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襄王藏了私房錢,瓦剌大軍兵臨城下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下,湖廣百姓對襄王府的怨言已經減少很多,現在基本上沒人說襄王府的壞話了。
有些人開始為襄王說好話了。”
舒良繼續匯報長沙那邊的情況,現在朱祁鈺很關心這方麵。
“看來寧鄉王很有能力啊,應該花了不少錢吧。”
在朱祁鈺看來,朱祁鐄比朱祁鏞強太多了,難怪朱瞻墡會讓他處理這些事情。
“銀子的來源查到了沒?”
襄王朱瞻墡在湖廣造的孽不少,百姓對襄王府的怨言很大。
能讓那些被襄王府欺負過的人不再說他們壞話反而轉過頭來為襄王說好話,想來朱祁鐄肯定花了不少銀子。
這麽多銀子,朱祁鐄肯定拿不出來,他才就封幾年,他的賞賜和俸祿也是遠遠不夠的。
“啟稟殿下,銀子少部分是寧鄉王自己的,大部分部分是從錢莊支取的,襄王在湖廣各地錢莊秘密存的。”
舒良把朱祁鐄所花銀子的來源匯報了一下,他也沒想到襄王竟然在各地錢莊存了私房錢。
朱祁鐄的行為可以理解,朱瞻墡的屁股擦幹淨了,他的爵位提升是必然的,到時候就不會比朱祁鏞低第一等了。
“想不到襄王還存了這麽大一筆私房錢,看來為了能順利坐上皇位,襄王這次是準備大出血了。”
朱瞻墡很富有,這一點朱祁鈺早就知道。
想來這筆錢應該是給小兒子朱祁鉦留的,畢竟朱祁鉦天生帶有原罪,朱瞻墡為了照顧他想讓他以後日子好過點也說得過去。
同時也是給羅氏女兒的補償,畢竟她全家都被朱祁鏞殺了。
“抓緊散布朱祁鏞強搶民女和襄王府要清理掛靠在名下的田產的事情,這事之前禦史有彈劾過。”
朱祁鈺已經看出來了,朱瞻墡準備拿世子朱祁鏞頂罪了。
他讓朱祁鐄擦屁股隻擦他自己的和襄王府的,關於世子朱祁鏞的他沒讓朱祁鐄處理。
這個問題實際上不難解決,趙家應該還有別的親戚,取得他們的諒解就是了。
還有最關鍵的人物,朱祁鉦的母親趙氏和其母羅氏,隻要她們倆原諒朱祁鏞,這事也就過去了。
朱祁鈺現在讓舒良派人不斷宣傳這件事,把事情鬧大。
朱祁鈺知道這樣是在幫助朱瞻墡,但朱祁鏞不是朱祁鈺的目的,湖廣士紳才是朱祁鈺的目標。
朱瞻墡為了順利當皇帝,讓自己的兒子襄王世子頂罪,湖廣士紳不是更要遭殃。
如此,湖廣士紳就會鬧騰,給朱瞻墡製造麻煩。
“查一查襄王與士紳之間都有哪些合作。”
這個問題朱祁鈺覺得隻要利用好了也會給朱瞻墡製造麻煩。
與士紳合作應該不止朱瞻墡在做,其他藩王應該也在做。
到時候抓住這個問題不斷彈劾,不斷上奏,朱瞻墡最後不得不出來製止藩王與士紳合作。
如此,朱瞻墡就會失去宗室的支持,雖然可能沒多大作用,但會落得一頂虐待宗室的帽子。
“好的,殿下。”
舒良下去後,朱祁鈺讓王誠喊人拿來擔架,來到兩個月了,朱祁鈺一直呆在書房,也該出去透透氣了。
此時的京城,愁雲籠罩,滿是壓抑的氣氛。
也先見拿朱祁鎮叫門不管用,各處關隘的守將也不再像大同那樣拿錢拿東西。
命令大軍直奔北京,很快就攻破了居庸關,兵臨紫荊關外。
朱瞻墡給紫荊關和倒馬關下了死命令,誓死守衛,若是有人逃跑,誅他九族。
如於謙所說,紫荊關也沒撐幾天就被破了。
在戰鬥焦灼的時候,關內早已潛伏的奸細突然發動襲擊,裏應外合之下,紫荊關也丟了。
倒馬關也是如此,不過頭了居庸關和紫荊關的人前車之鑒,多撐了幾天。
瓦剌大軍長驅直入,很快就來到北京城外十裏處。
奉天門,朱瞻墡看向內閣、六部尚書等人。
“各位大人,瓦剌大軍已經兵臨城下,都說說這戰要怎麽打?”
雖然早就有了預案,但考慮到朱祁鎮也在敵軍中,朱瞻墡也不敢私自做主。
雖然大臣們已經求他登基過一次,但朱瞻墡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之前把都察院右都禦史陳鎰為首的一幹人處死後,禦史們瘋了,紛紛彈劾襄王府。
鑒於朱瞻墡監國,沒有直接彈劾他,而是彈劾襄王府,其中最多就是世子強搶民女虐殺趙家滿門,還把趙家女兒獻給襄王。
除此之外,也有禦史譴責朱瞻墡,放縱世子為非作歹。
朱瞻墡表示會嚴格處理世子,也會反思自己,這才壓下激憤的禦史們。
“啟稟殿下,臣以為我軍當死守不戰。
瓦剌大軍來勢洶洶,我軍這時候不宜與也先正麵對戰,應該借助城牆之堅固不斷消耗敵軍。
等敵軍消耗得差不多了,我軍再出城與之對戰,一舉滅了瓦剌大軍。”
於謙率先開口,京城有兵二十多萬,糧草充足,可以慢慢與也先耗著。
攻城士兵消耗很大,北京的城牆又特別堅固,也先沒有那麽多人可送。
“於尚書說得對,我們可以先讓也先攻城,他們攻城的時候盡量消滅敵軍,時間久了,瓦剌大軍就會消耗很大。
到時候,我軍再盡數殺出去,爭取一戰滅了瓦剌大軍。”
周忱也覺得於謙的辦法不錯,先小消耗敵軍,隻要敵軍人數不再占優勢,就是大明進攻的時機。
“臣也讚同於尚書的辦法,隻是皇上立於城牆下時,該如何?”
陳循也同意於謙的辦法,不過皇上這個因素也要考慮進去。
也先為了更好的攻城,肯定把皇上也帶來了。
朱祁鎮還是皇上,朝廷不能視而不見。
“這點你們不用擔心,那是奸人冒充皇上。”
朱瞻墡再次搬出這個借口,到時候直接說城牆下的朱祁鎮是假的就行了。
“殿下,臣以為不妥,萬一惹惱了也先將皇上斬於城牆下,臣等就成了罪人。
為了大明社稷,臣等隻能讓皇上委屈一下,做太上皇。
殿下,為了大明社稷,明日早朝請殿下登基。”
高穀覺得朱瞻墡的辦法不行,容易危及皇上。
為了讓皇上不被也先繼續脅迫,隻能廢了他,讓朱襄王登基。
有些人開始為襄王說好話了。”
舒良繼續匯報長沙那邊的情況,現在朱祁鈺很關心這方麵。
“看來寧鄉王很有能力啊,應該花了不少錢吧。”
在朱祁鈺看來,朱祁鐄比朱祁鏞強太多了,難怪朱瞻墡會讓他處理這些事情。
“銀子的來源查到了沒?”
襄王朱瞻墡在湖廣造的孽不少,百姓對襄王府的怨言很大。
能讓那些被襄王府欺負過的人不再說他們壞話反而轉過頭來為襄王說好話,想來朱祁鐄肯定花了不少銀子。
這麽多銀子,朱祁鐄肯定拿不出來,他才就封幾年,他的賞賜和俸祿也是遠遠不夠的。
“啟稟殿下,銀子少部分是寧鄉王自己的,大部分部分是從錢莊支取的,襄王在湖廣各地錢莊秘密存的。”
舒良把朱祁鐄所花銀子的來源匯報了一下,他也沒想到襄王竟然在各地錢莊存了私房錢。
朱祁鐄的行為可以理解,朱瞻墡的屁股擦幹淨了,他的爵位提升是必然的,到時候就不會比朱祁鏞低第一等了。
“想不到襄王還存了這麽大一筆私房錢,看來為了能順利坐上皇位,襄王這次是準備大出血了。”
朱瞻墡很富有,這一點朱祁鈺早就知道。
想來這筆錢應該是給小兒子朱祁鉦留的,畢竟朱祁鉦天生帶有原罪,朱瞻墡為了照顧他想讓他以後日子好過點也說得過去。
同時也是給羅氏女兒的補償,畢竟她全家都被朱祁鏞殺了。
“抓緊散布朱祁鏞強搶民女和襄王府要清理掛靠在名下的田產的事情,這事之前禦史有彈劾過。”
朱祁鈺已經看出來了,朱瞻墡準備拿世子朱祁鏞頂罪了。
他讓朱祁鐄擦屁股隻擦他自己的和襄王府的,關於世子朱祁鏞的他沒讓朱祁鐄處理。
這個問題實際上不難解決,趙家應該還有別的親戚,取得他們的諒解就是了。
還有最關鍵的人物,朱祁鉦的母親趙氏和其母羅氏,隻要她們倆原諒朱祁鏞,這事也就過去了。
朱祁鈺現在讓舒良派人不斷宣傳這件事,把事情鬧大。
朱祁鈺知道這樣是在幫助朱瞻墡,但朱祁鏞不是朱祁鈺的目的,湖廣士紳才是朱祁鈺的目標。
朱瞻墡為了順利當皇帝,讓自己的兒子襄王世子頂罪,湖廣士紳不是更要遭殃。
如此,湖廣士紳就會鬧騰,給朱瞻墡製造麻煩。
“查一查襄王與士紳之間都有哪些合作。”
這個問題朱祁鈺覺得隻要利用好了也會給朱瞻墡製造麻煩。
與士紳合作應該不止朱瞻墡在做,其他藩王應該也在做。
到時候抓住這個問題不斷彈劾,不斷上奏,朱瞻墡最後不得不出來製止藩王與士紳合作。
如此,朱瞻墡就會失去宗室的支持,雖然可能沒多大作用,但會落得一頂虐待宗室的帽子。
“好的,殿下。”
舒良下去後,朱祁鈺讓王誠喊人拿來擔架,來到兩個月了,朱祁鈺一直呆在書房,也該出去透透氣了。
此時的京城,愁雲籠罩,滿是壓抑的氣氛。
也先見拿朱祁鎮叫門不管用,各處關隘的守將也不再像大同那樣拿錢拿東西。
命令大軍直奔北京,很快就攻破了居庸關,兵臨紫荊關外。
朱瞻墡給紫荊關和倒馬關下了死命令,誓死守衛,若是有人逃跑,誅他九族。
如於謙所說,紫荊關也沒撐幾天就被破了。
在戰鬥焦灼的時候,關內早已潛伏的奸細突然發動襲擊,裏應外合之下,紫荊關也丟了。
倒馬關也是如此,不過頭了居庸關和紫荊關的人前車之鑒,多撐了幾天。
瓦剌大軍長驅直入,很快就來到北京城外十裏處。
奉天門,朱瞻墡看向內閣、六部尚書等人。
“各位大人,瓦剌大軍已經兵臨城下,都說說這戰要怎麽打?”
雖然早就有了預案,但考慮到朱祁鎮也在敵軍中,朱瞻墡也不敢私自做主。
雖然大臣們已經求他登基過一次,但朱瞻墡覺得時機還不成熟。
之前把都察院右都禦史陳鎰為首的一幹人處死後,禦史們瘋了,紛紛彈劾襄王府。
鑒於朱瞻墡監國,沒有直接彈劾他,而是彈劾襄王府,其中最多就是世子強搶民女虐殺趙家滿門,還把趙家女兒獻給襄王。
除此之外,也有禦史譴責朱瞻墡,放縱世子為非作歹。
朱瞻墡表示會嚴格處理世子,也會反思自己,這才壓下激憤的禦史們。
“啟稟殿下,臣以為我軍當死守不戰。
瓦剌大軍來勢洶洶,我軍這時候不宜與也先正麵對戰,應該借助城牆之堅固不斷消耗敵軍。
等敵軍消耗得差不多了,我軍再出城與之對戰,一舉滅了瓦剌大軍。”
於謙率先開口,京城有兵二十多萬,糧草充足,可以慢慢與也先耗著。
攻城士兵消耗很大,北京的城牆又特別堅固,也先沒有那麽多人可送。
“於尚書說得對,我們可以先讓也先攻城,他們攻城的時候盡量消滅敵軍,時間久了,瓦剌大軍就會消耗很大。
到時候,我軍再盡數殺出去,爭取一戰滅了瓦剌大軍。”
周忱也覺得於謙的辦法不錯,先小消耗敵軍,隻要敵軍人數不再占優勢,就是大明進攻的時機。
“臣也讚同於尚書的辦法,隻是皇上立於城牆下時,該如何?”
陳循也同意於謙的辦法,不過皇上這個因素也要考慮進去。
也先為了更好的攻城,肯定把皇上也帶來了。
朱祁鎮還是皇上,朝廷不能視而不見。
“這點你們不用擔心,那是奸人冒充皇上。”
朱瞻墡再次搬出這個借口,到時候直接說城牆下的朱祁鎮是假的就行了。
“殿下,臣以為不妥,萬一惹惱了也先將皇上斬於城牆下,臣等就成了罪人。
為了大明社稷,臣等隻能讓皇上委屈一下,做太上皇。
殿下,為了大明社稷,明日早朝請殿下登基。”
高穀覺得朱瞻墡的辦法不行,容易危及皇上。
為了讓皇上不被也先繼續脅迫,隻能廢了他,讓朱襄王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