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零九年初,在軍備競賽的拉動下,各國長達八年的和平發展,各國的經濟增長相當快,製造業和金融業空前繁榮。
夏國穩居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的身份,聯邦國位居其次,高盧國其三,聯盟國成員排在了後麵,若論總體實力,聯盟國是世界第一。
夏國在經濟超越各國,在資源方麵實現了自給自足,聯邦國的石油因夏國的市場份額減少,營收大幅度下跌,相關的石油公司股價大跌。
值得高興的是,夏國的人均收入中位數逐步趕上來。
李哲給政務院下的指標,從來不是平均,他要看的是大部分百姓的收入。
李哲幾次出宮,親自調研,尋常百姓家,出門打工的,在家務農的,家庭收入增長了不少,家庭年收入基本超過1000元。
由於民生類商品物價接受政府的管控,這樣的年收入,百姓的生活比十年前好了很多。
那個時候,西部地區的人均收入30塊左右。
當然,相比聯邦國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收入不算高,同年對比,聯邦國的個人收入在300-400聯邦元,相當於700-800龍元,合計家庭收入在1500龍元左右。
有差距,不過,差距在逐步縮小。
別人工業化一百多年,夏國才十幾年,要重視工業的紅利積累差距,何況,西方國家收割了大部分殖民地。
國內的流動貨幣總量已達到兩千億龍元,gdp總量800億龍元,相當於133.3億鷹鎊,超過美國的120億鷹鎊,此時,高盧國的是80億鷹鎊,鷹國80億鷹鎊,普國60億鷹鎊。
普魯士上次大戰後,消耗極其大,又失去了殖民地,經濟發展潛力不足。
在財政收入方麵,夏國達到了500億龍元,80多億鷹鎊,超過70億鷹鎊的聯邦國。
短短十年的時間,夏國做到了世界第一。
光是夏國和高盧國的市場,就足夠兩國實現內循環,加上夏國的優勢產業占領美洲市場,貿易順差年年有。
更讓世界恐怖的一點是,夏國在鼓勵人口生育。
截止一九零八年年底,夏國人口突破了七億,全民響應政府的號召,瘋狂造人。
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不是一般國家能想象的。
大鷹帝國擁有印度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殖民地,也不敢這麽瘋狂鼓勵生育。
隻有李哲知道,廣闊的國土需要人來守護,為此,他不惜代價也要鼓勵生下去。
要知道,夏國每年在人口政策上投入的行政開支高達50億龍元,每年還在增加。
若不是財政收入夠高,一定會拖垮整個國家。
夏國的汽車價格低廉,人口多的同時,每家每戶依舊能擁有一輛小車,用來載人出行。
這是李哲十年前的目標,他希望帝國百姓不會為了出行而發愁。
遙想前世,多少人背負著房貸、車貸、教育貸,這一世,他不需要百姓去苦苦掙紮。
帝國不允許浮躁的經濟發展政策。
人多了,車多了,自然是因為公路和鐵路基本修通了。
到今年,帝京直通秦州的的鐵路通車,坐火車就能從國內直達秦州,這條鐵路對帝國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他拉近了夏國國內和秦州百姓的距離,而不是像一塊飛地。
實際上,秦州並不算飛地,波斯王國是夏帝國的附屬國,屬於夏國統治範疇。
北亞中亞經過數年的建設,基建目標基本完成。
夏國移民到這裏,沿著最肥沃的土地落定居點,在廣大的北亞和中亞各省,人口太少,鐵路和公路的要求不是特別高。
反而是內陸地區,人口最集中,地形最複雜。
西南和南洋的地形,專家看了也直搖頭。
基建的其他方麵,包括水利等,也實現了大部分目標,除了一些地形地勢確實難的。
夏國的基礎教育是世界普及率最高的,免費十二年義務教育,不是那個國家能輕易嚐試的,人口越多,負擔越重。
可李哲堅持了下來,甚至將其定為國策。
教育是百年大計,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未來的帝國,需要更多的人才自主創新,去研發科技,去走向太空。
全國科技類高校二十所,全國性政策綜合高校五十所,各省基本上實現兩所綜合性高校的建設,保證優秀人才能穩定上大學。
帝京大學是全國最好的學府,無數的優秀才子以考上帝京大學為目標。
民富國強,李哲一直鼓勵民間企業的發展。
帝國通過皇室商會及政務院的成立的企業掌控一些領域,是為了保證帝國資源控製在政府手中,不能作為資本競逐的目標。
資本帶著血性。
看看現在的聯邦帝國,皇帝和政府完全控製不住國內,想做什麽,需要議會團決定。
國內的資源掌控在議會團成員手中,普通百姓的議價權根本沒有。
當然,李哲不能說這樣的方式是最好的,不過,現階段來說,算是對帝國最好的,李哲也能預測到未來發生的一些事情。
防患於未然,李哲學習怎麽去控製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帝國欣欣向榮的繁華下,民營企業為帝國解決了百分之六七十的就業,貢獻相當的大。
為此,李哲設立了一個帝國企業家貢獻獎,每三年評選一次,鼓勵民營企業主積極發展企業,為民為國出力。
李哲不需要什麽大跨越發展,穩步發展才是硬道理,走得越急,扯得越疼。
而且,李哲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西方國家經常發生的事情,那就是經濟和金融危機。
夏國從一八九六年工業化以來,並未發生生產過剩的情況,一直在增長,可是,增長是有瓶頸的,市場需求不是無限的。
全世界都在發展,都在生產,總歸是要走入過剩陷阱。
到那個時候,要麽是經濟危機,要麽是戰爭。
李哲一直提醒經濟部門要密切注意國內外的經濟活動情況,特別是聯邦國。
聯邦國是資本自由市場,一旦暴雷,那將是全球性的。
夏國和聯邦國在經濟貿易和商業上相融太深。
夏國穩居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的身份,聯邦國位居其次,高盧國其三,聯盟國成員排在了後麵,若論總體實力,聯盟國是世界第一。
夏國在經濟超越各國,在資源方麵實現了自給自足,聯邦國的石油因夏國的市場份額減少,營收大幅度下跌,相關的石油公司股價大跌。
值得高興的是,夏國的人均收入中位數逐步趕上來。
李哲給政務院下的指標,從來不是平均,他要看的是大部分百姓的收入。
李哲幾次出宮,親自調研,尋常百姓家,出門打工的,在家務農的,家庭收入增長了不少,家庭年收入基本超過1000元。
由於民生類商品物價接受政府的管控,這樣的年收入,百姓的生活比十年前好了很多。
那個時候,西部地區的人均收入30塊左右。
當然,相比聯邦國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收入不算高,同年對比,聯邦國的個人收入在300-400聯邦元,相當於700-800龍元,合計家庭收入在1500龍元左右。
有差距,不過,差距在逐步縮小。
別人工業化一百多年,夏國才十幾年,要重視工業的紅利積累差距,何況,西方國家收割了大部分殖民地。
國內的流動貨幣總量已達到兩千億龍元,gdp總量800億龍元,相當於133.3億鷹鎊,超過美國的120億鷹鎊,此時,高盧國的是80億鷹鎊,鷹國80億鷹鎊,普國60億鷹鎊。
普魯士上次大戰後,消耗極其大,又失去了殖民地,經濟發展潛力不足。
在財政收入方麵,夏國達到了500億龍元,80多億鷹鎊,超過70億鷹鎊的聯邦國。
短短十年的時間,夏國做到了世界第一。
光是夏國和高盧國的市場,就足夠兩國實現內循環,加上夏國的優勢產業占領美洲市場,貿易順差年年有。
更讓世界恐怖的一點是,夏國在鼓勵人口生育。
截止一九零八年年底,夏國人口突破了七億,全民響應政府的號召,瘋狂造人。
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不是一般國家能想象的。
大鷹帝國擁有印度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殖民地,也不敢這麽瘋狂鼓勵生育。
隻有李哲知道,廣闊的國土需要人來守護,為此,他不惜代價也要鼓勵生下去。
要知道,夏國每年在人口政策上投入的行政開支高達50億龍元,每年還在增加。
若不是財政收入夠高,一定會拖垮整個國家。
夏國的汽車價格低廉,人口多的同時,每家每戶依舊能擁有一輛小車,用來載人出行。
這是李哲十年前的目標,他希望帝國百姓不會為了出行而發愁。
遙想前世,多少人背負著房貸、車貸、教育貸,這一世,他不需要百姓去苦苦掙紮。
帝國不允許浮躁的經濟發展政策。
人多了,車多了,自然是因為公路和鐵路基本修通了。
到今年,帝京直通秦州的的鐵路通車,坐火車就能從國內直達秦州,這條鐵路對帝國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他拉近了夏國國內和秦州百姓的距離,而不是像一塊飛地。
實際上,秦州並不算飛地,波斯王國是夏帝國的附屬國,屬於夏國統治範疇。
北亞中亞經過數年的建設,基建目標基本完成。
夏國移民到這裏,沿著最肥沃的土地落定居點,在廣大的北亞和中亞各省,人口太少,鐵路和公路的要求不是特別高。
反而是內陸地區,人口最集中,地形最複雜。
西南和南洋的地形,專家看了也直搖頭。
基建的其他方麵,包括水利等,也實現了大部分目標,除了一些地形地勢確實難的。
夏國的基礎教育是世界普及率最高的,免費十二年義務教育,不是那個國家能輕易嚐試的,人口越多,負擔越重。
可李哲堅持了下來,甚至將其定為國策。
教育是百年大計,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未來的帝國,需要更多的人才自主創新,去研發科技,去走向太空。
全國科技類高校二十所,全國性政策綜合高校五十所,各省基本上實現兩所綜合性高校的建設,保證優秀人才能穩定上大學。
帝京大學是全國最好的學府,無數的優秀才子以考上帝京大學為目標。
民富國強,李哲一直鼓勵民間企業的發展。
帝國通過皇室商會及政務院的成立的企業掌控一些領域,是為了保證帝國資源控製在政府手中,不能作為資本競逐的目標。
資本帶著血性。
看看現在的聯邦帝國,皇帝和政府完全控製不住國內,想做什麽,需要議會團決定。
國內的資源掌控在議會團成員手中,普通百姓的議價權根本沒有。
當然,李哲不能說這樣的方式是最好的,不過,現階段來說,算是對帝國最好的,李哲也能預測到未來發生的一些事情。
防患於未然,李哲學習怎麽去控製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帝國欣欣向榮的繁華下,民營企業為帝國解決了百分之六七十的就業,貢獻相當的大。
為此,李哲設立了一個帝國企業家貢獻獎,每三年評選一次,鼓勵民營企業主積極發展企業,為民為國出力。
李哲不需要什麽大跨越發展,穩步發展才是硬道理,走得越急,扯得越疼。
而且,李哲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西方國家經常發生的事情,那就是經濟和金融危機。
夏國從一八九六年工業化以來,並未發生生產過剩的情況,一直在增長,可是,增長是有瓶頸的,市場需求不是無限的。
全世界都在發展,都在生產,總歸是要走入過剩陷阱。
到那個時候,要麽是經濟危機,要麽是戰爭。
李哲一直提醒經濟部門要密切注意國內外的經濟活動情況,特別是聯邦國。
聯邦國是資本自由市場,一旦暴雷,那將是全球性的。
夏國和聯邦國在經濟貿易和商業上相融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