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大捷,讓李哲及軍方高層喜笑顏開。
此戰,不僅收複了西域,控製了中亞,還解決了遊牧民族的問題。
立國的誘惑,誰都抵擋不住。
中亞雖然有哈薩克草原,但大部分地區是沙漠和高原,並不適合草原民族生活。
相反,東歐草原水源充沛,地廣人稀,很適合中亞五大族去征服。
而且,五大族立國於烏拉爾以東,將是夏國製衡東歐的重要前進基地。
李哲一直實行的是遷移製度,隻有地盤掌握在大融合的夏族手裏,才是最放心的。
從沙俄手中占領了這麽多地盤,這一次無論戰爭以何種方式結束,沙俄帝國終將成為過去。
夏國過去受限於運輸條件,現在這項條件不存在了。
夏國的基建工程隊可以跟著軍隊一起行動,邊打邊建設,將補給線延伸到中亞和烏拉爾山是沒有問題的。
李哲的胃口已經不僅僅是收複失去的地區了。
他要整個烏拉爾以東地區。
“誌安,傳令給第一集團軍,讓他們派出部隊,越過興安嶺,向北占領沙俄軍各處城鎮,遇到抵抗,不要留情。”
隻要實際控製,等歐陸戰場打贏了,談判桌上,沙俄的餘地就會更少。
“是,陛下。”李誌安欣然領命。
歐陸聯盟國實力太弱,根本擋不住北大西洋聯盟。
“在王忠義發起下一次進攻後,跟進戰果,適當進行國內動員,若是普魯士和奧利國硬抗到底,帝國陸軍需要翻越烏拉爾山,歐陸戰場需要投入更多的士兵。”
“煥文要提前做好準備。”
在亞眠反擊戰後,普軍在各處戰場停了下來,雙方都在積蓄力量,像是約定好要進行一場大決戰。
不過,李哲相信,夏高聯軍的勝算更高一些。
之所以要進行動員,就是考慮到聯盟國的戰爭潛力,沙俄帝國在沒有內部的壓力下,戰爭潛力很大,真要翻越烏拉爾山,李哲都有點頭疼。
“是,陛下。”林煥文不想擴大戰爭,這樣會影響國內經濟的運行,可戰爭打到現在,不是他能反對的。
李哲看向軍工部張亮,“張愛卿,九大軍工區產能跟得上嗎?”
夏國的軍隊作戰人數翻了一番,對軍工部來說壓力增加了數倍。
張亮蒼老的臉搖頭,“陛下,臣一直在盯著,目前九大軍工區的生產還未到三班倒的程度,武器彈藥方麵請陛下放心。”
“那就好,朕相信你的能力。”李哲知道張亮不會隱藏問題,能這麽說,就代表暫時沒有問題。
這時,李哲有一個想法,若是要徹底擊敗普國,打進普國本土,那麽光靠步兵是很吃力的。
其他國家可以用步兵橫推,普魯士不一樣,他的動員潛力僅次於沙俄帝國。
李哲想到這裏,看向張明宇,“張卿,坦克試驗部隊的效果如何?”
在戰爭期間,輕型坦克定型了,生產出了五百輛,組建了一個坦克試驗師。
“陛下,效果很好,臣相信,若是這支部隊出現在歐陸平原,會震驚世界。”提到這個,張明宇嘴角樂開了。
這支部隊是李哲交代他秘密訓練的,除了軍方幾位大佬,根本無人知道。
雖然這支部隊僅僅成軍不到四個月,可在李哲的基本思路下形成的戰術比騎兵威力還大。
對於張明宇這種從舊時代軍隊轉變過來的人來說,這簡直是逆天武器。
“好,那就等王忠義他們的消息了,若是第一次大決戰打得傷亡太大,就派坦克部隊上場。”
李哲心裏有底了。
定型的輕型坦克相當於中型坦克初期的設計,坦克的裝甲和車身比圖紙的雷諾大了很多。
李哲沒有在提供第二份圖紙,雖然他的係統裏攢滿了軍功點。
他需要軍工部的設計人員主動成長,而不是被動接受。
他帶著係統,終究有老去和死去的一天。
夏國計劃著下一場大戰的時候,沙皇亞曆山大五世卻很難受。
北亞一戰為主動進攻,就丟失了大片國土。
對於中亞被夏國所控製,亞曆山大五世更是大為震怒。
中亞四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沙俄國可是花了近百年的時間才吞並的。
可是,這才二十多年的時間,又全部丟失了,加上已經丟掉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沙俄國已經損失了上千萬的平方公裏的領土了,雖然這些領土,不是沙漠就是冰原,全部都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但是,這也使得沙俄帝國那龐大的領土瘦了很大的一圈了。
對於前線軍隊的失利,亞曆山大五世非常的生氣,可眼下,他卻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現在的沙俄國,除了伊爾庫茨克被圍的部隊之外,僅僅剩下高加索前線的六十萬軍隊及兩百萬征召一個月的新兵了。
歐洲地區雖然不用放太多的軍隊,可一個多月的新兵派去西伯利亞,是擋不住夏軍的進攻的。
若是夏軍中亞的夏軍北上進攻西西伯利亞地區,切斷遠東鐵路,北亞的沙俄軍將無法持續戰鬥下去。
亞曆山大五世想再擴軍,可威廉三世給他的答複是暫時無法支援沙俄帝國。
這讓亞曆山大五世很失望,感覺沙俄帝國無力迴天了。
普軍很強大,可夏軍首戰一樣擊敗了他們。
這說明,普魯士的本土一樣很危險。
若普魯士戰敗,夏高聯軍將從西部直接進攻沙俄東歐本土,那時,沙俄恐怕要解體了。
到這時,亞曆山大五世才發現自己對戰爭潛力預估太好了。
等真正拚國力的戰爭,才發現沙俄的潛力不足,主要武器自給自足都達不到。
再怎麽無奈,亞曆山大五世還是下令,從新招募的軍隊中,調一百萬人防守烏拉爾山地區,借助烏拉爾山阻止夏軍向東歐進軍。
至於北亞的軍隊和遠東鐵路,他暫時放棄了。
李哲不知道亞曆山大五世的選擇,就算知道,李哲也不擔心,沙俄軍擋不住夏軍的步伐。
李哲的目光更多放在歐陸戰場,他給王忠義和林學陽發電報,一定要打好首次大決戰。
畢竟,雙方準備了大半個月。
此戰,不僅收複了西域,控製了中亞,還解決了遊牧民族的問題。
立國的誘惑,誰都抵擋不住。
中亞雖然有哈薩克草原,但大部分地區是沙漠和高原,並不適合草原民族生活。
相反,東歐草原水源充沛,地廣人稀,很適合中亞五大族去征服。
而且,五大族立國於烏拉爾以東,將是夏國製衡東歐的重要前進基地。
李哲一直實行的是遷移製度,隻有地盤掌握在大融合的夏族手裏,才是最放心的。
從沙俄手中占領了這麽多地盤,這一次無論戰爭以何種方式結束,沙俄帝國終將成為過去。
夏國過去受限於運輸條件,現在這項條件不存在了。
夏國的基建工程隊可以跟著軍隊一起行動,邊打邊建設,將補給線延伸到中亞和烏拉爾山是沒有問題的。
李哲的胃口已經不僅僅是收複失去的地區了。
他要整個烏拉爾以東地區。
“誌安,傳令給第一集團軍,讓他們派出部隊,越過興安嶺,向北占領沙俄軍各處城鎮,遇到抵抗,不要留情。”
隻要實際控製,等歐陸戰場打贏了,談判桌上,沙俄的餘地就會更少。
“是,陛下。”李誌安欣然領命。
歐陸聯盟國實力太弱,根本擋不住北大西洋聯盟。
“在王忠義發起下一次進攻後,跟進戰果,適當進行國內動員,若是普魯士和奧利國硬抗到底,帝國陸軍需要翻越烏拉爾山,歐陸戰場需要投入更多的士兵。”
“煥文要提前做好準備。”
在亞眠反擊戰後,普軍在各處戰場停了下來,雙方都在積蓄力量,像是約定好要進行一場大決戰。
不過,李哲相信,夏高聯軍的勝算更高一些。
之所以要進行動員,就是考慮到聯盟國的戰爭潛力,沙俄帝國在沒有內部的壓力下,戰爭潛力很大,真要翻越烏拉爾山,李哲都有點頭疼。
“是,陛下。”林煥文不想擴大戰爭,這樣會影響國內經濟的運行,可戰爭打到現在,不是他能反對的。
李哲看向軍工部張亮,“張愛卿,九大軍工區產能跟得上嗎?”
夏國的軍隊作戰人數翻了一番,對軍工部來說壓力增加了數倍。
張亮蒼老的臉搖頭,“陛下,臣一直在盯著,目前九大軍工區的生產還未到三班倒的程度,武器彈藥方麵請陛下放心。”
“那就好,朕相信你的能力。”李哲知道張亮不會隱藏問題,能這麽說,就代表暫時沒有問題。
這時,李哲有一個想法,若是要徹底擊敗普國,打進普國本土,那麽光靠步兵是很吃力的。
其他國家可以用步兵橫推,普魯士不一樣,他的動員潛力僅次於沙俄帝國。
李哲想到這裏,看向張明宇,“張卿,坦克試驗部隊的效果如何?”
在戰爭期間,輕型坦克定型了,生產出了五百輛,組建了一個坦克試驗師。
“陛下,效果很好,臣相信,若是這支部隊出現在歐陸平原,會震驚世界。”提到這個,張明宇嘴角樂開了。
這支部隊是李哲交代他秘密訓練的,除了軍方幾位大佬,根本無人知道。
雖然這支部隊僅僅成軍不到四個月,可在李哲的基本思路下形成的戰術比騎兵威力還大。
對於張明宇這種從舊時代軍隊轉變過來的人來說,這簡直是逆天武器。
“好,那就等王忠義他們的消息了,若是第一次大決戰打得傷亡太大,就派坦克部隊上場。”
李哲心裏有底了。
定型的輕型坦克相當於中型坦克初期的設計,坦克的裝甲和車身比圖紙的雷諾大了很多。
李哲沒有在提供第二份圖紙,雖然他的係統裏攢滿了軍功點。
他需要軍工部的設計人員主動成長,而不是被動接受。
他帶著係統,終究有老去和死去的一天。
夏國計劃著下一場大戰的時候,沙皇亞曆山大五世卻很難受。
北亞一戰為主動進攻,就丟失了大片國土。
對於中亞被夏國所控製,亞曆山大五世更是大為震怒。
中亞四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沙俄國可是花了近百年的時間才吞並的。
可是,這才二十多年的時間,又全部丟失了,加上已經丟掉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沙俄國已經損失了上千萬的平方公裏的領土了,雖然這些領土,不是沙漠就是冰原,全部都是鳥不拉屎的地方。
但是,這也使得沙俄帝國那龐大的領土瘦了很大的一圈了。
對於前線軍隊的失利,亞曆山大五世非常的生氣,可眼下,他卻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現在的沙俄國,除了伊爾庫茨克被圍的部隊之外,僅僅剩下高加索前線的六十萬軍隊及兩百萬征召一個月的新兵了。
歐洲地區雖然不用放太多的軍隊,可一個多月的新兵派去西伯利亞,是擋不住夏軍的進攻的。
若是夏軍中亞的夏軍北上進攻西西伯利亞地區,切斷遠東鐵路,北亞的沙俄軍將無法持續戰鬥下去。
亞曆山大五世想再擴軍,可威廉三世給他的答複是暫時無法支援沙俄帝國。
這讓亞曆山大五世很失望,感覺沙俄帝國無力迴天了。
普軍很強大,可夏軍首戰一樣擊敗了他們。
這說明,普魯士的本土一樣很危險。
若普魯士戰敗,夏高聯軍將從西部直接進攻沙俄東歐本土,那時,沙俄恐怕要解體了。
到這時,亞曆山大五世才發現自己對戰爭潛力預估太好了。
等真正拚國力的戰爭,才發現沙俄的潛力不足,主要武器自給自足都達不到。
再怎麽無奈,亞曆山大五世還是下令,從新招募的軍隊中,調一百萬人防守烏拉爾山地區,借助烏拉爾山阻止夏軍向東歐進軍。
至於北亞的軍隊和遠東鐵路,他暫時放棄了。
李哲不知道亞曆山大五世的選擇,就算知道,李哲也不擔心,沙俄軍擋不住夏軍的步伐。
李哲的目光更多放在歐陸戰場,他給王忠義和林學陽發電報,一定要打好首次大決戰。
畢竟,雙方準備了大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