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下大勢
穿越大唐:縱橫家不好當 作者:聚散流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窗外風雨交加還在持續著,雨水滴滴噠噠打在窗框上。
偶爾有閃電劃破天際,緊接著傳來一陣刺耳的雷鳴,讓這個昏暗的傍晚變得更加沉悶。
這雨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從下午開始便一直在下,逼得附近的商旅不得不投店避雨。
如此冷雨天氣,即使不住宿,取個暖也是好的。
無論是商旅還是江湖客,行走四方,最怕受風寒害了熱病。出門在外,傷寒熱病那是最要命的事情,一旦高燒不退,簡直無藥可治,隻能聽天由命。
不管什麽地方,一旦三教九流的人聚在一起,總是要生出事端來。
易林也是因為站在窗前看著各式各樣的人物匆忙進入客棧,所以才想著下去湊個熱鬧。
其他什麽江湖上的黑白人物都還好說,但護送青離劍的大理寺官員他是一定要去結識一下的。
易林心裏盤算著,將來到了長安城,免不得要和大理寺打交道。大理寺主管朝中刑案,權力涉及三省六部,若是能夠和大理寺的官員結交,將是不可多得仰仗。
自從聽說大理寺護送青離劍的隊伍會落腳三道鎮的客棧,易林心裏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可謂是謀定而後動。
大理寺在京城負責管轄皇權貴族的犯罪案件,是介入朝廷勢力最好的途徑。青離劍是安祿山送給皇上的壽禮,作為負責護送的大理寺官員,他的職位不會低到哪裏去。
曆史的車輪在轉動,若是朝廷不能順利削藩,安史之亂也就不遠了。
易林的心思已經在思考該如何結交權貴,好為將來在長安城立足鋪路。
而小狼還在喋喋不休地說著當今大唐如何如何的內憂外患,糟糕不堪,隻怕遲早要人心渙散,分崩離析。
易林對小狼的囉嗦無可奈何,搖頭苦笑一聲。
易林將思緒從中抽出,投入到窗外遠處的一道閃電。
那一道閃電劃破天際,仿佛被地上的什麽東西指引一般,落在離客棧不遠處的一條街道上。
閃電過後,劈啪一聲,雷鳴震耳欲聾,把整座客棧都衝擊得震動了一下。
易林迴過神來,望著囉嗦不止的小狼,搖頭苦笑道:“你不用發牢騷了,我是不會同意你那什麽挑戰各門各派的餿主意的,我可不想英年早逝。”
自從出島之後,小狼就不斷慫恿易林去洛陽城挑戰各門各派的高手,從此開宗立派,揚名立萬。但易林卻是執意要去長安城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還大言不慚地說什麽要順應天命、匡扶大唐。
在小狼看來,這簡直是癡人說夢。他很清楚他的這位少爺,性子輕浮,之所以想要上京趕考,無非是奔著長安城的風花雪月而去,嘴上卻非要說些冠冕堂皇的窮酸話,也不害臊。就他那吊兒郎當的模樣,能救國救難才怪。
小狼滿臉不服氣地道:“我就是覺得洛陽比長安好。”
易林沒想到小狼還在糾結這事,苦笑道:“當今皇上雄才大略,重掌大權後,勵精圖治,經過了開元盛世,如今的長安又怎麽會比不上洛陽呢。雖然並稱二京,隻不過念在洛陽畢竟是舊都而已。”
小狼似乎心裏還是不爽,悶哼道:“常言道,破船難修,少爺你覺得李氏這艘破船還能撐多久?”
易林嗤之以鼻道:“你懂個貔貅。大唐一時半會還亡不了的!若是治理得當,可能有機會重振昔日輝煌。”
易林不知道曆史軌跡是否會因為他的到來而悄然改變,但他相信,隻要好好謀劃,鏟除奸宦、擺平藩亂,大唐便有可能重新迴到鼎盛時期,國祚永延。
大唐的榮耀與風采是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的。這是易林此生此世的信念。
小狼顯然不如此認為,他始終覺得大唐距離滅亡已經不遠了,而且無藥可救。
他臉色沉重,哼著鼻子說道:“雖然皇上繼位初期確實是有那麽點雄才大略,國家也算昌盛,但如今他縱情聲色,嬌奢淫樂,荒廢朝政,大唐早已不複當初了。聽說他還醉心於煉丹問藥,而且大興土木,建觀求仙,妄想要長生不老,何其荒唐。”
易林也不知道小狼是從哪裏道聽途說來的這些事情,哭笑不得道:“當今皇上也沒有那麽不堪吧?!”
小狼義憤填膺道:“怎麽會沒有?就連茶樓說書的都知道調侃,相鄰諸國不但久不納供,而且屢擾邊境,侵占疆土,三藩問題也日益嚴重,各地勢力雄據一方,居心叵測,再加上這些年來天災人禍,盜匪起起,可謂內憂外患。那個開元盛世的大唐早已成過眼雲煙,現在隻剩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而已。”
易林抓了抓頭,有些氣急敗壞。他苦笑道:“說書先生的話都是故弄玄虛、誇大其詞、博人關注,不可信!”
小狼心中憤懣,反駁道:“就算耳聽為虛,眼見總能為實了吧。我們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百姓疾苦,滿目瘡痍,簡直是難以言喻。如今境況,估計還不如武氏掌權的時候呢。那時候亂是亂了點,但至少國力尚存。”
小狼這一番言論,慷慨激昂,鏗鏘有力。
他雖然不喜歡讀書,但在島上時常會聽到老爺和友人對時政高談闊論,耳濡目染之下,也懂得許多道理,再加上出島之後的經曆,所以他對天下大勢也算是別有一番見解。
易林沒想到一心癡迷武學的小狼談起時局來竟然口若懸河,有理有據。
他驚訝地道:“喲,你小子倒懂得挺多。”
其實易林心中也知道,大唐如今的強大,隻怕是長安城繁華昌盛所營造出來的假象而已,其他地方天災人禍連連,早已民不聊生。
如今的大唐隻怕真的是個爛攤子啊!
匡扶大唐,談何容易。
小狼出島之後一路上見了不少燒殺搶奪、慘絕人寰的景象,對李氏大唐怨念極深,一通貶罵說辭之後,覺得還不痛快。
他繼續義憤填膺地說道:“眾多虎視眈眈的邊境勢力尚且不說,光是一個安祿山,一個哥舒翰,還有一個宋昆山,都是些土皇帝,這就夠皇上頭疼的了。”
說話間,他氣得一個悶哼,繼續說道:“我還聽說,安祿山一人更是兼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一邊敷衍中央,一邊傭兵自重。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幅員遼闊,兵力又是諸鎮之中最強,號稱擁兵百萬,實力之強大,猶如敵國。”
“你話怎麽那麽多!”易林搖頭苦笑道。
小狼嗤之以鼻道:“我還沒說完呢。河東兵強馬壯,相反,中央兵力則不足二十萬,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麵,可謂危機重重。要不是有其他藩鎮勢力相互牽製,估計天下早就大亂了。這天下紛爭的渾水,可不好趟呀。”
易林見小狼越說越激動,而且說的都是些隨時會招來殺身之禍的話,趕緊噓了一聲。
他若有所思,沉吟道:“話可不要亂說,亂說也不要大聲,免得隔牆有耳。你這些大逆不道的話要是被官府的人聽了去,咱們都得人頭不保。”
易林想不明白小狼到底是從哪裏聽來的這些事情,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
不過說來也怪,如此多人都知道安祿山造反之心昭然若現,但為什麽朝廷卻毫無反應,還對他大加封賞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有心無力,所以才充耳不聞麽!
小狼激動地說道:“怕什麽,這裏山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老子想怎麽罵便怎麽罵。虧得那皇帝老兒還有心思過大壽,還好意思派人尋訪天下美女抓迴去做妃嬪呢。自古紅顏禍水,禍國殃民,這曆代曆朝總有皇帝不長教訓,非要重蹈覆轍。真是天道輪迴啊,看來大唐氣數已盡咯。”
易林踢起地麵上一顆石子,打在小狼的腦殼上,小狼吃痛得哎呀一聲叫。
易林沒好氣地苦笑道:“你少爺我可是還要上京考試的人,別禍從口出。不過話說迴來,難得你能看到這層,也算是深思熟慮了。”
他頓了頓,仿佛風雲看淡般說道:“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破船,那麽要修船匠有什麽用呢?知道我為什麽要上京趕考不?”
小狼倒還真沒想過為什麽這個吊兒郎當的少爺會想要進京科舉。
他愣了好一會,撓頭抓耳道:“難道不是因為老爺遺願,要少爺你考取功名,以報皇恩嗎?”
小狼一直以為易林進京趕考是為了入朝為官,然後給大唐皇帝獻上故去老爺殫精竭慮所著的治國理政之良策呢。
易林不以為然地笑道:“你覺得我是那種父命難違的人嗎?我上京自然是有原因的,但卻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光宗耀祖,更不是為了報什麽皇恩。老頭子欠皇帝的情,但我可不欠,我才不去報什麽皇恩呢。哈哈,我是要修船去!”
小狼撓頭,疑惑不解地道:“那我就想不通了,以少爺你的懶散性子,在島上的時候陪夫人去廟裏上香都覺得麻煩,如果不是為了老爺遺願,怎麽可能千裏迢迢上京呢?”
易林哈哈笑道:“出了島,咱們不能像盲頭蒼蠅一樣瞎晃,總要找點事情來做一下。既然這樣,那就順便完成一下易老頭的遺願,也未嚐不可。”
小狼不屑一顧道:“修船可不是件好玩的事。邊境諸國,越發猖狂,三藩勢力,已然失控。如今大唐內憂外患,整個朝廷都無可奈何,文官武將,人心渙散,各求自保。”
易林聳肩說道:“你說的我都知道,但那又如何?”
小狼歎息道:“你要想修這條破船,必然勞心勞力,而且還很難修好,到頭來隻是自討苦吃。還不如我的提議好,咱們遊曆名山大川,挑戰江湖武林各門各派,豈不痛快。”
易林淡然一笑道:“非也非也。自討苦吃可不是我會做的事。我是覺得易老頭去世後,娘親也狠心離開了我們,我們留在易夏莊也沒有什麽用,所以才燒莊出島。進京趕考隻不過是想要找些正事來做而已。”
他舒了口氣,繼續說道:“你少爺我可不是那種心係天下,憂國憂民的人。但既然有條船破了,就去修一修,想必也十分有趣。修好修不好是其次,重要的是過程。過程,懂不?”
小狼嗤之以鼻道:“不懂。”
易林好整以暇道:“天下之事,起因和結果都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點,並無多大意義,而過程才是一條線,才是真正意義之所在。縱然對改變結果有心無力,但為了享受過程也值得一試。”
小狼似乎早已經見慣了易林這一套說辭,嗤笑一聲。他不以為然地道:“事實勝於雄辯,少爺你不用給自己找冠冕堂皇的借口。想去長安城玩樂你就直說,雖然我心裏不樂意,但我還是會陪著你的。”
易林是徹底拿小狼沒轍,苦笑道:“你小子怎麽就這麽倔呢。咱說白了就是得找點事情做做,不然無所事事,得多無聊無趣呀。玩樂之餘,順便完成一下易老頭的遺誌不也挺好麽。浪跡江湖,打打殺殺,不適合我這種讀書人,去繁華的長安城長長見識才能不虛此生。”
小狼搖頭,不以為然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不是二愣子犯傻麽。虧你還好意思扯什麽長見識的大道理。你和老爺一個樣,讀書多了,就喜歡狡辯,鬼話連篇。我讀書少,隻認死理,你可糊弄不了我。”
易林哭笑不得道:“嘿,好你個臭小子,還學會擠兌人了。你少爺我今天還偏就給你扯大道理嘍。你明知和人比武,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什麽還要和人比武?你明知自己終將死去,那為什麽還要活著呢?幹嘛不早死早投胎,然後再死再投胎?”
小狼一愣,啞口無言道:“我……”
易林哈哈笑道:“我我我什麽我。答不上來了吧。敢說我是二愣子,我要是二愣子,那你就是二二愣子。”
小狼氣得麵紅耳赤,語無倫次地激動道:“你你你……強詞奪理,鬼話連篇,胡說八道……明知失敗,有何意義?”
易林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告訴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便是過程的意義。如果明知要死,便什麽都不幹,光坐著等死,那人生在世還有什麽意義。”
他突然想到自己無端端來到這大唐,感慨良多,沉聲說道:“所以說,人雖有一死,但應隨心而活,率性而為,有樂子就得找,有熱鬧就得湊。覺得高興,那就去做,管他奶奶的什麽結果。就如你喜歡打架,想要打架的時候,誰也勸不住。”
小狼一頭霧水,似懂非懂。
他撓了撓頭,似乎茅塞頓開般,也跟著笑道:“嗬嗬,要是老爺知道你遣散下人,還把易夏莊給燒了,隻是為了一時興起想要建功立業,他一定會被氣得從九泉之下跳起來。”
易林問道:“那你後悔出島了麽?”
小狼搖了搖頭,嘿嘿笑道:“不過出了易夏莊,才知道,還是島外的趣事多。也不枉費咱們出來走一趟。”
偶爾有閃電劃破天際,緊接著傳來一陣刺耳的雷鳴,讓這個昏暗的傍晚變得更加沉悶。
這雨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從下午開始便一直在下,逼得附近的商旅不得不投店避雨。
如此冷雨天氣,即使不住宿,取個暖也是好的。
無論是商旅還是江湖客,行走四方,最怕受風寒害了熱病。出門在外,傷寒熱病那是最要命的事情,一旦高燒不退,簡直無藥可治,隻能聽天由命。
不管什麽地方,一旦三教九流的人聚在一起,總是要生出事端來。
易林也是因為站在窗前看著各式各樣的人物匆忙進入客棧,所以才想著下去湊個熱鬧。
其他什麽江湖上的黑白人物都還好說,但護送青離劍的大理寺官員他是一定要去結識一下的。
易林心裏盤算著,將來到了長安城,免不得要和大理寺打交道。大理寺主管朝中刑案,權力涉及三省六部,若是能夠和大理寺的官員結交,將是不可多得仰仗。
自從聽說大理寺護送青離劍的隊伍會落腳三道鎮的客棧,易林心裏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可謂是謀定而後動。
大理寺在京城負責管轄皇權貴族的犯罪案件,是介入朝廷勢力最好的途徑。青離劍是安祿山送給皇上的壽禮,作為負責護送的大理寺官員,他的職位不會低到哪裏去。
曆史的車輪在轉動,若是朝廷不能順利削藩,安史之亂也就不遠了。
易林的心思已經在思考該如何結交權貴,好為將來在長安城立足鋪路。
而小狼還在喋喋不休地說著當今大唐如何如何的內憂外患,糟糕不堪,隻怕遲早要人心渙散,分崩離析。
易林對小狼的囉嗦無可奈何,搖頭苦笑一聲。
易林將思緒從中抽出,投入到窗外遠處的一道閃電。
那一道閃電劃破天際,仿佛被地上的什麽東西指引一般,落在離客棧不遠處的一條街道上。
閃電過後,劈啪一聲,雷鳴震耳欲聾,把整座客棧都衝擊得震動了一下。
易林迴過神來,望著囉嗦不止的小狼,搖頭苦笑道:“你不用發牢騷了,我是不會同意你那什麽挑戰各門各派的餿主意的,我可不想英年早逝。”
自從出島之後,小狼就不斷慫恿易林去洛陽城挑戰各門各派的高手,從此開宗立派,揚名立萬。但易林卻是執意要去長安城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還大言不慚地說什麽要順應天命、匡扶大唐。
在小狼看來,這簡直是癡人說夢。他很清楚他的這位少爺,性子輕浮,之所以想要上京趕考,無非是奔著長安城的風花雪月而去,嘴上卻非要說些冠冕堂皇的窮酸話,也不害臊。就他那吊兒郎當的模樣,能救國救難才怪。
小狼滿臉不服氣地道:“我就是覺得洛陽比長安好。”
易林沒想到小狼還在糾結這事,苦笑道:“當今皇上雄才大略,重掌大權後,勵精圖治,經過了開元盛世,如今的長安又怎麽會比不上洛陽呢。雖然並稱二京,隻不過念在洛陽畢竟是舊都而已。”
小狼似乎心裏還是不爽,悶哼道:“常言道,破船難修,少爺你覺得李氏這艘破船還能撐多久?”
易林嗤之以鼻道:“你懂個貔貅。大唐一時半會還亡不了的!若是治理得當,可能有機會重振昔日輝煌。”
易林不知道曆史軌跡是否會因為他的到來而悄然改變,但他相信,隻要好好謀劃,鏟除奸宦、擺平藩亂,大唐便有可能重新迴到鼎盛時期,國祚永延。
大唐的榮耀與風采是可以一直延續下去的。這是易林此生此世的信念。
小狼顯然不如此認為,他始終覺得大唐距離滅亡已經不遠了,而且無藥可救。
他臉色沉重,哼著鼻子說道:“雖然皇上繼位初期確實是有那麽點雄才大略,國家也算昌盛,但如今他縱情聲色,嬌奢淫樂,荒廢朝政,大唐早已不複當初了。聽說他還醉心於煉丹問藥,而且大興土木,建觀求仙,妄想要長生不老,何其荒唐。”
易林也不知道小狼是從哪裏道聽途說來的這些事情,哭笑不得道:“當今皇上也沒有那麽不堪吧?!”
小狼義憤填膺道:“怎麽會沒有?就連茶樓說書的都知道調侃,相鄰諸國不但久不納供,而且屢擾邊境,侵占疆土,三藩問題也日益嚴重,各地勢力雄據一方,居心叵測,再加上這些年來天災人禍,盜匪起起,可謂內憂外患。那個開元盛世的大唐早已成過眼雲煙,現在隻剩下岌岌可危的爛攤子而已。”
易林抓了抓頭,有些氣急敗壞。他苦笑道:“說書先生的話都是故弄玄虛、誇大其詞、博人關注,不可信!”
小狼心中憤懣,反駁道:“就算耳聽為虛,眼見總能為實了吧。我們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百姓疾苦,滿目瘡痍,簡直是難以言喻。如今境況,估計還不如武氏掌權的時候呢。那時候亂是亂了點,但至少國力尚存。”
小狼這一番言論,慷慨激昂,鏗鏘有力。
他雖然不喜歡讀書,但在島上時常會聽到老爺和友人對時政高談闊論,耳濡目染之下,也懂得許多道理,再加上出島之後的經曆,所以他對天下大勢也算是別有一番見解。
易林沒想到一心癡迷武學的小狼談起時局來竟然口若懸河,有理有據。
他驚訝地道:“喲,你小子倒懂得挺多。”
其實易林心中也知道,大唐如今的強大,隻怕是長安城繁華昌盛所營造出來的假象而已,其他地方天災人禍連連,早已民不聊生。
如今的大唐隻怕真的是個爛攤子啊!
匡扶大唐,談何容易。
小狼出島之後一路上見了不少燒殺搶奪、慘絕人寰的景象,對李氏大唐怨念極深,一通貶罵說辭之後,覺得還不痛快。
他繼續義憤填膺地說道:“眾多虎視眈眈的邊境勢力尚且不說,光是一個安祿山,一個哥舒翰,還有一個宋昆山,都是些土皇帝,這就夠皇上頭疼的了。”
說話間,他氣得一個悶哼,繼續說道:“我還聽說,安祿山一人更是兼任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一邊敷衍中央,一邊傭兵自重。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幅員遼闊,兵力又是諸鎮之中最強,號稱擁兵百萬,實力之強大,猶如敵國。”
“你話怎麽那麽多!”易林搖頭苦笑道。
小狼嗤之以鼻道:“我還沒說完呢。河東兵強馬壯,相反,中央兵力則不足二十萬,形成外重內輕的局麵,可謂危機重重。要不是有其他藩鎮勢力相互牽製,估計天下早就大亂了。這天下紛爭的渾水,可不好趟呀。”
易林見小狼越說越激動,而且說的都是些隨時會招來殺身之禍的話,趕緊噓了一聲。
他若有所思,沉吟道:“話可不要亂說,亂說也不要大聲,免得隔牆有耳。你這些大逆不道的話要是被官府的人聽了去,咱們都得人頭不保。”
易林想不明白小狼到底是從哪裏聽來的這些事情,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
不過說來也怪,如此多人都知道安祿山造反之心昭然若現,但為什麽朝廷卻毫無反應,還對他大加封賞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有心無力,所以才充耳不聞麽!
小狼激動地說道:“怕什麽,這裏山高皇帝遠,誰也管不著,老子想怎麽罵便怎麽罵。虧得那皇帝老兒還有心思過大壽,還好意思派人尋訪天下美女抓迴去做妃嬪呢。自古紅顏禍水,禍國殃民,這曆代曆朝總有皇帝不長教訓,非要重蹈覆轍。真是天道輪迴啊,看來大唐氣數已盡咯。”
易林踢起地麵上一顆石子,打在小狼的腦殼上,小狼吃痛得哎呀一聲叫。
易林沒好氣地苦笑道:“你少爺我可是還要上京考試的人,別禍從口出。不過話說迴來,難得你能看到這層,也算是深思熟慮了。”
他頓了頓,仿佛風雲看淡般說道:“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是破船,那麽要修船匠有什麽用呢?知道我為什麽要上京趕考不?”
小狼倒還真沒想過為什麽這個吊兒郎當的少爺會想要進京科舉。
他愣了好一會,撓頭抓耳道:“難道不是因為老爺遺願,要少爺你考取功名,以報皇恩嗎?”
小狼一直以為易林進京趕考是為了入朝為官,然後給大唐皇帝獻上故去老爺殫精竭慮所著的治國理政之良策呢。
易林不以為然地笑道:“你覺得我是那種父命難違的人嗎?我上京自然是有原因的,但卻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光宗耀祖,更不是為了報什麽皇恩。老頭子欠皇帝的情,但我可不欠,我才不去報什麽皇恩呢。哈哈,我是要修船去!”
小狼撓頭,疑惑不解地道:“那我就想不通了,以少爺你的懶散性子,在島上的時候陪夫人去廟裏上香都覺得麻煩,如果不是為了老爺遺願,怎麽可能千裏迢迢上京呢?”
易林哈哈笑道:“出了島,咱們不能像盲頭蒼蠅一樣瞎晃,總要找點事情來做一下。既然這樣,那就順便完成一下易老頭的遺願,也未嚐不可。”
小狼不屑一顧道:“修船可不是件好玩的事。邊境諸國,越發猖狂,三藩勢力,已然失控。如今大唐內憂外患,整個朝廷都無可奈何,文官武將,人心渙散,各求自保。”
易林聳肩說道:“你說的我都知道,但那又如何?”
小狼歎息道:“你要想修這條破船,必然勞心勞力,而且還很難修好,到頭來隻是自討苦吃。還不如我的提議好,咱們遊曆名山大川,挑戰江湖武林各門各派,豈不痛快。”
易林淡然一笑道:“非也非也。自討苦吃可不是我會做的事。我是覺得易老頭去世後,娘親也狠心離開了我們,我們留在易夏莊也沒有什麽用,所以才燒莊出島。進京趕考隻不過是想要找些正事來做而已。”
他舒了口氣,繼續說道:“你少爺我可不是那種心係天下,憂國憂民的人。但既然有條船破了,就去修一修,想必也十分有趣。修好修不好是其次,重要的是過程。過程,懂不?”
小狼嗤之以鼻道:“不懂。”
易林好整以暇道:“天下之事,起因和結果都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點,並無多大意義,而過程才是一條線,才是真正意義之所在。縱然對改變結果有心無力,但為了享受過程也值得一試。”
小狼似乎早已經見慣了易林這一套說辭,嗤笑一聲。他不以為然地道:“事實勝於雄辯,少爺你不用給自己找冠冕堂皇的借口。想去長安城玩樂你就直說,雖然我心裏不樂意,但我還是會陪著你的。”
易林是徹底拿小狼沒轍,苦笑道:“你小子怎麽就這麽倔呢。咱說白了就是得找點事情做做,不然無所事事,得多無聊無趣呀。玩樂之餘,順便完成一下易老頭的遺誌不也挺好麽。浪跡江湖,打打殺殺,不適合我這種讀書人,去繁華的長安城長長見識才能不虛此生。”
小狼搖頭,不以為然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不是二愣子犯傻麽。虧你還好意思扯什麽長見識的大道理。你和老爺一個樣,讀書多了,就喜歡狡辯,鬼話連篇。我讀書少,隻認死理,你可糊弄不了我。”
易林哭笑不得道:“嘿,好你個臭小子,還學會擠兌人了。你少爺我今天還偏就給你扯大道理嘍。你明知和人比武,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什麽還要和人比武?你明知自己終將死去,那為什麽還要活著呢?幹嘛不早死早投胎,然後再死再投胎?”
小狼一愣,啞口無言道:“我……”
易林哈哈笑道:“我我我什麽我。答不上來了吧。敢說我是二愣子,我要是二愣子,那你就是二二愣子。”
小狼氣得麵紅耳赤,語無倫次地激動道:“你你你……強詞奪理,鬼話連篇,胡說八道……明知失敗,有何意義?”
易林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告訴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便是過程的意義。如果明知要死,便什麽都不幹,光坐著等死,那人生在世還有什麽意義。”
他突然想到自己無端端來到這大唐,感慨良多,沉聲說道:“所以說,人雖有一死,但應隨心而活,率性而為,有樂子就得找,有熱鬧就得湊。覺得高興,那就去做,管他奶奶的什麽結果。就如你喜歡打架,想要打架的時候,誰也勸不住。”
小狼一頭霧水,似懂非懂。
他撓了撓頭,似乎茅塞頓開般,也跟著笑道:“嗬嗬,要是老爺知道你遣散下人,還把易夏莊給燒了,隻是為了一時興起想要建功立業,他一定會被氣得從九泉之下跳起來。”
易林問道:“那你後悔出島了麽?”
小狼搖了搖頭,嘿嘿笑道:“不過出了易夏莊,才知道,還是島外的趣事多。也不枉費咱們出來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