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作為一種人類很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不僅擁有天然的香氣,能夠促進人的食欲,還能在人的消化道中停留更久的時間,增加人的飽腹感,減少糧食消耗。


    培養人工菌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基,而木工坊的這些鋸末,正好廢物利用了。


    淋了水的鋸末,在溫室合適的溫度和濕度下,在雜菌的作用下,發酵速度是非常迅速的,老高不斷觀察那些插在鋸末上的溫度計,溫度在緩慢上升,說明發酵得不錯。


    而那些在培養基質接種的灰褐色真菌孢子,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按照編號,帶著技術學校實習學員的老高,一邊教授,一邊拿著放大鏡認真觀察。


    三天的培養當中,老高發現了十二種孢子在人工培養基上萌發,且後續生長得很好,他仔細記錄了筆記,而後對照找出了那些幹菌。


    “嗯,看樣子,還是有一定的成功幾率的。”老高喃喃道。


    對於食用菌的培育,是也一項長期的工作,一些食用菌會在人類長期的選擇當中,保持良好的遺傳性狀和優秀的人工培養適應性,而能在數千種菌類當中選育出一種就已經極不容易了,雖然食用菌培養的過程老高很熟悉,但類似這樣的盲培,說實話賭人品的幾率很大。


    當溫室中的食用菌培養基完成了發酵之後,老高這裏,也終於完成了三種選育後的食用菌的菌種培養製作。


    大量的緊急加工的開孔木箱當中,加入了發酵好的培養基,之後菌種被接種在了培養基之上,接種了培養基的木箱被蓋上蓋子,垛碼在溫室當中,有專門的工人定期噴灑溫水。


    完成這一切的老高,接到了南來饑民先頭隊伍已經距離集訓營一百裏的消息。


    老白也剛剛送走了撫遠使團,這支被計劃嚴重縮編的使團,最終因為一件事情的緣故,出發之際保持了原編製。


    而造成這一臨時調整的原因也很簡單,那位被牛成拉入使團當中的羌狐,居然向老白提出了一個事關集糧計劃的,之前忽略的信息,那就是,在這次白災當中,草原上凍餓而死的牲畜。


    對於信仰原始宗教的牧民來講,這些被老天收走了生命的牲畜,是屬於老天的食物,牧人是絕對不會染指的。


    但是羌狐在草原上掙紮求活,吃凍死牲畜的屍體這樣的事情,他也做過很多次了,因此,在使團即將出發之際,羌狐通過牛成找到了老白。


    在接見當中,羌狐提出了,可以發動北方受災地區的牧民,把那些凍餓而死的牲畜帶來興漢鎮,換取生活物資的建議。


    被糧食問題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老白,當即對這個建議大加讚賞,並很快決定了,原本縮編的使團,無需縮編,要盡快開展工作,防止天氣突然變暖之後,那些凍餓而死的牛羊腐爛變質。


    白災下的草原是大自然最好的冰箱,這些凍餓而死的牛羊,在興漢鎮這裏,完全可以製作成為牛羊肉罐頭食品,或者是糧食磚當中添加的肉末。


    如果數量足夠,後世的火腿腸之類的食品,完全可以提前推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