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是一對偏心輪和四個大軸承座的製模,同樣進行得很順利,和鍛錘不同的是,偏心輪和軸承座的體積小一些,可以使用一對木框解決,初次配置的鑄造砂還是很給力的,砂型成型狀況都很好。
製模完畢的陳飛,抬頭看了看路口的煙氣,那煙氣已經非常淡了,這第二爐鐵水馬上就能開爐了。繼續指揮工人完成導流槽的砌築,準備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開爐,放鐵”陳飛簡短道。
有了第一次經驗的爐前工們,顯然比第一次顯得更有了些模樣,在有條不紊的操作之下,紅亮的鐵水從出鐵口汩汩流出,順著導流槽流入了鑄件坑當中,砂模中的空氣猛然被加熱,排氣孔內大量的空氣衝出。
看著鑄件的鐵水進口已經滿了,陳飛當即指揮完成了偏心輪和軸承座的澆築,一切都非常順利,剩餘的鐵水依舊被導入木框,澆築成鐵條和直徑不一的鐵棒。
鐵棒是用來製作軸承滾珠的,在鍛錘沒有投用之前,一切還得依靠澆築的方法來解決,澆築的鐵棒直徑比軸承座內圈略小,這是預留了支架的空間,鐵質的軸承支架是可以通過鐵條打製之後,進行組裝的。
工件的澆築隻是一個方麵,陳飛突然發現,在下午的計劃當中,忘記了主要的事情,那就是固定偏心輪的鐵質支架,用木頭支架雖然也能解決,但是木頭支架強度方麵始終不能讓人放心。
“算了,放下一爐澆築吧。”陳飛揉了揉發脹的眼睛。
事情千頭萬緒,合用的工人是一個也沒有,隻能邊培訓邊上崗了。
白班的職工下班之後,陳飛看著那些新分配過來的工人,有些頭疼,大幹快上雖然很容易出成果,但這搞工業,可真要命,陳飛製止了讓白班工人留下來的衝動,指揮這些夜班工人開始了裝爐和準備打鐵爐這些零散活計的施工。
第二天,陳飛就把工人重新進行了編組,重新編組後的鐵工,總共有一百二十人,其中高爐這邊分為一隊,共計六十人,當然,絕大多數都是學徒工,其中爐前兩個班組共二十人,鑄工班二十人,這四十人算是主力,其它人一律化為學徒雜工,分配到了兩隊當中,原來那些有經驗的鐵匠,除了抽出兩人另有任用之外,都成了隊長和班長。
剩下的六十人當中,四十人是鍛工隊,手鍛隊,也就是打鐵隊二十人,機鍛隊二十人,這是為即將開工的鍛錘做準備的,那兩名被抽出來的鐵匠,被任命為兩個隊的隊長。
至於剩下的人,陳飛得親自帶隊了,這些雜工將負責近期各類基礎設施的建造。
“人還是不夠啊”想到這裏,陳飛也有些撓頭,自己這裏還沒有出多少產品,就已經用了這麽多人,但這工業就是這樣,除了幹活的主力之外,老帶新更是主要的因素,這些全憑經驗的工作,可不是單數人頭就行的。
那些臨時調來破碎礦石的雜工,還沒有計算在內,對於礦石的預先處理,陳飛計劃等水力鍛錘投用之後,白班鍛造,夜班直接用鍛錘充當破碎機用一段時間再說,水力破碎機那玩意,自己還真沒有接觸過,看來還得查查資料啊。
不止是陳飛在為技術儲備不夠撓頭,正在指揮工人安裝水車的老白也一樣,隻是在水裏打個樁,就已經耗費了一上午的時間,製作好的水車大水輪還在岸邊放著呢。
那站在筏子上掄動大石錘的,是這個時代很難見到的一名壯漢,此刻正舉著一個大石錘,用盡全力朝著豎立在水中的一根木樁敲打,隨著每一次敲擊,腳下的木筏就晃動一次,那大漢也有些無奈,這水裏的作業,可不像陸上,腳下有穩固的支點。
不過好在這第一架水車所需要豎立的四根木樁,就剩下最後 一根了。
“軸承到了沒有?”老高問旁邊的一名工匠道。
“我才去鐵工坊那裏看過了,陳先生說午後能送來一對。”
“好吧。”老白也知道陳飛那裏肯定不容易,隻好無奈地接受現實,自己這邊今天看來能安完這一架水車已經是極限了。
想到這裏,老白就下了木筏,登上了靠在木筏下的一艘新下水的小船。
這艘小船是木工坊的新產品,也是老白在查資料的時候,順便學到的內河小船的形製,這艘新下水的小船,整體長度四米多,寬一米多,在河水上晃晃悠悠的,船尾是一個撐篙的漢子,仔細看去,不是狗老還是誰來。
“狗隊長,讓你多帶徒弟,這駕船的事情,可得抓緊,咱們馬上可是有不少大船了,你這個船老大,可得把船工問題盡快解決了。”
“白先生,這水上討生活,哪裏有那般簡單,想要船工,還得去北地郡多招募些。”狗老迴道。
“還是自己多培養些吧。”想著北地郡距離這裏不近,招募船工肯定也不容易,現在在王莽的收縮戰略下,人都想著往南跑,哪裏肯往更北的方向跑。
當下心情有些鬱鬱,卻聽那狗老繼續道:“那五原郡河邊有一泊者村,村裏皆是水上討生活的船工,慣會操船弄水,我曾去過幾次,和村上那渡船的呂八有些交情,如若得空,倒是可以說說。”
“哦”聽到這裏的老白大感興趣,這北方地區,居然還有這樣一處地方,當下道:“入冬之後,我們的商隊也能出發了,到時候狗隊長你隨我去,如果說動那呂八帶人來,給你記首功。”
說話間船到了岸邊,老白到了那放到仍然看著巨大的水輪前,幾個工匠正在忙著把兩根原木用鐵件往一處固定,這是水車的傳動軸,總體算下來將近十米了,由於一下找不到如此長的木料,隻能通過卯榫的方式對接三根,由於怕強度不夠,老白又臨時定製了兩套固定鐵件,這是剛剛拿來的第二件。
看著那工匠有些生疏地正在大木上鑽孔,要把鐵質的抱箍固定在木頭上,老白也有些無語,尤其是看到那堪比道釘的鐵釘,更是頭大,後世能用一道螺絲解決的問題,就得這麽粗的鐵釘,為了防止大木劈裂,還要提前鑽孔,這工業方麵,難呐!
製模完畢的陳飛,抬頭看了看路口的煙氣,那煙氣已經非常淡了,這第二爐鐵水馬上就能開爐了。繼續指揮工人完成導流槽的砌築,準備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開爐,放鐵”陳飛簡短道。
有了第一次經驗的爐前工們,顯然比第一次顯得更有了些模樣,在有條不紊的操作之下,紅亮的鐵水從出鐵口汩汩流出,順著導流槽流入了鑄件坑當中,砂模中的空氣猛然被加熱,排氣孔內大量的空氣衝出。
看著鑄件的鐵水進口已經滿了,陳飛當即指揮完成了偏心輪和軸承座的澆築,一切都非常順利,剩餘的鐵水依舊被導入木框,澆築成鐵條和直徑不一的鐵棒。
鐵棒是用來製作軸承滾珠的,在鍛錘沒有投用之前,一切還得依靠澆築的方法來解決,澆築的鐵棒直徑比軸承座內圈略小,這是預留了支架的空間,鐵質的軸承支架是可以通過鐵條打製之後,進行組裝的。
工件的澆築隻是一個方麵,陳飛突然發現,在下午的計劃當中,忘記了主要的事情,那就是固定偏心輪的鐵質支架,用木頭支架雖然也能解決,但是木頭支架強度方麵始終不能讓人放心。
“算了,放下一爐澆築吧。”陳飛揉了揉發脹的眼睛。
事情千頭萬緒,合用的工人是一個也沒有,隻能邊培訓邊上崗了。
白班的職工下班之後,陳飛看著那些新分配過來的工人,有些頭疼,大幹快上雖然很容易出成果,但這搞工業,可真要命,陳飛製止了讓白班工人留下來的衝動,指揮這些夜班工人開始了裝爐和準備打鐵爐這些零散活計的施工。
第二天,陳飛就把工人重新進行了編組,重新編組後的鐵工,總共有一百二十人,其中高爐這邊分為一隊,共計六十人,當然,絕大多數都是學徒工,其中爐前兩個班組共二十人,鑄工班二十人,這四十人算是主力,其它人一律化為學徒雜工,分配到了兩隊當中,原來那些有經驗的鐵匠,除了抽出兩人另有任用之外,都成了隊長和班長。
剩下的六十人當中,四十人是鍛工隊,手鍛隊,也就是打鐵隊二十人,機鍛隊二十人,這是為即將開工的鍛錘做準備的,那兩名被抽出來的鐵匠,被任命為兩個隊的隊長。
至於剩下的人,陳飛得親自帶隊了,這些雜工將負責近期各類基礎設施的建造。
“人還是不夠啊”想到這裏,陳飛也有些撓頭,自己這裏還沒有出多少產品,就已經用了這麽多人,但這工業就是這樣,除了幹活的主力之外,老帶新更是主要的因素,這些全憑經驗的工作,可不是單數人頭就行的。
那些臨時調來破碎礦石的雜工,還沒有計算在內,對於礦石的預先處理,陳飛計劃等水力鍛錘投用之後,白班鍛造,夜班直接用鍛錘充當破碎機用一段時間再說,水力破碎機那玩意,自己還真沒有接觸過,看來還得查查資料啊。
不止是陳飛在為技術儲備不夠撓頭,正在指揮工人安裝水車的老白也一樣,隻是在水裏打個樁,就已經耗費了一上午的時間,製作好的水車大水輪還在岸邊放著呢。
那站在筏子上掄動大石錘的,是這個時代很難見到的一名壯漢,此刻正舉著一個大石錘,用盡全力朝著豎立在水中的一根木樁敲打,隨著每一次敲擊,腳下的木筏就晃動一次,那大漢也有些無奈,這水裏的作業,可不像陸上,腳下有穩固的支點。
不過好在這第一架水車所需要豎立的四根木樁,就剩下最後 一根了。
“軸承到了沒有?”老高問旁邊的一名工匠道。
“我才去鐵工坊那裏看過了,陳先生說午後能送來一對。”
“好吧。”老白也知道陳飛那裏肯定不容易,隻好無奈地接受現實,自己這邊今天看來能安完這一架水車已經是極限了。
想到這裏,老白就下了木筏,登上了靠在木筏下的一艘新下水的小船。
這艘小船是木工坊的新產品,也是老白在查資料的時候,順便學到的內河小船的形製,這艘新下水的小船,整體長度四米多,寬一米多,在河水上晃晃悠悠的,船尾是一個撐篙的漢子,仔細看去,不是狗老還是誰來。
“狗隊長,讓你多帶徒弟,這駕船的事情,可得抓緊,咱們馬上可是有不少大船了,你這個船老大,可得把船工問題盡快解決了。”
“白先生,這水上討生活,哪裏有那般簡單,想要船工,還得去北地郡多招募些。”狗老迴道。
“還是自己多培養些吧。”想著北地郡距離這裏不近,招募船工肯定也不容易,現在在王莽的收縮戰略下,人都想著往南跑,哪裏肯往更北的方向跑。
當下心情有些鬱鬱,卻聽那狗老繼續道:“那五原郡河邊有一泊者村,村裏皆是水上討生活的船工,慣會操船弄水,我曾去過幾次,和村上那渡船的呂八有些交情,如若得空,倒是可以說說。”
“哦”聽到這裏的老白大感興趣,這北方地區,居然還有這樣一處地方,當下道:“入冬之後,我們的商隊也能出發了,到時候狗隊長你隨我去,如果說動那呂八帶人來,給你記首功。”
說話間船到了岸邊,老白到了那放到仍然看著巨大的水輪前,幾個工匠正在忙著把兩根原木用鐵件往一處固定,這是水車的傳動軸,總體算下來將近十米了,由於一下找不到如此長的木料,隻能通過卯榫的方式對接三根,由於怕強度不夠,老白又臨時定製了兩套固定鐵件,這是剛剛拿來的第二件。
看著那工匠有些生疏地正在大木上鑽孔,要把鐵質的抱箍固定在木頭上,老白也有些無語,尤其是看到那堪比道釘的鐵釘,更是頭大,後世能用一道螺絲解決的問題,就得這麽粗的鐵釘,為了防止大木劈裂,還要提前鑽孔,這工業方麵,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