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連綿兩三千裏,大山之中溝岔極多,溝岔當中,無數族群在其間繁衍生息。
在這些溝岔當中,遊牧民族一般占據山中原始森林附近水草豐茂之處,不同的族群,相隔極近。
漢民族一般占據溝口衝積扇上容易灌溉的土地上,但溝口極易遭受兵禍,反而成為了山中遊牧民的屏障。
而山中牧民遇到天災,也常常成群結夥前往溝口搶掠,因此在祁連山附近生活的漢民,實際上麵臨著兩個方麵的擠壓。
這種朝不保夕的環境,促成了祁連山漢人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精神,河西自古出強兵,自漢以降,無數祁連山的山間兒郎走上戰場,埋骨他鄉。
甘州的情況比祁連山其他地區更加嚴峻,這裏是草原民族和青藏高原連接的天然通道,因此被稱為河西的四戰之地,民風彪悍,勇武居河西之冠。
甘州竇家,在甘州繁衍百多年,在甘州城附近有眾多田莊,靠著弱水河的灌溉,可謂旱澇保收,家族實力強勁,竇家子弟好勇鬥狠,是周邊無人敢得罪的狠角色。
竇家莊,大堂上圍坐著十數人,這是竇家擁有五百兵丁以上莊子的莊主,此刻在竇家族長的召集下,共坐一堂,正在共同議事。
“竇虎,那興漢鎮如此視我竇家如無物,汝在甘州城裏的麾下,都是擺設麽?”
竇虎此刻低眉順眼地站在堂下居中位置,他雖然是竇家新時代力量的領軍人物,但堂上卻沒他的位子。
“八叔,那興漢鎮騎兵就在眼皮子底下,各個頂盔摜甲,軍營更是其防範的重中之重,還不等我召集麾下,必然會遭其毒手。”
“若是能夠聚兵在城外唿應,裏應外合,定能將其一網打盡,竇威此刻就在軍營當中,我已與他約定起兵暗號,屆時定能奪迴甘州城。”
“若是有所閃失呢,汝要置竇家於何地?”那竇八叔盯著竇虎厲聲質問道。
“這——————”竇虎頓時啞了。
“老八,坐下!一切但由族長做主!為難虎子做甚?”
這是竇家內定的族長人選,竇老八無法,隻好悻悻坐迴了原位。
“老二,你怎麽看?”
“族長,這興漢鎮來者不善,按軍圖來看,其所占北地郡棄地和漠南,縱橫千裏,其全殲黑匈奴騎匪,盡得其地,恐非虛言!”
那竇老二捋捋胡須,直到別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才繼續道:“別的不說,那黑匈奴騎匪,我等皆有所知,能全殲黑匈奴騎匪的,豈是等閑之輩?”
“老八方才所言,說話雖不中聽,但卻是關鍵,依我所見,竇家出兵,不可超出一千之數,非是我首鼠兩端,實是大亂在即,實是容不得半點閃失!”
竇老二的老成持重之言,頓時贏得了一片點頭。
“那牛頭羌早已垂涎廟山兩側的土地草場,這次可借機以此地為餌,允其奪迴甘州後,將此地田莊給予羌胡,我等隻需襄助鄉兵一千,壯其聲勢,則可成事。”
竇老二淡淡補充道。
“老二此計甚妙,牛頭羌勢力漸大,如此一石二鳥,可謂妙極!”
“嗯!”
坐在中間的玄衣白須老者,此刻終於出聲了。
“老二,牛頭羌此事就由你去辦,事成之後,廟山東側的那一處田莊,就劃歸你二房去吧!”
“老八,虎娃,你二人從旁協助,借機把牛頭羌趕迴南山!”
“遵族長令!”幾人躬身領命。
甘州城州牧府大堂,馬彬剛剛撣去一身灰塵,滿麵塵灰之色未去,對吳俊道:“吳將軍,從十裏堡那裏,馬某得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方才匆匆趕迴。”
“哦,什麽消息?”
“據鄉間所傳,南山中的牛頭羌正在騷動,其首領正在聚兵,極可能出山搶掠。”
“哦,請馬太守稍候。”
吳俊讓衛兵通知參謀到堂上,共同聽馬彬探聽到的情報。
“牛頭羌是山羌的大股,以往三五年必出山一次,自竇家占了廟山之後,已經有數年不曾聽到牛頭羌的消息了,而今傳出消息,很可能和竇家脫不了幹係。”馬彬娓娓道。
他這番話合情合理,還摻雜著對局勢的分析,讓吳俊暗自點頭。
“馬太守稍安勿躁,你迴來的正好,盡快招募一批甘州本地民戶,我欲組建一支五百人的城衛軍,馬太守意下如何?”
“吳將軍萬萬不可從甘州本地民戶中募勇,若是兵力不足,可從附縣調集民壯前來。”
“甘州城民戶當中,多有與竇家大有關係之人,故此隱患極多。”
“城中軍營,早前派出了兵丁稱其糧食不足。”吳俊征求意見似的看向馬彬。
“將軍萬萬不可任由其出入軍營,應嚴加防範,更要防其與竇家同氣連枝,裏應外合。”
“馬太守的意思是說,這些原甘州駐軍,絕不可用?”
“那竇虎的族弟,名為竇威,若我所料不錯,此刻正在軍營。將軍若是要消除隱患,必須將竇威拿下,至少也必須在山羌出山之前,解決掉甘州城的隱憂。”
“如此,我明白了,謝馬太守解惑!”
“吳將軍萬萬不可如此,馬某隻是生於斯長於斯,對甘州情況較為熟悉罷了!”
“馬太守上午前去,可有收獲?”
“馬某一路說動四個莊子,他們已經保證,不派一兵一卒。”
“如此甚好,請馬太守暫歇,我等計較一番。”
甘州城城西軍營之中,一群兵丁正在軍營門口鼓噪,十名銀甲騎士,此刻在軍營門口劃出的一道白線外。
顯然,這道白線是畫成不久的,而白線外的一具屍體說明了,這些在馬上如標槍一般的騎士,手裏的弓箭並不是柴火棍。
幾名太守府的吏員,跟在一名興漢鎮民事部人員的身後,抬著一張高案幾,那民事人員站定後朝軍營門口鼓噪的軍兵道:“即刻起解散甘州校尉營,願迴家者發給盤纏,不願迴家繼續從軍者來此登記,重新錄籍。
同樣的話,由一名吏員敲著銅鑼,在軍營之中遊走一圈,邊走邊唱,片刻當中,即有不願從軍者出營。
“軍甲兵械,除佩刀外,一律不準帶走!”那吏員大聲唿喝。
很快,軍營門口的兵甲軍械就堆了一堆,看樣子,準備迴家的占了大多數,而這軍營之中,真正願意為竇家賣命的,那就極少了。
軍營之中,一個黃臉漢子一臉陰狠,他就是竇威,目前在甘州軍營暫充校尉的人:“營中還有多少人!”
“檢校,營中之人散去大半,此刻還留在營中的,隻有五百多。”
“咱們的人還有多少?”
“百數十人!”
“娘的,百十人濟什麽事?城外有沒有訊息傳來?”
“那些銀甲封了軍營,訊息難通!據說城門處也設了崗哨,排查甚嚴!”
“檢校,咱們呢?”
“走,先出城再說,留在這裏,當甕中之鱉麽?”說著朝營外而去。
“站住!”有吏員阻住了竇威的腳步。
“怎麽?不是來去自由麽?”
“卸下兵甲!交迴馬匹。”
“這兵甲馬匹都是老子自己的——————”竇威還待再說,看到那些銀甲騎士緩緩抬起了弩,對準了自己等人。
“卸甲。”竇威一聲,把兵甲卸下,馬匹交出了韁繩,跟在他後麵的那些親信,見竇威卸甲,一個個默不作聲,卸下兵甲。
而後,垂頭喪氣地一個個魚貫走出軍營。
甘州校尉營中,此刻還留在營中的,不足三百人,這些軍兵,此刻惶惶然看著居中一人。
“高大哥,我等如何是好?”
“無須憂慮,方才那吏員不是說,去留兩便麽?我等除了從軍,別無他途,且先等著,實在不行,去沙洲,投張校尉去,好歹也能混口飯吃!”
軍營門口,吳俊和馬彬看著堆成一堆的兵甲,問那吏員道:“全散了?”
“還有二百來人,絕大多數是客籍,還未散去。”
“不是發給遣散費和盤纏麽?沒有人登記嗎?”
“來了!”馬彬一直看著營門口,此刻就見兩百來人,從營中走了出來。
“我等願繼續從軍,特來登記!”
“姓名!軍級,籍貫!”
“高勝,三等都尉,冀州人。”
“可有欠俸,可有軍功未償?”
都尉是軍官,軍官和士兵不同,是有俸的,因此登記的吏員有此一問。
“欠俸?”“自三年前因功轉都尉後,粒米未得,軍功自然有,前年至今親手斬獲有二十一級黑匈奴騎匪,另有叛羌首九級。”
“三十級?”這個數字,連一旁的吳俊都震驚了!
這位高都尉,顯然是個三等都尉,是都尉當中品級最低的,如果在都尉任上有三十級的軍功,至少也是個校尉了吧?
還有,獲得首級之後,還有金錢方麵的獎勵,算下來也有數萬錢了,如果加上三等都尉的薪俸,這新朝,欠了這位高都尉十幾萬的銅錢了。
“高都尉,曆年積欠,恕我興漢鎮無能為力,但黑匈奴騎匪首級功,待核實後即行發放,薪俸補充萬錢,這是領條,高都尉可先領萬錢,也可等首級功核實後,一並去四海錢莊領取”,那民事人員說著,將蓋著四海錢莊印鑒填上金額的支票遞給高勝。
“四海錢莊就在州牧府對麵的商號那裏,這是支票,見票領錢!”那民事人員見高勝一副迷糊樣,當即解釋道。
一群士兵排序登記,這些以客籍士兵為主的士兵,人人勇武,居然個個都有級功在身,當然,興漢鎮隻認可黑匈奴騎匪的級功,別的,也隻是按普通士兵一年補五百錢處理了。
“高勝見過將軍。”那高勝也是極有眼光的人,此刻感受到吳俊身上似有似無的威嚴,拱手道。
“高都尉客氣,某姓吳,不知都尉有何見教”,吳俊其實也對這位高勝頗有興趣,這個時代,能夠不遠千萬裏出門當兵的,都是非常之人,這位高勝高都尉,作為一個河北人,居然跑河西當兵,還憑借軍功成為都尉,著實不簡單。
“吳將軍,軍營之中,還有一些傷病,請吳將軍憐憫!高某等情願以級功相抵相酬”!
“哦,阿越裏,帶上衛兵,我們隨高都尉一起去營裏看看”!
高勝在前方引路,一行人快步朝軍營裏走去,到了軍營中間的土房處,就見一座土房門口仍有兵士把守。
見是高勝,躬身施禮:“高都尉”。
高勝點點頭,做了個請的手勢。
一群人默默進入土房。
土房麵積不小,進門後三麵皆是土台,土台上皆是或坐或臥的傷兵,神情漠然地看著進入的一群人。
“高大哥!”
一名年輕的兵士,此刻站在屋子中間的火塘處,看樣子剛剛填了些木柴。
“小三,沒有木炭了麽?”
“高大哥,木炭還有,隻是那竇家欺人太甚,前日就斷了傷病的薪炭,飯食也隻有每日一餐。”
吳俊逐個查看傷兵,這三四十的傷兵,看樣子都是輕傷,且都是軀體前麵受傷,明顯是短兵相接時受的傷。
“阿越裏,馬上通知醫護隊,接收傷兵營,立即診治。”
“是,隊長!”
阿越裏領命出門而且。
不一時,興漢鎮騎兵隊的醫護隊就到了傷兵營。
興漢鎮騎兵隊的醫護隊,是經過白大夫戰地醫護培訓的專業醫護人員,他們當中基本都是醫學院的首批學員,此次跟隨騎兵隊,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醫護人員都非常年輕,但各個手法嫻熟,粗粗檢查一番,當先一名青衣兵士就對吳俊道。
“隊長,這裏很多人都有傷口感染症狀,必須轉去我們兵營,這裏條件不行,消毒也不徹底,一些傷兵還有營養不良的情況。”
“那就全體轉移吧!”
又轉頭對高勝道:“高都尉,這是輕傷號,重傷兵呢?”
“將軍,傷重者,通常是迴不來的!”
“哦”吳俊顯然沒有太明白高勝的意思。
“與其迴來等死,不如就留在戰場上,因此,重傷兵都自戕了!”
“——————”吳俊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高都尉放心,這些傷兵興漢鎮全部接收了,我保證,他們都會傷愈歸來!”
“多謝將軍憐憫!”
“多謝將軍!”屋外轟響。
吳俊出門一看,不知什麽時候,完成登記的士兵,都聚集在屋外,此刻都在躬身,向自己施禮。
“各位同袍,既然已經完成了登記,那之後就是同袍了,吳某保證,戰場上不會拋棄任何一名袍澤,隻要有一口氣在,我興漢鎮醫護隊,都能救迴他的命,所以,今後在戰場上,決不允許傷兵自戕!”吳俊紅著眼道。
在這些溝岔當中,遊牧民族一般占據山中原始森林附近水草豐茂之處,不同的族群,相隔極近。
漢民族一般占據溝口衝積扇上容易灌溉的土地上,但溝口極易遭受兵禍,反而成為了山中遊牧民的屏障。
而山中牧民遇到天災,也常常成群結夥前往溝口搶掠,因此在祁連山附近生活的漢民,實際上麵臨著兩個方麵的擠壓。
這種朝不保夕的環境,促成了祁連山漢人強健的體魄和堅韌的精神,河西自古出強兵,自漢以降,無數祁連山的山間兒郎走上戰場,埋骨他鄉。
甘州的情況比祁連山其他地區更加嚴峻,這裏是草原民族和青藏高原連接的天然通道,因此被稱為河西的四戰之地,民風彪悍,勇武居河西之冠。
甘州竇家,在甘州繁衍百多年,在甘州城附近有眾多田莊,靠著弱水河的灌溉,可謂旱澇保收,家族實力強勁,竇家子弟好勇鬥狠,是周邊無人敢得罪的狠角色。
竇家莊,大堂上圍坐著十數人,這是竇家擁有五百兵丁以上莊子的莊主,此刻在竇家族長的召集下,共坐一堂,正在共同議事。
“竇虎,那興漢鎮如此視我竇家如無物,汝在甘州城裏的麾下,都是擺設麽?”
竇虎此刻低眉順眼地站在堂下居中位置,他雖然是竇家新時代力量的領軍人物,但堂上卻沒他的位子。
“八叔,那興漢鎮騎兵就在眼皮子底下,各個頂盔摜甲,軍營更是其防範的重中之重,還不等我召集麾下,必然會遭其毒手。”
“若是能夠聚兵在城外唿應,裏應外合,定能將其一網打盡,竇威此刻就在軍營當中,我已與他約定起兵暗號,屆時定能奪迴甘州城。”
“若是有所閃失呢,汝要置竇家於何地?”那竇八叔盯著竇虎厲聲質問道。
“這——————”竇虎頓時啞了。
“老八,坐下!一切但由族長做主!為難虎子做甚?”
這是竇家內定的族長人選,竇老八無法,隻好悻悻坐迴了原位。
“老二,你怎麽看?”
“族長,這興漢鎮來者不善,按軍圖來看,其所占北地郡棄地和漠南,縱橫千裏,其全殲黑匈奴騎匪,盡得其地,恐非虛言!”
那竇老二捋捋胡須,直到別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才繼續道:“別的不說,那黑匈奴騎匪,我等皆有所知,能全殲黑匈奴騎匪的,豈是等閑之輩?”
“老八方才所言,說話雖不中聽,但卻是關鍵,依我所見,竇家出兵,不可超出一千之數,非是我首鼠兩端,實是大亂在即,實是容不得半點閃失!”
竇老二的老成持重之言,頓時贏得了一片點頭。
“那牛頭羌早已垂涎廟山兩側的土地草場,這次可借機以此地為餌,允其奪迴甘州後,將此地田莊給予羌胡,我等隻需襄助鄉兵一千,壯其聲勢,則可成事。”
竇老二淡淡補充道。
“老二此計甚妙,牛頭羌勢力漸大,如此一石二鳥,可謂妙極!”
“嗯!”
坐在中間的玄衣白須老者,此刻終於出聲了。
“老二,牛頭羌此事就由你去辦,事成之後,廟山東側的那一處田莊,就劃歸你二房去吧!”
“老八,虎娃,你二人從旁協助,借機把牛頭羌趕迴南山!”
“遵族長令!”幾人躬身領命。
甘州城州牧府大堂,馬彬剛剛撣去一身灰塵,滿麵塵灰之色未去,對吳俊道:“吳將軍,從十裏堡那裏,馬某得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方才匆匆趕迴。”
“哦,什麽消息?”
“據鄉間所傳,南山中的牛頭羌正在騷動,其首領正在聚兵,極可能出山搶掠。”
“哦,請馬太守稍候。”
吳俊讓衛兵通知參謀到堂上,共同聽馬彬探聽到的情報。
“牛頭羌是山羌的大股,以往三五年必出山一次,自竇家占了廟山之後,已經有數年不曾聽到牛頭羌的消息了,而今傳出消息,很可能和竇家脫不了幹係。”馬彬娓娓道。
他這番話合情合理,還摻雜著對局勢的分析,讓吳俊暗自點頭。
“馬太守稍安勿躁,你迴來的正好,盡快招募一批甘州本地民戶,我欲組建一支五百人的城衛軍,馬太守意下如何?”
“吳將軍萬萬不可從甘州本地民戶中募勇,若是兵力不足,可從附縣調集民壯前來。”
“甘州城民戶當中,多有與竇家大有關係之人,故此隱患極多。”
“城中軍營,早前派出了兵丁稱其糧食不足。”吳俊征求意見似的看向馬彬。
“將軍萬萬不可任由其出入軍營,應嚴加防範,更要防其與竇家同氣連枝,裏應外合。”
“馬太守的意思是說,這些原甘州駐軍,絕不可用?”
“那竇虎的族弟,名為竇威,若我所料不錯,此刻正在軍營。將軍若是要消除隱患,必須將竇威拿下,至少也必須在山羌出山之前,解決掉甘州城的隱憂。”
“如此,我明白了,謝馬太守解惑!”
“吳將軍萬萬不可如此,馬某隻是生於斯長於斯,對甘州情況較為熟悉罷了!”
“馬太守上午前去,可有收獲?”
“馬某一路說動四個莊子,他們已經保證,不派一兵一卒。”
“如此甚好,請馬太守暫歇,我等計較一番。”
甘州城城西軍營之中,一群兵丁正在軍營門口鼓噪,十名銀甲騎士,此刻在軍營門口劃出的一道白線外。
顯然,這道白線是畫成不久的,而白線外的一具屍體說明了,這些在馬上如標槍一般的騎士,手裏的弓箭並不是柴火棍。
幾名太守府的吏員,跟在一名興漢鎮民事部人員的身後,抬著一張高案幾,那民事人員站定後朝軍營門口鼓噪的軍兵道:“即刻起解散甘州校尉營,願迴家者發給盤纏,不願迴家繼續從軍者來此登記,重新錄籍。
同樣的話,由一名吏員敲著銅鑼,在軍營之中遊走一圈,邊走邊唱,片刻當中,即有不願從軍者出營。
“軍甲兵械,除佩刀外,一律不準帶走!”那吏員大聲唿喝。
很快,軍營門口的兵甲軍械就堆了一堆,看樣子,準備迴家的占了大多數,而這軍營之中,真正願意為竇家賣命的,那就極少了。
軍營之中,一個黃臉漢子一臉陰狠,他就是竇威,目前在甘州軍營暫充校尉的人:“營中還有多少人!”
“檢校,營中之人散去大半,此刻還留在營中的,隻有五百多。”
“咱們的人還有多少?”
“百數十人!”
“娘的,百十人濟什麽事?城外有沒有訊息傳來?”
“那些銀甲封了軍營,訊息難通!據說城門處也設了崗哨,排查甚嚴!”
“檢校,咱們呢?”
“走,先出城再說,留在這裏,當甕中之鱉麽?”說著朝營外而去。
“站住!”有吏員阻住了竇威的腳步。
“怎麽?不是來去自由麽?”
“卸下兵甲!交迴馬匹。”
“這兵甲馬匹都是老子自己的——————”竇威還待再說,看到那些銀甲騎士緩緩抬起了弩,對準了自己等人。
“卸甲。”竇威一聲,把兵甲卸下,馬匹交出了韁繩,跟在他後麵的那些親信,見竇威卸甲,一個個默不作聲,卸下兵甲。
而後,垂頭喪氣地一個個魚貫走出軍營。
甘州校尉營中,此刻還留在營中的,不足三百人,這些軍兵,此刻惶惶然看著居中一人。
“高大哥,我等如何是好?”
“無須憂慮,方才那吏員不是說,去留兩便麽?我等除了從軍,別無他途,且先等著,實在不行,去沙洲,投張校尉去,好歹也能混口飯吃!”
軍營門口,吳俊和馬彬看著堆成一堆的兵甲,問那吏員道:“全散了?”
“還有二百來人,絕大多數是客籍,還未散去。”
“不是發給遣散費和盤纏麽?沒有人登記嗎?”
“來了!”馬彬一直看著營門口,此刻就見兩百來人,從營中走了出來。
“我等願繼續從軍,特來登記!”
“姓名!軍級,籍貫!”
“高勝,三等都尉,冀州人。”
“可有欠俸,可有軍功未償?”
都尉是軍官,軍官和士兵不同,是有俸的,因此登記的吏員有此一問。
“欠俸?”“自三年前因功轉都尉後,粒米未得,軍功自然有,前年至今親手斬獲有二十一級黑匈奴騎匪,另有叛羌首九級。”
“三十級?”這個數字,連一旁的吳俊都震驚了!
這位高都尉,顯然是個三等都尉,是都尉當中品級最低的,如果在都尉任上有三十級的軍功,至少也是個校尉了吧?
還有,獲得首級之後,還有金錢方麵的獎勵,算下來也有數萬錢了,如果加上三等都尉的薪俸,這新朝,欠了這位高都尉十幾萬的銅錢了。
“高都尉,曆年積欠,恕我興漢鎮無能為力,但黑匈奴騎匪首級功,待核實後即行發放,薪俸補充萬錢,這是領條,高都尉可先領萬錢,也可等首級功核實後,一並去四海錢莊領取”,那民事人員說著,將蓋著四海錢莊印鑒填上金額的支票遞給高勝。
“四海錢莊就在州牧府對麵的商號那裏,這是支票,見票領錢!”那民事人員見高勝一副迷糊樣,當即解釋道。
一群士兵排序登記,這些以客籍士兵為主的士兵,人人勇武,居然個個都有級功在身,當然,興漢鎮隻認可黑匈奴騎匪的級功,別的,也隻是按普通士兵一年補五百錢處理了。
“高勝見過將軍。”那高勝也是極有眼光的人,此刻感受到吳俊身上似有似無的威嚴,拱手道。
“高都尉客氣,某姓吳,不知都尉有何見教”,吳俊其實也對這位高勝頗有興趣,這個時代,能夠不遠千萬裏出門當兵的,都是非常之人,這位高勝高都尉,作為一個河北人,居然跑河西當兵,還憑借軍功成為都尉,著實不簡單。
“吳將軍,軍營之中,還有一些傷病,請吳將軍憐憫!高某等情願以級功相抵相酬”!
“哦,阿越裏,帶上衛兵,我們隨高都尉一起去營裏看看”!
高勝在前方引路,一行人快步朝軍營裏走去,到了軍營中間的土房處,就見一座土房門口仍有兵士把守。
見是高勝,躬身施禮:“高都尉”。
高勝點點頭,做了個請的手勢。
一群人默默進入土房。
土房麵積不小,進門後三麵皆是土台,土台上皆是或坐或臥的傷兵,神情漠然地看著進入的一群人。
“高大哥!”
一名年輕的兵士,此刻站在屋子中間的火塘處,看樣子剛剛填了些木柴。
“小三,沒有木炭了麽?”
“高大哥,木炭還有,隻是那竇家欺人太甚,前日就斷了傷病的薪炭,飯食也隻有每日一餐。”
吳俊逐個查看傷兵,這三四十的傷兵,看樣子都是輕傷,且都是軀體前麵受傷,明顯是短兵相接時受的傷。
“阿越裏,馬上通知醫護隊,接收傷兵營,立即診治。”
“是,隊長!”
阿越裏領命出門而且。
不一時,興漢鎮騎兵隊的醫護隊就到了傷兵營。
興漢鎮騎兵隊的醫護隊,是經過白大夫戰地醫護培訓的專業醫護人員,他們當中基本都是醫學院的首批學員,此次跟隨騎兵隊,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醫護人員都非常年輕,但各個手法嫻熟,粗粗檢查一番,當先一名青衣兵士就對吳俊道。
“隊長,這裏很多人都有傷口感染症狀,必須轉去我們兵營,這裏條件不行,消毒也不徹底,一些傷兵還有營養不良的情況。”
“那就全體轉移吧!”
又轉頭對高勝道:“高都尉,這是輕傷號,重傷兵呢?”
“將軍,傷重者,通常是迴不來的!”
“哦”吳俊顯然沒有太明白高勝的意思。
“與其迴來等死,不如就留在戰場上,因此,重傷兵都自戕了!”
“——————”吳俊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高都尉放心,這些傷兵興漢鎮全部接收了,我保證,他們都會傷愈歸來!”
“多謝將軍憐憫!”
“多謝將軍!”屋外轟響。
吳俊出門一看,不知什麽時候,完成登記的士兵,都聚集在屋外,此刻都在躬身,向自己施禮。
“各位同袍,既然已經完成了登記,那之後就是同袍了,吳某保證,戰場上不會拋棄任何一名袍澤,隻要有一口氣在,我興漢鎮醫護隊,都能救迴他的命,所以,今後在戰場上,決不允許傷兵自戕!”吳俊紅著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