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年計劃的製定,各院各部門著手準備,夏國正式啟動發展引擎。
兩個月後,法伊從高盧國趕迴來,高盧國皇帝和內閣大臣商量了一個月,左右權衡,最終受不了新型戰艦和夏國市場的誘惑,答應了李哲的條件。
星曆一八九六年十一月,夏國與高盧國正式簽訂秘密同盟條約及簽訂一份對外宣布的經濟發展條約。
同盟條約核心內容,高盧國全麵放棄夏國一切利益,雙方在海軍方麵共享新興技術;兩國中任何一方遭到進攻,另一方無條件加入戰爭,主動戰爭除外。
同時,夏國經濟發展需要的設備和資源,優先從高盧國采購,放寬高盧國資本投資界限,但核心國有資源除外。
高盧國和夏國的經濟條約讓世界各國眼紅,特別是聯邦國。
這都還不算,隨著高盧國宣布正式放棄夏國一切利益,一個月交割完畢,這條消息引爆世界輿論,那些在夏國有租界和殖民地的國家騎虎難下。
但沙俄、倭國、伊比利亞國、羅馬國、奧利國等強國未有動作,其他五個小國跟著觀望。
麵對這樣的局麵,李哲改變最初的想法,並未要求剩下十個國家馬上歸還一切利益,先讓他們占著,但封鎖一切陸路海路出口,想進來,交過路費。
又讓外務部發文,失去的,十倍百倍拿迴來。
這份通告,就像一份宣戰稿,引爆了民意。
李哲的威望又上一個高度。
當然,李哲讓宣傳部積極引導,不要讓民眾過度熱戰。
夏國十年計劃發表,讓倭國首相鬆了一口氣,倭國正在加速工業和軍工的發展,麵對打敗世界三大強國的夏國軍隊,倭國勝算不高。
沙俄皇帝倒是很擔憂,可全世界紛紛猜測夏國和高盧國簽訂了某種協議,在沒弄清楚之前,沙俄同樣不敢動。
星曆一八九七年,夏國的各項計劃按部就班進行,不缺錢但缺人,可沒辦法,人才需要培養,李哲加大公派留學力度,希望他們未來迴來報效祖國。
土地改革在全國統一展開,農業部基於前期的經驗,在軍隊配合下,速度推進很快。
在這個過程中,土匪問題一並解決,那些盤踞山林的土匪,不願意改錯歸正者,直接消滅掉。
土地政策和教育政策讓百姓徹底安定下來,他們有了盼頭,下一代有了盼頭。
全國鐵路公路大建設,工人的需求量很大,而李哲下令,國內實行八小時工作製,每天的薪水不能低於五十文錢,保證工人的付出和迴報。
而公路鐵路建成,那得有火車汽車不是嗎。
於是,李哲和葉梓軒商量,正式改組桂王府商會,升級為皇室商會,負責國家重要產業的經營,經營所得一半上交財政部,百分之十交給皇室,百分之二十作為商會發展資金,百分之二十作為獎勵發給員工。
商會成立帝國鐵路公司,負責火車的生產和運營,而鐵路公司本身負責鐵路的設計。
葉梓軒在李哲的授意下,又從高盧國引進汽車產業,成立第一家汽車公司,第一家三輪車機動公司,汽車投放於城市,三輪車投放於村鎮,三輪車需要三輪機動公司去研究,生產出適合夏國地形的車。
有了機動車,自然要有油,商會投資組建第一家石油公司,帝國石油公司,負責石油進口和提煉。
同時,商會投資鋼鐵公司、化工公司等,引領民間投資方向,互相公平競爭。
商業部和工業部聯合製定的各項扶持鼓勵政策,支持民間資本創業,給了許多失去土地的地主和財主機會,憑借政府給他們因配合土地政策得到的十年免稅優勢,這批人開廠成立企業,走在積累財富的前沿。
同時,為了跟國際叫法同步,省城和府城均改稱為市,縣保持不變。
另外,珠江住房模式全國推廣,凡是想要居住在縣城以上的百姓,均可以申請居住房,獲得房產證,隻要每年交稅,就擁有房子的一切權利,政府無權收迴,直到申請換房。居住房由各級政府統一規劃,按照六口之家設計,麵積不低於250平方米,每年每平米按照最低時薪來交房產稅,即250平一年要交1兩6錢,這是很親民無負擔的稅收。
考慮到未來各省各府的城市發展速度不一樣,李哲讓政務院設定了一個稅收係數,比如未來城市發展速度,乘上一點幾的係數,若城市的最低工資調整,住宅稅跟著調整。
對於國內資源,政務院組建國土資源部,負責對國有資源的勘探、開采規劃,經曆前世的資源戰爭,李哲深知資源的重要性。
重點是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
凡是涉及民生和國有資源,李哲不打算全部交給民營資本,公平競爭良性循環。
經過半年的準備,帝國央行定稿新版紙幣,新版紙幣龍鑲四邊,長城兩河在中,紙幣周密設計了防偽標記,稱為龍元。
經過討論,李哲定下基調,夏國實行金本位和信用本位混合製度,以國家保證貨幣的購買力,同時,為了和國際接軌,也為了國內兌換方便,三年內,一兩國內白銀等同於一塊龍元,增發輔幣,角、分、厘。
一文錢可兌換一厘錢,一分錢換十文,一角錢換一百文。
貨幣兌換三年結束,三年後不再流動白銀和銅幣,為了加快進度,政務院要求當地的村鎮政府和銀行要配合執行。
這一年,大夏如春雷一般,翻天覆地。
年末,改革的第一個效果出來了,曆經一年的耕耘,帝國的土地從10億畝增加到15億畝。在農業部的幫助下,百姓家裏堆滿了糧食,實現大豐收。
農業部大臣的臉上笑容不止,開心壞了。
當然,由於全是花錢,改革第一年,帝國有財政收入,但基本忽略不計。
從政務院得到的數據,這一年所有支出項加起來5億龍元,比李哲預想中的還多,但李哲不擔心,隻要基礎打好,兩三年之後就有效果了。
不過,高盧人掙得盆滿缽滿,財政收入比過去翻了半番,奪迴世界第三經濟強國的位置,令其他列強羨慕。
兩個月後,法伊從高盧國趕迴來,高盧國皇帝和內閣大臣商量了一個月,左右權衡,最終受不了新型戰艦和夏國市場的誘惑,答應了李哲的條件。
星曆一八九六年十一月,夏國與高盧國正式簽訂秘密同盟條約及簽訂一份對外宣布的經濟發展條約。
同盟條約核心內容,高盧國全麵放棄夏國一切利益,雙方在海軍方麵共享新興技術;兩國中任何一方遭到進攻,另一方無條件加入戰爭,主動戰爭除外。
同時,夏國經濟發展需要的設備和資源,優先從高盧國采購,放寬高盧國資本投資界限,但核心國有資源除外。
高盧國和夏國的經濟條約讓世界各國眼紅,特別是聯邦國。
這都還不算,隨著高盧國宣布正式放棄夏國一切利益,一個月交割完畢,這條消息引爆世界輿論,那些在夏國有租界和殖民地的國家騎虎難下。
但沙俄、倭國、伊比利亞國、羅馬國、奧利國等強國未有動作,其他五個小國跟著觀望。
麵對這樣的局麵,李哲改變最初的想法,並未要求剩下十個國家馬上歸還一切利益,先讓他們占著,但封鎖一切陸路海路出口,想進來,交過路費。
又讓外務部發文,失去的,十倍百倍拿迴來。
這份通告,就像一份宣戰稿,引爆了民意。
李哲的威望又上一個高度。
當然,李哲讓宣傳部積極引導,不要讓民眾過度熱戰。
夏國十年計劃發表,讓倭國首相鬆了一口氣,倭國正在加速工業和軍工的發展,麵對打敗世界三大強國的夏國軍隊,倭國勝算不高。
沙俄皇帝倒是很擔憂,可全世界紛紛猜測夏國和高盧國簽訂了某種協議,在沒弄清楚之前,沙俄同樣不敢動。
星曆一八九七年,夏國的各項計劃按部就班進行,不缺錢但缺人,可沒辦法,人才需要培養,李哲加大公派留學力度,希望他們未來迴來報效祖國。
土地改革在全國統一展開,農業部基於前期的經驗,在軍隊配合下,速度推進很快。
在這個過程中,土匪問題一並解決,那些盤踞山林的土匪,不願意改錯歸正者,直接消滅掉。
土地政策和教育政策讓百姓徹底安定下來,他們有了盼頭,下一代有了盼頭。
全國鐵路公路大建設,工人的需求量很大,而李哲下令,國內實行八小時工作製,每天的薪水不能低於五十文錢,保證工人的付出和迴報。
而公路鐵路建成,那得有火車汽車不是嗎。
於是,李哲和葉梓軒商量,正式改組桂王府商會,升級為皇室商會,負責國家重要產業的經營,經營所得一半上交財政部,百分之十交給皇室,百分之二十作為商會發展資金,百分之二十作為獎勵發給員工。
商會成立帝國鐵路公司,負責火車的生產和運營,而鐵路公司本身負責鐵路的設計。
葉梓軒在李哲的授意下,又從高盧國引進汽車產業,成立第一家汽車公司,第一家三輪車機動公司,汽車投放於城市,三輪車投放於村鎮,三輪車需要三輪機動公司去研究,生產出適合夏國地形的車。
有了機動車,自然要有油,商會投資組建第一家石油公司,帝國石油公司,負責石油進口和提煉。
同時,商會投資鋼鐵公司、化工公司等,引領民間投資方向,互相公平競爭。
商業部和工業部聯合製定的各項扶持鼓勵政策,支持民間資本創業,給了許多失去土地的地主和財主機會,憑借政府給他們因配合土地政策得到的十年免稅優勢,這批人開廠成立企業,走在積累財富的前沿。
同時,為了跟國際叫法同步,省城和府城均改稱為市,縣保持不變。
另外,珠江住房模式全國推廣,凡是想要居住在縣城以上的百姓,均可以申請居住房,獲得房產證,隻要每年交稅,就擁有房子的一切權利,政府無權收迴,直到申請換房。居住房由各級政府統一規劃,按照六口之家設計,麵積不低於250平方米,每年每平米按照最低時薪來交房產稅,即250平一年要交1兩6錢,這是很親民無負擔的稅收。
考慮到未來各省各府的城市發展速度不一樣,李哲讓政務院設定了一個稅收係數,比如未來城市發展速度,乘上一點幾的係數,若城市的最低工資調整,住宅稅跟著調整。
對於國內資源,政務院組建國土資源部,負責對國有資源的勘探、開采規劃,經曆前世的資源戰爭,李哲深知資源的重要性。
重點是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
凡是涉及民生和國有資源,李哲不打算全部交給民營資本,公平競爭良性循環。
經過半年的準備,帝國央行定稿新版紙幣,新版紙幣龍鑲四邊,長城兩河在中,紙幣周密設計了防偽標記,稱為龍元。
經過討論,李哲定下基調,夏國實行金本位和信用本位混合製度,以國家保證貨幣的購買力,同時,為了和國際接軌,也為了國內兌換方便,三年內,一兩國內白銀等同於一塊龍元,增發輔幣,角、分、厘。
一文錢可兌換一厘錢,一分錢換十文,一角錢換一百文。
貨幣兌換三年結束,三年後不再流動白銀和銅幣,為了加快進度,政務院要求當地的村鎮政府和銀行要配合執行。
這一年,大夏如春雷一般,翻天覆地。
年末,改革的第一個效果出來了,曆經一年的耕耘,帝國的土地從10億畝增加到15億畝。在農業部的幫助下,百姓家裏堆滿了糧食,實現大豐收。
農業部大臣的臉上笑容不止,開心壞了。
當然,由於全是花錢,改革第一年,帝國有財政收入,但基本忽略不計。
從政務院得到的數據,這一年所有支出項加起來5億龍元,比李哲預想中的還多,但李哲不擔心,隻要基礎打好,兩三年之後就有效果了。
不過,高盧人掙得盆滿缽滿,財政收入比過去翻了半番,奪迴世界第三經濟強國的位置,令其他列強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