說了,不反對大家的家族經商。
既然皇上明確支持,我等作為臣子就該照章如數納稅。
我胡濙不僅自己家族會如數納稅,也會勸說九族如數納稅!”
胡濙見沒人再說話,開始反駁,別想給我按帽子。
是,他是想要好處,做官幾十載,他最想要的是成為三公,加封特進榮祿大夫,成為一品大員。
陳循是內閣首輔又如何,也隻是從一品。
“大宗伯說得對,咱們不能何不食肉糜。
我王直也會讓我家族如數納稅,勸說九族如數納稅。
為大家做個榜樣!”
王直跟胡濙同樣意思,皇上不是小氣的人。
皇上既然說了不反對他們家裏經商,現在這點損失以後可以賺迴來。
而且,皇上讓王越成立海上運糧隊,隻聽漕運總督和皇上的,不就是要打造水師嗎?
到時候,海上的危險就沒有了,廣闊的海域,他們家族的船隊想去哪就去哪。
“大家的擔心我能理解,但就像大宗伯和王尚書說的一樣,我們帶頭了,大家自然會主動繳納。
難度就沒有想象的那麽大了。
到時候死活不交的人,不用我們動手,錦衣衛和東廠會動手。
次輔剛才說對了,明年的賦稅總額,皇上的要求就是一千萬兩。
大家不要覺得為難,也不要想著大不了辭官。
完不成任務,辭官是不可能的,隻有跟徐有貞一塊滿天下找正統帝!
我已奏請皇上,提高俸祿。
皇上已經讓我計算折色換成銀子需要多少。
隻要朝廷的稅收照章照數收上了,到明年,各級官員就不用再領寶鈔和胡椒、蘇木、布料等。
這時候你們不出力,到時候大家感恩皇上和我們的同時,也會罵你們。”
周忱直接打破大家的幻想,皇上可跟別的皇帝不一樣。
他不會殺你,也不會革你官職,他隻會讓去滿世界找正統皇帝。
現在被安排去找正統皇帝的人,不是被皇帝信任,而是皇上已經放棄你,不打算用你了。
周忱說罷看向高穀,高穀上次反對皇上打造大船,就差點跟徐有誌一道去找正統皇帝了。
高穀聽周忱這麽一說,瞬間臉色慘白。
他可不想一大把年紀了還滿世界的找人,胡濙當初是深得太宗皇帝信任,也還年輕。
他的年紀也不比胡濙和王直及周忱小多少,早已過了四處奔跑的年紀。
周忱相信收上來了大家的俸祿也會逐步提高。
到時候大家就領一半糧食一半銀子了,甚至可能全部領銀子。
因為皇上說過要改革貨幣,放棄寶鈔。
“大家合力完成任務吧,今年若搞定這八百六十萬兩,明年也一定能搞定一千萬兩。
到明年,我等一塊奏請皇上,將俸祿全部換成糧食和銀子。”
於謙知道有了胡濙、王直和周忱帶頭,其他人無動於衷,那就要自討苦吃了。
到時候你還是得硬著頭皮交,不交錦衣衛和東廠就會上門來收。
那時候可能就不僅僅是交稅了,被抄家也說不定。
當然,肯定有一些人死活不會同意。
不過,大家都知道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皇上一下子要把賦稅增加兩倍多,這是要士紳大家們的命。
這五六百萬不是那麽好收上來的。
“周尚書、大宗伯,王尚書,你們太衝動了!
為大家謀福利是好事,大家自然會感謝皇上和你們。
但為了增加這一點俸祿,我等要背負多大的壓力?
大明時至今日曆經八朝,在我等之前不是沒人想過要解決俸祿的問題。
國情所限,大家都沒辦法。
但一下子要收這麽好錢,你們三人有想過會有多困難嗎?”
陳循坐在自己位置上,沉著臉,周忱、胡和王直簡直亂搞,沒有怎麽討價還價就把事情接了。
要知道那是六百萬兩,不是六十萬兩。
最主要的是,這次這麽收開啟了不好的先例,以後就可以照著這個數據收,並且不斷增加,他們家族要受多少損失。
不說其他任務,就在場幾人的家族,聽到消息後也肯定不樂意。
而他們這些人背後的士紳大族並不能覆蓋全部士紳大族。
“首輔說得對,你們三人簡直瞎搞!是,你們年紀大了,幹完這件事可以安然告老迴家。
後麵的人怎麽辦?
有了今年的基礎,明年的景泰元年,皇上不得奔著總數一千萬兩去?
今年的稅收應該與去年差不多,就是二百六十萬兩。
這次一下增加了六百萬,就是八百六十萬兩。
今年士族大家給我們麵子,咬著牙交了,明年呢?
萬一明年他們不交呢?”
高穀直接破口大罵,也顧不得胡濙宣德帝顧命大臣的身份了。
他們搞完這事高官,皇上不僅會答應 還會給予別的賞賜。
問題卻拋給了後來的人!
“我知道皇上必然答應了你們非常大的好處,才會讓你們不管不顧。
次輔說得對,你們拿了好處告老還鄉,把問題留給其他人。
你們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不配與我等為伍!”
石璞直接罵胡濙、王直和周忱是自私小人。
“無恥小人!”
苗衷和金濂更不廢話,反正是胡濙、王直和周忱自找的,他們活該被罵。
彭時不敢說話,他覺得事情既然無法改變,那就努力完成它 說再多沒用,反而會讓皇上不高興。
於謙和商輅不說話,他們現在在首輔和次輔嚴重也與胡濙三人差不多,他們可是表態支持了的。
“自私我們不承認,為國為民的事何來的自私。
至於無恥,我們不敢當,為公為民之舉我們何來無恥。
相反,我們應該被世人歌功頌德。
各級官員因為俸祿太低生活拮據,我們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既然皇上有意,我們自然要鼎力相助,讓各級官員的日子好過一些。
請各位記住,不是每個官員背後都有一個富足的家族。
大部分官員,都隻是普通人家。
你們不在意,皇上在意,我們在意。
各級官員俸祿太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該收的賦稅沒收上來。
皇上已經說了,不反對大家的家族經商。
既然皇上明確支持,我等作為臣子就該照章如數納稅。
我胡濙不僅自己家族會如數納稅,也會勸說九族如數納稅!”
胡濙見沒人再說話,開始反駁,別想給我按帽子。
是,他是想要好處,做官幾十載,他最想要的是成為三公,加封特進榮祿大夫,成為一品大員。
陳循是內閣首輔又如何,也隻是從一品。
“大宗伯說得對,咱們不能何不食肉糜。
我王直也會讓我家族如數納稅,勸說九族如數納稅。
為大家做個榜樣!”
王直跟胡濙同樣意思,皇上不是小氣的人。
皇上既然說了不反對他們家裏經商,現在這點損失以後可以賺迴來。
而且,皇上讓王越成立海上運糧隊,隻聽漕運總督和皇上的,不就是要打造水師嗎?
到時候,海上的危險就沒有了,廣闊的海域,他們家族的船隊想去哪就去哪。
“大家的擔心我能理解,但就像大宗伯和王尚書說的一樣,我們帶頭了,大家自然會主動繳納。
難度就沒有想象的那麽大了。
到時候死活不交的人,不用我們動手,錦衣衛和東廠會動手。
次輔剛才說對了,明年的賦稅總額,皇上的要求就是一千萬兩。
大家不要覺得為難,也不要想著大不了辭官。
完不成任務,辭官是不可能的,隻有跟徐有貞一塊滿天下找正統帝!
我已奏請皇上,提高俸祿。
皇上已經讓我計算折色換成銀子需要多少。
隻要朝廷的稅收照章照數收上了,到明年,各級官員就不用再領寶鈔和胡椒、蘇木、布料等。
這時候你們不出力,到時候大家感恩皇上和我們的同時,也會罵你們。”
周忱直接打破大家的幻想,皇上可跟別的皇帝不一樣。
他不會殺你,也不會革你官職,他隻會讓去滿世界找正統皇帝。
現在被安排去找正統皇帝的人,不是被皇帝信任,而是皇上已經放棄你,不打算用你了。
周忱說罷看向高穀,高穀上次反對皇上打造大船,就差點跟徐有誌一道去找正統皇帝了。
高穀聽周忱這麽一說,瞬間臉色慘白。
他可不想一大把年紀了還滿世界的找人,胡濙當初是深得太宗皇帝信任,也還年輕。
他的年紀也不比胡濙和王直及周忱小多少,早已過了四處奔跑的年紀。
周忱相信收上來了大家的俸祿也會逐步提高。
到時候大家就領一半糧食一半銀子了,甚至可能全部領銀子。
因為皇上說過要改革貨幣,放棄寶鈔。
“大家合力完成任務吧,今年若搞定這八百六十萬兩,明年也一定能搞定一千萬兩。
到明年,我等一塊奏請皇上,將俸祿全部換成糧食和銀子。”
於謙知道有了胡濙、王直和周忱帶頭,其他人無動於衷,那就要自討苦吃了。
到時候你還是得硬著頭皮交,不交錦衣衛和東廠就會上門來收。
那時候可能就不僅僅是交稅了,被抄家也說不定。
當然,肯定有一些人死活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