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


    朱祁鈺隻是給了方向,讓內閣和六部先拿出一個初步意見。


    大臣們自然不敢反對,瓦剌的隱患必須排除,他們可不想再看到皇帝在京師城牆下跳舞。


    “第五件事是關於朝會的,朕覺得每天上朝太麻煩了,決意取消每日早朝。


    今後,除了正旦、冬至和朕誕辰三次大朝會及初一、十五的“朔、望朝”外,每七日上一次早朝。


    即七日為一個周期,朕將這七日命名為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和周日,合起來為一周。


    其中,周一至周五為工作日,周六和周日為周末,也是休息日。


    早朝定在周一進行,與大朝會和朔望朝重合的時候,早朝推後一天。


    工作日也就是幹活的時間,休息日就是休息的時間。


    朕念諸卿每日操勞太辛苦了,決意讓諸卿每七日休息兩天。


    但不是所有人都休息,各衙門得安排一至兩人值守。


    值守可以輪流來,也可以調換。


    比如明天後天是休息日,內閣是苗閣衷值守,如果不輪換的情況,那周二周三可以在家休息。


    輪換的話就是內閣幾個閣臣輪著來。”


    朱祁鈺把後世的星期搬了過來,每天都處理朝政,他也受不了。


    自己正是精力旺盛的時候,要多花些時間與愛妃研究昆字訣。


    特別是早朝,半夜三更就要起來,每天精神不足。


    即便朱祁鈺是皇帝,不用半夜三更起了,也要天不亮就起來。


    大臣們都被驚呆了,朱祁鈺第一次上朝就砍了大部分早朝。


    按照朱祁鈺說的,一個月最多上五次早朝,如此一來,他們就不用每天半夜三更起來了。


    還有,每五天休息兩天,就不用像過去那樣每天到自己所在的衙門了。


    不過,原來其他處理的事情要五天處理了。


    雖說休息的兩天有人值守,但有些事不是值守的人能處理的。


    “臣等謝皇上恩典!”


    反應過來後大臣狂喜,朱祁鈺這位新皇帝太憐惜他們了。


    這是曆朝曆代官員不曾有過的待遇,他們也可以在史書上留下隆重的一筆了。


    “朝會的事情就這麽定了,工作日和休息日先在京城試行,沒問題了再推廣到兩京十三省。”


    一個新政策的推廣是有一個過程的,不能太著急。


    當然,這個新政策能夠被大臣們接受,主要還是因為大臣們真的得到好處了。


    每日早朝雖然他們習慣了,但誰不想一覺睡到天亮呢。


    “戶部把朝廷近十年的收支明細整理出來,朕要知曉朝廷近十年的收支情況。”


    朱祁鈺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得有足夠的錢糧才行。


    不然打個瓦剌都費勁,別說將漠南漠北納入大明版圖治理。


    將草原打下來容易,但要治理不容易,前期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另外就是糧食的問題,大明地大物廣,可糧食的問題也很嚴重。


    一旦出現天災,很多地方糧食就會減產,導致百姓沒飯吃,從而引起百姓造反。


    朕聽聞安南之南的占城有一年三熟的稻穀,朝廷當將其找來在江南培育種植,增加江南稻穀的產量。


    瓊州與安南和占城氣候差不多,適合種植占城稻。


    還有琉球也適合種植占城稻。


    此事,內閣和六部拿個章程出來。”


    糧食問題是避免百姓造反的一大因素,百姓隻有在活不下去的時候才會造反。


    增加稻穀的產量,大明明年的糧食產量就會增加幾成,這些糧食可以囤起來,遇到災荒的時候再發放。


    另外就得移民,把西北的一部分百姓移民到琉球和瓊州去,在這兩個島各設一省。


    還有安南和占城,他們原本是屬於交趾的,後來反叛了出去。


    朱祁鈺要把他們收迴來,重新化為大明版圖。


    還有西域和烏思藏也要納入版圖,不過西域太大了,不可能把整個西域都吞並了,隻要把伊犁河穀那一帶納入版圖就行。


    “臣等領旨!”


    大臣們以為朱祁鈺上朝的剛登基隻是簡單走個流程,沒想到關心起民生來了。


    不過占城稻一年三熟確實可以增加不少糧食,極大的緩解糧食短缺的問題。


    隻不過,要把占城稻找來,就要派一支大軍去安南和占城。


    豈不是意味著朱祁鈺要出兵安南和占城,將其收入囊下。


    瓊州雖然在大明治下,但地廣人稀,要大量種植占城稻就得增加人口,就得從別的地方移大量百姓過去。


    人多了治理又得增加人手,光設幾個府可不行,得安省來。


    也就是說朱祁鈺要將瓊州作為一個單獨的行省。


    還有琉球,雖然曆朝曆代都說是自己的,但即便是大明,到現在也沒有在琉球設一府。


    想要將琉球徹底納入囊下還得出兵征討,然後設立行省,進行治理。


    有了瓊州和琉球提供大量的糧食,大明北方就不缺糧食了。


    而朱祁鈺把漠南漠北納入大明版圖的想法也可以實現。


    實際上,在永樂時期,大明對草原是設了衛所進行統治的,但到宣德時期就退守長城了。


    不對草原像兩京十三省一樣治理的主要原因就是糧食的問題。


    草原上修城不難,難的是城裏的人吃什麽,草原上是不種糧食的。


    民以食為天,要想有穩固的統治,首先得確保糧食沒問題。


    隻不過,這個問題得一步一步的來。


    “最後是一項官員調動。


    漕運總督府增設漕運總督一職,正二品文官,擢升應天府尹馬諒為漕運總督。


    漕運總督負責征收物資,而漕運總兵負責押送進京。


    調淮安知府楊理進京,擢升為試工部右侍郎。


    擢升山陽縣知縣何浚為淮安府通判。


    馬諒、楊理和何浚擢升之後的空缺吏部選才補上。


    另外,加封南京工部尚書王來為榮祿大夫。”


    朱祁鈺對修建郕王府出過力的幾人都進行了封賞。


    應天府尹馬諒和淮安知府楊理是出錢的人,當時朱瞻墡讓南京戶部籌錢,南京戶部推給了應天府。


    應天府隻能與淮安府分擔,淮安府又讓山陽縣分擔。


    至於修建是南京工部與淮安府一道進行的。


    朱祁鈺也算是與大臣們再一次做交換,他提拔三個人,將空出來的位置給了大臣們。


    至於南京工部尚書馬諒,隻是給了一個虛職。


    “臣等遵旨!”


    大臣們領旨,朱祁鈺打算將瓊州和琉球新增為兩個行省,到時候就會多出兩個省的官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