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趙佶發怒
水滸:開局擁有天生霸王神力 作者:思不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禦書房。
“陛下,據陽穀縣令稟報,梁山泊最近出了一個土匪頭子,脅迫霸王山莊的良民打家劫舍,還說準備攻破縣城,特向朝廷請求增援。”
“梁山泊?什麽地方?”趙佶不耐煩道打著哈欠,還準備趕緊去看李兄驚訝的表情呢,這老頭子煩死了。
“一處八百裏水泊,環繞著梁山,易守難攻,本來是被幾個漢子買下成了山莊,平時做些押鏢的路子。”
“然後呢?”
“一個叫王倫的書生,帶著一群嘍囉手下,借著拜訪為名,火並了梁山了,如今成了山寨,四處打家劫舍,規模達到了數千人。”
“區區千人,直接出動鄆州府城兵不行嗎?”
“這個,府城不敢擅動,山東地帶,匪寇猖獗怕有失,還是……”跪著年邁官員數著好歹,碎碎念。
趙佶越聽越心煩,這種事全國每天發生沒有八百也有一千,都是些剛立威的山寨,過段時間自然消停,實在不行,就那些臭魚爛蝦,隨便派些府兵就能擊潰,根本不足為懼。
“好了好了,殿試要緊,這件事到此為止吧,等這個什麽梁山打到府城再說。”趙佶擺擺手。
“可是陛下。”
後麵太監示意,俯身做著手勢,“周大人,請吧!”
“哎。”周大人無奈搖搖頭,轉身離去。
待走出大殿,趙佶擁著美人趕往正在殿試的宮殿,臉上如沐春光。
周大人呆呆地看著自家的身影,又看向蒼藍的天空,一片藍白,好似萬裏無雲,卻又像雲如天蓋。
也許自己好友聞煥章說得對,大宋已經爛了,從骨子裏就爛了。
“陛下駕到。”
太監的高調嗓音,驚醒了正專注答卷的考生,全場紛紛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
“今日來遲了一些,各位考生繼續答題,不要因為朕的到來,亂了思緒。”說著趙佶看向第一排第一位,眼神莫名。
李應很配合得表露出吃驚的樣子,當然同樣吃驚的還有李綱和鄧肅,兩人忍不住對視一眼。
不過都保持著安靜,隻有趙佶得意地坐在上頭,欣賞著幾人表情。
“啊啊啊。”有的學子受不了這種被監視考試的壓力,開始手舞足蹈,精神失常。
四周的侍衛很是熟練地將其拖走,這的確很稀疏平常,以前發生過很多。
有的學子,因為早上沒怎麽吃飯,還有直接暈倒的。
“諸位,不要緊張,朕相信你們都是真才實學……”趙佶出言寬慰幾句,這才讓不少學子放下心來。
在古代,沒有從小學習屠龍術的孩子,再加上從小被父母灌輸天地君親師的理念,對皇帝很是神聖。
當然,那是普通老百姓,若是想造反的,還是繼續造反,“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縹緲熒惑高。”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讓多少普通人萌生出造反的想法,所以在東方,哪怕帝王再神聖,也絕不會如西方神學那般不可侵犯。
因此,大宋雖然是古代最為富庶的朝代,卻也是造反最多的朝代。
殿試時間過得很快,下午時分,就有人陸續交卷然後迴位置,基本上沒有多少聲音,最後集體退出皇城,開始等候消息。
“逍遙兄,逍遙兄。”
李應和李靜並肩走著,後麵傳來李綱的聲音。
“伯紀兄何事?”
“今日第一題的曲兒,你咋寫的,可是愁死我等了。”李綱笑道,
“確實。”鄧肅點點頭。
“曲兒嘛,邊哼邊寫不就行了。”李應隨意說道,心裏默默說著,我抄得能告訴你嗎?
“逍遙兄莫逗我們了。”
“曲兒曲兒,不就是用來唱的嘛,你說是吧,阿靜。”
李靜點點頭,“哥,說得沒毛病。”
“當真?”
迎合兩人疑惑的目光,李應笑著靠著兩人肩膀,“好了好了,別想這些,今晚請你們勾欄聽曲兒。”
“逍遙兄你說這個,我們就不困了,大戶就是大戶。”
“確實。”
“哈哈哈,得了便宜還賣乖。”
在四人身後,趙楷注視著,心中想得卻是蔡老的話。
“殿下,若是您得了狀元,天下學子隻會覺得,您以勢力壓人,讓皇室威名受損,因此還請您好好擔待,不必和這些沒幾年風光的學子比較。”
“蔡老覺得,我和李應的詩詞水平誰更高?”
“自然是您,李應的詩時好時壞,隻有您得文化素養,他萬分比之不及也。”
“也沒這麽誇張,此人也許可以拉攏到我們陣營。”
蔡京冷汗淋漓,這個惡魔真狠啊,連這個都算到了,“殿下,老臣若是相邀,他定不會拒絕。”
“行,此事交給你了。”
“是,殿下。”
迴過這邊,趙楷直到四人背影消失,才喃喃自語,“不是我不如你,而是本殿下的格局比你更高,可笑。”
次日,禦書房,幾個考官和太監瑟瑟發抖。
趙佶大發雷霆,聲音低沉,“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朕讓他們作曲,一個個的,寫的都是些什麽玩意兒。”
“陛下,陛下息怒,不要氣壞了身子。”楊戩寒蟬若噤。
“你看看,這個,作曲作成了詩,還特麽是打油詩,
雪落滿山坡,
烏鴉變白鵝。
風吹屁股冷,
留點明天窩。”
“粗鄙,粗俗,不堪入目,不堪入目,明天窩,他要窩什麽?”趙佶歇斯底裏,急得大甩東西,自己崇尚的高雅文學,被這個家夥給弄得如此不堪。
趙佶怒吼道,“給我把他這個考生找出來,斬了。”
“陛下,息怒啊,斬不得,斬不得啊!”有考官來求情。
“滾,這種家夥居然也能過省試,都是你們這些無能的考官幹得好事。”
幾個低階考官苦不堪言,卻也不敢反駁,隻能跪著,頭一直緊緊挨著地。
“陛下息怒,主要是這曲兒,大多數考生都隻有在勾欄這種場所聽過,因此有些鄉下不知其格式和韻律,實屬正常。”梁師成在一旁求情,幾位考官露出感謝的表情。
“哼。”趙佶稍稍息怒。
“沒錯,陛下,若是打殺這些考生,隻怕會引起恐慌,甚至會又重複當年的事。”楊戩趕緊補充。
“但也不能如此亂寫,我大宋進士的顏麵何在?”
“陛下,不公開這次考卷答案就是,自然誰也不知。”
“嗯,隻能如此了。”趙佶耐著性子,繼續往下翻,直到翻到最後一張,正是李應的考卷。
這個字,趙佶感覺腦門瞬間清醒,這輩子練這麽多年的字,學這麽多大家的書法,一下子融會貫通,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字體嗎,沒想有人和自己想法一樣。
細細品讀之後,更是拍案叫絕,不由大唿,“妙啊,妙啊,妙不可言,愛卿都來看看。”
“這,這確實不錯。”
“對對對,我覺得可以。”
“佳作啊!”
下麵的官員那個敢說個不怎麽樣,感謝都來不及,幸虧這位考生的解圍。
“來人,奏樂,哪位愛卿願意,讓朕賞賞這曲兒?”
“陛下,臣願意。”董木文毛遂自薦,咳嗽一聲,拿著考卷配合奏樂唱了起來。
“攀出牆朵朵花……”
戲腔音調在禦書房響起,眾人都閉著眼聆聽。
趙佶翹著腿,手跟著樂輕輕舞動,輕笑道,“董愛卿居然還有如此閑情。”
梁師成站在一旁笑道,“應是平時多去此地。”無時無刻不準備,給老對手蔡京穿小鞋。
“哎,文人雅士,去了又何妨,天下可能又會多一些,傳世佳作。”趙佶頗不在意。
“對對對。”梁師成趕緊應合,心裏卻覺得最近官家跟蔡老頭的關係又有些近了。
待董木文念到“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
趙佶大聲喝彩,“好,唱得好,屬實風流,哈哈哈,甚合我意。”
“正是正是。”下方考官點點頭喝彩。
“這是誰的佳作?”
“迴稟陛下,是逍遙居士,李應。”有眼尖的太監早早掀開名字欄。
“果然是他,要數風流,當得上大宋風流第一人也。”
此後,此曲,此言便傳了出去,要數大宋第一風流人物,當是逍遙居士李應是也。
……
“陛下,據陽穀縣令稟報,梁山泊最近出了一個土匪頭子,脅迫霸王山莊的良民打家劫舍,還說準備攻破縣城,特向朝廷請求增援。”
“梁山泊?什麽地方?”趙佶不耐煩道打著哈欠,還準備趕緊去看李兄驚訝的表情呢,這老頭子煩死了。
“一處八百裏水泊,環繞著梁山,易守難攻,本來是被幾個漢子買下成了山莊,平時做些押鏢的路子。”
“然後呢?”
“一個叫王倫的書生,帶著一群嘍囉手下,借著拜訪為名,火並了梁山了,如今成了山寨,四處打家劫舍,規模達到了數千人。”
“區區千人,直接出動鄆州府城兵不行嗎?”
“這個,府城不敢擅動,山東地帶,匪寇猖獗怕有失,還是……”跪著年邁官員數著好歹,碎碎念。
趙佶越聽越心煩,這種事全國每天發生沒有八百也有一千,都是些剛立威的山寨,過段時間自然消停,實在不行,就那些臭魚爛蝦,隨便派些府兵就能擊潰,根本不足為懼。
“好了好了,殿試要緊,這件事到此為止吧,等這個什麽梁山打到府城再說。”趙佶擺擺手。
“可是陛下。”
後麵太監示意,俯身做著手勢,“周大人,請吧!”
“哎。”周大人無奈搖搖頭,轉身離去。
待走出大殿,趙佶擁著美人趕往正在殿試的宮殿,臉上如沐春光。
周大人呆呆地看著自家的身影,又看向蒼藍的天空,一片藍白,好似萬裏無雲,卻又像雲如天蓋。
也許自己好友聞煥章說得對,大宋已經爛了,從骨子裏就爛了。
“陛下駕到。”
太監的高調嗓音,驚醒了正專注答卷的考生,全場紛紛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陛下。”
“今日來遲了一些,各位考生繼續答題,不要因為朕的到來,亂了思緒。”說著趙佶看向第一排第一位,眼神莫名。
李應很配合得表露出吃驚的樣子,當然同樣吃驚的還有李綱和鄧肅,兩人忍不住對視一眼。
不過都保持著安靜,隻有趙佶得意地坐在上頭,欣賞著幾人表情。
“啊啊啊。”有的學子受不了這種被監視考試的壓力,開始手舞足蹈,精神失常。
四周的侍衛很是熟練地將其拖走,這的確很稀疏平常,以前發生過很多。
有的學子,因為早上沒怎麽吃飯,還有直接暈倒的。
“諸位,不要緊張,朕相信你們都是真才實學……”趙佶出言寬慰幾句,這才讓不少學子放下心來。
在古代,沒有從小學習屠龍術的孩子,再加上從小被父母灌輸天地君親師的理念,對皇帝很是神聖。
當然,那是普通老百姓,若是想造反的,還是繼續造反,“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縹緲熒惑高。”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讓多少普通人萌生出造反的想法,所以在東方,哪怕帝王再神聖,也絕不會如西方神學那般不可侵犯。
因此,大宋雖然是古代最為富庶的朝代,卻也是造反最多的朝代。
殿試時間過得很快,下午時分,就有人陸續交卷然後迴位置,基本上沒有多少聲音,最後集體退出皇城,開始等候消息。
“逍遙兄,逍遙兄。”
李應和李靜並肩走著,後麵傳來李綱的聲音。
“伯紀兄何事?”
“今日第一題的曲兒,你咋寫的,可是愁死我等了。”李綱笑道,
“確實。”鄧肅點點頭。
“曲兒嘛,邊哼邊寫不就行了。”李應隨意說道,心裏默默說著,我抄得能告訴你嗎?
“逍遙兄莫逗我們了。”
“曲兒曲兒,不就是用來唱的嘛,你說是吧,阿靜。”
李靜點點頭,“哥,說得沒毛病。”
“當真?”
迎合兩人疑惑的目光,李應笑著靠著兩人肩膀,“好了好了,別想這些,今晚請你們勾欄聽曲兒。”
“逍遙兄你說這個,我們就不困了,大戶就是大戶。”
“確實。”
“哈哈哈,得了便宜還賣乖。”
在四人身後,趙楷注視著,心中想得卻是蔡老的話。
“殿下,若是您得了狀元,天下學子隻會覺得,您以勢力壓人,讓皇室威名受損,因此還請您好好擔待,不必和這些沒幾年風光的學子比較。”
“蔡老覺得,我和李應的詩詞水平誰更高?”
“自然是您,李應的詩時好時壞,隻有您得文化素養,他萬分比之不及也。”
“也沒這麽誇張,此人也許可以拉攏到我們陣營。”
蔡京冷汗淋漓,這個惡魔真狠啊,連這個都算到了,“殿下,老臣若是相邀,他定不會拒絕。”
“行,此事交給你了。”
“是,殿下。”
迴過這邊,趙楷直到四人背影消失,才喃喃自語,“不是我不如你,而是本殿下的格局比你更高,可笑。”
次日,禦書房,幾個考官和太監瑟瑟發抖。
趙佶大發雷霆,聲音低沉,“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朕讓他們作曲,一個個的,寫的都是些什麽玩意兒。”
“陛下,陛下息怒,不要氣壞了身子。”楊戩寒蟬若噤。
“你看看,這個,作曲作成了詩,還特麽是打油詩,
雪落滿山坡,
烏鴉變白鵝。
風吹屁股冷,
留點明天窩。”
“粗鄙,粗俗,不堪入目,不堪入目,明天窩,他要窩什麽?”趙佶歇斯底裏,急得大甩東西,自己崇尚的高雅文學,被這個家夥給弄得如此不堪。
趙佶怒吼道,“給我把他這個考生找出來,斬了。”
“陛下,息怒啊,斬不得,斬不得啊!”有考官來求情。
“滾,這種家夥居然也能過省試,都是你們這些無能的考官幹得好事。”
幾個低階考官苦不堪言,卻也不敢反駁,隻能跪著,頭一直緊緊挨著地。
“陛下息怒,主要是這曲兒,大多數考生都隻有在勾欄這種場所聽過,因此有些鄉下不知其格式和韻律,實屬正常。”梁師成在一旁求情,幾位考官露出感謝的表情。
“哼。”趙佶稍稍息怒。
“沒錯,陛下,若是打殺這些考生,隻怕會引起恐慌,甚至會又重複當年的事。”楊戩趕緊補充。
“但也不能如此亂寫,我大宋進士的顏麵何在?”
“陛下,不公開這次考卷答案就是,自然誰也不知。”
“嗯,隻能如此了。”趙佶耐著性子,繼續往下翻,直到翻到最後一張,正是李應的考卷。
這個字,趙佶感覺腦門瞬間清醒,這輩子練這麽多年的字,學這麽多大家的書法,一下子融會貫通,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字體嗎,沒想有人和自己想法一樣。
細細品讀之後,更是拍案叫絕,不由大唿,“妙啊,妙啊,妙不可言,愛卿都來看看。”
“這,這確實不錯。”
“對對對,我覺得可以。”
“佳作啊!”
下麵的官員那個敢說個不怎麽樣,感謝都來不及,幸虧這位考生的解圍。
“來人,奏樂,哪位愛卿願意,讓朕賞賞這曲兒?”
“陛下,臣願意。”董木文毛遂自薦,咳嗽一聲,拿著考卷配合奏樂唱了起來。
“攀出牆朵朵花……”
戲腔音調在禦書房響起,眾人都閉著眼聆聽。
趙佶翹著腿,手跟著樂輕輕舞動,輕笑道,“董愛卿居然還有如此閑情。”
梁師成站在一旁笑道,“應是平時多去此地。”無時無刻不準備,給老對手蔡京穿小鞋。
“哎,文人雅士,去了又何妨,天下可能又會多一些,傳世佳作。”趙佶頗不在意。
“對對對。”梁師成趕緊應合,心裏卻覺得最近官家跟蔡老頭的關係又有些近了。
待董木文念到“我是個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
趙佶大聲喝彩,“好,唱得好,屬實風流,哈哈哈,甚合我意。”
“正是正是。”下方考官點點頭喝彩。
“這是誰的佳作?”
“迴稟陛下,是逍遙居士,李應。”有眼尖的太監早早掀開名字欄。
“果然是他,要數風流,當得上大宋風流第一人也。”
此後,此曲,此言便傳了出去,要數大宋第一風流人物,當是逍遙居士李應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