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劇場屋頂投下的陽光的映照下,這組透明的玻璃器,越發顯得美輪美奐,每一件物品都仿佛附著了一層聖潔的光芒。


    在安息的神話傳說當中,這可是神靈才配用得上的器皿,因此即便是這組玻璃器的起拍價高達一百個金幣,此刻也根本沒有人對此表示任何異議,在這些貴族看來,這樣的玻璃器,的確值這個價。


    最終,這套興漢鎮送給阿山的玻璃器,拍出了驚人的一千一百金幣,足足比起拍價高出了十倍的價格。


    接下來,阿山再次走上了舞台,拿出了一件足以震懾安息貴族的寶物,那就是,一盞興漢鎮出產的玻璃罩氣死風燈。


    這盞可以通過銅旋鈕調整亮度的防風玻璃燈,燈罩是用無色的鉛玻璃製作而成的,在屋頂被厚厚的地毯蓋住之後,這盞在舞台上時而大放光明,時而被調整成如豆般大小燈火的神奇照明工具,讓每一位安息貴族都驚歎。


    玻璃罩氣死風燈還不是這次拍賣會的高潮,雖然這盞神奇的燈盞拍賣出了三百金幣的高價,但是這種隻能夜間使用的照明工具,對於裝點貴族們的日常生活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眾人對其熱情有限。


    接下來的老花眼鏡之類的玻璃器,依舊反應平平,即便是它們的功用,帶給所有的安息貴族以震撼,但這種小件的透明物品,都是可以通過打磨天然水晶來達到的。


    “接下來將要上場拍賣的,是一麵產自遙遠東方的神秘鵝蛋鏡,它的底價是三百金幣,每次加價不少於五個金幣。”


    阿山在舞台上淡淡宣布道。


    這才是能把拍賣會推向高潮的珍奇之物,而今天所有前來參加拍賣的貴族,無一不是奔著這傳說當中能夠讓人纖毫畢現的鏡子來的。


    因此,這麵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鏡子,其原來的木框已經被換成了產自海洋的一種珍稀貝殼製作而成,而且,由於體積不大,這麵鏡子在貴族當中進行了傳遞,以讓所有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它的神奇之處。


    激烈的競價開始了,人人勢在必得的情況下,這麵鵝蛋鏡最終拍出了一千五百金幣的高價。


    阿山此次從興漢鎮,帶迴了各種興漢鎮商貨五百多件,除了賄賂和打點之外,今天拍賣會上將會拍賣其中的三百五十件,而其中最為珍貴的,也就是最後拍賣的,是一麵興漢鎮的穿衣等身鏡。


    這麵被當成寶貝的鏡子,能夠在經曆了數千裏的顛簸,仍然保存完好的原因,就在於,他是一路上利用馬車和人力運迴來的。


    這麵大鏡子,被裝入了一個鐵框木箱之中,使用了厚厚的羊毛和皮革進行包裹,以確保它在運輸過程中的完好。


    這麵被安裝在紅木框架當中的鏡子一出現,立即燃爆全場,而它的起拍價,達到了驚人的一萬金幣,即便如此,競拍之人依舊紅了眼睛,最終以兩萬一千金幣,被一名神秘人所拍走。


    阿山在這次拍賣會上,共計收獲了接近十一萬金幣,交過稅款之後,也能剩下十萬金幣,在這個時代的安息,即便是經曆了長久的財富積累,但能夠擁有十萬金幣的人家,也足以被稱為大富之家了。


    而阿山從興漢鎮獲得這些商貨的成本,總共連二千個金幣都沒有,這一次東方之行,帶給了阿山五十倍的巨額利潤,對於一名商人而言,這無疑是極大的成功。


    完成了拍賣會的阿山,立即安排了一隊安息護衛,送薩拉齊等人迴羅馬,而他將會在這裏,等待薩拉齊的迴歸,之後,兩人將帶領一支人數龐大的商隊,再次踏上通往神秘東方的商路。


    而薩拉齊在羅馬獲得的成功,絲毫不亞於阿山在安息國首都所造成的巨大影響,這位落魄的騎士,在經曆了一次東方之行後,不但獲得了豐厚的身家,更是找到了心中的理想國度,在離開尼薩一個月之後,薩拉齊不但從羅馬帶來了數量多達四百人的家屬團隊,更是帶來了一直數量近百人的羅馬使團。


    兩方匯合之後,這支商團的規模,達到了驚人的兩千多人,其中不但包括第一次商團人員準備移民人員的家人,更是包含了為數不少的,通過兩人引導到達東方的各種商人。


    這些商人,無一不攜帶了來自落馬和安息的各種各樣的商貨,他們跟隨阿山,經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抵達了西域,之後又花了十多天的時間,終於過了肅州,抵達了甘州城。


    阿山的這趟迴歸之旅,不但帶來了大量的農作物種子,更是帶來了總數達到一百一十家的商業人員,這些商人,無一不是對通往東方商路極感興趣的大商人,他們在本地掌握了廣闊的市場,將會通過這條通往東方的商道,把更多的商品相互交換,從中獲得不菲的利潤。


    而在興漢鎮,終於完成了百萬移民的大培訓,大量培訓合格的移民,通過合理編組之後,送往了各處屯堡和屯駐點安置,一時間,經過了月餘時間將養的身體已經恢複的移民,每天都會通過通往各處屯堡的道路,星散各處。


    高大豐一家,被分派到了惠農墾區,他們三兄弟一家十口,被分為了三戶,高大豐作為長子,除了妻兒之外,還有老父老母,因此人口最多,兩位弟弟,老二和妻兒被分派到了濟民墾區,老三通過招工留在了興漢鎮,成為了一名築路工。


    高大豐推著獨輪車,走在被分配在惠農墾區的人流當中,獨輪車上載著行李和老母親,而他的父親推著另一輛獨輪車,車上載著高大豐的一雙兒女,對於這件運輸靈活的交通工具,高大豐越來越喜歡了,在推熟練之後,高大豐就愛上了推車的事情。


    “大豐啊,怎麽又迴去了?”高大豐的老娘看著右手邊的大河問道。


    這位老太太,在經曆了一個多月的培訓之後,雖然沒有通過基礎學曆考試,但是仍然被畢業了,此刻看著來時左手邊的大河,到了右手,因此發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