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宴當天,禦花園群賢畢至。


    除了奔赴洛陽的文人墨客之外,大漢丞相曹操之子曹丕、曹彰,太尉楊彪之子楊修等二代們也在邀請之列。


    禦花園內擺了好幾排桌子,每有一名文士進門,太監張謙都會高聲為其唱名。


    劉協在小黃門左豐的隨侍下,與來到禦花園中的名士們打招唿。


    曹彰與曹丕來得較早,劉協快步上前,對二人招唿道:


    “子桓,子文!”


    曹彰見到劉協頗為激動,高聲應道:


    “陛下!”


    劉協拍了拍曹彰的肩膀,最近這小子總來宮中與自己習武聊天,不知不覺之中曹彰的友好度已經被劉協刷到了73點。


    他給曹彰畫了無數大餅,稱曹彰為日後的征西將軍,為大漢掃除邊患。


    曹彰對‘征西將軍’這個身份深信不疑,一直期待著建功立業,與劉協一同開疆拓土,成為千古君賢臣忠的典範。


    “子文,你來得夠早啊。”


    “名士宴訪客眾多,臣自當在此維持秩序,守護陛下安全!”


    除了曹彰之外,曹操還派夏侯恩率領一隊甲士前來護衛。


    放眼望去,還真都是自己人。


    與曹彰寒暄幾句,劉協又一把抓住了曹丕的手,熱情洋溢道:


    “子桓,你終於來了,朕等了你好久!


    子文、子建他們都經常來宮中探望朕,你為何不來?”


    原來曹丕還奇怪,為何劉協對他們如此熱情,難道他不知道曹操的兒子無法拉攏嗎?


    可現在看曹彰這副忠心耿耿的模樣,曹丕終於懂了,劉協這種做法對忽悠傻子有奇效。


    有勇無謀的曹彰顯然被劉協忽悠瘸了。


    這樣也好,曹彰站在劉協那邊,就意味著永遠失去繼承嗣位的資格。


    至於曹子建…按曹丕猜測,應該是跟劉協互相利用。


    曹丕皮笑肉不笑的對劉協說道:


    “臣要幫著父親處理政務,公務繁忙,所以沒有太多時間來進宮陪伴陛下。


    還請陛下諒解。”


    劉協深以為然的點頭道:


    “公事為重,可子桓也要注意身體才是。


    朕興複漢室的大業,就需要子桓、子文這樣的忠臣輔佐!”


    曹丕迴到自己的座位,心中暗自冷笑。


    劉協居於許都城中,就如籠中之鳥,怎麽折騰都沒有用。


    不管是辦名士宴還是拉攏曹彰,都隻是表麵光鮮罷了。


    過不多時,曹植與數位名士聯袂而來。


    看到穿著帝王服飾的劉協,阮瑀和應瑒驚得眼珠子都要掉在地上了。


    他們怎麽都想不到,在杜康酒樓中與他們飲酒賦詩的人,竟然是大漢皇帝劉協!


    唯有楊修露出了然之色,眼中暗含感激。


    曹植對劉協施禮道:


    “陛下,臣來遲了。”


    劉協扶起曹植,笑著說道:


    “不遲不遲,子建來得正好,名士宴開席還早,諸位先落座吧。


    子瑜與德璉二位先生朕也早就見過了。


    今日你們能來,朕很高興。”


    二人不敢怠慢,恭恭敬敬的對劉協拜道:


    “吾等拜見陛下。”


    幾人依次散去,楊修湊到劉協身前,小聲道:


    “陛下,吾父已經官複原職,這全賴陛下相助。


    陛下的大恩,吾父子銘記於心。”


    劉協身邊並無旁人,便低聲道:


    “你們都是朕的忠臣,朕幫你們也是在幫自己。”


    “陛下放心。


    不論何時,楊家上下都願為陛下驅馳。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曹植到來之後,陸陸續續又來了不少名人。


    有從荊州遠道而來的王粲王仲宣,還有朝中太中大夫,孔子二十世孫孔文舉。


    孔融今年四十六歲,頭發皆已花白。


    見到劉協,孔融深施一禮,對劉協拜道:


    “老臣孔融拜見吾皇,吾皇萬歲。”


    “文舉公,快快請起。”


    孔融是真正忠心於大漢,忠誠於天子的老臣,劉協對他也十分尊重。


    “陛下能辦起這名士宴,證明陛下受士人愛戴,乃是有道明君。


    隻可惜大漢外有群賊環伺,內有奸佞當朝,無法讓陛下一展抱負…”


    劉協握住孔融的手,真誠道:


    “有文舉公這樣的忠臣輔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文舉公請落座吧。”


    名士們來得差不多了,劉協坐在主位上舉起酒樽,對眾人笑道:


    “吾與子建舉辦名士宴,就是為了邀請大漢賢才在此齊聚,飲酒賦詩,交流文學之道。


    今日來了這麽多賢才,朕很高興。


    以後這名士宴還得經常舉辦啊!


    來來來,咱們君臣同飲一杯。”


    眾人一齊舉杯,與劉協共飲。


    曹丕淺嚐輒止,心中對劉協暗暗鄙夷。


    想要掌控朝堂就要手握大權,拉攏這些腐儒有什麽用?


    怪不得父親任由劉協折騰,像他這樣的傀儡君王,實在難成大事。


    幾杯酒下肚之後,眾人麵對劉協這個皇帝也不再拘謹,場麵逐漸熱絡了起來。


    從荊州遠道而來的王粲攬著酒樽笑道:


    “吾不遠千裏而來,隻為與諸位談詩論道。


    隻有酒卻無詩,豈不枉費了這園中美景與桌上珍饈?”


    應瑒笑道:


    “既然仲宣有此雅興,不妨先賦詩一首。”


    “好說好說。


    那吾便拋磚引玉,以待諸位佳作。”


    王粲絲毫不怯場,朗聲誦道:


    “翩翩者鴻,率彼江濱。


    君子於征,爰聘西鄰…”


    有‘書生’命格在,劉協的文學鑒賞能力很強。


    他能感受到王粲這首詩是難得的佳作。


    不過這詩應該是王粲準備了許久的作品,非是即興所作。


    這也正常,名士們在參加交流會的時候,往往都會提前準備作品,以求技驚四座。


    王粲一首誦罷,眾人交口稱讚。


    有他起頭,阮瑀、應瑒等才子紛紛賦詩,名士們大唿過癮,酒喝得越發快了。


    酒過三巡,有名望的名士們都獻上了自己的詩作,名士徐幹大笑道:


    “久聞曹子建乃許都大才,才氣讓天下文人望塵莫及。


    今日盛會乃是陛下與子建主辦,子建為何不賦詩一首,以助酒性?”


    聽徐幹這樣說,眾人紛紛附和:


    “子建,我們都是為你詩作而來!”


    “無酒不成詩,無詩不飲酒,這可是子建你自己說的。”


    “今日美酒足備,就等子建好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天子劉協,添加好友就變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小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小易並收藏三國:天子劉協,添加好友就變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