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向靈州發了電報,要靈州派出信使,朝長安商隊的方向迎過去,給商隊申明,凡能在五月前送糧來興漢鎮者,均能獲得興漢鎮商貨的優先訂貨權,若是糧食超過萬石的,一律頒發興漢鎮特許合作商的招牌,享受特殊待遇。


    無論有用沒用,能做的,似乎也隻有這麽多了。


    興漢鎮雖然全民動員,麵對後續饑民隊伍,但對於長安商隊的到來,一些必要的準備還是要做的。


    在蒸汽機確定了基本型號,可以作為生產動力的情況下,工坊擴大了蒸汽機的生產線,盡快完成蒸汽動力的普及。


    南部礦山開發,加速進行,好在野外調查已經在第一場雪之前完成了,這個時候雖說有很多的不便,安全方麵也有問題,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還是要解決的。


    蒸汽動力的廣泛使用,必然會讓動力煤變得緊缺,因此,鐵礦方麵的生產計劃可以先壓後到春融之後,動力煤的生產和運輸,必需要加快進行了。


    一條從南部礦山倉儲區到刺史府工業區的小鐵路的修建,正式提上了日程。這條全長七十裏的小鐵路,不僅要驗證小鐵路的建設,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蒸汽動力火車頭和車輛行進製動相關設計的驗證。


    從乾州到靈州有一千二百多裏,從靈州到興漢鎮距離為三百六十多裏,加一起接近一千六百裏,按照商隊的速度,抵達刺史府需要半個月。


    如果一切順利,那麽在興漢鎮處理完饑民事項之後,恰好能夠迎接前來的長安商隊,而在這接近二十天的時間裏,要加足馬力,盡快完成商貨的籌備。


    從六大政令簽發之後,老高就一直呆在溫室當中,在這裏,眼睛裏看到的,耳朵裏聽到的,都是關於溫室糧食擴繁的相關信息,能得到這些信息,對於焦急的老高來說,是一種安慰。


    刺史府已經把早晚會定為三日一次,目的就是讓大家集中精力,盡快完成近期幾件大事的辦理。


    陳大匠負責的工坊那裏,活不少,而且挑戰很多,白天被臨時加強到了陳飛手下聽用。


    老白那裏,負責落實糧食配給製度,負責冰下捕撈,還要負責南來饑民的接待,也毫不輕鬆。


    白校長和白珊那裏,麵對百萬饑民大軍,集訓營地的籌備,無論是從組織上,還是從管理上,事情非常繁雜。


    而且老高在這裏憋著一口氣,他要做的就是,讓去年下半年至今堆積在木工坊的海量鋸末,也發揮下餘熱,為這次的集糧行動貢獻出屬於木頭的力量。


    從民間征集到的幾十種幹蘑菇,在老高的小心翼翼之下,完成了孢子采集。


    從工坊送過來的玻璃罐當中,是老高配置出來的培養基,那些完成采集的孢子,按照編號植入了玻璃罐中的培養基上,而後擰緊蓋子,在恆溫狀態下進行培養。


    數十個溫室當中已經挖開了大坑,大坑裏麵堆積了海量的鋸末,上麵被淋上了熱水之後覆蓋了草簾子。


    沒錯,老高在培養人工菌,如果能夠完成人工菌的培育,興漢鎮今後將多出一種糧食來源的渠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