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電大入學考試後,五明感覺渾身都輕鬆了。總算邁過了這一關,在等待考試分數和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五明還是繼續在山川機械廠教育處努力工作。


    五明覺得,無?憂無慮、無牽無掛的生活,才能露?出燦爛的笑容。笑?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也是對?人?生?的自?信?。隻?要有?笑容就會開?心?,笑?比哭好,笑?著麵對生活,你?就?會?很?陽光,自?信?的笑?臉改變你的容顏。為了你的快樂,每天笑?一笑,笑?聲?裏?有歡樂,笑?聲?裏?有幸?福?。


    微笑,就是人生的晴天,也是生活的清新劑。你?的微笑,就?是一股清新的風。笑看世間萬象,是盛開在臉上的一朵美麗的花;微笑著生活,就是苦難中湧現的希望之光,是成長中頓悟的人生真諦,是生活中溝通的無形橋梁,是生命中輪迴不息的蓬勃朝氣。一臉的微笑,是坦然和淡定,是臨危不懼的鎮靜,是虛懷若穀的大度,是瀟瀟灑灑的人生態度。


    轉眼季節輪換,願五明每一天都平安健康!願五明不辜負每一個太陽升起的日子,不虛度每一個陽光傾瀉的日子,不忽視身邊一點一滴的美好。五明一直喜歡一句話:人生快樂的源泉來自內心的燦爛,笑口常開,好運自然來。讓我們一起,用陽光的心態對待每一天。


    蘇軾對待人生的態度令五明欽佩,他寫的《西江月·頃在黃州》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 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是一個喜歡夜行的人,這一晚,他喝醉了酒,乘著月光,來到溪橋上,解下馬鞍當作枕頭,就在橋上睡了下去。 小河中的明月多麽可愛呀,在橋上,蘇軾進入了夢鄉,聽見杜鵑叫時, 天已經明了。


    上片詞人突出月夜景色之美:水麵細浪漣漪,“橫空”依稀雲朵,在月光的籠罩下,詞人被包圍在這清新明麗的銀色世界中。此景此情,詞人當然難以割舍,漫步遊覽之不足,幹脆“解鞍欹枕綠楊橋”,物我兩忘。詞中著力於抒寫醒後的內心感受。太喜歡曠達的蘇軾了,即使被流放在黃州,依然能過得安然快樂。


    如果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麽請坐下來歇一會,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不糾結、少俗慮,隨遇而安,以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五明覺得,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追求。強融到不屬於你的圈子,會活得更累。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在孤獨中不斷的完善自我,不斷的塑造自己的性格,找到自己的方向而努力。真正優秀的人,不會為了合群而放棄自己,不會為了討好別人而降低自己的底線,活得“薄情”又自在。其實,五明也想做一個灑脫的人,不念過往,不念舊情,一心向前,堅定勇敢,無所畏懼。怪隻怪五明當初讀書時用情太深,再也不能全身而退。明知一切早已塵埃落定,明知道別人沒有把你放在心上,卻還是一次次陷入迴憶,感慨曾經。五明一個人的時候,喜歡聽從前一起聽過的歌,熟悉的旋律,傷感的歌詞,時常讓人淚眼迷蒙。每一次提筆,想要寫什麽,腦海裏浮現的全是讀中師時她的影子。時而清晰,時而朦朧,時而溫柔,時而淡漠。曾經的你的溫柔,是五明最深的眷戀;而以後的你的淡漠,令五明無比的心傷。是什麽改變了你,是時間,是距離,是你心裏有了更重要的人。五明終究隻是你生命裏的一個過客,實際上就連吃醋都沒有資格。有人說,如果你真的放不下一個人,那就想一想,她是怎麽放下你的。五明想了又想,決定像你一樣,看淡前塵過往雲煙,把遺落在你那裏的心慢慢收迴,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上。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一個全新的五明,心中有夢,眼裏有光,笑容比從前更加燦爛。


    有人說,自律是一個人通往理想人生道路的一把鑰匙。它會讓一個人把事情做到極致,讓人生越來越精彩。誠然,當一個人,足夠自律,他的渾身都在發光。而自律的人,往往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活出最好的生活狀態。


    1985年4月中旬,為了履行考試前的承諾,五明出差到重慶,去和重慶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簽訂委托培養人才合同。五明坐的成都到重慶的綠皮火車,到菜園壩火車站下車,然後走路上到兩路口,坐公交車到大坪,住在山川機械廠上級單位,西南局招待所。房間一般都是兩人間,還有四人間的,也有單人間的,五明住的是兩人間,吃飯是在招待所的食堂吃。第二天,就到重慶大學與招生辦簽訂了委托培養一個焊接專業人才的合同,學製是本科四年。然後,由於當天時間比較充裕,五明就聯係了在長安廠工作的厚安,


    五明見到分別一年多的朋友厚安,非常高興,厚安見到五明,也有老友重逢的感覺,他們各自介紹了一下近況,厚安建議五明到四川美術學院去參觀一下。厚安特地給單位打了一個招唿,說有事陪朋友,厚安就陪五明去參觀四川美術學院,五明和厚安乘公交車車來到四川美術學院。


    厚安說,四川美術學院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高等美術院校。學校在九龍坡區黃桷坪。四川美術學院是西南地區美術家的搖籃,是1953年10月,由西南人民藝術學院和成都藝術專科學校的美術係科合並成立的。


    厚安說,四川美術學院的前身有兩脈。其中一脈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等歸國藝術教育家在成都創立的四川省立藝術專科學校。1950年,南虹藝專並入,又更名為成都藝術專科學校。由於成都藝專創建時,全國藝術院校紛紛遷來四川,專家雲集,師資力量雄厚,很快,成都藝專就成為了西南地區一所具有影響力的高等藝術學校。而另一脈,是1950年西北軍政大學藝術骨幹南下重慶創立的西南人民藝術學院。據校史記載,1950年,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的部分骨幹南下,在九龍坡黃桷坪組建成立西南人民藝術學院。1953年,兩校美術、設計類學科合並,成立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定址重慶黃桷坪。落戶黃桷坪之後,西南美術專科學校在專業學科開設上經曆了幾次變化和發展。1953年剛成立時,開設了繪畫係繪畫專業、雕塑係雕塑專業、實用美術係印染設計專業和漆器設計專業,學製三年;1956年,學校繪畫係又分設中國畫專業、版畫專業、油畫專業,實用美術係增設陶瓷設計專業;1958年,實用美術係增設裝潢設計專業。到1959年,西南美術專科學校更名為四川美術學院,設置為本科院校,成為西南地區唯一一所高等美術院校。至此,四川美術學院才正式形成。


    厚安說,傳說中四川美術學院最神奇的兩屆,出了一批撐起中國當代美術半邊天的大師們。在幾十年的創作曆程中,四川美術學院一直是中國藝術創作版圖中的重鎮,各個時期均湧現出代表性的藝術家與代表性的作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70年代為例,1978年在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四川美術學院迎來了創作的黃金時期。一方麵,在繪畫領域先後出現了“傷痕藝術”、“鄉土繪畫”、“生命流”、四川美術學院“新生代”、“中國經驗”、“都市人格”等藝術思潮與創作現象,在中國當代繪畫的陣營中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另一方麵,四川美院在各個階段都湧現出代表性的藝術家,如羅中立、張曉剛、龐茂琨等藝術巨匠,創作出油畫《父親》、雕塑《收租院》、雕塑《春夏秋冬》等一大批在藝術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鴻篇巨作,共同塑造和構築了四川美術學院在當代藝術領域的人文傳統。1950到1970年代,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注入民族性、地域性。1980年代的“鄉土繪畫”追求自然主義的現實主義,


    厚安說,在幾十年的創作曆程中,四川美術學院一直是中國藝術創作版圖中的重鎮,各個時期均湧現出代表性的藝術家與代表性的作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四川美院的藝術家敏感社會現實的變遷,把握曆史與時代的發展潮流,強調人文關懷,用作品表現時代所凝聚的文化理想與藝術精神。1940年代初,四川美術學院高舉抗戰救國的旗幟,特別是在設計教育與理念方麵,率先以“美化人生”為己任,主張設計服務民生,用藝術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以積極投身新中國建設為初心。新中國成立後,在構建國家意識與民族文化身份,以及在新的藝術思潮與藝術院係調整的背景下,四川美術學院秉承《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精神,圍繞“新中國建設”,以多元的繪畫媒介,創作了大量體現時代變革的作品。1950年代以來,在追求文化現代性、藝術民族性的過程中,四川美術學院逐漸探索出一條融匯中西、古今,具有民族與地域特色的創作之路。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主線,深入挖掘西南的地域與文化經驗,在民間藝術中吸取養料,不斷為學院的藝術語言注入文化內涵。這種重視本土性、地域性、少數民族文化經驗的創作思路,因四川美術學院逐漸形成了中國美術界獨特的“西南經驗”,


    厚安說,四川美術學院在創作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績與美院長期致力於學科建設、教學改革是密不可分的。1950年代伊始,四川美術學院在響應國家院係調整的背景下,不僅完成了成都藝專與西北軍政大學藝術學院部分骨幹教師的合並,並且,以美術、設計學兩大學科為主體,逐漸完善了自己的學科結構,建立了自身的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四川美術學院的教學與創作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形成了鮮明的體係與特色。1982年3月,受文化部委托在四川美術學院召開的“全國藝術院校創作教學座談會”,在當時曾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厚安說,從整體外觀看,四川美術學院風格濃厚並且保留了部分曆史元素。校區內,現代和複古激烈碰撞的氣息撲麵而來:建築風格濃厚的門店,牆壁上大片碧綠的爬山虎,讓人仿佛迴到上世紀50年代;而隨處可見的簡約景觀小品、明亮的咖啡廳畫廊和各種時尚設計,又把人拉迴到現代。


    厚安說,就四川美術學院的創作譜係與藝術追求來說,一條重要的線索,體現為現實主義藝術觀念的綿延與發展。譬如,1940年代主張藝術為時代,藝術為人生,藝術為民眾。1950到1970年代,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注入民族性、地域性。1980年代的“鄉土繪畫”追求自然主義的現實主義,


    參觀完四川美術學院後,五明和厚安找了一個餐館,五明請厚安吃了一頓火鍋,飯後,五明和厚安又聊了一會天,然後,五明就迴到大坪招待所,第二天,五明又到袁家崗重慶醫科大學招生辦,與重慶醫科大學簽訂了委托培養一名兒科人才的合同,本科文憑,學製五年。


    重慶醫科大學創建於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才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的兒科是有名的學科。


    簽完合同,時間還早,五明就去了離袁家崗不遠的謝家灣建設機床廠,去找了一起在青工班學習的高子林,這是一個比五明年齡大幾歲的大哥,高子林看見五明也很高興,他是建設廠的職工子弟,他陪著五明在建設廠家屬區轉了一圈。


    高哥說,”迴憶童年,這裏完美的記錄了我整個童年,小時候住的都是紅磚房,每一棟都長得一模一樣。生活在裏麵就像個小社會,配套設施什麽都有,不出這個社區都能活得有滋有味兒的!高哥說,到我們建設廠,真的驕傲!畢竟橫跨三個世紀,每次迴去吃飯,都會勾起滿滿的迴憶!”


    高哥說,在建設廠以前最愛看文藝匯演,然後看別人打籃球比賽,有時候碰上露天電影,也不知道是在看電影,還是在和耍伴兒瘋跑,追啊追的,一場電影就結束了。


    五明說,”聽說建設廠這一片要拆遷了,就怕這裏的美食也會消失”!高哥說:”是呀,也許以後隻能在迴憶裏去找童年了!”


    如果你去建設廠走走,或許你會有和五明一樣的感覺。這裏沒有那種喧囂,雨後的空氣裏,青草的香味讓人安心。


    這裏的植物爬上房子,落花灑在車頂上,你的心會靜下來;但時不時飄來的火鍋香,或者路過的小吃店,又讓你的胃被喚醒了。


    對於建設廠,平時不住在這裏的人,來這裏走走,會帶去一份關於美食的迴憶,曾經住在這裏的人,再迴首,會迴憶起五彩斑斕的童年。


    總之,雨過天晴的上午、氣溫逐漸升起這一天,五明和高哥在建設廠家屬區走著。


    走進建設廠家屬區,你會發現,裏麵更是別有洞天,美食雷達簡直能奏出一首狂想曲!各種被種草的美食,你都能在這裏奇妙相遇。可以說,在建設廠,你轉角遇到的不是愛情,而是打扮成小麵、火鍋、小吃的店子。這裏有本地人都超愛的是“耙牛肉”,還有先後開起來的“老火鍋”,在這裏,總能滿足你的味蕾!


    高哥指著一個店說,備受老重慶人喜愛的這家粽子店,一到端午節就忙得不可開交。也隻有在平日裏,才有幾分清閑可以享受。吃過他們家肉粽子的本人表示,粽子的糯米用料很好!裏麵的肉也很紮實,沒什麽肥肉,是那種不會特別驚豔,但會無限迴購的樸實味道!


    因為美食而一度出圈的建設廠,拋卻這誘人的味道,其實還有著厚重的曆史痕跡。曾經,數代建設廠子弟,為中國民族的工業付出汗水,他們的家人,也因為住在這一片家屬區而感到光榮!


    五明和高哥漫步在建設廠家屬區,穿梭時空,高哥給五明講起了這裏的前世今生。


    重慶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在剛剛開埠時、在抗日戰爭作為陪都時、在解放以後三線建設時、甚至改革開放時,對國家工業發展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高哥說,老一輩都不會陌生的嘉陵廠、重鋼廠、長安廠、望江廠以及建設廠,當時到這些大廠工作,就好比現在的國企、事業編一樣,屬於大眾熟知的“香餑餑”!


    高哥說,重慶建設廠,全名叫國營建設機床廠,前身是1889年張之洞創建的湖北槍炮廠,即後來的漢陽兵工廠,被譽為“民族工業搖籃”。


    高哥說,當年從袁家崗田家炳中學到楊家坪直港大道,可都是建設機床廠的地盤!


    這裏有成片的廠房、高聳的煙囪、熱火朝天的車間、人頭攢動的廠區,以及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建設廠這個名字,


    走進建設廠家屬區,仿佛一腳踏入了被保護著的另一個時空。這兒很熱鬧,有很多年輕人,中年人,當然也會有一些年長的人,守著這個片區。


    與忙碌的謝家灣大街不同,住在建設廠家屬區的人,過著自己悠閑的生活。


    他們就像植物一樣,唿吸著這裏的空氣,守著這一方熟悉的土地,緩慢地在時間的長河中生長。


    高哥說,想必很多建設廠老居民,在與別人介紹起自己的童年時,都是帶著小雀躍的吧!除去那些輝煌的成就,這裏的每一條道路,都是兒時和小夥伴兒們追逐的樂園。那些小小的文具店,承載了多少童年的期盼,在學校表現好一天,隻為一個看上許久的玩具。每周都盼著勞動村球場的露天電影、籃球賽事,那是生活裏鮮有的熱鬧事兒;被父母安排去買點醬油、鹽的路上,偶遇上小貓咪和小狗狗,會和它們熟絡地打個招唿;


    高哥說,這裏完美的記錄了我整個童年,小時候住的都是紅磚房,每一棟都長得一模一樣。生活在裏麵就像個小社會,配套設施什麽都有,不出這個廠區都能活得有滋有味兒的!說到我們建設廠,真的驕傲!畢竟橫跨幾十年,每次來到這裏,都會勾起滿滿的迴憶!


    五明和高哥在建設廠家屬區一家餐館吃了一頓火鍋。重慶的火鍋太辣了。飯後五明和高哥聊了一會,高哥下午要上班,於是五明就告別了高子林迴到大坪招待所了。第二天,五明就買票乘重慶到成都的綠皮火車在隆昌站下車,迴到了山川機械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學生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果果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果果9並收藏我的學生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