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和老白在經曆了這一路的思考之後,已經相互言明了所思所想,此刻正向米老兒說話,總之就一個字,借。
從米家莊借鍋,不,是租鍋,一隻鍋一天十個銅錢,如果有家庭主婦隨鍋來的,一天二十個錢,而且做飯的人,保證一日三餐。
聽到這個待遇,那米老兒立即招唿一聲,發動全村,立時就湊齊了三口大銅鍋和兩口陶鍋,一口鍋管二十多人的飯食,暫時應該是夠了,老高想。
黃澄澄的黃米下了鍋,石頭支撐著的鍋下麵,劈柴的火舌舔著鍋底,在黑暗即將來襲的時候,這片打穀場上,已經飄蕩著黃米飯的香氣。
就是純純的黃米幹飯,沒有佐餐的菜肴,老高在煮飯的時候就在米飯中放了鹽,那種很粗糲的青黑色鹽塊。
幸虧自己買的碗足夠,老白這個時候想,看著那些隨便折了根樹枝當筷子,或者直接上手的家夥,一個個端著自己的飯碗,圍蹲在鍋邊,一邊吃飯一邊看鍋的人,老白也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了。
飯顯然做少了,但今天也隻能這樣子了,老高想。
但無論如何,今天顯然是個好的開局,不但一下子解決了接下來補給的問題,還一下子爭取到了這麽多的勞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由阿桂帶來的勞力,雖然看起來一個個麵黃肌瘦,但見過了這個時代勞力的情況之後,老高明白這些到來的勞力好歹也算得上是青壯了。
接下來的工作,無論是挖掘窯洞還是挖掘壕溝,都是繁重的建築工作,在這個時代來說,這些都是屬於繁重的體力勞動了,所以在營養方麵,一定得給予充足的保障,剛剛已經和米老兒這些米家莊的話事人溝通過了,當聽到接下來將會修建一所塾學之後,米老兒毫不猶豫地同意把土地廟附近的土地全部送給老高他們。
雖然老高嚴重懷疑米老兒他們對於這些土地的所有權,但是,在官府都跑了的現在,本鄉本土的鄉民,顯然對這裏的一切是有決定權的,所以對於米老兒等人的好意,老高都一一謝過了,在做了進一步的溝通之後,米老兒等人表示,米家莊的所有勞力,老高他們在提供飯食的情況下,都可以調配使用。
於是,老高他們在得到了百多個青壯勞動力之後,又有米家莊近百人的男女老幼助陣,算起來陣仗也算是不小了,即便是在後世,一個兩三百人的工程隊,也算是人數比較眾多的工程隊了,這樣的一群人,隻要合理調配,就能在短時間內按照眾人的想法,把眾人初步的規劃落實到真正的現實當中來。
有了阿桂的幫忙,這些前來“義務”幫忙的勞力,也不用老高等人過於操心,於是,在一餐眾人都算滿意的晚飯之後,老高早早就宣布了今天過夜的地點,就暫時在打穀場,而且按照老高的估計,在半個月之內,這裏將會成為這支工程隊的後勤保障中心。
借助著落日的餘暉,在反複叮囑阿桂注意夜間防火安全之後,老高等人就迴到了暫居的小院當中,今夜注定會是個不眠之夜,因為千頭萬緒的事情,都需要在今天晚上安排明白,包括眾人的分工,中間如何協作等等,這些事情如果安排不好,很容易導致窩工。
於是,晚上的碰頭會,就成了任務的布置會,這場由白珊做記錄的會議,就成為了這些後世來客到大漢之後的第一次正式的建設會議,後來還會有很多類似的會議,但是今天晚上的這場會議,無論從模式上還是基調上,都確定了眾人平等的議事模式。
經過一番商討之後,陳飛這位後世的礦工,雖然一再推拒,但是仍然被眾人任命為基地的總工程師,老高被推舉為基地負責人,主要負責各支隊伍的總體協調,老白在完成木筏的製作之後,將會負責工坊的建設,而吳俊這位後世隻在遊戲中排過兵布過陣的學生,將會建設第一支保衛力量,老高的夫人,現在被稱為高大夫的,就成了專職醫療衛生和後勤的負責人。
白珊負責所有事項的記錄,也就是眾人的秘書,她的工作就是負責日常各類協調事項的記錄,並每周形成一份報告,方便傳達給眾人,而白天被任命為了即將興建的學校的負責人,負責校舍的總體規劃,最主要的是,這位後世的學渣,將會在一個月之內利用業餘時間,編寫出一本教材出來,當然,編寫教材的工作,各人都有負責的方麵,比如老高負責農業的部分,老白負責手工業的部分,陳飛負責技能的部分,白大夫負責醫療衛生知識科普的部分,白天他們三個學生仔,將會匯編眾人的零碎知識,真正編撰出一本教材出來。
按照眾人的想法,等第一批窯洞建設起來之後,將會作為第一批教室兼宿舍使用,那個時候每天晚上就會抽出兩個小時,用以對勞工隊伍進行一定的培訓,一邊積累經驗,一邊完善教材,最終形成第一批合用的人力,為將來招收第一批學生打好基礎。
動物脂肪的味道充斥著室內,老白又加了一根燈芯,讓燈光變得更明亮了些,但是感覺那煙太大了,白大夫不止一次表示,眼睛被熏得發澀,但實際條件就這樣,如果木筏盡快完工,就能把兩輛汽車渡過河來,到時候從車上拆卸一些燈下來,就能解決夜間的照明問題了,老白相當自信地表示,到時候用汽車上的陪檢為大家供上電,至少照明和給電子產品充電是沒問題的,有了電子產品的幫助,眾人的工作將會更加如虎添翼。
雖然這個時候沒有網絡,但是好歹能用這些基礎的工具,做很多事情了,不然,光是日常所需的紙張,就是個暫時不能解決的大問題,不能每天還要有專人負責削木板吧。
從米家莊借鍋,不,是租鍋,一隻鍋一天十個銅錢,如果有家庭主婦隨鍋來的,一天二十個錢,而且做飯的人,保證一日三餐。
聽到這個待遇,那米老兒立即招唿一聲,發動全村,立時就湊齊了三口大銅鍋和兩口陶鍋,一口鍋管二十多人的飯食,暫時應該是夠了,老高想。
黃澄澄的黃米下了鍋,石頭支撐著的鍋下麵,劈柴的火舌舔著鍋底,在黑暗即將來襲的時候,這片打穀場上,已經飄蕩著黃米飯的香氣。
就是純純的黃米幹飯,沒有佐餐的菜肴,老高在煮飯的時候就在米飯中放了鹽,那種很粗糲的青黑色鹽塊。
幸虧自己買的碗足夠,老白這個時候想,看著那些隨便折了根樹枝當筷子,或者直接上手的家夥,一個個端著自己的飯碗,圍蹲在鍋邊,一邊吃飯一邊看鍋的人,老白也算是明白了,什麽叫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了。
飯顯然做少了,但今天也隻能這樣子了,老高想。
但無論如何,今天顯然是個好的開局,不但一下子解決了接下來補給的問題,還一下子爭取到了這麽多的勞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由阿桂帶來的勞力,雖然看起來一個個麵黃肌瘦,但見過了這個時代勞力的情況之後,老高明白這些到來的勞力好歹也算得上是青壯了。
接下來的工作,無論是挖掘窯洞還是挖掘壕溝,都是繁重的建築工作,在這個時代來說,這些都是屬於繁重的體力勞動了,所以在營養方麵,一定得給予充足的保障,剛剛已經和米老兒這些米家莊的話事人溝通過了,當聽到接下來將會修建一所塾學之後,米老兒毫不猶豫地同意把土地廟附近的土地全部送給老高他們。
雖然老高嚴重懷疑米老兒他們對於這些土地的所有權,但是,在官府都跑了的現在,本鄉本土的鄉民,顯然對這裏的一切是有決定權的,所以對於米老兒等人的好意,老高都一一謝過了,在做了進一步的溝通之後,米老兒等人表示,米家莊的所有勞力,老高他們在提供飯食的情況下,都可以調配使用。
於是,老高他們在得到了百多個青壯勞動力之後,又有米家莊近百人的男女老幼助陣,算起來陣仗也算是不小了,即便是在後世,一個兩三百人的工程隊,也算是人數比較眾多的工程隊了,這樣的一群人,隻要合理調配,就能在短時間內按照眾人的想法,把眾人初步的規劃落實到真正的現實當中來。
有了阿桂的幫忙,這些前來“義務”幫忙的勞力,也不用老高等人過於操心,於是,在一餐眾人都算滿意的晚飯之後,老高早早就宣布了今天過夜的地點,就暫時在打穀場,而且按照老高的估計,在半個月之內,這裏將會成為這支工程隊的後勤保障中心。
借助著落日的餘暉,在反複叮囑阿桂注意夜間防火安全之後,老高等人就迴到了暫居的小院當中,今夜注定會是個不眠之夜,因為千頭萬緒的事情,都需要在今天晚上安排明白,包括眾人的分工,中間如何協作等等,這些事情如果安排不好,很容易導致窩工。
於是,晚上的碰頭會,就成了任務的布置會,這場由白珊做記錄的會議,就成為了這些後世來客到大漢之後的第一次正式的建設會議,後來還會有很多類似的會議,但是今天晚上的這場會議,無論從模式上還是基調上,都確定了眾人平等的議事模式。
經過一番商討之後,陳飛這位後世的礦工,雖然一再推拒,但是仍然被眾人任命為基地的總工程師,老高被推舉為基地負責人,主要負責各支隊伍的總體協調,老白在完成木筏的製作之後,將會負責工坊的建設,而吳俊這位後世隻在遊戲中排過兵布過陣的學生,將會建設第一支保衛力量,老高的夫人,現在被稱為高大夫的,就成了專職醫療衛生和後勤的負責人。
白珊負責所有事項的記錄,也就是眾人的秘書,她的工作就是負責日常各類協調事項的記錄,並每周形成一份報告,方便傳達給眾人,而白天被任命為了即將興建的學校的負責人,負責校舍的總體規劃,最主要的是,這位後世的學渣,將會在一個月之內利用業餘時間,編寫出一本教材出來,當然,編寫教材的工作,各人都有負責的方麵,比如老高負責農業的部分,老白負責手工業的部分,陳飛負責技能的部分,白大夫負責醫療衛生知識科普的部分,白天他們三個學生仔,將會匯編眾人的零碎知識,真正編撰出一本教材出來。
按照眾人的想法,等第一批窯洞建設起來之後,將會作為第一批教室兼宿舍使用,那個時候每天晚上就會抽出兩個小時,用以對勞工隊伍進行一定的培訓,一邊積累經驗,一邊完善教材,最終形成第一批合用的人力,為將來招收第一批學生打好基礎。
動物脂肪的味道充斥著室內,老白又加了一根燈芯,讓燈光變得更明亮了些,但是感覺那煙太大了,白大夫不止一次表示,眼睛被熏得發澀,但實際條件就這樣,如果木筏盡快完工,就能把兩輛汽車渡過河來,到時候從車上拆卸一些燈下來,就能解決夜間的照明問題了,老白相當自信地表示,到時候用汽車上的陪檢為大家供上電,至少照明和給電子產品充電是沒問題的,有了電子產品的幫助,眾人的工作將會更加如虎添翼。
雖然這個時候沒有網絡,但是好歹能用這些基礎的工具,做很多事情了,不然,光是日常所需的紙張,就是個暫時不能解決的大問題,不能每天還要有專人負責削木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