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嘛,暫時就米家莊和周邊去拉人頭了。”


    計議已定,眾人基本也算得上是臨時都有了任務,人就是這樣,沒有事情做的時候,一個個顯得六神無主,一旦有了事情做,反而人人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手頭反正也沒什麽事情,眾人打算一起去土地廟附近的那片地看看,既然準備自己建學校,那麽這個臨時借住的小院子,肯定是在學校建好後要還迴去的,如果能按自己的想法建起來學校,那建幾間自己住的房子就更沒什麽問題了。


    於是眾人立即行動,一起朝著土地廟的方向去了。


    土地廟在村子的南偏西方向,這裏是一處天然的小高地,遠處看似乎還有一座長滿了野草的小土山。


    到了近處,卻發現這座土地廟實在是小得很,除了一個大門臉之外,後麵隻有小半間房子,裏麵供奉的土地,也隻剩下了內裏的木構件,看著那已經破裂了腦袋,露出了裏麵草繩纏著木棍的塑像,眾人倒有些悻然。


    土地廟後的小土山,遠處看著不太雄偉,到了近處,卻發現還算不錯,這是一座方圓大約百多畝的土山,最高處大約有三十來米,也算是方圓有數的製高點了。


    “這裏可以挖溝取土,這裏可以建個磚窯,至於燃料,從這山腳下砍,正好也順便清理地盤了。”


    “嗯,挖溝的時候可以挖寬一些,不妨直接外擴一裏,把土地廟包括進來,這樣山腳下挖出來的溝可以灌上水,土地廟到時候拆了,那地方修個吊橋,平時設個門禁,也好防備。”


    “那工程可就大了去了,需要多少人,這兩三個月能搞完嗎?”


    “我是說遠期計劃,近期可以先從半山取土,正好削出個陡崖出來,就在崖壁上開鑿窯洞,今年冬天就住窯洞吧,這樣用工最少,也最符合實際。”老高迴道。


    “掏窯洞這個辦法不錯,時間也完全來得及。”陳飛似乎對於掏窯洞這事情很激動。


    “我小時候在陝北長大,住的就是窯洞,對建窯洞可是最有心得了。”


    老高老白聽陳飛這樣說,頓時大喜。如果這樣,當務之急就輕鬆解決了。


    而且那些向陽的窯洞,今後完全可以作為商棧的庫房來使用,既能方便防火,還能便於防守,的確是不錯的主意。


    “靠河那邊修條小路,山頂上也能修不少房子住人,到時候外麵有壕溝和城牆防禦,實在不行還可以退到山上,形成二三級防禦”


    說話的卻是吳俊,這孩子平時不做聲,這個時候出聲,倒是讓人刮目相看。


    而且人家出的這個主意,的確也是非常切中要害的,老白不禁大喜:“小俊說的不錯,我看那山頂上駐紮幾百人沒問題,如果能靠著這個防禦設施,絕對能堅守很長時間。”


    “靠河那邊挖個碼頭,如果實在守不住,坐上船就跑了”那吳俊卻是繼續補充道。


    四個大人聽了這話,老高帶頭,朝著靠河那邊走去,明顯是被吳俊所說的話所打動,想去現場再確認一下。


    幾人走出小一裏路,就到了河邊,正好,那小土山的西側山坡,就在河邊終止了,看情況,吳俊剛才所說的,完全可行,如果是那樣,真就是進可攻,退可守,守不住還有更大的退路,而且如果在山坡上修上一段防禦工事,延伸到河邊,就完全不用擔心補給被切斷了,如果在碼頭兩邊修上兩三道長牆,完全可以讓碼頭也形成一個堡壘,這樣的地方,即便是幾百人駐守,防禦上千人,甚至上萬人,也不是沒有可能。


    平時完全可以用最少的防禦人數,達到最好的防禦目的,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地勢,又把人少的風險降到了最低。


    “小俊,不錯啊,你這腦袋瓜,比起小天可強多了,你是學啥的。”老白開心道。


    “遊戲裏學的,白叔叔。”


    “啥遊戲?”“塔防。”


    聽到這裏,大家不由地哈哈大笑起來。


    於是,這場來確定學校選址的考察,最後就變成了控製河岸的考察,最終眾人形成的意見就是,把這片風水寶地,經營成一處長久控製的堡壘,或者直接就經營成眾人今後的據點。


    至於學校,那就先用窯洞對付著,到了明年開春化凍,從小山的北麵那片小高地上重建,如果算上那片小高地,全部築成長牆防守,其實也增加不了多少工程量,反而會讓那片小高地形成一處新的堡壘,遮護這裏。


    計議已定,眾人很快就確定了開工方案,馬上籌備糧食和財物,雇傭勞動力動工開建,至於磚窯,也不用著急建了,陳飛確定了當務之急就是趁著天熱集中打土坯,取土的時候連窯洞一起掏好,就在窯洞裏燒磚。


    “如果實在燒不夠,到時候土坯也能直接用。”陳飛補充道。


    “好,那就這麽辦了,阿俊你迴去把今天大家商量好的用張白紙記錄下來,小天和珊珊一起協助,有問題就問你們陳叔叔。”老高馬上給三位年輕的老師布置了任務。


    “高大夫,能不能開個醫療班?”老高征求自家老婆的意見。


    “幹啥的,治人的還是治牲口的?”高敏問。


    “啥都治,就是培養蒙古大夫的,水平不用太高,入門就行的那種,我們以後的商隊得到處走,不論是自己還是商業夥伴,都需要醫療服務,我了解過這個時代的醫療,可以說是差得很,中原地區還好一些,但大夫也是奇缺,這個時候的人生病,那可就是真的和天爭命的。”


    “那沒問題,有大半年一年的時間,應該就能應付一般的問題,主要還是得靠實際操作,理論上的知識可以以後慢慢補”高敏迴答。


    “那沒問題,到時候就從學生裏麵抽,我們不可能是全日製的學校,半工半讀的最好了,到時候一出來就能做事,能成為我們的助力。”老白開心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漢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筆刀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筆刀客並收藏北漢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