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自信的朱祁鏞,湖廣流言再起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 作者:穀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沙,襄王府
世子朱祁鏞近些日子很開心,不知道怎麽迴事,襄王府的罵名少了很多,有些人開始說襄王府的好話了。
在過去,說到襄王府,都是各種壞話和謾罵。
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玩意散布謠言,說襄王府要清理士紳掛在襄王府名下田產,搞得湖廣士紳們很慌 。
朱祁鏞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這事平息了下去。
父王臨走之前並沒有跟他說過要清理士紳掛在王府名下的田產,朱祁鏞也不想清理,一年很多錢呢。
襄王府可不是白白給士紳們掛田產,要麽每年給一定的銀兩,要麽他們的生意算襄王府一份。
既然父王沒有交代,那這個謠言就是有人故意散布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父王順利當皇帝。
朱祁鏞已經得到消息,皇上禦駕親征於土木堡慘敗。
五十萬大軍盡數戰死,文臣武將死了上百人,朝中大臣直接沒了三分之一,皇上被瓦剌太師也先俘獲。
皇上被俘後在也先的脅迫下先後都宣府和大同叩門,給也先當起了帶路人。
如此行徑,不僅沒有一點帝王該有的骨氣,還壞了太祖和太宗定下的規矩。
“不和親,不納貢,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因為皇上成了一句笑話。
因此,朝中大臣欲行廢立之舉,推監國親王上位。
本來太後和大臣們是讓襄王和郕王一起進京監國的,可一直在京城生活的郕王因為長期身患重病在皇上禦駕親征後去淮安就藩了。
堂哥郕王朱祁鈺拒絕了進京監國,並推薦了父王,還親自寫了信懇請父王。
如此,父王就沒有競爭對手了。
這個時候,長沙是不能亂的,南方很多地方都有人叛亂,朝廷好幾路大軍都在南方和西南平亂。
朱祁鏞擔心士紳們聯合彈劾父王,在父王登基前夕製造麻煩。
所以襄王府要清理掛在名下的田產的消息一出,他就迅速安撫士紳。
接著,外麵對襄王府的罵聲少了。
朱祁鏞很多時候也後悔當初不應該一時衝動強搶趙氏兒媳羅氏,更不應該把趙家滿門虐殺了,還把羅氏女兒獻給了父王生了三弟朱祁鉦。
可是羅氏實在是太美了,朱祁鏞後悔沒有早點遇到羅氏,將其收入房中。
朱祁鏞本想讓羅氏離開趙家跟他,結果羅氏死活不從。
為了讓羅氏服從,他不得不拿趙家上下威脅羅氏,結果手下沒有領會他的意思,這才釀成大禍。
不過,馬上父王就要當皇帝了,就算當年這事影響很大,也沒人敢找自己麻煩。
自己可是要成為太子的人,朱祁鏞相信,父王肯定不會讓朱見深一直當太子的。
等以後自己成了太子,就沒人敢找自己麻煩了。
對那些散布謠言的人,朱祁鏞也絕不會姑息,已經找人去查那些人。
至於襄王府的罵名少了,朱祁鏞也覺得在情理之中。
這個時候找襄王府麻煩不是找死嗎,等父王成了皇帝,哪個再敢議論,就誅他九族。
“那些人找下沒有?”
朱祁鏞對著手下問道,他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不讓謠言流傳。
“迴世子,還沒有!長沙已經找遍了,湖廣其他地方,屬下也派人去查了。”
手下恭敬地說道,世子囂張跋扈,欺男霸女,名聲不好。
又喜怒無常,對手下更是動不動就發火,很多人都不喜歡他
但世子深得王爺的寵愛,不然怎麽會把他立為世子。
相比世子,寧鄉王的名聲更好,待人親和。
作為襄王府下人,他們更願意跟寧鄉王,但寧鄉王已經出府別居了,他沒分到寧鄉王那裏。
如今,襄王進京監國,據說可能還要當皇帝,世子即將接替王位成為襄王。
以後,自己的生死就全憑世子高興了。
“繼續查,找到後把他們抓來,本世子要讓他們生死不如。”
朱祁鏞很惱火,隻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哪有別人欺負他的份 。
如今這些人散布襄王府的謠言,不就是欺負他。
朱祁鏞要讓他們知道,老虎的胡須摸不得。
“對了,寧鄉王那邊有沒有什麽動靜?”
朱祁鏞對自己這個二弟還是很關注的,眼下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就是朱祁鐄。
之前,朱祁鏞是看不起朱祁鐄的,朱祁鐄隻是庶出,即便封王了,也隻是一個郡王。
地位還不如自己這個世子,郡王是爭取不到世子的人。
至於三弟朱祁鉦,完全沒有一點威脅可言。
要不是自己,朱祁鉦連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成為棗陽王。
“寧鄉王那邊最近沒有什麽動靜!”
手下把寧鄉王那邊的情況說了一下,朱祁鐄的生活一如既往。
“他那邊有什麽動靜,第一時間告訴我。”
朱祁鏞擔心湖廣百姓對襄王府的罵聲少了是朱祁鐄在背後偷偷搞事情。
畢竟這些壞名聲對父王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這個時候壞名聲消失了,父王登基就會更順利。
朱祁鏞不知道的是,他的一舉一動也在朱祁鐄的注視中。
他關注朱祁鐄的消息,朱祁鐄沒多久就知道了。
“嗬嗬,我這個大哥還真是自信,以為襄王府的罵聲少了是湖廣百姓對父王的畏懼。
父王不選擇他來擦屁股是對的,他那看起百姓,咄咄逼人的性格隻會適得其反。
而這也更加確定,父王要放棄他了。”
朱祁鐄覺得大哥朱祁鏞開始膨脹了,不過這樣也好,他越膨脹,越容易惹得人怨馬沸。
越膨脹越容易作死,到時候朱祁鏞死了,他就是襄王了。
“繼續盯著襄王府那邊,留意湖廣各地,如果發現有關父王的流言,第一時間告訴我。”
朱祁鐄已經把湖廣的情況,寫了密信送往京城,讓父王勿憂。
朱祁鐄不知道的是,關於襄王的流言沒起,關於襄王府的流言又起了。
首先是世子朱祁鏞強搶民女的事情,一下子在湖廣各地傳開。
接著是襄王要清理掛靠在王府名下的田產,朝中很多禦史彈劾此事,襄王有些招架不住。
還有,朝中大臣已經開始請求襄王登基了。
如此消息,容不得湖廣各地百姓不信。
世子朱祁鏞近些日子很開心,不知道怎麽迴事,襄王府的罵名少了很多,有些人開始說襄王府的好話了。
在過去,說到襄王府,都是各種壞話和謾罵。
不知道是哪個缺德的玩意散布謠言,說襄王府要清理士紳掛在襄王府名下田產,搞得湖廣士紳們很慌 。
朱祁鏞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這事平息了下去。
父王臨走之前並沒有跟他說過要清理士紳掛在王府名下的田產,朱祁鏞也不想清理,一年很多錢呢。
襄王府可不是白白給士紳們掛田產,要麽每年給一定的銀兩,要麽他們的生意算襄王府一份。
既然父王沒有交代,那這個謠言就是有人故意散布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父王順利當皇帝。
朱祁鏞已經得到消息,皇上禦駕親征於土木堡慘敗。
五十萬大軍盡數戰死,文臣武將死了上百人,朝中大臣直接沒了三分之一,皇上被瓦剌太師也先俘獲。
皇上被俘後在也先的脅迫下先後都宣府和大同叩門,給也先當起了帶路人。
如此行徑,不僅沒有一點帝王該有的骨氣,還壞了太祖和太宗定下的規矩。
“不和親,不納貢,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因為皇上成了一句笑話。
因此,朝中大臣欲行廢立之舉,推監國親王上位。
本來太後和大臣們是讓襄王和郕王一起進京監國的,可一直在京城生活的郕王因為長期身患重病在皇上禦駕親征後去淮安就藩了。
堂哥郕王朱祁鈺拒絕了進京監國,並推薦了父王,還親自寫了信懇請父王。
如此,父王就沒有競爭對手了。
這個時候,長沙是不能亂的,南方很多地方都有人叛亂,朝廷好幾路大軍都在南方和西南平亂。
朱祁鏞擔心士紳們聯合彈劾父王,在父王登基前夕製造麻煩。
所以襄王府要清理掛在名下的田產的消息一出,他就迅速安撫士紳。
接著,外麵對襄王府的罵聲少了。
朱祁鏞很多時候也後悔當初不應該一時衝動強搶趙氏兒媳羅氏,更不應該把趙家滿門虐殺了,還把羅氏女兒獻給了父王生了三弟朱祁鉦。
可是羅氏實在是太美了,朱祁鏞後悔沒有早點遇到羅氏,將其收入房中。
朱祁鏞本想讓羅氏離開趙家跟他,結果羅氏死活不從。
為了讓羅氏服從,他不得不拿趙家上下威脅羅氏,結果手下沒有領會他的意思,這才釀成大禍。
不過,馬上父王就要當皇帝了,就算當年這事影響很大,也沒人敢找自己麻煩。
自己可是要成為太子的人,朱祁鏞相信,父王肯定不會讓朱見深一直當太子的。
等以後自己成了太子,就沒人敢找自己麻煩了。
對那些散布謠言的人,朱祁鏞也絕不會姑息,已經找人去查那些人。
至於襄王府的罵名少了,朱祁鏞也覺得在情理之中。
這個時候找襄王府麻煩不是找死嗎,等父王成了皇帝,哪個再敢議論,就誅他九族。
“那些人找下沒有?”
朱祁鏞對著手下問道,他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不讓謠言流傳。
“迴世子,還沒有!長沙已經找遍了,湖廣其他地方,屬下也派人去查了。”
手下恭敬地說道,世子囂張跋扈,欺男霸女,名聲不好。
又喜怒無常,對手下更是動不動就發火,很多人都不喜歡他
但世子深得王爺的寵愛,不然怎麽會把他立為世子。
相比世子,寧鄉王的名聲更好,待人親和。
作為襄王府下人,他們更願意跟寧鄉王,但寧鄉王已經出府別居了,他沒分到寧鄉王那裏。
如今,襄王進京監國,據說可能還要當皇帝,世子即將接替王位成為襄王。
以後,自己的生死就全憑世子高興了。
“繼續查,找到後把他們抓來,本世子要讓他們生死不如。”
朱祁鏞很惱火,隻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哪有別人欺負他的份 。
如今這些人散布襄王府的謠言,不就是欺負他。
朱祁鏞要讓他們知道,老虎的胡須摸不得。
“對了,寧鄉王那邊有沒有什麽動靜?”
朱祁鏞對自己這個二弟還是很關注的,眼下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就是朱祁鐄。
之前,朱祁鏞是看不起朱祁鐄的,朱祁鐄隻是庶出,即便封王了,也隻是一個郡王。
地位還不如自己這個世子,郡王是爭取不到世子的人。
至於三弟朱祁鉦,完全沒有一點威脅可言。
要不是自己,朱祁鉦連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成為棗陽王。
“寧鄉王那邊最近沒有什麽動靜!”
手下把寧鄉王那邊的情況說了一下,朱祁鐄的生活一如既往。
“他那邊有什麽動靜,第一時間告訴我。”
朱祁鏞擔心湖廣百姓對襄王府的罵聲少了是朱祁鐄在背後偷偷搞事情。
畢竟這些壞名聲對父王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這個時候壞名聲消失了,父王登基就會更順利。
朱祁鏞不知道的是,他的一舉一動也在朱祁鐄的注視中。
他關注朱祁鐄的消息,朱祁鐄沒多久就知道了。
“嗬嗬,我這個大哥還真是自信,以為襄王府的罵聲少了是湖廣百姓對父王的畏懼。
父王不選擇他來擦屁股是對的,他那看起百姓,咄咄逼人的性格隻會適得其反。
而這也更加確定,父王要放棄他了。”
朱祁鐄覺得大哥朱祁鏞開始膨脹了,不過這樣也好,他越膨脹,越容易惹得人怨馬沸。
越膨脹越容易作死,到時候朱祁鏞死了,他就是襄王了。
“繼續盯著襄王府那邊,留意湖廣各地,如果發現有關父王的流言,第一時間告訴我。”
朱祁鐄已經把湖廣的情況,寫了密信送往京城,讓父王勿憂。
朱祁鐄不知道的是,關於襄王的流言沒起,關於襄王府的流言又起了。
首先是世子朱祁鏞強搶民女的事情,一下子在湖廣各地傳開。
接著是襄王要清理掛靠在王府名下的田產,朝中很多禦史彈劾此事,襄王有些招架不住。
還有,朝中大臣已經開始請求襄王登基了。
如此消息,容不得湖廣各地百姓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