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剿滅了張角三兄弟,西涼反了,西涼還未平定,冀州又亂了。


    可憐靈帝想方設法積攢的錢糧,都快見底了。


    “張遠禍亂冀州,諸位愛卿可有對策。”漢靈帝的意思是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地主家沒有餘糧了。


    眾人豈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不過誰也不先開口。


    漢靈帝看沒人開口,隻能點名。


    “盧卿可有辦法?”


    盧植思考了一番說道:“啟稟陛下,以臣對張遠的了解,此人有忠君愛國的思想,他和張角三兄弟不同,我認為不用抽調軍隊,張遠自己會退走,而觀其做法,他是想退入太行山。”


    “你說張遠不打算繼續和朝廷作對?”


    “以臣對其了解,確實如此。”


    “那我們能不能招安他。”


    “張角三兄弟剛被我們剿滅,此時招安不到時機,張遠願意,他手下的黃巾不會願意的。”


    “難道盧卿讓朕對張遠不管不問,任由其禍亂冀州,冀州百姓若是被其裹挾走,那冀州還是冀州嗎?”


    盧植不說話了,楊彪看著盧植若有所思。


    而和楊彪一樣的還有袁愧,張溫,袁逢。


    他們都明白了盧植的意思,可是他們卻不能說出來,不管是誰說出來,都會得罪其他世家。


    所以他們也開始裝聾作啞。


    何進雖然身為大將軍,卻沒什麽才華,看著幾位領頭的全都不說話,不禁有些著急。


    著急是著急,可他確實沒有辦法,隻能求助別人。


    何進悄悄的問身後的人,他們不說話是什麽意思,身後之人輕輕吐出四個字,錢糧退敵。


    何進聞聽一愣神,看了看其他人,又望向漢靈帝,沒想到漢靈帝正望著他,還朝他微不可察的點了一下頭。


    何進很懵逼,皇帝給他暗示是什麽意思,他可是真的沒辦法,打又不能打,招安又不行,可是皇帝就那樣直愣愣的看著他,他又不能裝作沒看見。


    急得何進額頭冒出了冷汗,突然他想到剛才的四個字,也不管什麽意思了,出列拱手行禮對漢靈帝說:“陛下可以用錢糧退敵。”


    說完,何進恍然大悟,這是用錢糧將張遠打發走,畢竟張遠手裏有六七十萬大軍,那可是每日消耗巨大,還有那麽多百姓,張遠不走的原因是,沒有錢糧。


    何進的腦子這一刻轉的飛快,又聯想到皇帝給他的暗示,顯然是皇帝也明白了盧植的潛在意思,用錢糧買人口。這些錢糧皇帝肯定不會出,也不能出,所以就需要各大世家出,而無論誰先提出來,必會得罪各大世家,他跳出來開口,那後果……


    想明白的何進剛想將自己摘出去,可是漢靈帝卻不給他這個機會。


    “既然大將軍有法,那朕就將此事交給大將軍了,朕要在三月之內,看到冀州恢複安寧,百姓安居樂業。”


    何進還想說什麽,被漢靈帝一瞪,到嘴邊的話換成了:“臣願為陛下分憂。”


    “既然大將軍同意了,朕也乏了,你們在此商議吧!朕會讓人給你們準備膳食。”


    “張讓,我們走。”


    “諾。”


    “恭送陛下。”


    看著皇帝和張讓離開,眾人一起望向何進,他們都明白,今天是要出血了,不然誰都不能走。


    何進看著眾人,牽強的笑笑,隻是笑容讓人看著非常苦澀。


    既然已經得罪了世家,那就不能再得罪皇上,想明白的何進對盧植說:“盧大人有何想法,皆可對本將明言,不必有所顧忌。”


    “我還沒想到方法,不如大將軍問問袁太尉。”


    袁愧心裏暗罵一聲,對何進說:“老夫暫時也未想到辦法,不如大將軍問問楊大人。”


    結果,楊彪又將球踢給了張溫,張溫又踢給了袁逢,袁逢推說還沒想好。


    轉了一圈,還是沒有人說。


    何進很想拉攏這些人,可這些人不和他一條心。看著這些人,何進是有火難發。


    “既然諸位無法,吾也不強求,諸位好生在此思考,吾許久不曾見過皇子辮,如今正得空,吾此去拜見。”


    何進如此說,卻並沒有動,他是借機敲打諸位,告訴他們,一朝天子一朝臣,此刻如若不幫他,等有朝一日,他會秋後算賬。


    這下眾人不能繼續裝糊塗了,盧植首先說道:“盧植願親往冀州一趟。”盧植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我可以去冀州談判,但是錢糧盧家不出。


    楊彪:“既然子幹如此不懼艱辛,我楊家願助子幹一臂之力。”


    “我張家也願助子幹一臂之力。”


    “我袁家也願助子幹一臂之力。”


    “太原王家願助子幹一臂之力。”


    “陳留蔡家願助子幹一臂之力。”


    隨著幾人的表態,其他不願意的人,也隻能無奈的同意,何進滿意的點了點頭。


    “盧大人對張遠有些許恩情,不知盧大人覺得需要多少錢糧可打發張遠。”


    “糧食百萬石,錢百萬貫。”


    眾人一聽,全都瞪著盧植,心中暗自咒罵,真是敢開口胡亂要價,這麽多錢糧都夠張遠六七十萬大軍半年之用。


    盧植看這些人的神情就明白他們的意思,遂開口說道:“這些錢糧足夠張遠半年之用,等穩住其心,待西涼戰事捎緩,便能抽出兵力,從其它地方再抽調一部分兵力,便能一舉剿滅張遠,此乃緩兵之計也。”


    看眾人神色平緩些許,盧植繼續說道:“若不能穩住其心,張遠若與西涼暗中勾結,兩麵夾擊,那我大漢很可能有顛覆之危。”


    眾人這才正視起來,兩邊都是人多勢重,黃巾雖人多,卻不善於野戰,西涼胡人多騎兵,善於野戰卻不善攻城,兩邊若是合並,野戰有胡人騎兵,攻城有黃巾眾賊,再加上張遠手裏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太平要術,大漢真有可能被其顛覆,若是大漢倒塌,以張絕戶對世家的態度,胡人的殘暴,世家將受到滅頂之災。


    袁愧可不願意讓胡人和黃巾賊給摘了桃子,他們家四世三公,已經到了頂峰,若是有新君主繼位,首先要除的就是袁家,想要改變這一危險,唯有自家做天下的共主,才能保住袁家,要不然袁家隻能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楊家同樣是四世三公,也麵臨這樣的危險,不過楊家低調,想慢慢的安插人員於各州,若有機會,他們也有機會踏足九五,楊家好多人都改了姓氏,就是為了防止有滅族之禍。


    袁家卻不同,他們大肆安插門生故吏,在朝中勢利強大,而在地方,勢利絲毫不弱於朝堂,常有言傳,袁家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官吏六成出袁氏,他們已經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即使交出手中權利,袁家也不會有好下場,所以此時的袁家隻能奮力一搏。


    袁愧大義凜然的說道:“既然是為了穩住張遠,以求後屠,那我袁家願出錢二十萬貫,糧二十萬石,以助陛下穩住張遠。”


    “袁公高義。”


    “袁公忠義。”


    那些和袁家親近的大臣,連忙為袁愧喝彩。


    楊彪看袁愧已經出手,也不再猶豫,同樣出錢糧各二十萬。


    楊彪的舉動讓人震驚,也讓袁愧起了戒心。


    張溫家族卻沒有他們那麽富有,勢力更是差了一大截,若不是有張溫,他們家族隻怕隻能是二流甚至三流小家族,所以張溫隻出了糧食和錢各五萬。


    王允,蔡邕同樣各出錢糧五萬,蔡邕更是滿臉愁容,他一生愛孤本藏書和音律,所以家中產業多有變賣,目前根本無法支付如此多的錢糧,不過他知道,如果他敢不出,家族立刻會遭到排擠。


    很快,各人紛紛表態,湊夠了百萬石糧,百萬貫錢。


    盧植也不廢話,當機出宮,帶著幾名護衛,騎馬向冀州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黃巾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山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山鷹並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