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皇宮太和殿。


    劉協坐在龍椅之上,一臉懼意的看著身前的劉璋。


    劉璋身側則是魏忠賢手持錦卷文書麵對百官高聲道:“漢王開元節後自洛陽出兵,兩月餘平定揚州,占據台灣島,並令水軍攻占交州,士燮身亡,4月,漢王再次率軍出征北境,滅鮮卑百萬大軍,滅北匈奴五十萬大軍,斬殺兩族單於,耗時一月,5月初,漢王率軍前往涼州,擊敗西域諸國與羌氐兩族百萬聯軍,6月中旬凱旋而歸,如此功績,震爍古今,百官行跪拜大禮。”


    魏忠賢言罷,百官紛紛跪地,在百官一臉的震撼表情下,劉協也跪在了劉璋麵前。


    而這一次,劉璋沒有將劉協扶起,而是看向百官。


    劉協行了一禮道:“王叔功績,令朕欽佩不已,可惜朕非人主之軀,無人主之才,朕願退位讓賢,朕相信在王叔的帶領下,大漢將萬古流芳,長存不滅,望王叔念祖宗開國不易,諸位先帝守業之辛,登臨帝位。”


    劉協言罷,再次行了一禮。


    百官見此,紛紛行禮道:“請漢王登基稱帝。”


    劉璋輕笑著扶起劉協道:“既然陛下決意如此,本王自是遵旨行事,不過登基之事不可草率,還應挑選良辰吉日才是。”


    “王叔說的對,朕願意讓出皇宮,降帝位,以此可令王叔提前監國,王叔,求你了,某在皇宮一日都是煎熬,王叔,嗚嗚嗚嗚....”


    劉璋見此情景,隨即扶起了劉協,輕笑道:“既然如此,本王遵從陛下旨意便是了,傳本王令,冊封劉協為安樂王,居本王的漢王府。”


    劉協聞言,一臉的欣喜之色道:“臣劉協多謝陛下。”


    “哈哈哈,不必如此,本王還未登基稱帝。”


    “哦,王叔,今天朕,不,本王就想搬出皇宮。”


    劉璋輕笑道:“好,本王會令人清掃漢王府,陛下稍候便是。”


    “不不,本王要現在出宮,王叔,本王想先去太尉府。待王叔騰出了府邸,本王自會前去。”


    “好吧,一切隨你。”


    “多謝王叔。”


    劉璋點了點頭看向百官道:“退朝吧,明日大朝議。”


    “諾。”


    百官不知道是稱劉璋為陛下還是漢王,隻能躬身行禮後退出了太和殿。


    百官離開之後,劉協便在典韋的護送下,返迴了後宮,褪下了皇袍,換上常服便前往了劉焉的府邸。


    禦書房內,劉璋麾下謀士盡在此處。


    “文和,將你搜集的情報說一下吧。”


    賈詡聞言起身行禮道:“主公,合縱連橫之事確實是司馬家所為,司馬家在河內郡各城皆有私兵,就連守城士卒也多是司馬家之人,而且不止司馬家,河東衛家,弘農楊家,還有並州除了王家的其餘幾大世家,此外冀州、兗州、徐州、豫州也有世家參與其中。”


    此言一出,曹操震驚出聲道:“什麽?整個關東世家皆有參與?”


    “沒錯,而且各地守城校尉也多是世家之人,而且袁家餘孽也參與了其中。”


    劉璋輕哼一聲道:“參與的越多也好,正好一塊清除世家毒瘤,明日本王會以換防的名義令諸將率軍前往各地,賈詡,你令麒麟衛配合諸將,將參與的世家之人血洗,至於兗州、徐州,曹操你令夏侯惇等人配合麒麟衛。”


    “諾,屬下明白。”


    “正好你等皆在此處,本王要改革官吏製度,重新度量大漢土地,這是本王準備的草稿,你等先看一下。”


    眾人聞言,皆看向劉璋手寫的三省六部製,各省各部的職業也羅列的極為詳細。


    曹操看後一臉的欽佩之色道:“主公,三省六部製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製定、審核與貫徹執行。相互牽製,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此舉大善。”


    眾人看後,紛紛出言附和。


    劉璋輕笑點頭道:“既然你等沒有異議,那明日本王便宣布改製以及任命。”


    “諾。”


    眾人又相商了諸多細節後便告辭離去。


    而劉璋的諸多夫人也已經來到了後宮之中。


    蔡琰當仁不讓的入住了皇後才能入住的長樂宮,其餘諸女在何後的帶領下,也逛遍了後宮,一一挑選了自己喜歡的宮殿。


    劉璋直接入住了漢靈帝的寢宮嘉德殿,更是任命了魏忠賢為後宮主管。


    後宮的守衛則是由馬雲祿、孫尚香等有武藝在身的眾女負責。


    畢竟蘇茜早已訓練了一批女子為鳳凰衛。


    而且後宮之中一應的太監宮女也是當初劉協返迴洛陽時,劉璋為劉協配備的,倒也省了些事情。


    晚間,劉璋去了長樂宮,不過蔡琰擔心自己無法盡力侍奉劉璋,便喚來了長樂宮的原主人何皇後。


    翌日,大朝議,劉璋雖未稱帝,但是卻一身蟒袍直接坐在了龍椅之上。


    “臣等拜見漢王。”


    “諸卿免禮吧。”


    “謝漢王。”


    劉璋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威嚴地俯視著下方的百官。他身著華麗的黃袍,頭戴珠簾冠冕,散發出一種尊貴的氣息。百官們恭敬地立在殿中,低著頭,不敢直視劉璋的目光。


    劉璋心中湧起一股異樣的感覺,這種感覺既包含著權力的膨脹,又夾雜著責任的沉重。他意識到,坐在這龍椅上,他不僅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也肩負著治理國家、造福百姓的重任。


    他看到百官們的謙卑和敬畏,明白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將影響著無數人的命運。這種使命感讓他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更加堅定了自己要成為一位英明君主的決心。


    然而,劉璋也清楚地知道,權力的道路充滿了挑戰和考驗。他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權力所腐蝕,不忘初心,以天下蒼生為念。隻有這樣,他才能真正成為一個令人敬仰的君主,帶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諸卿,大漢平定,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但是各地依然有賊匪作亂,想要與名耕始,必須要給百姓一個安定的環境,所以本王決定,令諸將率軍巡視中原數州,如有賊匪盡數滅之,沒有賊匪,也可令百姓看到我大漢的軍威,令宵小之輩膽寒,諸將聽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滔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滔滔並收藏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