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是張公公駕臨,璋失禮了,公公請入府,請。”


    劉璋言罷,正欲引領張讓入府,沒想到張讓卻搖頭道:“小侯爺無須客氣,咱家還要向陛下複命,請小侯爺領旨吧。”


    劉璋無奈,隻能躬身行禮道:“臣太子少保劉璋領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太子少保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幹城也。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特此加封太子少保劉璋為羽林中郎將,欽此。”


    張讓宣旨完畢,將手中聖旨交於劉璋笑道:“小侯爺,陛下對你恩寵,實乃罕見,陛下直言小侯爺教導皇子辯頗有功績,所以加封小侯爺,小侯爺還不領旨謝恩?”


    劉璋內心一驚,急忙接過聖旨躬身行禮道:“臣劉璋領旨謝陛下恩寵。”


    “桀桀,小侯爺今年12歲了吧,12歲的中郎將,在我大漢可是絕無僅有的,小侯爺莫要辜負了陛下的恩寵。”


    張讓言罷,便揮手令身後的小黃門將羽林中郎將的官服印綬,端了上來。


    劉璋身後的劉忠急忙接過官服印綬,劉璋向張讓拱手行禮道:“張公公,說笑了,還請入府,璋自有厚禮相贈。”


    “小侯爺言笑了,咱家還要迴皇宮複命,咱家便不久留了,不過咱家在洛陽城內也有府邸,小侯爺無事可去看望咱家。”


    張讓言罷,向劉璋點了點頭,便轉身離去。


    劉璋看著張讓的背影,又看了一眼手中的聖旨,內心十分疑惑。


    劉璋書房內。


    “劉忠,你去準備兩萬金,送到張讓府邸。”


    “諾。”


    劉忠離開之後,劉璋一臉疑惑之色。


    “文若、奉孝,你們說為何陛下會冊封璋為羽林中郎將?畢竟禦林軍掌管後宮護衛,非陛下親信之人不可任之,再者言現在的禦林軍皆在十常侍手中,難道是陛下想要璋分化十常侍?”


    荀彧搖頭輕笑道:“小侯爺,彧以為今日張讓竟然親自來宣旨,那麽就不會存在陛下想要分化十常侍,畢竟陛下親自稱張讓為父,所以十常侍在宮廷之內的權利並非如今的小侯爺可以撼動的。”


    郭嘉點了點頭補充道:“嘉以為陛下此舉是想要以小侯爺漢室宗親的身份製衡大將軍何進,畢竟去年小侯爺點頭,令虎賁中郎將淳於瓊以及虎賁校尉關羽、韓世忠加入了何進的麾下,現在整個洛陽城的守軍皆在何進手中,除了扞衛宮闈的羽林軍。”


    “沒錯,這也是為何今日宣旨前來的是張讓,彧以為,張讓親自前來一是想要看看小侯爺的態度,另外一個目的便是告訴小侯爺這羽林軍依然在十常侍的手中。”


    待荀彧以及郭嘉分析之後,劉璋內心更加疑惑道:“可是依兩位所言,這漢室宗親何其多,為何陛下會選擇璋?畢竟現在璋不過才十二歲。”


    “哈哈,小侯爺,嘉以為陛下選擇小侯爺,就是因為小侯爺年幼,所以陛下以為小侯爺必定更好控製,也更多聽從陛下的安排。”


    “奉孝你的意思是陛下會教導璋與大將軍何進抗衡?”


    “沒錯,小侯爺莫要忘記了,何進能夠從一屠夫到如今官至大將軍,便是因為何皇後,而何皇後膝下隻有皇子辯,而小侯爺又是皇子辯的老師,再者言,羽林軍護衛後宮,而小侯爺隻有12歲,所以守衛後宮,陛下也能安心不是,哈哈哈。”


    郭嘉言罷,看了一眼劉璋繼續哈哈大笑。


    荀彧也搖頭輕笑道:“小侯爺莫要與郭浪子一般見識,不過奉孝所言必定是陛下所想,而且小侯爺乃是皇子辯的老師,何進也不會與小侯爺翻臉,或許這就是陛下想的製衡之道。”


    劉璋點了點頭,起身看向兩人道:“即使如此,璋也要前往城陽侯府,將此事告知父親,另外文若兄替璋再書寫一封書信送往雁門,璋要知道宇文成都他們進入草原近兩年了,現在情況如何,遊子離鄉憶故裏,明年他們也該迴來了。”


    “還請小侯爺放心。”


    .......


    城陽侯府書房內。


    “父親,陛下竟然冊封孩兒為羽林中郎將,自從荊州返迴,兩年時間孩兒都深居簡出,為何陛下還未冊封孩兒?”


    劉璋雖然已經知曉了漢靈帝劉宏的打算,但是在自己父親劉焉處,還是要給自己父親一些麵子,讓劉焉親自為自己解惑。


    沒想到劉璋言罷,劉焉卻歎息一聲道:“為父覺得就是因為你深居簡出,從不和世家外戚接觸,所以陛下才會冊封你為羽林中郎將,再者言你在洛陽城外竟然舍粥了三年,如此功績陛下豈能視若無睹,畢竟陛下還是有一顆想要當明君的心。”


    劉焉言罷,劉璋正想開口,令劉璋沒有想到的是,劉焉竟然拍案起身,指向劉璋道:“說到此處,為父就來氣,你個敗家玩意,都舍粥三年了,你想要的名氣已經有了,為何還要繼續舍粥,難道你想讓別人以為我江夏劉氏富可敵國嗎?”


    “父親,此言從何說起啊?舍粥的糧食都是沈氏商行以及冀州甄家商行還有徐州糜家所提供的。”


    “行了,你以為為父不知那沈氏商行的沈富是你的門客?雖然有甄家以及糜家,但是現在打的旗號依舊是你,停止繼續舍粥,否則我江夏劉氏會被千夫所指。”


    劉璋無奈向劉焉躬身行了一禮道:“孩兒知曉了,明日便會停止舍粥,不過父親,你去城外看了嗎?到處都是難民,如果不是孩兒,恐怕城外早已餓殍遍地,屍橫遍地,父親...”


    “你以為為父不知道?你以為陛下不知道?隻是知道又能如何?你救得了城外的難民,你能救得了全天下的難民嗎?”


    劉璋很想說能救,但是現在並不敢開口。


    劉焉歎息一聲繼續開口道:“想要救天下百姓,隻能另辟蹊徑,為父承認你很聰慧,也有拯救蒼生之決心,但是有些事情,在我等的位置上,想的不要太過於簡單,陛下冊封你為羽林中郎將,你便安心受之,如前兩年一般即可,不要再多想,在等兩年吧,唉。”


    聞聽此言,劉璋內心一震,急忙出聲道:“父親,為何要再等兩年,難道兩年後?”


    劉璋一直以來有個疑問,根據野史記載,張角不過是冀州一普通百姓,因為偶遇南華老仙,偶得太平三卷,所以自詡道士,其與張梁、張寶合三兄弟,早年間便開始傳道,說白這哥三就是窮道士。


    但是為何在黃巾起義時竟然能拉起幾十萬黃巾軍,他們的糧草、兵器、鎧甲從何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滔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滔滔並收藏穿越漢末:我劉璋收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