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何掌櫃的震驚已經無法用常規的語言來表達了,隻是木然地接過紙張來,視線費力地看過一遍,好在老高對於繁體字雖然不是非常熟悉,但對於一些常用物字,用到繁體字的實在不多,而且老高也照顧古人的閱讀習慣,是從右上向左下書寫的正楷字,所以看起來還算是障礙不多,等老高把何掌櫃不明白的幾處地方再一次說明之後,這張在何掌櫃看來匪夷所思的清單,就算是正是成型了。


    對於老高他們所需的豆油之類,何掌櫃隻得表示沒有,隻好用羊油等動物性油脂代替,同時也答應老高,采購一批黑豆等豆類,隨物資一並送去米家莊。


    老白看得直搖頭,和這些古人溝通起來真是費勁,明明三言兩語可以交代清楚的,因為時代和認知的差異,很多事情都需要從頭來講,就拿那豆油來說,這玩意漢代居然沒有,老高其實也忘了豆油是什麽時候出現的了,隻好解釋是從黑豆、黃豆當中壓榨出來的油,在何掌櫃一再表示自己從未見過之後,老高隻好接受了這個時代還沒有豆油這個現實。


    待到一切交代清楚,並表示讓何掌櫃代為向何東家致謝之後,兩人才與何掌櫃告辭,何掌櫃表示多數的物資明日午後大致可以送到米家莊,兩人再次感謝後告辭而去。


    既然該辦的事情已經辦完,兩人就沿著街道,向米老幺等候的地方而去,匯合了米老幺之後,別無他事,在車後黑壓壓的人群無法言說的目光當中,三人離開街道,向著米家莊迴程。


    由於牛車之上已經放滿了物資,兩人隻好安步當車,米老幺一再示意老高可以坐到另一側的車轅上,老高笑著拒絕了。


    在老高看來,那破車轅,實在是沒什麽可坐的,比走路還受罪,顛簸得要命不說,還硌屁股得很,還不如和老白一邊走一邊商量一些事情。


    等兩人把一些近期要做的事情初步交流之後,就聽得那米老幺吆喝著停下了牛車,老高正想問問情況,抬頭越過牛車就看到前麵路邊黑壓壓地一片人頭,正要發問,就看到方才離開的阿桂已經從人群當中越眾而出,朝著兩人的方向而來。


    兩人隻好迎了上去,原來這片人頭,就是何掌櫃叮囑阿桂給兩人招來的勞動力了,看著這些麵色黝黑的青壯年、中年勞力,很多還背著羊皮卷,老高就知道攤上事了。


    剛才隻顧著招募勞動力了,卻忘記了,這麽多的人,後勤可暫時沒辦法解決,總不能讓人家露宿野外吧,此刻隻好把實情向阿桂表明。


    那阿桂聽過兩人的擔憂之後,馬上搖手表示無礙,而且表示,隻需有幹草即可,老高老白才明白,這個時代的窮人,其實連上有片瓦安身的日子都還沒有完全過上,很多人家都靠幹草堆度日,貧戶的日常就是居住在幹草堆裏的。


    在明白了這些的老白簡直被聽到的這一切驚呆了,那些有羊皮卷的,明顯是幹活的時候還自帶行李的一部分,那些連羊皮卷都沒有的,可真的隻能靠鑽到草堆裏過夜了。


    沒辦法,在向米老幺問明米家莊閑置房屋的情況之後,兩人也打消了把這些人往迴趕的念頭,既然招也招來了,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好歹住的地方無需多久就能解決,其他的,車到山前必有路吧。


    於是,米老幺趕著牛車在前,車後跟著老高兩人,後麵就是阿桂領著的百多人了,老高注意到,人群中的一些人,根本達不到老高要求的勞動力標準,但看著那些畏畏縮縮的半大孩子,老高老白都搖了搖頭沒說什麽。


    這些明顯就是聽到一日兩餐之後,趕去米家莊吃飯的吧,擱在古代來說,這就是去米家莊就食的,既然招募來了,而且暫時也沒有缺糧的擔憂,讓這些人吃點飯,也吃不窮自己,何況,對於急需勞動力的老高他們來說,來的人,真的是越多越好,雖然泥沙俱下,但總算是聊勝於無了,孩子至少也能幹點輕體力勞動不是?


    因為有一群人跟著的緣故,老高反倒覺得迴程雖然是重載,但比上午過來的時候更快了不少,主要原因就是那二三十個小孩子,在方才遇到坡道,牛車吃力的時候,那阿桂一聲招唿,一揮手,這二三十個孩子就蜂擁上前,推著牛車就上了坡,然後一路上就靠著這群半大孩子,連那老牛似乎都覺得比拉空車輕鬆了許多。


    看著這群很多連鞋子都沒有,赤腳大步跟在牛車後麵的孩子,就連平日喜怒不形於色的老白,也不由地紅了眼眶,雖然這裏屬於邊塞,雖然真正的戰亂還沒有開始,但這還是後世所說的盛世麽?那真正的亂世又該是什麽模樣。


    自己幾人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有些事情,有些人的命運,注定會被改變,這一刻,老白感覺自己的心境得到了升華,覺得自己這些人,被無緣無故地送到古代這邊荒之地,就一定要做些什麽,否則,大丈夫到此一遊,豈能庸庸碌碌,毫無聲息地銷聲匿跡?


    不遠處,米家莊的那棵高大的胡楊樹,從坡地漸漸顯露了出來,此刻,距離日落,大概還有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了。


    到了米家莊,自然又是一番喧鬧,那米老兒等人早已得到消息,早早迎了出來,看到這陣仗頗大,早有預見的米老兒就直接把眾人引到了打穀場。


    打穀場的場地頗大,一些幹草垛散落在打穀場的四周,一些草垛上,明顯有人打出的草洞子,很明顯,不止是何東家的農莊中有人居無定所,連米家莊上,也有上無片瓦的窮苦人存在,隻不過,對於米家莊而言,絕大多數的族人還是有泥屋棲身,而對於何掌櫃那樣以貧雇農為主的農莊來說,恐怕沒有房子住的流民還很是不少的。


    那何東家,隻是給了這些人吃飯的權利,很多人恐怕一日隻有一餐,連房子也沒有,隻是因為農莊比起野外安全些,就能有這麽多人可以任意使喚,對於自己這些人來說,又有什麽無法克服的困難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