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方麵,即便是手工業方麵,存在的問題也不是僅僅隻是工業或者手工業的問題,這是整套體係的事情,在這毫無基礎的時代,想要大幹快上,也僅僅隻是個美好的幻想,屈從於現實的兩人,也隻能按部就班地打鐵的打鐵,接木頭的接木頭。


    臨時集市這裏,高大已是第四次來集市了,在過去的一天之內,他又跑了一趟集市,賣了一車糧,把租賃商鋪的事情也辦妥了,這次是帶著家人來的,說是開店,其實和搬家差不多,除了獨輪車上的大包小包之外,身後的牛車之上,高老爺子兩位老人也來了。


    到了店鋪門口,看著這間未來臨時的“家”,一群人滿臉喜氣,尤其是那趙小妹,更是躍上了二層台階,一把推開了店鋪的大門,“爹、娘,你們快進來,從這裏還能上屋頂,屋頂上能看到河水呢!”趙小妹指著遠處那散發著黑色濃煙的方向道。


    趙大支好獨輪車,自己的兄弟已經把兩位老人接了下來,趙老爺子這次主要是不太放心,再三權衡之下,決定親自來看看,看到著店鋪的位置,當下就覺得不錯,客棧因為要接待客商,所以距離大路很近,在街尾修一條二百來步的道路,就能接上大路了。


    從這個位置來看,自家的店鋪可算得上是這個集市的第一家,這算是地利上的優勢,自己家雖然不是大戶,但好歹也算得上人丁興旺,這算是人和,天時地利人和都占全了,生意絕對差不了。


    滿意地看看兒子,對高大說:“那學校在什麽方向?”,這生意可以不做,但孫子上學可是大事,得重點對待。


    “就在那土山北邊的灘地上。”高小妹興衝衝地指著那很顯眼的土山迴道。


    “那都動手,東西安置好了,帶我去看看。”


    老頭子說話還是很有份量的,聽到安排,眾人七手八腳地卸下車上帶來的行李等物,有了高大的幾個兄弟動手,高大反倒顯得沒什麽事做了,隻好在一旁陪著老爺子,高娘子一手提著一個包袱,一手扶著自己的婆婆,進店去了。


    人多力量大,帶來的行李很快就歸置妥當,安排女眷在店鋪留守,老爺子難得大方了一次,給了趙小妹一小串錢,讓去買些豆漿油條充作午飯,自己和趙大等向學校緩步而去。


    由於勞動力一改之前的緊張,所以在基本完成了臨時集市的建設之後,積累的豐富經驗的建築工人在老高的組織下,被劃分成了幾支隊伍,其中一支五十人的隊伍,就被安排用來建設學校了,雖然目前磚窯還沒有正式投產,但是一些基礎開挖和石砌的工作就能開始了,在對夯土牆進行了認真觀察之後,老高覺得,一些圍牆之類的采用版築的方式進行建設,也不是不可考慮的事情。


    因此這支被命名為建工二隊的建築隊伍,此刻正在進行基坑開挖的工作,也就是在老高用石灰線標注的區域,用鍬和鎬在開挖地麵,這是一片灘地,不如臨時集市那邊那麽好挖,挖出來不少碎石和粗砂。


    作為總後勤負責人的白大夫此刻正在工地之上,在查看工程進度的同時,對一些地方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她的身邊正是白天和白珊,兩人也是今天才得空,在完成夜校掃盲教材的編寫之後,被白大夫拉來查看學校的情況,畢竟這裏可是自己三人今後的主陣地了。


    高老爺子隨著高大一路走來,看到學校的規模之後,馬上就放下了心,這年代的學校,絕大多數都是私學,至於官學,那隻有在關內的長安、洛陽和一些人口繁盛的郡治才有,而私學嘛,全看創辦學校的人的實力了。


    但隻是看這座尚未開始完全建設的工地,就知道這學校的規模絕對小不了,僅僅目前的麵積,大致走了一圈,經驗豐富的高老爺子就已經判斷出,有二百畝上下了,從開挖的基槽來看,那校舍被規劃得方方正正,井井有條。


    基槽的深度達到了一米五六,也就是四尺多,已經遠遠超出這個年代的建設標準了,這個時代的民居,很多根本沒有基礎一說,那些官府的建築倒是有,但也很少有超過兩尺的,這裏原本就在河灘地,沉積的碎石和河沙,讓地麵非常沉實,如果按照這個時代的建設經驗來看,根本無需開挖如此之深的基礎。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辦學之人,是真正上了心的,絕不是沽名釣譽之徒,看著那些僅僅露出個腦袋的開挖基槽的工人在基槽裏忙碌,高老爺子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讓自己除高大之外的三個兒子,來這裏義務幫工。


    在高老爺子樸素的認知當中,既然這學校不收學費,那定是辦學之人的善舉,善舉人人可為,那自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如果心安理得地享受,那就是隻占便宜了,占便宜的事情,那可是小人才做得出來的。


    於是在和開挖基槽的工人一番問詢之後,得知那不遠處的白娘娘幾人,正是這學校的辦學之人,於是立即帶著自己的兒子,快步趕了上去,白娘娘的傳說,高老爺子自然也是有所聽聞的,得知這位高先生的夫人,不但宅心仁厚,而且有著一手好醫術,治好了不少勞工的病。


    “白娘娘留步”


    聽到高老爺子的叫聲,白大夫停下了腳步,轉身看到一老漢帶著四個男子,正從後麵趕了上來。


    “這位老伯可是在喚我?”白大夫問道,因為近期和這個時代的人打交道最多,白大夫的語氣也不自覺帶上了這個時代的特點。


    “正是”


    經過一番溝通之後,白大夫終於知道了這位老人叫自己是為了何事,她不禁沉默了,幾個人興辦學校的目的其實很功利,那就是每個人的心中,尤其是那三個男人心中,總想著來這裏一趟,總不至於悄沒聲息地離開,即便是不為黃圖霸業,也得為三個孩子想一想。


    白大夫的心中雖然沒有那麽多的想法,但她是個務實的人,在得知了老高的想法之後,覺得並不會對他人產生任何危害,所以也就鼎力支持了,但是在此刻,她終於明白了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求和他們對於人與人交往間的樸素感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