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偏殿,朱祁鈺把內閣和六部尚書都叫來了。


    “臣等參見皇上,皇上萬年!”


    “免禮,王誠,賜座!”


    “謝陛下隆恩!”


    陳循等人激動不已,皇上竟然讓他們坐,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站著,恩重如山啊。


    “朕看了戶部送來的朝廷稅收之後,好幾天睡不著覺。”


    朱祁鈺直奔主題,我對朝廷的稅收情況很不滿意。


    “臣等有罪,請皇上責罰!”


    陳循等人拉開凳子,跪在地上。


    皇上對朝廷的稅收不滿意,嫌少了唄。


    “爾等確實有罪,但朕總不能把爾等都砍了吧。


    起來吧,朕覺得朝廷的稅收少了,很多該收的沒有收上來。


    今天叫爾等來就是為了商議此事,爾等想個辦法出來,提高朝廷的稅收。”


    朱祁鈺看似沒有責怪,也沒懲罰,實際上已經在敲打內閣和六部尚書了。


    眾人心裏忐忑,皇上才登基沒多久就要增加稅收,很不符合常理啊。


    正常來說,新帝登基當大赦天下,免掉一些稅收。


    可是,皇上登基幾個月了,這方麵沒有一點說法。


    唯一周忱處變不驚,因為這事皇上已經跟他商議過了一次。


    但難度確實很大,必須跟內閣和六部尚書先商議一下,有個初步的認識。


    工否則下次朝會,周忱提出來的時候,反對聲會很大。


    “皇上,朝廷一年兩百六十萬兩白銀的稅收已經很高了,再增加百姓會受不了的。”


    陳循站起,第一個反對。


    不反對不行啊,皇上要增加稅收,就意味著大家隱藏的田產要交稅,各家做的生意要交稅。


    整個大明,要增加稅收隻能從這兩塊上想辦法,鹽和茶上麵,是增加不了多少的。


    “臣讚同首輔的話,大明的百姓已經夠苦了,這幾年朝堂內憂外患,老百姓不得安寧。”


    高穀跟著反對,皇上是不是瘋了,位子都還沒坐穩呢,就要動士紳的利益。


    “臣也反對,增加稅收影響較大,朝廷增加一成,到百姓可能就是兩成。


    按照過往規矩,中途的損耗是要加在其中的。”


    於謙也反對,皇上忘了火耗,加上火耗,朝廷征收的數目到了地方就會成倍增加。


    “老臣也反對,於大人說的還隻是正常的損耗,加上地方官的私加,百姓承擔的會更多。”


    石璞緊隨其後,這件事情上沒有異議,反對才是正確的做法。


    “臣附議!”


    “臣附議!”


    金濂、苗衷和彭時也表示讚同,不過沒有說具體的原由。


    場中隻剩胡濙、王直和商輅了,周忱隻能支持,這時候他要是說反對,皇上馬上就會讓他跟徐有貞去作伴。


    想告老還鄉是不可能的,皇上絕不會允許。


    “老臣想先聽聽皇上的想法!”


    胡濙沒有直接反對,因為他從王直那已經知曉,這個曾經被他們視為廢物的新帝一點都不好忽悠。


    而且做事很多時候不按套路來。


    “臣也是!”


    王直和商輅表示讚同胡濙的意見,如果皇上說的可行,那就支持,不可行就反對。


    “臣讚同!”


    周忱最後一個表態,他不表態不行,他真的不想去找正統帝。


    “既如此,朕也不好再讓大明百姓增加負擔。


    那就隻能苦苦諸公了。


    即日起,五品以上官員,本色部分也用寶鈔和胡椒、蘇木、布料等代替吧。”


    既然你們要裝大善人,那朕就成全你們。


    “皇上,不可!臣等的日子已經夠苦了,本色不能再降了!”


    內閣和六部尚書都不敢坐了,立馬跪地求饒。


    “那朕欲增加稅收,爾等又反對,該如何是好呢?


    無法增加收入,朕隻能節省開支。除此之外,朕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請諸位大人教朕!


    諸位大人知道的,朕隻是個廢物雜王,要不是社稷需要,朕隻想當個瀟灑藩王。


    朕沒有像皇兄那樣受過係統的帝王教育,對治國完全不董。


    希望諸公不吝測交!”


    朱祁鈺這次沒讓他們起來,不讚同那就跪著唄,朕管飯。


    而且,朱祁鈺拿朱祁鎮和大臣過去給自己的外號廢物,再一次敲打內閣和六部尚書。


    “臣等從未說過,請皇上恕罪!”


    陳循等人瑟瑟發抖,那時候的朱祁鈺隻是個不得寵的王爺。


    太後和正統帝都不待見他,又經常生病,大臣們自然沒把他當迴事。


    可轉眼間,曾經的那個廢物王爺成了皇帝,還拿出這件事來說,他們根本不敢承認。


    承認了就要殺頭。


    “請皇上恕罪!”


    “請皇上恕罪!”


    陳循等人不斷求饒,朱祁鈺無動於衷。沒等到他想要的迴答,他不會讓陳循等人起來。


    要麽答應增加稅收,要麽接受本色用寶鈔和胡椒、蘇木、布料等代替,要麽擔說他是廢物的罪責。


    三選一!


    隻是,朱祁鈺小看了陳循等人,跪在地上半天不說話。


    好嘛,要耗就耗,朕有的是時間。


    陳循等人本來想答應的,因為大明稅收的主要部門就是田賦。


    那些隱藏的田產,頂多增加一百萬兩白銀。


    但他們突然醒悟過來,皇上的重點根本不是田賦,而是商稅。


    這才是大頭,要是全麵征收,朝廷一年會增加好幾萬兩白銀,而他們家族則會損上上千萬兩白銀。


    這是萬萬不能答應的,他們支持海禁,不僅僅是為了貫徹太祖的指令,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


    禁海了,朝廷在海上就沒有活動了。


    沒人管了,他們家族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搞海上貿易。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奉天殿偏殿中依舊非常安靜。


    “朕看了正統十四年的冊子,按照登基在冊的田產,兩京十三省有一半的田產沒交田賦。


    這些田產都是士紳的,跟百姓沒有關係。


    朕不知道爾等是怎麽說得出口征收這些田產的田賦會增加百姓的負擔。


    這些田產又不是百姓的,爾等將他們加到百姓頭上幹嘛?


    該交田賦的不交,不該交田賦的爾等卻要人家交?難怪各地百姓時不時暴亂。


    這一半的田產,如數交田賦,朝廷的稅收就能增加兩百萬兩左右的白銀。”


    朱祁鈺開始算賬,先從天賦開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