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打聽
戀愛腦公主重生,暴虐侯府滿門 作者:韓東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墨儀朱唇輕啟,柔柔的嗯了一聲。
傅城看著方墨儀,迴想著往事種種,恍如隔世,有些失神。前世本以為她尋得良人,隻能黯然退出,可沒想到勇冠侯府全然沒有擔當,新皇一句暗示的話,就給她喂了毒藥。如果是他,他肯定不惜一切代價的護著她的。
“慶國公明日便出征南明國?”方墨儀問道,手裏的帕子攥的緊緊的。
傅城點了點頭,六公主最近倒是越來越關心國家大事了,以前他跟她提起朝堂相關的一些事兒,她半點興趣也沒有,還說他無趣的很呢。
方墨儀抿著嘴,臉上的表情嚴肅了起來,慶國公出征這事兒,她琢磨了幾天了,南明國最近內亂不斷,小皇帝剛滿十三歲,手裏沒有實權,實際權力掌握在他的皇叔護國大將軍手裏。文臣武將暗自站隊,外戚宦官也加入了這場權力之爭。
和順帝以南明國的人在大川國邊境燒殺搶掠為由,派慶國公領兵出征。
他打的什麽算盤,以前世的結果來看,是一石三鳥:除掉大皇子,拿下南明國土地,奪慶國公的兵權。
大皇子在南明國做質子,他是先皇後的兒子,先皇後死的早,大皇子尚在繈褓中,就成了沒娘的孩子。
當年南明國國運正盛,打到大川國的城門下,和順帝派出使者求和,並把自己的嫡長子,剛滿兩歲的大皇子被送去做質子,一同送去的還有大批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大皇子始終是個隱患,既是嫡長子,又為質二十餘載,與國有功,歸國後,太子的地位恐怕不保。當年和順帝在王府時的那些潛邸舊臣自然是會想盡辦法擁立大皇子。
和順帝對大皇子沒什麽感情,要不是當年他勢微,也不會硬著頭皮娶了前首輔的嫡女劉氏,劉氏長得不好看,還又矮又黑,臉上的一顆大痣就長在唇珠的正上方,每次與她親熱,和順帝都要強忍著惡心。
和順帝登上皇位後三個月,劉皇後就病逝了,具體什麽情況不言而喻了。
兩虎相爭,漁翁得利,和順帝不是把她的九皇弟拉出來抗衡太子嗎,她就把大皇子搞迴來與太子鬥。
“我的大皇兄還在那裏做質子,如果南明國那邊氣急,把他祭旗怎麽辦?”方墨儀一臉的愁容,不過演的有些過了,就算是她的大皇兄,她也沒見過,怎麽會有一絲感情呢。
“有這個可能。”傅城笑了笑,順著她往下說,而後饒有興趣的看著方墨儀,想看看她到底打什麽主意。
“真的?我這個大皇兄很淒慘,剛出生就沒了娘,還不會走路就背井離鄉做質子,想來日子也不好過……”說著,眼裏竟然閃出了淚花。
“嗯……你倒是個重感情的。”傅城忍著笑,鄭重道。
“怎麽著也是我的皇兄,身體裏一半血脈都是相同的,我想著,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我的大皇兄平安歸國。再者,如果大皇兄真的被祭旗了,慶國公也沒辦法和父皇交代呀。”
傅城怎麽會不知和順帝打什麽算盤,他倒想聽聽方墨儀有什麽主意。
“你可有什麽辦法?”傅城問道。
“我一個女子,什麽都沒有,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手頭上還有些銀錢,我想著賄賂打點一下,說不定他們就能把大皇兄放迴來呢。”方墨儀把金樓銀樓的銀錢,庫存都盤了一遍,在保證店鋪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她能支取出來一百萬兩黃金。
傅城點頭,他研究商賈之道,辛苦經營,就是為了這種時候用的,銀錢往往比什麽都好使,用的對了,四兩撥千斤。
“你當真是為了你的大皇兄?”傅城眉毛一挑,眼神有些玩味。
她倒是穩重了不少,如此這般籌謀,像是為了她的九皇弟。
傅城按了按眉心,方墨儀不像以前那般愛鬧了,也許是她發現了。
“什麽話,我當然是了……”方墨儀小嘴一撅,垂下眼眸,不去看他。
“好好好……”傅城見她這般,連忙應承。她是個不禁逗的,真生了氣就不好了。
方墨儀見傅城答應,心裏一喜,“能帶著我去嗎?”
“我去是當軍師的,你去幹什麽?”傅城有些吃驚,出征是個苦差事,方墨儀在深宮中嬌養著長大,應該吃不了這苦吧。
“我想去,在蘭軒閣裏憋悶,也想著親自接大皇兄迴來。”方墨儀眼神期待,“就算你帶我出去解解悶?你別忘了,你可是答應了要娶我的,這點事兒都不應我?”
傅城別過頭,腦子飛速旋轉著。
這倒是個和她朝夕相處的好時機啊。
且讓方墨儀喬裝打扮一番,想必也看不出來,就算看出來了又如何,軍中都是自己人,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雖說出征艱辛,隻要他細心照拂,方墨儀也吃不了什麽苦頭,不如就……
方墨儀看著傅城眼波流轉,時而蹙眉,時而舒展,最後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自古軍中不宜帶著女子,隻能委屈公主暫且裝成我的貼身侍從,伴我左右,也好掩人耳目。”傅城淡淡道,把“貼身”兩個說的重了些。
方墨儀臉一紅,微微抬眼,“嗯……到時候我會帶著金銀珠寶與你會合……”
兩人又商量了一番具體的事宜,方墨儀才道,“我該迴去了準備了。”
她起身就要離開,門一關上,傅城才放鬆了表情。
阿勝推門進來,看著傅城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一時呆愣了一下,“小公爺,您還好嗎?”
傅城神色一頓,整理下表情,略帶嗔怪,“看我平日慣得你,一點規矩都沒有,怎麽不敲門,誰讓你進來的!”
阿勝撓頭,有些委屈,心說不一直這樣的嘛,“阿勝看六公主已經走了,所以趕忙來接您。”
傅城又吩咐阿勝給方墨儀打包好了幾盒新研製的糕點,在九裏香鋪子查看了一番,又吩咐了掌櫃的一些事兒,便打道迴府了。
傅城看著方墨儀,迴想著往事種種,恍如隔世,有些失神。前世本以為她尋得良人,隻能黯然退出,可沒想到勇冠侯府全然沒有擔當,新皇一句暗示的話,就給她喂了毒藥。如果是他,他肯定不惜一切代價的護著她的。
“慶國公明日便出征南明國?”方墨儀問道,手裏的帕子攥的緊緊的。
傅城點了點頭,六公主最近倒是越來越關心國家大事了,以前他跟她提起朝堂相關的一些事兒,她半點興趣也沒有,還說他無趣的很呢。
方墨儀抿著嘴,臉上的表情嚴肅了起來,慶國公出征這事兒,她琢磨了幾天了,南明國最近內亂不斷,小皇帝剛滿十三歲,手裏沒有實權,實際權力掌握在他的皇叔護國大將軍手裏。文臣武將暗自站隊,外戚宦官也加入了這場權力之爭。
和順帝以南明國的人在大川國邊境燒殺搶掠為由,派慶國公領兵出征。
他打的什麽算盤,以前世的結果來看,是一石三鳥:除掉大皇子,拿下南明國土地,奪慶國公的兵權。
大皇子在南明國做質子,他是先皇後的兒子,先皇後死的早,大皇子尚在繈褓中,就成了沒娘的孩子。
當年南明國國運正盛,打到大川國的城門下,和順帝派出使者求和,並把自己的嫡長子,剛滿兩歲的大皇子被送去做質子,一同送去的還有大批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大皇子始終是個隱患,既是嫡長子,又為質二十餘載,與國有功,歸國後,太子的地位恐怕不保。當年和順帝在王府時的那些潛邸舊臣自然是會想盡辦法擁立大皇子。
和順帝對大皇子沒什麽感情,要不是當年他勢微,也不會硬著頭皮娶了前首輔的嫡女劉氏,劉氏長得不好看,還又矮又黑,臉上的一顆大痣就長在唇珠的正上方,每次與她親熱,和順帝都要強忍著惡心。
和順帝登上皇位後三個月,劉皇後就病逝了,具體什麽情況不言而喻了。
兩虎相爭,漁翁得利,和順帝不是把她的九皇弟拉出來抗衡太子嗎,她就把大皇子搞迴來與太子鬥。
“我的大皇兄還在那裏做質子,如果南明國那邊氣急,把他祭旗怎麽辦?”方墨儀一臉的愁容,不過演的有些過了,就算是她的大皇兄,她也沒見過,怎麽會有一絲感情呢。
“有這個可能。”傅城笑了笑,順著她往下說,而後饒有興趣的看著方墨儀,想看看她到底打什麽主意。
“真的?我這個大皇兄很淒慘,剛出生就沒了娘,還不會走路就背井離鄉做質子,想來日子也不好過……”說著,眼裏竟然閃出了淚花。
“嗯……你倒是個重感情的。”傅城忍著笑,鄭重道。
“怎麽著也是我的皇兄,身體裏一半血脈都是相同的,我想著,有沒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我的大皇兄平安歸國。再者,如果大皇兄真的被祭旗了,慶國公也沒辦法和父皇交代呀。”
傅城怎麽會不知和順帝打什麽算盤,他倒想聽聽方墨儀有什麽主意。
“你可有什麽辦法?”傅城問道。
“我一個女子,什麽都沒有,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就是手頭上還有些銀錢,我想著賄賂打點一下,說不定他們就能把大皇兄放迴來呢。”方墨儀把金樓銀樓的銀錢,庫存都盤了一遍,在保證店鋪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她能支取出來一百萬兩黃金。
傅城點頭,他研究商賈之道,辛苦經營,就是為了這種時候用的,銀錢往往比什麽都好使,用的對了,四兩撥千斤。
“你當真是為了你的大皇兄?”傅城眉毛一挑,眼神有些玩味。
她倒是穩重了不少,如此這般籌謀,像是為了她的九皇弟。
傅城按了按眉心,方墨儀不像以前那般愛鬧了,也許是她發現了。
“什麽話,我當然是了……”方墨儀小嘴一撅,垂下眼眸,不去看他。
“好好好……”傅城見她這般,連忙應承。她是個不禁逗的,真生了氣就不好了。
方墨儀見傅城答應,心裏一喜,“能帶著我去嗎?”
“我去是當軍師的,你去幹什麽?”傅城有些吃驚,出征是個苦差事,方墨儀在深宮中嬌養著長大,應該吃不了這苦吧。
“我想去,在蘭軒閣裏憋悶,也想著親自接大皇兄迴來。”方墨儀眼神期待,“就算你帶我出去解解悶?你別忘了,你可是答應了要娶我的,這點事兒都不應我?”
傅城別過頭,腦子飛速旋轉著。
這倒是個和她朝夕相處的好時機啊。
且讓方墨儀喬裝打扮一番,想必也看不出來,就算看出來了又如何,軍中都是自己人,不會有什麽問題的。
雖說出征艱辛,隻要他細心照拂,方墨儀也吃不了什麽苦頭,不如就……
方墨儀看著傅城眼波流轉,時而蹙眉,時而舒展,最後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就知道這事兒成了。
“自古軍中不宜帶著女子,隻能委屈公主暫且裝成我的貼身侍從,伴我左右,也好掩人耳目。”傅城淡淡道,把“貼身”兩個說的重了些。
方墨儀臉一紅,微微抬眼,“嗯……到時候我會帶著金銀珠寶與你會合……”
兩人又商量了一番具體的事宜,方墨儀才道,“我該迴去了準備了。”
她起身就要離開,門一關上,傅城才放鬆了表情。
阿勝推門進來,看著傅城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一時呆愣了一下,“小公爺,您還好嗎?”
傅城神色一頓,整理下表情,略帶嗔怪,“看我平日慣得你,一點規矩都沒有,怎麽不敲門,誰讓你進來的!”
阿勝撓頭,有些委屈,心說不一直這樣的嘛,“阿勝看六公主已經走了,所以趕忙來接您。”
傅城又吩咐阿勝給方墨儀打包好了幾盒新研製的糕點,在九裏香鋪子查看了一番,又吩咐了掌櫃的一些事兒,便打道迴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