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人額頭怎麽了?”


    孫太後才注意到王直的頭上纏著一個布條,剛好遮住了額頭。


    王直可是作為朝廷使者去請郕王和襄王的,如今皇帝北狩,她作為太後得替皇帝關心一下。


    “啟稟太後,臣在路上不小心磕到了!”


    王直可不敢跟太後說是自己在襄王的船上磕頭磕的。


    不把監國王爺當迴事的罪責太大了,他承擔不起。


    “徐賓,稍後讓太醫給王大人看一下,別留下根子。”


    都到了要纏布遮住額頭的地步,孫太後不能不關心。


    王直一行人日夜兼程趕路,途中也沒有好的大夫給他包紮。


    “奴婢遵命。”


    徐賓領命,找來一個小太監讓他去找個太醫在宮門外候著,等會襄王他們出去時候跟著王直一塊到他府上給王直治療。


    “謝太後恩典!”


    王直趕緊跪地謝恩,太後如此關心讓他心裏好受了很多。


    他還擔心剛剛說郕王朱祁鈺的壞話太後會不高興。


    “對了,朝廷已經立了太子的事,襄王已經知道了吧。”


    孫太後想了一下還是把太子的事情提出來,她相信王直已經告訴襄王了。


    “迴太後,臣已經知曉了,請太後與太子明日臨朝!”


    朱瞻墡不發表什麽意見,事情都定了他再說已經沒用了。


    還不如直接上朝,與太後進行交接。


    按道理,孫太後是不能臨朝的,但有些主意還得孫太後拿,朱瞻墡也隻能違製了。


    “明日哀家會帶著太子到奉天殿,朝臣們期盼襄王到來已久,襄王來了哀家就不用再每日提心吊膽了。”


    孫太後一口答應了,她這段時間在本仁殿與大臣商議朝事,就是怕大臣們反應太激烈。


    現在有了襄王的邀請,她就不算違製了。


    “金英,你通知朝中大臣,明日奉天殿早朝。”


    孫太後讓金英通知大臣們明天上早朝,告訴他們監國王爺來了。


    “奴婢遵命!”


    金英領命,最近他被煩的要死,他這個司禮監掌印沒了皇上的撐腰,日子大不如前了。


    大臣都說他是王振的手下,是他們害得皇上身陷敵營,害死了上百文武大臣,害死了五十萬大軍。


    “襄王,王大人,你們路上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孫太後讓襄王朱瞻墡和吏部尚書王直退下了,明日一早還要上朝,讓他們好好休息一下。


    “謝太後,臣告退!”


    “謝太後,奴婢告退!”


    朱瞻墡、王直和興安謝恩離開。


    “貞兒,今日起,你去東宮照顧太子,太子要是有個好歹,哀家拿你是問。”


    朱見深身邊都有貼身太監,但孫太後還是不放心。


    萬貞兒是她的心腹,讓她去照顧朱見深孫太後放心。


    “奴婢遵命!”


    萬貞兒跪謝後拿著令牌去了東宮了,朱見深被立為太子後就住進了東宮。


    出了宮門,一個太醫已經在等王直。


    “下官見過殿下,見過王大人!”


    太醫給朱瞻墡和王直行禮問好。


    “免禮!”


    “有勞了!”


    太醫站在一邊,等襄王與王直分別。


    “殿下,臣先告退了!”


    王直對著朱瞻墡一揖。


    “王大人趕緊迴府讓太醫看看,讓王大人傷成這樣,孤實在過意不去。”


    朱瞻墡又關心又自責,讓旁邊的太醫不明所以。


    吏部尚書府中,王直好好包紮了一番出門找胡濙去了。


    “見過大宗伯!”


    禮部尚書府,客廳中王直朝胡濙一揖。


    “行儉來了,快坐,你額頭怎麽了?此行如何?”


    胡濙讓王直坐下,一邊問他頭上怎麽了,一邊詢問他結果如何。


    “迴大宗伯,磕的,請大宗伯恕罪,我未能請來郕王。”


    王直此行看似是與於謙商量的結果,實際上是胡濙的安排,隻是他隻請來了襄王,郕王沒請到。


    “襄王來了,郕王沒來?”


    胡濙一聽就知道隻有襄王朱瞻墡來了,可這不是他所希望的。


    很多人的目標都是郕王,襄王隻是考慮到郕王的身體不好順帶罷了。


    至於原因,襄王有監國經驗,不合他們的要求。


    他們要的是聽話的人,襄王顯然不是。


    “是的。”


    王直點了點頭,消息馬上就會被全京城的人知道,沒什麽好隱瞞的。


    接著王直把路上的情況說了一下,胡濙知道王直為什麽頭上纏著布了。


    原來是被襄王逼的,而郕王,大病了一場,把老祖家的陵祭拜了一遍後,雖然成癱瘓了,卻變得更聰明了。


    “看來我們都小看了這個病秧子王爺啊。”


    襄王表現胡濙不驚訝,能在漢王造反的情況下協助太皇太後穩住朝堂讓宣德帝順利登基的人,自然不會是簡單之輩。


    但郕王這個病秧子,先帝不待見他,皇上和太後更不待見他,不然皇上也不會給唯一的弟弟封個雜號親王。


    一直以來,郕王朱祁鈺在所有人眼中,就是個小白,皇上和太後更是當他是廢物。


    不曾想,離開京城後,郕王朱祁鈺就變得機智起來。


    手段比跟襄王有的一拚。


    “是啊,跟他單獨稟報的時候,我大部分時間都被他嚇得跪地不起。”


    雖然朱祁鈺一直讓他起身,可朱祁鈺一說話就嚇得他跪地求饒。


    至於襄王那邊,是他疏忽了。


    “郕王真會把握太後的心思,讓太子繼位的事,我也諫言過太後,太後也有意讓太子繼位。


    隻是其他人不同意,郕王不來,隻得接受襄王了。”


    在王直歸來的這段時間,胡濙找過很多人,想讓太子繼位,但沒幾個人同意。


    一夜無話,轉眼已經是清晨。


    奉天殿,京中的大臣都已經在自己位置站好。


    朱瞻墡掐著點進入殿內,來到最前方站好。


    很快,太後與太子也來了,在皇位下首的凳子上坐下。


    “上朝,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金英一聲大喊,小黃們高聲唿和,朝會開始。


    “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臣們叩首後起身站好。


    “啟稟太後,啟稟殿下,應到二百零五人,實到一百三十人,九人病休。”


    右都禦史匯報打卡人數,沒到的六十六人,都被王振坑死在土木堡了。


    朱瞻墡來到高台上,朝孫太後一揖,然後轉身。


    “這一個多月來辛苦太後和諸位大人了。


    本王來得匆忙,對京中事物還未知曉,不知諸位大人京師守衛準備得如何了?”


    朱瞻墡要先了解朝廷的準備和部署,唯有如此,他才知道怎麽處理後麵的事情。


    “啟稟殿下,京中已經準備妥當,通州的八百萬石糧食已經盡數運進京城,京城的糧食問題已經無憂。


    京城周邊大興、順義和昌平等縣秋收已經完成,所有百姓已經撤入城中。


    城中防禦已經加固,周邊已堅壁清野。


    已調河南,南直隸和北直隸備操軍及沿海備倭軍二十萬進京勤王,不日將到。


    已在京城招募新兵三萬,


    都察院的禦史去京畿、山西、河南與山東等地招募義勇進行訓練,以備不患。


    為確保此戰勝利,從南京武庫調來盔、甲、弓、弩、箭、戰服、戰旗、火炮與火銃等一百三十萬件,已在路上。


    敵軍西路也先所率瓦剌大軍加上中路脫脫不花及東路孛羅所率大軍預計在二十五萬左右。”


    內閣次輔陳循把朝廷的準備以及敵軍情況大致匯報了一下。


    “不錯,辛苦諸位大人了!”


    朱瞻墡聽完心裏很好受,京師準備很充分,此戰京師定然無憂。


    原朱瞻墡還擔心朝廷沒怎麽準備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穀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穀禾並收藏穿越明朝,我開局就離京就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