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皇上失蹤了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轉眼,時間已經是深冬。
淮安城外,東方位置,一座巨大的宮殿地基已經豎立在空曠的地上。
淮安知府楊理辦事還是很不錯的,幾個月時間就把郕王府的地基弄好了。
隻是,地基雖然修好了,但上麵的建築才是關鍵。
因為要加高,所以地基之上還要砌牆,填土,還要在裏麵留下排水道。
淮安可是多雨的地方,排水不設計好,到時候郕王府就容易遭水淹。
“殿下,王府的地基已經大體上修好,剩下的就是填入和預留管道。”
成敬稟報郕王府的修建情況,殿下把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他,他每天都很用心。
“不錯,地基修好了,王府就可以開始正式修建了。
孤把這件事交給成先生,成先生一定要盯緊了。”
朱祁鈺可不想他的王府有偷工減料的情況,這裏可是淮安,漕運的要地。
又瀕臨黃河和淮河,一到雨季就容易遭洪水。
“奴婢定時刻盯著,請殿下放心。”
成敬恭敬道,他是郕王府的太監,生死皆在郕王的掌控中。
成敬下去後,朱祁鈺叫來舒良。
“京城可有什麽消息?”
時間已經是寒冬臘月了,京城的戰事也該有結果了。
“啟稟殿下,京師守住了,近三十萬大軍死傷過半。
也先敗退,瓦剌方麵大汗脫脫不花戰死,羅孛和伯顏帖木及賽刊王兒戰死。”
舒良稟報京城的戰事情況,這是朱祁鈺關心的事情。
長沙的襄王府,因為世子朱祁鏞的事情越鬧越兇,已經閉門不出了。
隻不過,因為京師戰事的耽擱,朱祁鏞還沒有得到懲戒。
“皇上呢?”
朱祁鈺不關心也先是死是活,反正他不在京城戰死,也會被阿刺知院殺,完全不用擔心。
隻不過,事情與曆史有了偏差。
曆史上,脫脫不花並沒有死,迴去後叛出了瓦剌。
如果也先受傷了,瓦剌的首領很快就會換成阿刺知院。
也先讓阿刺知院攻打西北地區,就是為了限製其發展。
但是,阿刺知院一直在蟄伏,等待脫脫不花與也先鬥個你死我活。
曆史上就是脫脫不花與也先戰鬥幾場過後,也先殺死了脫脫不花之後才出來推翻也先的。
朱祁鈺關心的還是朱祁鎮是否還活著,一旦朱祁鎮還活著,他就需要繼續蟄伏。
襄王的一係列操作幾乎是把朱祁鎮往死裏推。
換成朱祁鈺也會如此,朱祁鎮死了皇位才安穩。
“啟稟殿下,據探子來報,皇上失蹤了。”
舒良把經過詳細地給朱祁鈺作了稟報。
原來,也先佯攻幾天後,劫掠了大半個北直隸後開始猛攻北京城。
因為有了大明的百姓做先鋒,瓦剌的損失非常小。
襄王也是心狠,下令隻要是進攻者都是敵人,讓守城將士不要心軟。
即便已經開戰了,襄王還是不肯登基,還是堅持要朱祁鎮親手寫的讓位聖旨。
於是,朱祁鎮在京城城牆下又跳了一遍牽羊舞。
隻不過,這一次牽繩子的隻是瓦剌的小兵,脫脫不花作為主力攻打城門。
然後就是雙方的拉鋸戰,瓦剌進攻,朝廷防守。
朝廷防守的將士大多都是沒什麽戰鬥經驗的,所以也不敢胡亂出城。
於是被消耗了很多。
待到也先把俘虜都消耗完了之後,襄王讓於謙開始使用火炮。
也先用那麽多炮灰,就是為了防著明軍的大炮。
雙方繼續拉鋸,兵力在不斷下降。
等到瓦剌的兵力少了一半之後,襄王下令出城迎接瓦剌大軍。
用猛烈的炮火炸得也先屁滾尿流,脫脫不花、伯顏帖木兒先後被炸死。
而羅孛和賽刊王則是被明軍於混亂中殺死。
最後,也先見大勢已去,帶兵突圍了。
朝廷大軍又追殺了幾百裏,徹底擊垮了也先。
也先倉促逃迴草原。
朝廷的大軍收獲了很多糧草,但沒找到皇上。
追擊也先的將士也沒看到皇上的影子。
襄王讓朝廷對外宣傳皇上失蹤了,聽說太後聽後氣得吐血暈倒。
“皇上失蹤了?!”
朱祁鈺覺得這個詞用得很好,大明曆史上失蹤的皇帝隻有建文帝朱允炆,現在又多了一個朱祁鎮。
真是因果報應啊。
建文帝朱允炆,大概率是被大火燒死了,朱棣為了不背上罵名,隻得對外宣稱失蹤了。
如今襄王這麽說,朱祁鎮大概率是被大炮炸死了。
在大軍出城的那一刻,將士們估計已經不在乎皇上是不是在敵軍裏麵。
炸死了也沒關係,反正襄王早已為他找好了借口——奸人冒充皇上。
“是的,殿下!滿京城都是這麽傳的。”
舒良再次確認,消息已經傳遍了京城,要不了多久就會傳遍大江南北。
“繼續盯著京城的情況,長沙那邊也該有個結果了。”
朱祁鎮失蹤了,襄王朱瞻墡也該登基了。
這時候,全國各地的奏書也該盡數送往京城了。
雖然之前臨時讓南京六部代為處理,那是因為京師被戰事所困。
“好的,殿下。”
舒良知道殿下的吩咐,自然用心。
“對了,派人去草原打探一下,萬一換皇上不是失蹤了,而是被也先提前送迴草原了呢。
就算襄王登基,皇上也還是太上皇,也先不可能就那麽放棄皇上的。
還有,留意瓦剌西北路大軍首領阿刺知院的動向。
也先大敗而歸,阿刺知院可能會動手。”
盡管朱祁鎮可能已經死在戰亂中了,但朱祁鈺還是要讓人去草原了解一下,萬一朱祁鎮沒有死呢。
他與襄王朱瞻墡一樣,都是希望朱祁鎮死了。
朱祁鎮死了,才可以解大家的怒火。
“好的,殿下!”
舒良很震驚,殿下的圖謀很大啊,留意草原是準備將來登基之後解決草原的困擾。
朱祁鈺看向北京方向,想必朱祁鎮失蹤後,孫太後要對付襄王了。
襄王登基在即,犧牲一個兒子可不能解孫太後的心頭之恨。
朱祁鎮本不用落得如此下場的,但是襄王每到關鍵時刻都把問題甩給她。
是襄王一次次地不作為,才導致她死了太子,沒了兒子。
失蹤了,隻不過過是給朱祁鎮留個最後的顏麵。
淮安城外,東方位置,一座巨大的宮殿地基已經豎立在空曠的地上。
淮安知府楊理辦事還是很不錯的,幾個月時間就把郕王府的地基弄好了。
隻是,地基雖然修好了,但上麵的建築才是關鍵。
因為要加高,所以地基之上還要砌牆,填土,還要在裏麵留下排水道。
淮安可是多雨的地方,排水不設計好,到時候郕王府就容易遭水淹。
“殿下,王府的地基已經大體上修好,剩下的就是填入和預留管道。”
成敬稟報郕王府的修建情況,殿下把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他,他每天都很用心。
“不錯,地基修好了,王府就可以開始正式修建了。
孤把這件事交給成先生,成先生一定要盯緊了。”
朱祁鈺可不想他的王府有偷工減料的情況,這裏可是淮安,漕運的要地。
又瀕臨黃河和淮河,一到雨季就容易遭洪水。
“奴婢定時刻盯著,請殿下放心。”
成敬恭敬道,他是郕王府的太監,生死皆在郕王的掌控中。
成敬下去後,朱祁鈺叫來舒良。
“京城可有什麽消息?”
時間已經是寒冬臘月了,京城的戰事也該有結果了。
“啟稟殿下,京師守住了,近三十萬大軍死傷過半。
也先敗退,瓦剌方麵大汗脫脫不花戰死,羅孛和伯顏帖木及賽刊王兒戰死。”
舒良稟報京城的戰事情況,這是朱祁鈺關心的事情。
長沙的襄王府,因為世子朱祁鏞的事情越鬧越兇,已經閉門不出了。
隻不過,因為京師戰事的耽擱,朱祁鏞還沒有得到懲戒。
“皇上呢?”
朱祁鈺不關心也先是死是活,反正他不在京城戰死,也會被阿刺知院殺,完全不用擔心。
隻不過,事情與曆史有了偏差。
曆史上,脫脫不花並沒有死,迴去後叛出了瓦剌。
如果也先受傷了,瓦剌的首領很快就會換成阿刺知院。
也先讓阿刺知院攻打西北地區,就是為了限製其發展。
但是,阿刺知院一直在蟄伏,等待脫脫不花與也先鬥個你死我活。
曆史上就是脫脫不花與也先戰鬥幾場過後,也先殺死了脫脫不花之後才出來推翻也先的。
朱祁鈺關心的還是朱祁鎮是否還活著,一旦朱祁鎮還活著,他就需要繼續蟄伏。
襄王的一係列操作幾乎是把朱祁鎮往死裏推。
換成朱祁鈺也會如此,朱祁鎮死了皇位才安穩。
“啟稟殿下,據探子來報,皇上失蹤了。”
舒良把經過詳細地給朱祁鈺作了稟報。
原來,也先佯攻幾天後,劫掠了大半個北直隸後開始猛攻北京城。
因為有了大明的百姓做先鋒,瓦剌的損失非常小。
襄王也是心狠,下令隻要是進攻者都是敵人,讓守城將士不要心軟。
即便已經開戰了,襄王還是不肯登基,還是堅持要朱祁鎮親手寫的讓位聖旨。
於是,朱祁鎮在京城城牆下又跳了一遍牽羊舞。
隻不過,這一次牽繩子的隻是瓦剌的小兵,脫脫不花作為主力攻打城門。
然後就是雙方的拉鋸戰,瓦剌進攻,朝廷防守。
朝廷防守的將士大多都是沒什麽戰鬥經驗的,所以也不敢胡亂出城。
於是被消耗了很多。
待到也先把俘虜都消耗完了之後,襄王讓於謙開始使用火炮。
也先用那麽多炮灰,就是為了防著明軍的大炮。
雙方繼續拉鋸,兵力在不斷下降。
等到瓦剌的兵力少了一半之後,襄王下令出城迎接瓦剌大軍。
用猛烈的炮火炸得也先屁滾尿流,脫脫不花、伯顏帖木兒先後被炸死。
而羅孛和賽刊王則是被明軍於混亂中殺死。
最後,也先見大勢已去,帶兵突圍了。
朝廷大軍又追殺了幾百裏,徹底擊垮了也先。
也先倉促逃迴草原。
朝廷的大軍收獲了很多糧草,但沒找到皇上。
追擊也先的將士也沒看到皇上的影子。
襄王讓朝廷對外宣傳皇上失蹤了,聽說太後聽後氣得吐血暈倒。
“皇上失蹤了?!”
朱祁鈺覺得這個詞用得很好,大明曆史上失蹤的皇帝隻有建文帝朱允炆,現在又多了一個朱祁鎮。
真是因果報應啊。
建文帝朱允炆,大概率是被大火燒死了,朱棣為了不背上罵名,隻得對外宣稱失蹤了。
如今襄王這麽說,朱祁鎮大概率是被大炮炸死了。
在大軍出城的那一刻,將士們估計已經不在乎皇上是不是在敵軍裏麵。
炸死了也沒關係,反正襄王早已為他找好了借口——奸人冒充皇上。
“是的,殿下!滿京城都是這麽傳的。”
舒良再次確認,消息已經傳遍了京城,要不了多久就會傳遍大江南北。
“繼續盯著京城的情況,長沙那邊也該有個結果了。”
朱祁鎮失蹤了,襄王朱瞻墡也該登基了。
這時候,全國各地的奏書也該盡數送往京城了。
雖然之前臨時讓南京六部代為處理,那是因為京師被戰事所困。
“好的,殿下。”
舒良知道殿下的吩咐,自然用心。
“對了,派人去草原打探一下,萬一換皇上不是失蹤了,而是被也先提前送迴草原了呢。
就算襄王登基,皇上也還是太上皇,也先不可能就那麽放棄皇上的。
還有,留意瓦剌西北路大軍首領阿刺知院的動向。
也先大敗而歸,阿刺知院可能會動手。”
盡管朱祁鎮可能已經死在戰亂中了,但朱祁鈺還是要讓人去草原了解一下,萬一朱祁鎮沒有死呢。
他與襄王朱瞻墡一樣,都是希望朱祁鎮死了。
朱祁鎮死了,才可以解大家的怒火。
“好的,殿下!”
舒良很震驚,殿下的圖謀很大啊,留意草原是準備將來登基之後解決草原的困擾。
朱祁鈺看向北京方向,想必朱祁鎮失蹤後,孫太後要對付襄王了。
襄王登基在即,犧牲一個兒子可不能解孫太後的心頭之恨。
朱祁鎮本不用落得如此下場的,但是襄王每到關鍵時刻都把問題甩給她。
是襄王一次次地不作為,才導致她死了太子,沒了兒子。
失蹤了,隻不過過是給朱祁鎮留個最後的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