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家所在的二泉堡,高大豐全家無比滿意,因為賀蘭山的阻擋,這裏升溫速度快,草灘上劃出的開荒地,高大豐在開挖毛渠的時候就發現,春融已經差不多融透了。
原本高大豐和自己父親合計,即便是用鐵鏟,也要進行開荒了,但因為吳屯長說桃花汛過去之後,大船運來的耕牛和農具就會到來,讓大家不要著急,高大豐也就按捺下了自己蠢蠢欲動的心,安心等待了起來。
在等待的這些天,石崗上的石料開采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距離比較近的屯堡,都派人前來開采石料,而昨日支渠一通水,馬上就有臨近的屯堡和二泉堡聯絡,要用柴火換取二泉堡開采的石料。
雖然柴火這東西,二泉堡並不缺少,但能用石料換更多的柴火,何樂而不為,更何況開荒之後,野生的柴火就會變少,能提前多存些,總是好的,在和屯民代表一番合計之後,二泉堡同意了附近屯堡的請求。
突然,高大豐聽到從屯堡裏傳來了鑼鼓聲,高大豐愕然朝那裏看去,就見到渠尾那裏不知何時圍攏了很多的人。
“難道是牛來了?”高大豐當即招唿家人一聲,把收拾好的柴火裝在獨輪車上,一家人開始朝著屯堡而去。
果然,去縣裏的小船隊已經迴來了,船上是統一製式的木質門窗,隨同而來的還有施工隊,隻是看到那門窗上窗欞的開孔,高大豐心裏就一陣高興。
大開孔意味著,原來傳說當中的玻璃門窗,將會成為現實,安裝了玻璃門窗的屋子裏,將會變得更加亮堂,這對於居住過集訓營地的高大豐來說,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人了。
吳本拿著名冊,逐戶叫著戶主的名字,不一時就完成了門窗的分發,這些還空著的門窗在安裝完之後,就會有專門的技工安裝玻璃,防止玻璃在自家安裝的過程當中破碎。
“安上玻璃之後,大家開關門窗可要輕一點,以後玻璃破了,可是要自家花錢買的,買玻璃要去縣城的供銷社裏。”
“這次隻有門窗,那些家裏開了天窗的,就需要去縣城定做了。”吳本緊接著補充道。
“吳屯長,耕牛呢?”
“耕牛小船裝不下,走陸路了,一個時辰之後,在廣場分耕牛,五戶人家一頭,都按之前商量好的來。”
耕牛是蒸汽拖船運抵渠首的,二泉堡共計分得七十七頭耕牛,都是成年壯牛,有十幾頭母牛甚至是懷孕的母牛。
作為趕耕牛的高大豐的父親高有誌,此刻已經相中了一頭大母牛,從這頭母牛的肚子來判斷,最多三個月,必然會誕下一頭小牛犢。
雖然分配的耕牛不是免費的,但每頭耕牛的價格才一千二百錢,比牲畜市場上要低三百錢,比起從前自家在周至時的兩千多錢,便宜了一半。
即便是懷孕的母牛價格高些,高有誌也毫不在意,才高四百錢而已,如果能誕下一頭小母牛,那養上一兩年,自己家豈不是能再多一頭牛。
而且耕牛貸款要到秋收之後才還,以高有誌侍候莊稼的本事,他對此是毫不擔憂的,因此,高有誌此刻站在廣場上,頻頻用眼光打量著那頭被自己相中的母牛。
“下一個,高有誌家。”
聽到吳屯長叫了自己的名字,高有誌當即鬆了口氣,大步上前,把那頭母牛從牛群當中牽了出來,在一路上,高有誌頻頻撫摸牛背牛頭,已經和這頭牛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
高大豐和自己的父親領了牛,朝著自家的院子而去,房屋的門窗已經安裝好了,高有誌看著門窗上閃亮的玻璃,高興地嗬嗬笑了起來。
把牛趕入牛棚,給牛槽裏添上這些天精挑細選的幹草,父子二人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五戶人家一頭牛,高有誌家就是所謂的牛主了,除了耕牛貸款在高有誌名下之外,耕牛的日常飼養,也由高有誌家負責。
而其他四戶人家,但凡用牛,就需要記錄耕牛的出工工日,豐收之後,將會折算成糧食,支付給牛主家,雖然在高有誌看來,屯堡裏定下的“用牛費”偏低,但高有誌卻一點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耕牛在自己家裏,耕牛平日裏雖然照料要費不少工,但耕牛產出的牛糞,卻是上好的肥田之物,在集訓營地,高有誌對於教習講解得耕田之法,學習尤其用心,更何況,高有誌了解到,那種溫室種出的希望蘑菇,正是利用了牛糞為基質生產出來的。
耕牛分配完畢的第二天,小船隊又送來了農具,農具和耕牛一樣,也可以貸款購買,對於二泉堡一窮二白的新移民來說,刺史府分給了每個移民十畝的永業田,同時又以永業田為貸款擔保,可以貸款購買總價值達十萬錢的耕牛農具和其它和農業相關的物件。
分給移民的永業田,十年內不得出售、棄耕,十年之後,要出售田畝,必需要經過逐級審批,否則仍然不準轉賣,對於農轉非農的人口,永業田由刺史府有償收迴,之後再分配給無地農民,這種移民和刺史府各占一半土地所有權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防止土地兼並的出現。
對於刺史府來說,惠農墾區除了分配給移民的三百多萬畝荒地之外,在靠近大河的河灘,刺史府還留下了近六十萬畝的荒地,這些荒地將由刺史府的農事部下的農墾兵統一耕種,這是老高為之後的國有農場所做的準備。
這些水土條件較好的土地,先期將會用以擴繁各類良種,之後將會成為刺史府農墾下的機械化高標準農田,用來生產基本保障糧食。
而絕大多數的屯堡,都會成為訂單農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刺史府將在每年年末,向各屯堡縣下達來年的生產訂單,按照各個屯堡的光熱水土條件和地域特點,生產各種品質優良的農產品,由刺史府統一收購。
原本高大豐和自己父親合計,即便是用鐵鏟,也要進行開荒了,但因為吳屯長說桃花汛過去之後,大船運來的耕牛和農具就會到來,讓大家不要著急,高大豐也就按捺下了自己蠢蠢欲動的心,安心等待了起來。
在等待的這些天,石崗上的石料開采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距離比較近的屯堡,都派人前來開采石料,而昨日支渠一通水,馬上就有臨近的屯堡和二泉堡聯絡,要用柴火換取二泉堡開采的石料。
雖然柴火這東西,二泉堡並不缺少,但能用石料換更多的柴火,何樂而不為,更何況開荒之後,野生的柴火就會變少,能提前多存些,總是好的,在和屯民代表一番合計之後,二泉堡同意了附近屯堡的請求。
突然,高大豐聽到從屯堡裏傳來了鑼鼓聲,高大豐愕然朝那裏看去,就見到渠尾那裏不知何時圍攏了很多的人。
“難道是牛來了?”高大豐當即招唿家人一聲,把收拾好的柴火裝在獨輪車上,一家人開始朝著屯堡而去。
果然,去縣裏的小船隊已經迴來了,船上是統一製式的木質門窗,隨同而來的還有施工隊,隻是看到那門窗上窗欞的開孔,高大豐心裏就一陣高興。
大開孔意味著,原來傳說當中的玻璃門窗,將會成為現實,安裝了玻璃門窗的屋子裏,將會變得更加亮堂,這對於居住過集訓營地的高大豐來說,沒有比他更清楚的人了。
吳本拿著名冊,逐戶叫著戶主的名字,不一時就完成了門窗的分發,這些還空著的門窗在安裝完之後,就會有專門的技工安裝玻璃,防止玻璃在自家安裝的過程當中破碎。
“安上玻璃之後,大家開關門窗可要輕一點,以後玻璃破了,可是要自家花錢買的,買玻璃要去縣城的供銷社裏。”
“這次隻有門窗,那些家裏開了天窗的,就需要去縣城定做了。”吳本緊接著補充道。
“吳屯長,耕牛呢?”
“耕牛小船裝不下,走陸路了,一個時辰之後,在廣場分耕牛,五戶人家一頭,都按之前商量好的來。”
耕牛是蒸汽拖船運抵渠首的,二泉堡共計分得七十七頭耕牛,都是成年壯牛,有十幾頭母牛甚至是懷孕的母牛。
作為趕耕牛的高大豐的父親高有誌,此刻已經相中了一頭大母牛,從這頭母牛的肚子來判斷,最多三個月,必然會誕下一頭小牛犢。
雖然分配的耕牛不是免費的,但每頭耕牛的價格才一千二百錢,比牲畜市場上要低三百錢,比起從前自家在周至時的兩千多錢,便宜了一半。
即便是懷孕的母牛價格高些,高有誌也毫不在意,才高四百錢而已,如果能誕下一頭小母牛,那養上一兩年,自己家豈不是能再多一頭牛。
而且耕牛貸款要到秋收之後才還,以高有誌侍候莊稼的本事,他對此是毫不擔憂的,因此,高有誌此刻站在廣場上,頻頻用眼光打量著那頭被自己相中的母牛。
“下一個,高有誌家。”
聽到吳屯長叫了自己的名字,高有誌當即鬆了口氣,大步上前,把那頭母牛從牛群當中牽了出來,在一路上,高有誌頻頻撫摸牛背牛頭,已經和這頭牛建立起了一定的信任。
高大豐和自己的父親領了牛,朝著自家的院子而去,房屋的門窗已經安裝好了,高有誌看著門窗上閃亮的玻璃,高興地嗬嗬笑了起來。
把牛趕入牛棚,給牛槽裏添上這些天精挑細選的幹草,父子二人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五戶人家一頭牛,高有誌家就是所謂的牛主了,除了耕牛貸款在高有誌名下之外,耕牛的日常飼養,也由高有誌家負責。
而其他四戶人家,但凡用牛,就需要記錄耕牛的出工工日,豐收之後,將會折算成糧食,支付給牛主家,雖然在高有誌看來,屯堡裏定下的“用牛費”偏低,但高有誌卻一點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耕牛在自己家裏,耕牛平日裏雖然照料要費不少工,但耕牛產出的牛糞,卻是上好的肥田之物,在集訓營地,高有誌對於教習講解得耕田之法,學習尤其用心,更何況,高有誌了解到,那種溫室種出的希望蘑菇,正是利用了牛糞為基質生產出來的。
耕牛分配完畢的第二天,小船隊又送來了農具,農具和耕牛一樣,也可以貸款購買,對於二泉堡一窮二白的新移民來說,刺史府分給了每個移民十畝的永業田,同時又以永業田為貸款擔保,可以貸款購買總價值達十萬錢的耕牛農具和其它和農業相關的物件。
分給移民的永業田,十年內不得出售、棄耕,十年之後,要出售田畝,必需要經過逐級審批,否則仍然不準轉賣,對於農轉非農的人口,永業田由刺史府有償收迴,之後再分配給無地農民,這種移民和刺史府各占一半土地所有權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防止土地兼並的出現。
對於刺史府來說,惠農墾區除了分配給移民的三百多萬畝荒地之外,在靠近大河的河灘,刺史府還留下了近六十萬畝的荒地,這些荒地將由刺史府的農事部下的農墾兵統一耕種,這是老高為之後的國有農場所做的準備。
這些水土條件較好的土地,先期將會用以擴繁各類良種,之後將會成為刺史府農墾下的機械化高標準農田,用來生產基本保障糧食。
而絕大多數的屯堡,都會成為訂單農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刺史府將在每年年末,向各屯堡縣下達來年的生產訂單,按照各個屯堡的光熱水土條件和地域特點,生產各種品質優良的農產品,由刺史府統一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