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已近中午時分,五明找了一家餐館,一行人準備就午餐,在中午吃飯的時候,永洪給五明和曉萍一行人講了 隆昌古驛道的來曆。
永洪說,從前,金鵝江邊住著一戶漁民,隻有母子二人,母親是個瞎子,全靠兒子打魚為生。打魚匠天天早出晚歸,每天一早把母親一日三餐吃的飯菜煮好,才出門去打魚。一天早晨,打魚匠起來煮飯,見廚房大氣烹烹,進去一看,飯萊都已弄好了。接下來一連三天都是這樣。打魚匠為了弄明白 究竟是怎麽一迴事,第三天晚上,他就到廚房的柴草堆裏藏起來,想看個究竟。他等到五更天雞叫頭遍時,聽到房子上的瓦“嘩 啦”一聲,就見屋頂出現了一個洞,接著就有一隻大白狐狸從屋項上跳了下來。隻見白狐在地上打了一個滾,就脫了狐皮,變成了一個美女。美女將狐皮放在一邊後,就忙著燒火煮飯。打魚匠看得真切,鑽出柴草堆,一把將狐皮抓到手,藏進懷中。美女美沒有了狐皮,也就變不迴白狐了。於是,在打魚匠的再三懇求下,美女終於答應留下來與他成親。打魚匠同美女成親後,便不用愁了,美女每天畫一張符給他, 拿到河邊一燒,心裏想要打好多魚就能打好多魚。就這樣,一家三口人生活過得非常幸福和快樂。
永洪說,轉眼過了一年,美女生下了一個兒子。一天,打魚匠又下河 打魚去了,美女在家門前的河邊洗娃兒的尿布,被過路的縣官看到了。於是,縣官頓生歹念,想霸占美女,就想給打魚匠出難題,傳令打魚匠到縣衙門去。打魚匠到了大堂,縣官對他說:“聽說你很會打魚,明天就給老爺我打一百條魚來,每條魚的重量都必須是一斤的,重了不行,輕了也不行,不多不少,一百條魚,一百斤重。你要是辦不到,就拿你婆娘來抵。要是你辦到了,老爺我有三個小妾,任由你挑選一個去。”
永洪說,打魚匠心急火燎地跑迴家去,哭喪著臉,埋怨妻子道:“喊你不要出門去你就是不聽,這下縣大老爺看見起了歹心,我該怎麽辦囉!\\\"美女見丈夫急成這樣,忙問:“遇到啥子事了,你快說呀?” 打魚匠使把縣官的話對妻子說了。美女聽後對丈夫說:“你別著急,這個事情好辦。我明天早晨畫一張符,你拿到河邊去燒,不管魚大魚小,你隻管捉一百條就是了。”
永洪說,第二天一早,打魚匠當真按照妻子的吩咐,燒了符後,就隨便捉了一百條魚,挑到縣衙去交差嚴縣官進秤稱,果然是一斤一條,一百條魚不多不少剛好一斤。縣官隻得認輸,叫出三個小妾,由打魚匠挑選一個帶走了。
縣官偷雞不成倒蝕把米,氣不過 ,又找打魚匠,要他三天之內捉一隻會吐金子的烏龜來。如果捉不到,就拿你婆娘來抵。如果捉到了,縣官願再輸一個小妾給你。
永洪說,打魚匠心裏很著急,迴到屋頭把縣官要烏龜吐金子的事對妻子說 了。美女又畫了一張符給丈夫。第二天打魚匠把符拿去河邊燒了後,就看見沙灘上冒出了一隻烏龜,打魚匠就把那隻烏龜提到縣衙門 去了。在縣衙大堂上,打魚匠當著縣官和眾衙役的麵,用木棒打一下烏龜,烏龜就吐出一坨金子,打兩下就吐兩坨金子。縣官這迴又輸了,隻得喊出兩個小妾,讓打魚匠再挑選一個帶走了。
永洪說,縣官一連輸掉了兩個小妾,仍不死心,再次找打魚匠說:“限你明天給老爺我捉一隻活老虎來。你要輸了就拿你的老婆個的來抵。我要是輸了就再給你一個小妾”
永洪說,打魚匠急忙跑迴家去,拉著妻子的手說:“我的妻子吔,大事不好了!我們趕快跑吧,遲了就跑不脫了!”美女問丈夫;“為啥子要跑?”打魚匠又把縣官要他捉活老虎的事說了。美女聽後道: “這個不要緊嘛,山上的老虎多的是。我再畫一張符給你,明天一早拿到山上去燒了,老虎就會跟著你去。”
永洪說,第二天一大早,打魚匠把符燒了後,他在前麵走,後麵跟來大群老虎,大的、小的都有。到了縣衙門,打魚匠喊縣官出來 收虎,看他要哪隻,隨便挑選。
縣官站到縣衙大堂門口的梯坎上往下一看,見縣衙門外的老虎黑壓壓一片,嚇得他屁滾尿流,連忙說:“我認輸,我認輸,快把老虎送迴山去。”
永洪說,縣官輸掉了三個小妾後,無臉見人,就辭官迴鄉了。一天,他閑得無聊,就到他一個老表家去耍,據說他這個老表是巴蜀第一富豪。兩老表在閑談中,聊到了為美女輸掉三個小妾的事。這個表兄是個老色鬼,聽表弟說了美女之事後,便對美女垂涎三尺了。為了得到美女,表兄親自去找打魚匠商量條件。
永洪說, 打魚匠與妻子十分恩愛,不肯答應讓妻之事。但美女知道後,便對丈夫說:“隻要他能答應兩個條件,我就嫁給他,第一,在我們家周圍買一萬畝好地。第二,再給我們修一座金倉,裝滿金子,修一座銀倉,裝滿銀子。”
永洪說,縣官的表兄有的是錢,很快就把所有事情辦理妥當,就隻等與美女成親同歡了。
打魚匠舍不得妻子離去,很是傷心,發誓要與妻子永遠在一起,共度一生。美女聽了丈夫的話,也很感動,但不得不實言相告:“夫君啊,我不是凡人,我是天上的白狐,隻因為你對瞎眼母親那麽孝順,感動了上天,王母娘娘特派我下凡來幫助你。現在,你什麽東西都有了,不再需要我的幫助了。我還要迴天庭繳旨,請你把我的狐皮還給我吧!”
永洪說, 打魚匠雖然舍不得妻子,但又聽妻子說得有理,就拿出精心保管的狐皮還給了妻子。白狐仙就要與丈夫和兒子分別了,一家人難舍難分,抱頭痛哭。狐仙臨別時對丈夫說:“把那一萬畝地分給窮人耕種。金倉、銀倉裏的錢用來作善事。此地出產青石,可就地取材,修橋築路,造福世人,望夫君切記。”
永洪說,縣官的老表早已等不及了,終於盼到了新娘過門這天,前來吃喜酒的客人們看見新娘如此美貌,都紛紛向新郎敬酒祝賀。新郎倌喝得爛醉如泥,還是別人把他抬進洞房去的。
永洪說,第二天早晨,新郎倌才清醒過來 ,伸手揉揉腥鬆的眼睛,好象才想起啥子,翻身一看,新娘不見了,隻看見屋裏一隻大白狐兩眼盯著自己。然後,白狐朝他叫了三聲,跳上屋項跑了,頓時,新郎倌嚇得昏死過去。
日上三竿,客人見新房門還不開,又不好去叫,一直等到中午都該吃午飯的時候了,還不見新人開門,“大家才犯疑了,一齊動手把房門撬開,屋裏不見了新娘,隻見床上的新郎嚇得全身直打哆嗦,嘴裏在不停地喊“打白狐、打白狐,”
永洪說,打魚匠自白狐仙走後,看破紅塵,把兒子托付給別人撫養,自己上峨眉山修行去了。
傳說金倉和銀倉就建在隆昌石鑼山與石鼓山之間的鬏鬏山下。相傳,自從鬏鬏山下有了金倉和銀倉後,石鑼山和石波山的兩個山神都想將此寶庫占為己有。為了占據寶藏,兩山神決定鬥法,以跳高的方式來決定勝負。
永洪說,石鑼山和石鼓山的兩個山神果真鬥起法來,兩座山互相跳躍,弄得地動山搖,使得四鄉百姓不得安寧。管轄四鄉的大土地神將此事上奏天庭。為了阻止石鑼山和石鼓山兩山神再繼續鬥下去,玉帝指派大土地神到石鑼山、石鼓山對麵的雲峰山下,手特咒符,坐地鎮守,才壓住兩個山神,使其不再癡心妄想,危害鄉裏。
大土地神奉旨到來,石鑼山和石鼓山兩個山神被鎮住了,百姓過上了平安日子。人們為了感謝大土地神,在雲峰山下大土地神坐鎮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廟宇,在廟裏的石壁上雕刻了一尊高約丈餘的大土地神像,以便四時祭祀,並將此地稱為土地坎。
永洪說,就在大土地神像開光之日,有一位道人路過此地,用手指在廟旁的石壁上寫下了一首七言四句詩:
“石鑼石鼓兩相映,
暗藏金銀十萬錠,
得之用築青石路,
連接成都與重慶。”
然後,又在詩的旁邊寫下了一段詩謎:“近七裏,遠七裏,誰能舍得千石米,金銀就在契子裏。”
自此之後,四麵八方的官僚和財主都想得到寶藏,用車載、馬馭、人擔等辦法,各自把上千石的大米運到大土地神廟前,以求菩薩顯靈。然而,運去的大米堆積如山,可是誰也沒有感動神靈,據說家住寶峰七裏衝的一個名叫李遠近的娃兒聽說此事後,心中好像有人支配,趕緊迴到屋頭,把家裏用於挑穀草的扡擔。竹節巴打通,裝滿大米,拿到大土地神廟前,跪地說道,“大慈大悲的菩薩,七裏衝的李運近把扡擔米拿來了,請菩薩顯靈吧!李遠近的話音剛落,突然晴天一聲霹靂,石鑼山與石鼓山相向的聯聯山下,同時打開了兩扇石門,左邊是金倉,右邊是銀倉,寶庫內金銀光芒耀眼。那些官僚和財主們頓時眼紅,紛紛趕來湧上前去,想搶奪寶藏,但都被一陣陣狂風和一道道閃電阻擋,唯有李運近進入了寶庫中,得到了全部財寶,共計金銀十萬錠,其中金倉內有金子五萬錠,銀倉內有銀子五萬錠。
那李遠近將廟前堆積如山的大米分發給了鄉親後,根據廟側石壁上詩中的指點,將所得財寶全部用於修築道路。李遠近隨即雇請工匠,就地取石,從石鑼山和石鼓山之間的鬏鬏山上端開始動工,修築青右板鋪成的大路。曆盡艱辛,曆時數年,終於修成了上通往成都,下連向重慶的青石板大路,沿途還建造了大大小小數百座造型不一石橋。千裏大路修通啟用,所得金銀也都全部用光了。之後,李運近跟隨廟旁題詩的那位道人遠遊了,不知去向。
據說那個道人就是那個打魚匠,而李遠近就是他的兒子。打魚匠遵照狐仙臨別時的囑托,終於讓兒子李遠近去完成了使命。千裏青石鋪成的大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真正造福了一方老百姓。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打魚匠和狐仙以及他們的兒子李遠近,就利用當地的青石在鬏鬏山上修築了兩座高大雄偉的青石牌坊,一座是孝子牌坊,一座是功德牌坊,那條青石鋪成的大路,就是經過隆昌的巴蜀古驛道,上通成都,下連重慶,隆橋驛曾經是巴蜀古驛道上重要的驛站。
永洪說,從前,金鵝江邊住著一戶漁民,隻有母子二人,母親是個瞎子,全靠兒子打魚為生。打魚匠天天早出晚歸,每天一早把母親一日三餐吃的飯菜煮好,才出門去打魚。一天早晨,打魚匠起來煮飯,見廚房大氣烹烹,進去一看,飯萊都已弄好了。接下來一連三天都是這樣。打魚匠為了弄明白 究竟是怎麽一迴事,第三天晚上,他就到廚房的柴草堆裏藏起來,想看個究竟。他等到五更天雞叫頭遍時,聽到房子上的瓦“嘩 啦”一聲,就見屋頂出現了一個洞,接著就有一隻大白狐狸從屋項上跳了下來。隻見白狐在地上打了一個滾,就脫了狐皮,變成了一個美女。美女將狐皮放在一邊後,就忙著燒火煮飯。打魚匠看得真切,鑽出柴草堆,一把將狐皮抓到手,藏進懷中。美女美沒有了狐皮,也就變不迴白狐了。於是,在打魚匠的再三懇求下,美女終於答應留下來與他成親。打魚匠同美女成親後,便不用愁了,美女每天畫一張符給他, 拿到河邊一燒,心裏想要打好多魚就能打好多魚。就這樣,一家三口人生活過得非常幸福和快樂。
永洪說,轉眼過了一年,美女生下了一個兒子。一天,打魚匠又下河 打魚去了,美女在家門前的河邊洗娃兒的尿布,被過路的縣官看到了。於是,縣官頓生歹念,想霸占美女,就想給打魚匠出難題,傳令打魚匠到縣衙門去。打魚匠到了大堂,縣官對他說:“聽說你很會打魚,明天就給老爺我打一百條魚來,每條魚的重量都必須是一斤的,重了不行,輕了也不行,不多不少,一百條魚,一百斤重。你要是辦不到,就拿你婆娘來抵。要是你辦到了,老爺我有三個小妾,任由你挑選一個去。”
永洪說,打魚匠心急火燎地跑迴家去,哭喪著臉,埋怨妻子道:“喊你不要出門去你就是不聽,這下縣大老爺看見起了歹心,我該怎麽辦囉!\\\"美女見丈夫急成這樣,忙問:“遇到啥子事了,你快說呀?” 打魚匠使把縣官的話對妻子說了。美女聽後對丈夫說:“你別著急,這個事情好辦。我明天早晨畫一張符,你拿到河邊去燒,不管魚大魚小,你隻管捉一百條就是了。”
永洪說,第二天一早,打魚匠當真按照妻子的吩咐,燒了符後,就隨便捉了一百條魚,挑到縣衙去交差嚴縣官進秤稱,果然是一斤一條,一百條魚不多不少剛好一斤。縣官隻得認輸,叫出三個小妾,由打魚匠挑選一個帶走了。
縣官偷雞不成倒蝕把米,氣不過 ,又找打魚匠,要他三天之內捉一隻會吐金子的烏龜來。如果捉不到,就拿你婆娘來抵。如果捉到了,縣官願再輸一個小妾給你。
永洪說,打魚匠心裏很著急,迴到屋頭把縣官要烏龜吐金子的事對妻子說 了。美女又畫了一張符給丈夫。第二天打魚匠把符拿去河邊燒了後,就看見沙灘上冒出了一隻烏龜,打魚匠就把那隻烏龜提到縣衙門 去了。在縣衙大堂上,打魚匠當著縣官和眾衙役的麵,用木棒打一下烏龜,烏龜就吐出一坨金子,打兩下就吐兩坨金子。縣官這迴又輸了,隻得喊出兩個小妾,讓打魚匠再挑選一個帶走了。
永洪說,縣官一連輸掉了兩個小妾,仍不死心,再次找打魚匠說:“限你明天給老爺我捉一隻活老虎來。你要輸了就拿你的老婆個的來抵。我要是輸了就再給你一個小妾”
永洪說,打魚匠急忙跑迴家去,拉著妻子的手說:“我的妻子吔,大事不好了!我們趕快跑吧,遲了就跑不脫了!”美女問丈夫;“為啥子要跑?”打魚匠又把縣官要他捉活老虎的事說了。美女聽後道: “這個不要緊嘛,山上的老虎多的是。我再畫一張符給你,明天一早拿到山上去燒了,老虎就會跟著你去。”
永洪說,第二天一大早,打魚匠把符燒了後,他在前麵走,後麵跟來大群老虎,大的、小的都有。到了縣衙門,打魚匠喊縣官出來 收虎,看他要哪隻,隨便挑選。
縣官站到縣衙大堂門口的梯坎上往下一看,見縣衙門外的老虎黑壓壓一片,嚇得他屁滾尿流,連忙說:“我認輸,我認輸,快把老虎送迴山去。”
永洪說,縣官輸掉了三個小妾後,無臉見人,就辭官迴鄉了。一天,他閑得無聊,就到他一個老表家去耍,據說他這個老表是巴蜀第一富豪。兩老表在閑談中,聊到了為美女輸掉三個小妾的事。這個表兄是個老色鬼,聽表弟說了美女之事後,便對美女垂涎三尺了。為了得到美女,表兄親自去找打魚匠商量條件。
永洪說, 打魚匠與妻子十分恩愛,不肯答應讓妻之事。但美女知道後,便對丈夫說:“隻要他能答應兩個條件,我就嫁給他,第一,在我們家周圍買一萬畝好地。第二,再給我們修一座金倉,裝滿金子,修一座銀倉,裝滿銀子。”
永洪說,縣官的表兄有的是錢,很快就把所有事情辦理妥當,就隻等與美女成親同歡了。
打魚匠舍不得妻子離去,很是傷心,發誓要與妻子永遠在一起,共度一生。美女聽了丈夫的話,也很感動,但不得不實言相告:“夫君啊,我不是凡人,我是天上的白狐,隻因為你對瞎眼母親那麽孝順,感動了上天,王母娘娘特派我下凡來幫助你。現在,你什麽東西都有了,不再需要我的幫助了。我還要迴天庭繳旨,請你把我的狐皮還給我吧!”
永洪說, 打魚匠雖然舍不得妻子,但又聽妻子說得有理,就拿出精心保管的狐皮還給了妻子。白狐仙就要與丈夫和兒子分別了,一家人難舍難分,抱頭痛哭。狐仙臨別時對丈夫說:“把那一萬畝地分給窮人耕種。金倉、銀倉裏的錢用來作善事。此地出產青石,可就地取材,修橋築路,造福世人,望夫君切記。”
永洪說,縣官的老表早已等不及了,終於盼到了新娘過門這天,前來吃喜酒的客人們看見新娘如此美貌,都紛紛向新郎敬酒祝賀。新郎倌喝得爛醉如泥,還是別人把他抬進洞房去的。
永洪說,第二天早晨,新郎倌才清醒過來 ,伸手揉揉腥鬆的眼睛,好象才想起啥子,翻身一看,新娘不見了,隻看見屋裏一隻大白狐兩眼盯著自己。然後,白狐朝他叫了三聲,跳上屋項跑了,頓時,新郎倌嚇得昏死過去。
日上三竿,客人見新房門還不開,又不好去叫,一直等到中午都該吃午飯的時候了,還不見新人開門,“大家才犯疑了,一齊動手把房門撬開,屋裏不見了新娘,隻見床上的新郎嚇得全身直打哆嗦,嘴裏在不停地喊“打白狐、打白狐,”
永洪說,打魚匠自白狐仙走後,看破紅塵,把兒子托付給別人撫養,自己上峨眉山修行去了。
傳說金倉和銀倉就建在隆昌石鑼山與石鼓山之間的鬏鬏山下。相傳,自從鬏鬏山下有了金倉和銀倉後,石鑼山和石波山的兩個山神都想將此寶庫占為己有。為了占據寶藏,兩山神決定鬥法,以跳高的方式來決定勝負。
永洪說,石鑼山和石鼓山的兩個山神果真鬥起法來,兩座山互相跳躍,弄得地動山搖,使得四鄉百姓不得安寧。管轄四鄉的大土地神將此事上奏天庭。為了阻止石鑼山和石鼓山兩山神再繼續鬥下去,玉帝指派大土地神到石鑼山、石鼓山對麵的雲峰山下,手特咒符,坐地鎮守,才壓住兩個山神,使其不再癡心妄想,危害鄉裏。
大土地神奉旨到來,石鑼山和石鼓山兩個山神被鎮住了,百姓過上了平安日子。人們為了感謝大土地神,在雲峰山下大土地神坐鎮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廟宇,在廟裏的石壁上雕刻了一尊高約丈餘的大土地神像,以便四時祭祀,並將此地稱為土地坎。
永洪說,就在大土地神像開光之日,有一位道人路過此地,用手指在廟旁的石壁上寫下了一首七言四句詩:
“石鑼石鼓兩相映,
暗藏金銀十萬錠,
得之用築青石路,
連接成都與重慶。”
然後,又在詩的旁邊寫下了一段詩謎:“近七裏,遠七裏,誰能舍得千石米,金銀就在契子裏。”
自此之後,四麵八方的官僚和財主都想得到寶藏,用車載、馬馭、人擔等辦法,各自把上千石的大米運到大土地神廟前,以求菩薩顯靈。然而,運去的大米堆積如山,可是誰也沒有感動神靈,據說家住寶峰七裏衝的一個名叫李遠近的娃兒聽說此事後,心中好像有人支配,趕緊迴到屋頭,把家裏用於挑穀草的扡擔。竹節巴打通,裝滿大米,拿到大土地神廟前,跪地說道,“大慈大悲的菩薩,七裏衝的李運近把扡擔米拿來了,請菩薩顯靈吧!李遠近的話音剛落,突然晴天一聲霹靂,石鑼山與石鼓山相向的聯聯山下,同時打開了兩扇石門,左邊是金倉,右邊是銀倉,寶庫內金銀光芒耀眼。那些官僚和財主們頓時眼紅,紛紛趕來湧上前去,想搶奪寶藏,但都被一陣陣狂風和一道道閃電阻擋,唯有李運近進入了寶庫中,得到了全部財寶,共計金銀十萬錠,其中金倉內有金子五萬錠,銀倉內有銀子五萬錠。
那李遠近將廟前堆積如山的大米分發給了鄉親後,根據廟側石壁上詩中的指點,將所得財寶全部用於修築道路。李遠近隨即雇請工匠,就地取石,從石鑼山和石鼓山之間的鬏鬏山上端開始動工,修築青右板鋪成的大路。曆盡艱辛,曆時數年,終於修成了上通往成都,下連向重慶的青石板大路,沿途還建造了大大小小數百座造型不一石橋。千裏大路修通啟用,所得金銀也都全部用光了。之後,李運近跟隨廟旁題詩的那位道人遠遊了,不知去向。
據說那個道人就是那個打魚匠,而李遠近就是他的兒子。打魚匠遵照狐仙臨別時的囑托,終於讓兒子李遠近去完成了使命。千裏青石鋪成的大路,方便了人們的出行,真正造福了一方老百姓。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打魚匠和狐仙以及他們的兒子李遠近,就利用當地的青石在鬏鬏山上修築了兩座高大雄偉的青石牌坊,一座是孝子牌坊,一座是功德牌坊,那條青石鋪成的大路,就是經過隆昌的巴蜀古驛道,上通成都,下連重慶,隆橋驛曾經是巴蜀古驛道上重要的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