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匈奴為惡,興漢鎮千裏出擊,破騎匪於合黎山,挽甘涼民眾於水火,解友商於倒懸。”
“又慮新朝官兵無為,恐騎匪事再現,故兵進甘州,欲與甘州商民共建甘州,使甘州商民共享太平。”
在城門口和每條街街口新樹立的一塊可遮風擋雨的木板下,就是興漢鎮新設置的公告牌,公告牌的樣子完全模仿了興漢鎮,隻不過興漢鎮使用的上鐵質,而甘州的公告牌隻是木板。
城門口的公告牌剛剛設置好,就貼上了一份名為“告甘州商民書”的公告。
在公告當中,興漢鎮申明了他們來此的目的和意義,以及今後將要采取的一些治政措施,最重要的是,在公告的最後麵,附上了從黑匈奴騎匪據點和騎匪過冬地解救出來的甘涼民眾的名單,讓其家人前來州牧府辦理手續後領迴。
被黑匈奴擄掠民眾男女都有,本來這些人的家人,對於親人是否還活在世上已經不抱希望,但是在這份名單張貼之後,連同“告甘州商民書”的內容,一時之間傳遍了整個甘州。
那些東行途徑甘州的商隊,興漢鎮還會送上一份涼州被擄掠民眾的清單,委托商隊把信息轉達給他們的親人,讓其家人同樣前來甘州州牧府領人。
本來按照吳俊的想法,在解救了這些人員之後,就地發放路費,任其迴家即可,但民事部的人在經過商議後,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介入甘州民事的機會,於是就有了這份《告甘州商民書》和領人名單。
既然對介入地方事務有利,吳俊當即就表示了同意,立即簽發施行了。
甘州十裏鋪,劉家團莊。
這是一個中型的漢民聚落,因為居住的絕大多數都是劉姓族人,而且又是三個莊子呈三角形布置,因此得名劉家團莊。
劉老根正坐在自家門口的大石上,無聊地看著榆樹下的螞蟻搬家。而他的周邊,滿是雞糞和柴草,對於這些,劉老根根本不願意打理。
要是放在三四年前,劉老根絕對把家門口收拾得幹幹淨淨,利利索索,但自從家裏的獨子在耕作時被黑匈奴騎匪擄走後,劉老根就如同失去了靈魂,對什麽都不再感興趣。
“老根,吃了麽?”鄉鄰擔水經過,問候道。
劉老根木然地動了動,既不答話,也不動彈。
鄉鄰已經習慣了劉老根的這個狀態,搖搖頭去水井邊擔水去了。
吃不吃的,對於劉老根來說,已經區別不大了,自己的老婆,在得知兒子被黑匈奴擄去之後,整日裏哭泣,眼睛已經幾乎失明了,每日裏坐在院子裏,獨子絮絮叨叨個沒完。
而劉老根在起初還屢屢勸慰自己的老婆,但是,這都三年了,那黑匈奴既不來索要贖金,自己的兒子更是音訊全無,自己也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老根叔,大喜啊!”一匹騾子從村口跑進來,四蹄如風,氣喘如牛,從騾子上滾落下來一個青年,朝著劉老根大喊道。
喜事,這是在說我麽,劉老根心中暗想,但神情依然不動。
“老根叔”那青年幾步走到劉老根麵前,雙手搖了搖劉老根的肩膀道:“我才從甘州城迴來,甘州城門口貼出了告示,告示裏說壯哥兒他還活著,讓家人去州牧府領人呢!”
神情木然的劉老根在聽到壯哥兒幾個字,神情就有了變化,等到集中注意聽到後麵的還活著,到州牧府領人的話,渾身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真的?莫要哄我!”他嘴唇哆嗦著,緊緊地抓住了那青年的胳膊,生怕這個給他帶來訊息的人一下消失了一般。
“真的,老根叔,我雖然不識字,但聽那興漢鎮讀到了劉家團莊劉壯的名字,我反複聽了兩遍,才著急趕迴來給您報訊的。”
“壯哥兒,他,真的還活著?”
“老根叔,真的活著,壯哥兒還活著!”
劉老根止住了顫抖,力氣和靈魂似乎迴歸了他的身軀,他的脊梁挺起來了,臉上的肌肉緊繃著。
“好!好啊!我的兒,他還活著!哈哈哈!”
隨即拖著那青年進入自家院子裏,對著那牆角太陽下呆呆自言自語的老婆子道:“他娘,你聽到了麽?壯哥兒還活著,我要去甘州州牧府領人哩!”
那木訥的婦人,抬起了頭,呆呆地看著劉老根。
“他娘,壯哥兒還活著,我要去甘州州牧府領人哩!”
“我的兒啊!”一聲撕心裂肺的大喊,隨即那婦人就撲倒了劉老根麵前。
“老根,壯哥兒他在哪裏?”
“嬸子,壯哥兒在州牧府呢,告示裏說,要讓家人去州牧府領人哩。”
“他爹,把咱給兒子攢的錢全拿上,咱去贖人!”
“嬸子,不是贖,是要讓家人領迴來。”“壯哥兒是被興漢鎮騎兵救了的,興漢鎮已經把人帶到了甘州城了。”
“那,他爹,現在去?”
“他娘,走!”“柱子,把你家騾車借叔使使?”
“叔,說啥借!我去根哥兒家,讓他趕了他家的馬車去!馬車跑得快!”
“好好,好!他媽,把壯哥兒的衣裳給帶上!咱接壯哥兒去!哈哈哈!我的兒,他還活著!”
劉家團莊劉壯還活著的消息,振奮了整個十裏鋪,作為和黑匈奴對抗的最前沿,這些年黑匈奴騎匪為惡期間,從十裏鋪擄走了百多人,幾乎莊莊都有被黑匈奴騎匪擄走的人口。
那些聽到消息的人,用最快的速度,向著甘州城趕去,他們失去親人的消息太久了!而今,自己親人有可能還活著,那還等什麽!又有什麽能夠組織親人團聚,父子、母女相見!
從十裏鋪向甘州城的道路上,一時間都是從各個村落裏奔行而走的人,他們一個個念叨著親人的名字,目的地就一個,甘州城裏的州牧府。
對於這些民眾來說,如果不是有這樣的事情,可能八輩子也不會和官府有任何的交集,但是,興漢鎮通過這樣的方式,成功地攪動了甘州的池水。
甘州城門口,這座不大的城池,平日裏難得見到多少的人進出,但是今天,這裏居然形成了擁堵,即便是有興漢鎮的民事人員和保安隊員維持秩序,也無法疏導如此之多的民眾。
每個人心目中的地點就一個,那就是城門口的公告牌,那位公告牌前誦讀公告的民事人員已經頂不住了,此刻換了一名甘州城的吏員,在不斷為前來的民眾確認他們親人的信息。
“我的兒啊!”這是喜極而泣的聲音,隨後就瘋狂地朝著城門而去。
“啊!大人,您再看看,是不是漏了,城東林家莊的,您再找找!”這是沒有找到自己失蹤親人信息的人,掩不住的失望和不敢相信。
“如果沒有親人的音信,大家也不用太失望,興漢鎮正在整個黑匈奴的控製區進行清查,請各位關注公告,興漢鎮會定期發布相關訊息。”
興漢鎮對於黑匈奴控製區的梳理還在進行當中,這僅僅第一批次的被擄掠人口認領,之後還會有第二次和第三次,至少這樣說,也讓這些失去親人的人,不再過於絕望,而在心中留存一分渺茫的希望。
劉老根夫妻惴惴地候在州牧府門口,等待著興漢鎮的人把劉壯送出來,劉老根夫妻不是最早來的,但絕對是十裏堡最早的,在乘著馬車一陣急趕之後,他們甚至在擁堵的東城門口都沒有停留,而是轉向了北門,從北門一路來到的州牧府。
州牧府內的一處院子裏,這裏集中了二百多人,這是甄別出來的甘州被擄掠人口,提前已經從軍營轉移到了這裏,就等他們的親人前來認領了。
“劉壯出列”,排成十幾隊的站立隊伍當中,聞聲走出了一個黑黑瘦瘦的佝僂著身子的青年,從他被風沙磨礪的皮膚和木訥的神色可以看出,他經曆了非常人的對待,但是,相比那些已經埋骨於大漠當中的人來說,他已經很幸運了,至少,他還能和自己的親人相見。
“你是劉壯?”民事人員繼續確認道。
“——是——”含糊的話語從劉壯口中傳出,很顯然,在經曆了數年的折磨後,他連話語都已經說不利索了,在黑匈奴的駐牧點,根本沒有人和他交流,因此,他幾乎喪失了語言能力。也就是在被興漢鎮解救之後,他才恢複了一點語言能力。
“你的父母此刻就在門外,帶上你的東西,這個包和包裏的東西,是興漢鎮的慰問品,希望你和你的家人永遠在一起,再不受骨肉分離之苦!”
“噗通”一聲,劉壯跪在了地上,“咚咚咚”的響頭之聲,讓這個佝僂著身體的青年,已經無法用更多的語言表達他的感情了。
州牧府門口,父母與兒子相認團聚的場麵,震撼了每個旁觀者,也讓興漢鎮的威名在一天之內傳遍了整個甘州地界。
這次興漢鎮所解救的人口多達一千三百多,其中更多的反倒是涼州一帶的人口,這些人口要想和他們家人團聚,其中還有諸多的曲折,但毫無疑問,每一個團聚的家庭,和他們的親友當中,都會久久地流傳興漢鎮騎兵救民水火的傳說。
這樣的相認場麵,在州牧府門口足足進行了三天。
“吳隊長,這剩下的人口,如何處理。”
“接下來不是大基建麽?自食其力吧,工作安排輕鬆一點,不要讓人覺得咱興漢鎮和黑匈奴一樣,如果一年之內還無家人前來認領,就讓他們來去自由吧!”
“按照大食堂的模式管理吧,你們都熟,我暫時也想不到什麽更好的方法了,如果需要調整,等高刺史迴來吧!你們要做好日常記錄,每個季度把報告按時交上去。”
“是,吳隊長!”
————————————
“唉!”吳俊歎了口氣,老話說:“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自己這個半吊子,還真不少治理地方的料,希望白天、白珊他們能在學校裏一邊教學一邊學習,能夠比自己更長進吧!
民事方麵,經過夜校學習的急就班畢竟隻是急就班,沒有一個真正懂民事的人坐鎮,他們也的確嚐到了萬事開頭難的痛苦。
千頭萬緒的事情,這民事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搞好的,平日裏看老高、老白甚至是陳總工舉重若輕地解決各種問題,但真攤到自己身上,吳俊這才發現,這些事情,還真不是簡單的事情,自己從來都是覺得橫刀立馬在戰場上威風凜凜,但其實這些搞民事管理的,才是真正的幕後英雄啊!
還有商事也是一樣,好在這次過來的商事部當中,有阿桂曾經的副手坐鎮,否則自己,指不定還得灰溜溜地打道迴府了呢。
不過,好在自己還年輕,吳俊摸了摸新長出來的胡茬,自嘲地想到,自己這次迴去,也該進學校深造一番,至少民事和商事方麵,應該多學些東西才行,即便是做不到舉重若輕,也不至於如此苦惱吧。
興漢鎮的《告甘州商民書》因為一場被黑匈奴擄掠人口的認領而變得全甘州盡知,而通過這幾天來往的商隊,這樣的消息更是四麵八方地擴散了開去。
有的時候,想要擴散消息會很難,但是真正對民眾有用的消息,總是像長了翅膀一般,很快就會擴散向四麵八方,隨著消息的擴散,一些對興漢鎮有利的傳言,也越傳越廣。
在這些傳說當中,興漢鎮是應複興漢室而在新朝棄地由新朝棄民建立起來的,興漢鎮以一百銀甲騎兵,剿滅了為禍河西數十年的黑匈奴騎匪,更有傳言,這些興漢鎮的銀甲騎兵,各個本領高強,一揚手,便能放出千萬箭矢,故而能夠所向披靡。
在興漢鎮,官員看不得市麵上有乞丐、叫花子,隻要是遇到乞丐和叫花子,定然會引迴興漢鎮,給大房子住,給衣裳穿,還有三餐可吃,更離譜的是,每天居然都能吃上肉食。
傳言麽,真真假假,總是越傳越離譜,有無數人的聰明智慧在不斷加工,讓興漢鎮騎兵成為了一支戰無不勝的常勝之師,甚至有傳言,高祖皇帝之所以能殺敗西楚霸王,也有這些銀甲的功勞。
但無論如何,興漢鎮和興漢鎮騎兵,以及興漢鎮對商民不錯的傳言,總是傳揚出去了,也因此,一些對興漢鎮感興趣的人,開始從周邊向甘州城而來,因為在這些傳言當中,不但有興漢鎮和興漢鎮騎兵威風的傳言,更是有興漢鎮準備要在甘州城開一場商貨交易會,會場上會出現無數的奇珍異寶,其中更是會出現秦皇爺爺的寶貝,因此,聽到這些傳言的人,無論信是不信,總是壓不住心中的那份好奇。
“得,去甘州城看看吧!橫豎幾十上百裏地麽,反正秋收之後,也木有事情做麽!”於是你邀我,我邀你,到了最後,那四麵浩浩蕩蕩匯聚而來的人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場商貨交流會的細節,那還等什麽,據說那交流會上,東西都至少便宜一半呢。
對於一文錢都想掰成兩半花的民眾來說,什麽消息都比不上廉價商貨的消息更動人心,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無論是老少爺們還是姑娘媳婦們,都鼓動了家人,向甘州城而來,反正興漢鎮剿滅了黑匈奴,趕跑了牛頭羌,這甘州的地麵上一時平靖無比。
因此,即便是距離商貨展銷交流會還有幾天,這幾天進入甘州城的人,立即多了起來,相比往日來,那可是多了不止一兩倍。
甘州城裏的客棧和車馬店裏,住滿了各地聞風趕來的人,但是,遠遠不夠,近處的人,在無地可住的情況下,還能冒黑迴家,遠處的人可怎麽辦,總不能露宿街頭吧。
“又慮新朝官兵無為,恐騎匪事再現,故兵進甘州,欲與甘州商民共建甘州,使甘州商民共享太平。”
在城門口和每條街街口新樹立的一塊可遮風擋雨的木板下,就是興漢鎮新設置的公告牌,公告牌的樣子完全模仿了興漢鎮,隻不過興漢鎮使用的上鐵質,而甘州的公告牌隻是木板。
城門口的公告牌剛剛設置好,就貼上了一份名為“告甘州商民書”的公告。
在公告當中,興漢鎮申明了他們來此的目的和意義,以及今後將要采取的一些治政措施,最重要的是,在公告的最後麵,附上了從黑匈奴騎匪據點和騎匪過冬地解救出來的甘涼民眾的名單,讓其家人前來州牧府辦理手續後領迴。
被黑匈奴擄掠民眾男女都有,本來這些人的家人,對於親人是否還活在世上已經不抱希望,但是在這份名單張貼之後,連同“告甘州商民書”的內容,一時之間傳遍了整個甘州。
那些東行途徑甘州的商隊,興漢鎮還會送上一份涼州被擄掠民眾的清單,委托商隊把信息轉達給他們的親人,讓其家人同樣前來甘州州牧府領人。
本來按照吳俊的想法,在解救了這些人員之後,就地發放路費,任其迴家即可,但民事部的人在經過商議後,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介入甘州民事的機會,於是就有了這份《告甘州商民書》和領人名單。
既然對介入地方事務有利,吳俊當即就表示了同意,立即簽發施行了。
甘州十裏鋪,劉家團莊。
這是一個中型的漢民聚落,因為居住的絕大多數都是劉姓族人,而且又是三個莊子呈三角形布置,因此得名劉家團莊。
劉老根正坐在自家門口的大石上,無聊地看著榆樹下的螞蟻搬家。而他的周邊,滿是雞糞和柴草,對於這些,劉老根根本不願意打理。
要是放在三四年前,劉老根絕對把家門口收拾得幹幹淨淨,利利索索,但自從家裏的獨子在耕作時被黑匈奴騎匪擄走後,劉老根就如同失去了靈魂,對什麽都不再感興趣。
“老根,吃了麽?”鄉鄰擔水經過,問候道。
劉老根木然地動了動,既不答話,也不動彈。
鄉鄰已經習慣了劉老根的這個狀態,搖搖頭去水井邊擔水去了。
吃不吃的,對於劉老根來說,已經區別不大了,自己的老婆,在得知兒子被黑匈奴擄去之後,整日裏哭泣,眼睛已經幾乎失明了,每日裏坐在院子裏,獨子絮絮叨叨個沒完。
而劉老根在起初還屢屢勸慰自己的老婆,但是,這都三年了,那黑匈奴既不來索要贖金,自己的兒子更是音訊全無,自己也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老根叔,大喜啊!”一匹騾子從村口跑進來,四蹄如風,氣喘如牛,從騾子上滾落下來一個青年,朝著劉老根大喊道。
喜事,這是在說我麽,劉老根心中暗想,但神情依然不動。
“老根叔”那青年幾步走到劉老根麵前,雙手搖了搖劉老根的肩膀道:“我才從甘州城迴來,甘州城門口貼出了告示,告示裏說壯哥兒他還活著,讓家人去州牧府領人呢!”
神情木然的劉老根在聽到壯哥兒幾個字,神情就有了變化,等到集中注意聽到後麵的還活著,到州牧府領人的話,渾身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真的?莫要哄我!”他嘴唇哆嗦著,緊緊地抓住了那青年的胳膊,生怕這個給他帶來訊息的人一下消失了一般。
“真的,老根叔,我雖然不識字,但聽那興漢鎮讀到了劉家團莊劉壯的名字,我反複聽了兩遍,才著急趕迴來給您報訊的。”
“壯哥兒,他,真的還活著?”
“老根叔,真的活著,壯哥兒還活著!”
劉老根止住了顫抖,力氣和靈魂似乎迴歸了他的身軀,他的脊梁挺起來了,臉上的肌肉緊繃著。
“好!好啊!我的兒,他還活著!哈哈哈!”
隨即拖著那青年進入自家院子裏,對著那牆角太陽下呆呆自言自語的老婆子道:“他娘,你聽到了麽?壯哥兒還活著,我要去甘州州牧府領人哩!”
那木訥的婦人,抬起了頭,呆呆地看著劉老根。
“他娘,壯哥兒還活著,我要去甘州州牧府領人哩!”
“我的兒啊!”一聲撕心裂肺的大喊,隨即那婦人就撲倒了劉老根麵前。
“老根,壯哥兒他在哪裏?”
“嬸子,壯哥兒在州牧府呢,告示裏說,要讓家人去州牧府領人哩。”
“他爹,把咱給兒子攢的錢全拿上,咱去贖人!”
“嬸子,不是贖,是要讓家人領迴來。”“壯哥兒是被興漢鎮騎兵救了的,興漢鎮已經把人帶到了甘州城了。”
“那,他爹,現在去?”
“他娘,走!”“柱子,把你家騾車借叔使使?”
“叔,說啥借!我去根哥兒家,讓他趕了他家的馬車去!馬車跑得快!”
“好好,好!他媽,把壯哥兒的衣裳給帶上!咱接壯哥兒去!哈哈哈!我的兒,他還活著!”
劉家團莊劉壯還活著的消息,振奮了整個十裏鋪,作為和黑匈奴對抗的最前沿,這些年黑匈奴騎匪為惡期間,從十裏鋪擄走了百多人,幾乎莊莊都有被黑匈奴騎匪擄走的人口。
那些聽到消息的人,用最快的速度,向著甘州城趕去,他們失去親人的消息太久了!而今,自己親人有可能還活著,那還等什麽!又有什麽能夠組織親人團聚,父子、母女相見!
從十裏鋪向甘州城的道路上,一時間都是從各個村落裏奔行而走的人,他們一個個念叨著親人的名字,目的地就一個,甘州城裏的州牧府。
對於這些民眾來說,如果不是有這樣的事情,可能八輩子也不會和官府有任何的交集,但是,興漢鎮通過這樣的方式,成功地攪動了甘州的池水。
甘州城門口,這座不大的城池,平日裏難得見到多少的人進出,但是今天,這裏居然形成了擁堵,即便是有興漢鎮的民事人員和保安隊員維持秩序,也無法疏導如此之多的民眾。
每個人心目中的地點就一個,那就是城門口的公告牌,那位公告牌前誦讀公告的民事人員已經頂不住了,此刻換了一名甘州城的吏員,在不斷為前來的民眾確認他們親人的信息。
“我的兒啊!”這是喜極而泣的聲音,隨後就瘋狂地朝著城門而去。
“啊!大人,您再看看,是不是漏了,城東林家莊的,您再找找!”這是沒有找到自己失蹤親人信息的人,掩不住的失望和不敢相信。
“如果沒有親人的音信,大家也不用太失望,興漢鎮正在整個黑匈奴的控製區進行清查,請各位關注公告,興漢鎮會定期發布相關訊息。”
興漢鎮對於黑匈奴控製區的梳理還在進行當中,這僅僅第一批次的被擄掠人口認領,之後還會有第二次和第三次,至少這樣說,也讓這些失去親人的人,不再過於絕望,而在心中留存一分渺茫的希望。
劉老根夫妻惴惴地候在州牧府門口,等待著興漢鎮的人把劉壯送出來,劉老根夫妻不是最早來的,但絕對是十裏堡最早的,在乘著馬車一陣急趕之後,他們甚至在擁堵的東城門口都沒有停留,而是轉向了北門,從北門一路來到的州牧府。
州牧府內的一處院子裏,這裏集中了二百多人,這是甄別出來的甘州被擄掠人口,提前已經從軍營轉移到了這裏,就等他們的親人前來認領了。
“劉壯出列”,排成十幾隊的站立隊伍當中,聞聲走出了一個黑黑瘦瘦的佝僂著身子的青年,從他被風沙磨礪的皮膚和木訥的神色可以看出,他經曆了非常人的對待,但是,相比那些已經埋骨於大漠當中的人來說,他已經很幸運了,至少,他還能和自己的親人相見。
“你是劉壯?”民事人員繼續確認道。
“——是——”含糊的話語從劉壯口中傳出,很顯然,在經曆了數年的折磨後,他連話語都已經說不利索了,在黑匈奴的駐牧點,根本沒有人和他交流,因此,他幾乎喪失了語言能力。也就是在被興漢鎮解救之後,他才恢複了一點語言能力。
“你的父母此刻就在門外,帶上你的東西,這個包和包裏的東西,是興漢鎮的慰問品,希望你和你的家人永遠在一起,再不受骨肉分離之苦!”
“噗通”一聲,劉壯跪在了地上,“咚咚咚”的響頭之聲,讓這個佝僂著身體的青年,已經無法用更多的語言表達他的感情了。
州牧府門口,父母與兒子相認團聚的場麵,震撼了每個旁觀者,也讓興漢鎮的威名在一天之內傳遍了整個甘州地界。
這次興漢鎮所解救的人口多達一千三百多,其中更多的反倒是涼州一帶的人口,這些人口要想和他們家人團聚,其中還有諸多的曲折,但毫無疑問,每一個團聚的家庭,和他們的親友當中,都會久久地流傳興漢鎮騎兵救民水火的傳說。
這樣的相認場麵,在州牧府門口足足進行了三天。
“吳隊長,這剩下的人口,如何處理。”
“接下來不是大基建麽?自食其力吧,工作安排輕鬆一點,不要讓人覺得咱興漢鎮和黑匈奴一樣,如果一年之內還無家人前來認領,就讓他們來去自由吧!”
“按照大食堂的模式管理吧,你們都熟,我暫時也想不到什麽更好的方法了,如果需要調整,等高刺史迴來吧!你們要做好日常記錄,每個季度把報告按時交上去。”
“是,吳隊長!”
————————————
“唉!”吳俊歎了口氣,老話說:“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自己這個半吊子,還真不少治理地方的料,希望白天、白珊他們能在學校裏一邊教學一邊學習,能夠比自己更長進吧!
民事方麵,經過夜校學習的急就班畢竟隻是急就班,沒有一個真正懂民事的人坐鎮,他們也的確嚐到了萬事開頭難的痛苦。
千頭萬緒的事情,這民事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搞好的,平日裏看老高、老白甚至是陳總工舉重若輕地解決各種問題,但真攤到自己身上,吳俊這才發現,這些事情,還真不是簡單的事情,自己從來都是覺得橫刀立馬在戰場上威風凜凜,但其實這些搞民事管理的,才是真正的幕後英雄啊!
還有商事也是一樣,好在這次過來的商事部當中,有阿桂曾經的副手坐鎮,否則自己,指不定還得灰溜溜地打道迴府了呢。
不過,好在自己還年輕,吳俊摸了摸新長出來的胡茬,自嘲地想到,自己這次迴去,也該進學校深造一番,至少民事和商事方麵,應該多學些東西才行,即便是做不到舉重若輕,也不至於如此苦惱吧。
興漢鎮的《告甘州商民書》因為一場被黑匈奴擄掠人口的認領而變得全甘州盡知,而通過這幾天來往的商隊,這樣的消息更是四麵八方地擴散了開去。
有的時候,想要擴散消息會很難,但是真正對民眾有用的消息,總是像長了翅膀一般,很快就會擴散向四麵八方,隨著消息的擴散,一些對興漢鎮有利的傳言,也越傳越廣。
在這些傳說當中,興漢鎮是應複興漢室而在新朝棄地由新朝棄民建立起來的,興漢鎮以一百銀甲騎兵,剿滅了為禍河西數十年的黑匈奴騎匪,更有傳言,這些興漢鎮的銀甲騎兵,各個本領高強,一揚手,便能放出千萬箭矢,故而能夠所向披靡。
在興漢鎮,官員看不得市麵上有乞丐、叫花子,隻要是遇到乞丐和叫花子,定然會引迴興漢鎮,給大房子住,給衣裳穿,還有三餐可吃,更離譜的是,每天居然都能吃上肉食。
傳言麽,真真假假,總是越傳越離譜,有無數人的聰明智慧在不斷加工,讓興漢鎮騎兵成為了一支戰無不勝的常勝之師,甚至有傳言,高祖皇帝之所以能殺敗西楚霸王,也有這些銀甲的功勞。
但無論如何,興漢鎮和興漢鎮騎兵,以及興漢鎮對商民不錯的傳言,總是傳揚出去了,也因此,一些對興漢鎮感興趣的人,開始從周邊向甘州城而來,因為在這些傳言當中,不但有興漢鎮和興漢鎮騎兵威風的傳言,更是有興漢鎮準備要在甘州城開一場商貨交易會,會場上會出現無數的奇珍異寶,其中更是會出現秦皇爺爺的寶貝,因此,聽到這些傳言的人,無論信是不信,總是壓不住心中的那份好奇。
“得,去甘州城看看吧!橫豎幾十上百裏地麽,反正秋收之後,也木有事情做麽!”於是你邀我,我邀你,到了最後,那四麵浩浩蕩蕩匯聚而來的人流,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場商貨交流會的細節,那還等什麽,據說那交流會上,東西都至少便宜一半呢。
對於一文錢都想掰成兩半花的民眾來說,什麽消息都比不上廉價商貨的消息更動人心,得知這一消息之後,無論是老少爺們還是姑娘媳婦們,都鼓動了家人,向甘州城而來,反正興漢鎮剿滅了黑匈奴,趕跑了牛頭羌,這甘州的地麵上一時平靖無比。
因此,即便是距離商貨展銷交流會還有幾天,這幾天進入甘州城的人,立即多了起來,相比往日來,那可是多了不止一兩倍。
甘州城裏的客棧和車馬店裏,住滿了各地聞風趕來的人,但是,遠遠不夠,近處的人,在無地可住的情況下,還能冒黑迴家,遠處的人可怎麽辦,總不能露宿街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