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殺的消息迅速傳遍天下,河東的牛輔,徐榮,張濟都懵了,完全不敢相信。


    正在三人不知所措的時候,又收到了李儒的書信,讓他們三人投靠張遠,信中說張遠會娶董白。


    李儒掌管著錢糧,若是沒有眉縣的糧草,隻靠河東一地,絕對養活不了那麽多大軍,再說,董卓已死,他們沒必要為董卓陪葬,隻是經過簡單商議,他們就決定投靠張遠,他們能投靠,於夫羅卻不能投靠。


    趁著大軍人心惶惶,於夫羅帶著自己的騎兵前去河內投靠王匡去了。


    得知於夫羅帶著人走了,三人也沒有在意。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河東郡被張遠兵不血刃的拿下。


    同樣兵不血刃拿下的還有武關,守衛武關的對董卓忠心耿耿的董越。


    河東,武關拿下,通往西涼路徹底打開。


    有如意當然也有不如意,鎮守潼關的段畏投降了長安,重新迴歸了朝廷。


    駐守隴西郡的李傕,駐守廣魏郡的郭汜,二人並沒有迴信,意圖不明。


    安定郡的樊稠,待價而沽,同時給朝廷和李儒送去書信。


    這三人守著涼州的西大門和北大門,遠離長安。


    張遠得知三人的情況後,讓所有人按兵不動,他已經知道,盧植和蔡邕被罷免了官職,按照曆史進程,王允當家做主後,拒不接受李傕郭汜的投降,導致二人反攻長安,徹底讓劉漢最後一點威嚴,喪失殆盡。


    段畏手中有上萬兵馬,李傕郭汜各有大軍五萬,樊稠手中一萬大軍,呂布有大軍兩萬,董卓剩下的兵馬全都歸了張遠,張遠實力瞬間暴漲,騎兵增加了三萬,步卒增加了六萬,這些可不是新兵,全都是跟著董卓東征西討的百戰老兵。


    原本,張遠想讓這些忠誠度不高的西涼兵,解甲歸田,可當見到河東的西涼兵後,張遠改變了主意,這些人的戰力很高,讓張遠不忍心。


    於是張遠下令,組建新一師,師長是徐榮,副師長張濟,從趙弘軍中調遣軍紀管,參軍校尉,入新一師。增加一萬騎兵,調高覽前來任主將,張繡為副將。九萬大軍被張遠裁撤了兩萬人,留下牛輔被張遠帶離了河東。


    河東的衛家,張遠沒有為難,衛仲道在幾年前就死了,一切仇恨,皆是張遠和衛仲道,如今人都死了,張遠也就不再追究以前的事。


    戰戰兢兢的衛家人,聽說張遠不找他們麻煩,當即為張遠提供二十萬石糧草。


    趙弘的四師雖然沒有經曆大戰,還是被張遠賜了名,四師正式更名忠武軍。


    張遠留下趙弘的大軍駐守河東,帶著西涼兵向眉縣進發。


    還不等張遠到達眉縣,李傕,郭汜,攀稠,三人合兵一處靠近了長安。


    三人直接放棄了自己鎮守之地,將所有大軍都帶上,又征召了幾萬人,湊足了十五萬大軍。


    不管是李傕郭汜,還是攀稠,完全沒想到朝廷不接受他們。


    朝廷在長安城附近,也是緊急招募兵馬,在王允的強勢下,官員是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人出人,很快,長安城守軍就增加到了三萬五千人,加上潼關的段畏,朝廷有軍隊四萬五千人,若是全部調到長安,李傕郭汜攀稠三人不一定能攻破長安,可惜朝廷還是不敢太信任段畏,沒調他迴長安。


    涼州徹底亂了,失去了軍隊的壓製,被李傕郭汜攀稠三人搶光糧食的百姓,開始對當地的世家發動攻擊。


    百姓起義,軍隊相互廝殺,原本就人口稀少的涼州,變得更加荒涼。


    眉縣,張遠帶著大軍到達了此處,高順排在最前頭,身後是王越賈詡李儒,再向後是董卓的那些家眷和將領,見到張遠,眾人上前行禮。


    “我等見過主公。”


    張遠直接上前,對著眾人迴禮。


    “辛苦諸位了。”


    “多謝主公。”


    “高順,這些年讓你受委屈了。”


    “但有主公吩咐,高順必定遵從。”


    張遠拍拍高順的肩膀,沒有再對其多說什麽,眼睛看向李儒,笑著說。


    “李文優,多年不見,再見卻已是物是人非,徒留歎息。”


    “李儒,見過主公。”


    “有文優相助,張遠心中狂喜。”


    “主公繆讚了。”


    張遠又望向賈詡,好奇的打量這位三國的不倒翁。


    賈詡年齡三十多歲,麵容上帶著溫和的之態,很難讓人想到毒士這個稱號。


    見到張遠注視著自己,賈詡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想隱藏自己。


    “賈詡,見過主公。”


    張遠沒有立刻迴答賈詡,而是等了一會兒才問道:“賈詡,你有沒有想過逃跑?”


    賈詡明白張遠問的是,讓他入城做使者之時。


    不卑不亢的對張遠說道:“啟稟主公,當時卻有逃跑之心,然,想到主公麾下的細作,賈詡不敢。”


    張遠明白賈詡的意思,賈詡是想告訴張遠,隻要張遠手下一日有暗衛,賈詡就一日不敢有二心。


    “你倒是挺誠實,不怕我殺了你?”


    “主公問賈詡,賈詡不敢隱瞞。”


    “真是個狡猾的狐狸。”


    “不敢當主公如此誇讚。”


    張遠不再理會賈詡,問李儒:“董白何在?”


    見張遠放過了自己,賈詡心中鬆了口氣。


    董白越過眾人,來到張遠身前四五步遠,拱手行禮。


    “董白,見過侯爺。


    董白身穿紅色皮甲,背後暗紅色披風,腰間挎著兩把劍,身材挺拔,觀其麵容,就知是豪放之人。


    “董白,我的劍是不是應該還迴來了?”


    董白直接硬剛:“不給。”


    李儒連忙小聲訓斥董白:“小白,不得對主公無禮,還不快將主公的佩劍交出去。”


    “我憑什麽給他,送出去的東西,豈能討還。”


    李儒心中著急,還想勸董白,卻被董白先一步製止。


    “姑父莫要勸我,我知道張遠的意思,不就是不想娶我嗎?”


    董白望著張遠語氣斬釘截鐵的說道:“本小姐寧死不受辱,張遠,你我之事,兩軍皆知,如今你卻反悔,董白願求一死。”


    李儒連忙說道:“小白,你莫要胡言亂語,主公,小白不是那個意思,還請主公莫要動怒。”


    張遠沒有理會李儒,直接上前抽出董白腰間的青釭劍,聲音冰冷的說道:“你真的不怕死。”


    西涼軍所有將領緊張的望著董白,希望董白服個軟。


    “董家之人,可死卻不可辱。”


    唿啦一下,不管是張遠身後的西涼將領,還是董白身後的西涼將領,全都跪下求情。


    “還請主公饒恕渭陽君。”


    李儒臉色瞬間變得難看,心中大罵這些跪在地上人愚蠢。


    張遠麵無表情的將青釭劍插迴劍鞘,二話不說,直接上前一把將董白抱起來,迴到自己戰馬前,張遠先將董白放上去,自己再跨上戰馬。


    “李儒,牽馬。”


    “屬下願為主公牽馬墜蹬。”


    李儒直接上前牽馬。


    董白小聲對張遠說:“張遠,你安敢如此辱我姑父。”


    張遠嘴巴靠近董白耳邊,輕聲說道:“要麽殺光這些跪在地上的將領,要麽辱你姑父,你要我怎麽選。”


    張遠口中的熱氣噴到董白耳朵裏,讓董白感覺既異樣,又舒服,耳朵瞬間紅了起來,至於張遠說的話,她連思考都忘了,低著頭,不敢看眾人。


    不管是朝廷和李傕三人,都不敢對張遠大意,留著一部分軍隊,準備對付張遠,可張遠到了眉縣後,再次按兵不動。


    張遠不動,馬騰韓遂卻忍不住,帶領三萬人馬占領了李傕三人以前駐守的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黃巾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山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山鷹並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