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蔡邕走了,其他人沒人再敢上前勸阻。


    李儒先一步到達了眉縣,找到董卓的母親,董卓母親已是七旬年紀,卻眼不花耳不聾,精神狀態很好,董卓母親是羌族之人,羌人男女皆可戰,董白的功夫就是董老夫人教的,董卓有二子二女,兩個兒子早逝,血脈隻留下董白一人。


    董卓母親歎息一聲,望著李儒說道:“文優,仲穎走到今日地步,早就注定,可憐我董家將要滅門。”


    “祖母,皆是文優之則,還請祖母責罰。”


    “文優,我沒有怪罪你,如今,仲穎已亡,你帶著董家的能逃就逃吧!眉縣的錢財,你可隨便取用。”


    “祖母,雖然嶽父亡了,可還留有二十多萬大軍,若董晃公子登高一唿,再有眉縣的錢糧支撐,必可重振董家。”


    “文優啊!還是給董家留下一絲血脈吧!”


    “祖父,有我在旁協助,董晃公子必定可行。”


    “晃兒不是仲穎,仲穎況且失敗,晃兒更不行,還是留下一絲血脈吧!”


    “祖母……”


    “行了,去吧!”


    “曾祖母。”


    兩人望向門口,隻見董白站在門口,滿臉淚痕。


    “小白,來曾祖母身邊。”


    董白強忍著不讓自己哭泣,來到董老夫人身邊。


    董老夫人輕輕撫摸著董白的頭發說道:“小白,你都聽見了。”


    “曾祖母,祖父真的不會再迴來了嗎?”


    “小白,你迴去收拾一下,跟著你姑父離開這是非之地吧!”


    “我不,我要給曾祖父報仇。”董白說完,一把抽出腰間青釭劍。


    李儒看到董白手中的青釭劍,一瞬間明白了當日張遠的意思。


    “傻孩子,逐鹿天下,不是勝就是敗,你祖父選這條路,就要承受這些,放下心中仇恨,不然,你一生都不會快樂,去吧!以後聽你姑父的話。”


    “曾祖母,我帶你一起走。”


    “董家敗了,就要付出代價,曾祖母老了,不想離開西涼了。”


    “我跟著曾祖母。”


    明白張遠想法的李儒,迅速想到了一個計策:“祖母,文優有一計,可救董家,不過可能要委屈小白。”


    “姑父,你說吧!董白不怕委屈。”董老夫人也是好奇的望著李儒。


    李儒心情複雜的說道:“小白手中這把劍,名喚青釭劍,乃是在汜水關前,張遠親自交給嶽父,讓嶽父轉交給小白,當時我與嶽父,苦思冥想,也不知張遠用意,今日看到此劍,我才明白張遠的意思。”


    “文優的意思是,張遠用此劍做聘禮,想娶小白。”


    “不錯,這是張遠的意思,可這又不是張遠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嶽父的大軍和錢財。”


    “如文優所說,張遠早在幾年前就預料到了今日,那這人也太可怕了。”


    “祖母所說甚是,張遠一路走來,看似危險重重,實則都在他的算計中,確實可怕至極。”


    董白抬頭堅定的說:“姑父,你跟張遠聯係吧,為了董家,我願意做他的妾。”


    “小白你可想清楚了?”


    “我想清楚了,若是他真的能救我董家,我絕不反悔。”


    “好,我派人去聯係張遠。”


    “唉,小白,委屈你了。”董老夫人無奈的說道。


    正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城外有一人自稱賈詡,前來求見董白。


    “好個賈文和,竟然提早投靠了張遠。”李儒恨恨的說道。


    “姑父,我們現在怎麽辦?見不見。”


    “見當然要見,小白,祖母,你二人見賈文和,我躲在暗處,我要看看,張遠要如何做。”


    很快,賈詡就被人帶進來了,同他一起的還有空著手的王越。


    “賈詡見過老夫人,見過渭陽君。”


    “賈詡,你不在長安城輔佐我祖父,來眉縣做什麽?”


    “啟稟渭陽君,相國被反賊殺了。”賈詡說完這句話,眼睛緊緊盯著二人。


    “你胡說,我祖父手下大軍無數,誰能將其刺殺。”


    “渭陽君,此事賈詡豈敢撒謊,相國確實已經遇害,不但如此,朝廷還發下昭令,要滅董家滿門,賈詡念在相國對我有知遇之恩的份上,逃出長安前來向渭陽君報信,還請渭陽君早做打算。”


    “曾祖母。”董白不知如何迴答賈詡,求助董老夫人。


    “賈詡,你說仲穎被害,不知你有什麽打算。”


    賈詡見二人沒有一絲驚慌,心中泛起了狐疑。


    “啟稟老夫人,賈詡報完信後,會離開西涼,找地方躲藏起來。”


    “唉,董家沒有仲穎庇護,恐怕離滅亡不遠了,不知先生能否救我董家。”


    “辦法其實有一個。”


    “還請先生直言。”


    “相國生前與並州牧是盟友,董家可尋求其庇護。”


    “好一個尋求其庇護,賈文和,可還識得某。”看著從後麵緩緩走出的李儒,賈詡脫口說道:“你怎麽在這?”


    “怎麽,我活著,文和很吃驚。”


    賈詡腦袋飛速轉動,剛才他就覺得氣氛不對。


    “既然有文優在,剛才的話就當賈某胡言,我還有事,先走了。”


    賈詡轉身想走,卻被王越攔住去路。


    “王統領,有文優在,今日之事到此為止吧!”


    “怎麽,文和想走,如今我嶽父不在了,儒正需文和相助,文和還是留下來,與我一起商議接下來怎麽應對朝廷的反攻。”


    “文優,你莫要為難我了,相國一死,誰能製服這些驕兵悍將,還是快快離開此地,為董家保留一絲血脈才是。”


    “若我非要強留你又如何?”


    “看來文優已知我的身份,既然如此,賈詡也就明說了吧!”賈詡態度突然變得強硬起來。


    見李儒沒有開口阻攔,賈詡繼續說道:“我身邊這位,名喚王越,文優應該知道他的名聲,我們二人想走,你們誰也攔不住。”


    “劍師王越,沒想到投靠了張遠。”


    “文和今日前來,是勸我們投靠張遠。”


    “以文優之智,應該明白,當今天下,敢收留董家的,隻有我家主公。”


    “那不知張遠想如何讓董家投靠他?”


    “眉縣所有的錢糧,還有渭陽君。”


    “張遠真是好算計,這是想徹底吞並我西涼軍。”


    “相國不在了,西涼軍沒有存在的必要,就算是你們不投靠我家主公,我家主公也能占領西涼,隻不過是多費些功夫罷了,若是等我家主公動手,西涼將不會再有董氏一族。”


    “賈文和,你以為我會怕你們不成,嶽父留下的大軍還有二十多萬,眉縣有夠大軍十年的錢糧,隻要晃公子登高一唿,必定從者無數。”


    “等河東收到相國遇害的消息後,我家主公會打出替相國報仇的旗幟,不知這些人是會投靠我家主公,還是投靠晃公子。”


    李儒略微一思索,頓時明白了張遠的用意,三大軍團,齊攻涼州,張遠這是早就部署好了,而董卓的死,與張遠也脫不了關係。


    李儒想明白後,並沒有將此事說出來,問賈詡:“若我們投靠張遠,誰能保證他以後不會秋後算賬,除非,他將小白設為正妻。”


    “李文優,你覺得可能嗎?”


    “那就換一個,西涼軍的將領不能裁撤。”


    “不可能,實話和你說吧!不但西涼軍的所有將領會被裁撤,西涼軍也會全部解甲歸田,並州軍挑選士兵有嚴格的製度,主公不會改變。”


    “那我們憑什麽投靠張遠。”


    “投靠我家主公對你們有三利,第一,保全所有董家人,第二,主公會替相國報仇,第三,隻要主公納渭陽君為妾,到時董家依然會是西涼大家族。”


    “那不知文和可有辦法阻擋朝廷的進攻。”


    賈詡頓時明白,李文優同意了,心中重重鬆了口氣,他發誓,再也不做使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黃巾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山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山鷹並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