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翹首以盼當中,很快,陳飛的講解也到了末尾。
“各就各位,準備出鐵”陳飛大聲喝道。
幾位爐前工已經穿戴起了厚重的隔熱服裝,這些服裝雖然依舊是麻布製成,但都用了最厚實的麻布,而且都是夾襖,中間都填充了麻絮,陳飛也是一樣的裝扮,用一個小木盆把最後的水拍打在胸前的衣服上,陳飛朝著那個站在爐側的爐前工揮了一下手。
這位爐前工是具有一定冶鐵經驗的,也是這幾位鐵匠當中唯一有冶鐵經驗的工匠了,此刻接到了陳飛的指令,拿起了一直泡在泥水當中的木棍,木棍的尖端鑲嵌了鐵尖,封堵爐體的泥料在高溫的烘烤之下,有時候會變得非常堅硬,在後世的鐵廠,這樣的封泥是用的黃黏土配合其它物料製成的,這個時代沒有那麽好的條件,所以用的就是普通的黃泥。
隨著那工匠一下又一下的捅刺,那封堵出鐵口的封泥逐漸鬆動,在經曆了再一次的捅刺之後,一抹赤紅色的光,從出鐵口透射了出來,從出鐵口首先排出來的,可不一定是鐵水,極可能是處於熔融狀態的爐渣。
陳飛對此有著豐富的經驗,看到那略顯粘稠的液體,就知道這次未經選礦的試驗,首先排出的就是礦渣了,走上前去,從泥水當中拿過另一根木杆,這是一根尖端有著倒鉤的釺子,把鉤頭伸入那團紅色的熔融礦渣當中攪拌兩下,然後猛地一拉。
一團軟糯的礦渣就這樣被鉤了出來,出鐵口終於打開了,赤紅色的鐵液在爐內的壓力之下,從出鐵口汩汩湧出,順著流道很快進入了木框當中,充滿了木框的條狀凹槽。
“起”,眼看那第一框鐵條已經完成澆鑄,陳飛馬上指揮另外兩名工匠把準備好的木框接在流道的盡頭,那個澆鑄完成的木框,則很快被拉開,放在一邊冷卻去了。
鐵水流出的壯觀場麵,讓一幹從未有過如此經曆的圍觀之人,發出了陣陣驚歎之聲,此刻的陳飛,手中已經換上了另外一根長杆,這根長杆的盡頭是沾著泥巴的塞子,如果遇到爐前突發情況,可以立即用塞子堵上出鐵口。
但事前的預先演練顯然效果不錯,雖然幾位工匠都顯得有點手忙腳亂,但好歹都有驚無險地完成了,在出鐵口打開不到半個小時,那出鐵口當中終於不再流出鐵液了。
陳飛看了看預先準備好的木框,此刻還有十幾個框的剩餘,顯然第一爐投料有些保守了,爬上爐口,伸手擋著爐內散發出的熾熱,從指縫中觀察了一下爐內的情況,不僅點了點頭,爐內無論是燃料還是礦石,基本上都消耗幹淨了,看來配比還算合理,於是繼續指揮力工,開始再次投料。
第二爐投料就無需加入木柴了,隻需把準備好的焦炭和礦石投入即可,當然投料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一次不能投入太多,否則就有可能壓熄滅爐火,此刻鼓風已經暫停了,爐料需要逐漸完成預熱和燃燒,等第一層爐料燃燒起來之後,觀察爐口的煙氣,就能決定是否開始繼續投料了。
工匠們拿著鉤子,此刻正從木框當中把初步冷卻成型的鐵條鉤出來,很多鐵條在澆鑄的過程中由於手法不夠熟練,鐵水顯然澆鑄多了,陳飛指揮著工匠,趁熱把那些黏連在一起的鐵條逐個敲開,如果此刻不敲開,那後續的工作就更麻煩了,至少還得需要二次加熱才行。
出鐵口已經再次用黃泥封堵起來了,完成了觀摩的人,此刻已經轉移了視線,看著陳飛帶著工匠們忙碌,把那些鐵條一根根地鉤到附近的水坑當中,隨著刺拉拉的白氣冒出,鐵條很快冷卻了下來,重新被從水坑中鉤了出來。
這些操作,本來用鐵鉗最好,但是缺鐵的陳飛也隻能因陋就簡了,不過這第一爐鐵出爐之後,那些泡在泥水中的木杆,會很快被淘汰掉,換成真正的鐵釺,甚至是鋼釺了。
拿起兩塊已經冷卻了的鐵條相互撞擊一下,那悅耳的金屬聲就從鐵條當中激發了出來,對於陳飛來說,這顯然是非常悅耳的,他忍不住又敲擊了幾下,從聲音判斷,這爐鐵的質量不錯,尤其是這第一框的鐵條氣孔和熔渣就很少,後續放出的鐵水形成的鐵條,那質量隻會更好。
向老高點了點頭,示意本次出鐵圓滿結束,激動的老高放下手機,向著圍觀眾人宣布冶鐵成功,並當即解散了眾人,興奮的圍觀者逐漸喧鬧著散去了。
“感覺質量怎麽樣?”老高對在一邊檢查鐵條的老白道。
“這個我真是外行,這樣的麵包鐵毛坯,我是從來沒有用過的,我平時雖然機加工的活幹得不少,但接觸到的都是型材和鑄件居多,這樣的毛鐵是很少打交道的。”接著又補充道:“這方麵阿飛才是行家,他可是正兒八經當過一年多爐前工的”。
“我陳飛出馬,豈能含糊。”陳飛吹噓地道:“質量相當不錯,那些鐵礦石,基本都是精挑細選過的,在山溝裏那麽多年的打磨,相當於經過了選礦,而且我囑咐撿礦石的職工,盡量一處的撿完,再換地方,這樣就能夠對礦石品味做一個控製。”
“出鐵之後我也看過了,礦渣很少,說明咱們的焦炭質量也不錯,燃燒之後灰分很少,我剛剛看過礦渣了,那裏麵基本上都是玻璃體了,從排鐵時的煙氣判斷,這爐鐵硫、磷的含量也比較低,暫時隻能判斷這麽多了,具體的質量還需要打鐵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判斷。”
“好,這可是最好的結果了,今天狗隊長他們第二船的原料也應該能運過來,送去補充的人工和給養也已經送到了,那采礦點的建設,我準備明天一早隨船出發,暫時先在碼頭建幾間工人宿舍,在采礦點那裏就先不做布置了,反正運距也不遠。”
“嗯,很合理,礦山很重要,除了煉鐵之外,煤炭尤其重要,無論是工業還是民用,對煤的需求量都很大。”
“這不是問題,那處露頭規模不小,如果工人足夠,一天出二十多噸是能夠保障的,這對於咱的運力可是個挑戰,從礦點到碼頭問題不大,主要是水上運輸,那筏子可經不起高強度的使用,萬一散架了,那可不僅僅是損失礦石了。”
“有了鐵,造船的事情也會很快開始,我的木工工具一定要先搞出來,我那裏可就指望著這些寶貝提高效率了,水力鋸床我已經設計好了,主要的木質組件也基本完成了,就差幾個關鍵的齒輪和鋸片了,對了,這鐵做鋸片沒問題吧?”
“各就各位,準備出鐵”陳飛大聲喝道。
幾位爐前工已經穿戴起了厚重的隔熱服裝,這些服裝雖然依舊是麻布製成,但都用了最厚實的麻布,而且都是夾襖,中間都填充了麻絮,陳飛也是一樣的裝扮,用一個小木盆把最後的水拍打在胸前的衣服上,陳飛朝著那個站在爐側的爐前工揮了一下手。
這位爐前工是具有一定冶鐵經驗的,也是這幾位鐵匠當中唯一有冶鐵經驗的工匠了,此刻接到了陳飛的指令,拿起了一直泡在泥水當中的木棍,木棍的尖端鑲嵌了鐵尖,封堵爐體的泥料在高溫的烘烤之下,有時候會變得非常堅硬,在後世的鐵廠,這樣的封泥是用的黃黏土配合其它物料製成的,這個時代沒有那麽好的條件,所以用的就是普通的黃泥。
隨著那工匠一下又一下的捅刺,那封堵出鐵口的封泥逐漸鬆動,在經曆了再一次的捅刺之後,一抹赤紅色的光,從出鐵口透射了出來,從出鐵口首先排出來的,可不一定是鐵水,極可能是處於熔融狀態的爐渣。
陳飛對此有著豐富的經驗,看到那略顯粘稠的液體,就知道這次未經選礦的試驗,首先排出的就是礦渣了,走上前去,從泥水當中拿過另一根木杆,這是一根尖端有著倒鉤的釺子,把鉤頭伸入那團紅色的熔融礦渣當中攪拌兩下,然後猛地一拉。
一團軟糯的礦渣就這樣被鉤了出來,出鐵口終於打開了,赤紅色的鐵液在爐內的壓力之下,從出鐵口汩汩湧出,順著流道很快進入了木框當中,充滿了木框的條狀凹槽。
“起”,眼看那第一框鐵條已經完成澆鑄,陳飛馬上指揮另外兩名工匠把準備好的木框接在流道的盡頭,那個澆鑄完成的木框,則很快被拉開,放在一邊冷卻去了。
鐵水流出的壯觀場麵,讓一幹從未有過如此經曆的圍觀之人,發出了陣陣驚歎之聲,此刻的陳飛,手中已經換上了另外一根長杆,這根長杆的盡頭是沾著泥巴的塞子,如果遇到爐前突發情況,可以立即用塞子堵上出鐵口。
但事前的預先演練顯然效果不錯,雖然幾位工匠都顯得有點手忙腳亂,但好歹都有驚無險地完成了,在出鐵口打開不到半個小時,那出鐵口當中終於不再流出鐵液了。
陳飛看了看預先準備好的木框,此刻還有十幾個框的剩餘,顯然第一爐投料有些保守了,爬上爐口,伸手擋著爐內散發出的熾熱,從指縫中觀察了一下爐內的情況,不僅點了點頭,爐內無論是燃料還是礦石,基本上都消耗幹淨了,看來配比還算合理,於是繼續指揮力工,開始再次投料。
第二爐投料就無需加入木柴了,隻需把準備好的焦炭和礦石投入即可,當然投料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一次不能投入太多,否則就有可能壓熄滅爐火,此刻鼓風已經暫停了,爐料需要逐漸完成預熱和燃燒,等第一層爐料燃燒起來之後,觀察爐口的煙氣,就能決定是否開始繼續投料了。
工匠們拿著鉤子,此刻正從木框當中把初步冷卻成型的鐵條鉤出來,很多鐵條在澆鑄的過程中由於手法不夠熟練,鐵水顯然澆鑄多了,陳飛指揮著工匠,趁熱把那些黏連在一起的鐵條逐個敲開,如果此刻不敲開,那後續的工作就更麻煩了,至少還得需要二次加熱才行。
出鐵口已經再次用黃泥封堵起來了,完成了觀摩的人,此刻已經轉移了視線,看著陳飛帶著工匠們忙碌,把那些鐵條一根根地鉤到附近的水坑當中,隨著刺拉拉的白氣冒出,鐵條很快冷卻了下來,重新被從水坑中鉤了出來。
這些操作,本來用鐵鉗最好,但是缺鐵的陳飛也隻能因陋就簡了,不過這第一爐鐵出爐之後,那些泡在泥水中的木杆,會很快被淘汰掉,換成真正的鐵釺,甚至是鋼釺了。
拿起兩塊已經冷卻了的鐵條相互撞擊一下,那悅耳的金屬聲就從鐵條當中激發了出來,對於陳飛來說,這顯然是非常悅耳的,他忍不住又敲擊了幾下,從聲音判斷,這爐鐵的質量不錯,尤其是這第一框的鐵條氣孔和熔渣就很少,後續放出的鐵水形成的鐵條,那質量隻會更好。
向老高點了點頭,示意本次出鐵圓滿結束,激動的老高放下手機,向著圍觀眾人宣布冶鐵成功,並當即解散了眾人,興奮的圍觀者逐漸喧鬧著散去了。
“感覺質量怎麽樣?”老高對在一邊檢查鐵條的老白道。
“這個我真是外行,這樣的麵包鐵毛坯,我是從來沒有用過的,我平時雖然機加工的活幹得不少,但接觸到的都是型材和鑄件居多,這樣的毛鐵是很少打交道的。”接著又補充道:“這方麵阿飛才是行家,他可是正兒八經當過一年多爐前工的”。
“我陳飛出馬,豈能含糊。”陳飛吹噓地道:“質量相當不錯,那些鐵礦石,基本都是精挑細選過的,在山溝裏那麽多年的打磨,相當於經過了選礦,而且我囑咐撿礦石的職工,盡量一處的撿完,再換地方,這樣就能夠對礦石品味做一個控製。”
“出鐵之後我也看過了,礦渣很少,說明咱們的焦炭質量也不錯,燃燒之後灰分很少,我剛剛看過礦渣了,那裏麵基本上都是玻璃體了,從排鐵時的煙氣判斷,這爐鐵硫、磷的含量也比較低,暫時隻能判斷這麽多了,具體的質量還需要打鐵的過程當中進一步判斷。”
“好,這可是最好的結果了,今天狗隊長他們第二船的原料也應該能運過來,送去補充的人工和給養也已經送到了,那采礦點的建設,我準備明天一早隨船出發,暫時先在碼頭建幾間工人宿舍,在采礦點那裏就先不做布置了,反正運距也不遠。”
“嗯,很合理,礦山很重要,除了煉鐵之外,煤炭尤其重要,無論是工業還是民用,對煤的需求量都很大。”
“這不是問題,那處露頭規模不小,如果工人足夠,一天出二十多噸是能夠保障的,這對於咱的運力可是個挑戰,從礦點到碼頭問題不大,主要是水上運輸,那筏子可經不起高強度的使用,萬一散架了,那可不僅僅是損失礦石了。”
“有了鐵,造船的事情也會很快開始,我的木工工具一定要先搞出來,我那裏可就指望著這些寶貝提高效率了,水力鋸床我已經設計好了,主要的木質組件也基本完成了,就差幾個關鍵的齒輪和鋸片了,對了,這鐵做鋸片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