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牧迴到王府,將燕隆裕請他到北燕的修好的事情告訴了李迴軒。
“事發突然,孤倒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李迴軒輕搖著羽扇,笑道:“其實殿下並非是沒有料到燕隆裕會請您到北燕,而是憂慮您走之後,朝中大權應該交給誰。”
蕭牧嗬嗬笑道:“先生真是神機妙算啊,既然如此,還請給孤指點指點。”
李迴軒:“殿下如今到北疆去,朝廷裏還有一個六爺和七爺。六爺之前都是仰仗著華親王,如今華親王倒台,一時間他的腳跟還沒有站穩;七爺與您雖是同盟,然此人心思極深,不可重托。”
蕭牧歎道:“孤正是為此而擔憂也,這兩人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李迴軒想了想,道:“既然不想讓他們兩個有一人獨大,倒不如設法製衡。如今二人都在內閣,可六爺的爵位卻遠遠高於七爺,倘若能夠給七爺加官進爵,並且將七爺綁在咱們這一邊,他想搞小動作,也不敢搞了。六爺根基未穩,必然先求安寧,想來不會有什麽二心。”
蕭牧聽言,眼前一亮。
“你這話倒點醒了孤,要是能讓人人都能看到孤對老七好,別人自然就會認為老七是孤的人,別人不用提。單單老六,倘若疏遠了孤,就也會對老七疏遠,他們兩個疏遠,就不會對孤造成威脅。”
“三爺英明。”
“既然如此,孤臨走之前,倒是要給老七好好晉一晉位份……這個‘雍’字不好,倒不如取一個‘翊’字,就進封位翊親王。”
“‘翊’者,輔佐也,這個封號,甚有深意。”
蕭牧微微一笑。
“孤就是要所有人看出孤對老七的好,這份好他受也得受,不受也得受。至於江南新近收複,孤準備讓陶善文去做巡撫,宋長卿任應天知府。”
“殿下要深耕兩江了麽?”
蕭牧點了點頭。
“趁著還沒人動手,這塊肥肉當然不能讓別人給搶了去。”
李迴軒連連點頭。
“其實局勢就這樣穩定下去,六爺和七爺如果不聯盟,與您絕對沒有招架之力,皇上身子日漸衰弱,您應該把心思多放在宮中一些了……”
蕭牧臉色漸漸變得陰沉。
“孤可不想擔上弑君的罵名。”
李迴軒聽言,便道。
“就算如此,您現在隻是攝政王,終究不是儲君,萬一皇上立了不知哪個皇子,您這個攝政王,豈不還是得乖乖讓賢?寧親王有平定江南,收複失地的大功。雍郡王當年治理兩江,也是卓有功績,更何況當年為了百姓敢公然對抗皇上,又是被廢太子誣陷過的人,在朝中深得人心,他們二位,可都有繼承大業的可能啊……”
蕭牧一怔,眼中流露出些許驚恐。
李迴軒神情更加嚴肅。
“萬一,萬一您這個攝政王隻是一個幌子,皇上其實是想將那個未來的儲君給暗中培養起來,三爺您辛苦籌謀這十數載,豈不就是為他人做的嫁衣!”
蕭牧噌的一聲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臉色十分蒼白。
多年之後,他想起李迴軒的這番話,不禁慶幸起幸虧自己身邊有個這樣運籌帷幄的軍師……
李迴軒:“三爺想想您在皇上心裏是什麽分量,其他兩位是什麽分量,便可知道這不是沒有可能的。茲事體大,千萬猶豫不得啊……”
蕭牧臉色陰沉,走到窗前,突然一道閃電劈破長空,緊接著大雨傾盆而至。
這已經是過了年的第三場大雨了,慶熙三十八年,好像注定要風雨不斷。
風雨吹亂了蕭牧額前的碎發,他眸色深邃如同幽譚,然而眉宇之間,卻是深深的悲涼。
他終究還是沒被人重視過。
可就算這樣,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篡位,要殺掉自己的親生父親。
就算父親再怎麽無視他,再怎麽厭煩他,再怎麽利用他,他始終盡著一個當兒子的本分。
他自問當兒子當到這個份上,已經夠格了。
“李先生。”
“臣在。”
蕭牧眼底一片晶瑩。
“孤自問自己對得起任何人,華親王也好,廢太子也好,容郡王也好,就算不得善終,那也是因為是他們不仁,我才不義。”
“殿下乃是光明磊落,一切都是不得已罷了,誰站在殿下這個位置上,都會那樣做的。”
“那為什麽要讓我孤苦一生,六親緣淺……”
李迴軒一怔,看著蕭牧神情憂戚,眼中寫滿了委屈和不解。
“其實人活一世,總是要背負一些罵名的,自己問心無愧就是了,正所謂天將降大任……”
沒有等李迴軒說完,蕭牧便低頭走了出去。
看著蕭牧落寞的背影,李迴軒歎了口氣。
“靜靜也好,早晚得讓他明白的……”
身為帝王,哪個不是孤家寡人。
……
距離去北燕還有一段時間,在走之前,蕭牧要先給雍郡王晉一晉位份。
很快,蕭牧就請了旨意,因當年皇七子蕭業遭受廢太子陷害,蒙受五年囚禁災難,今特封為翊親王。
當然,封王好封,雍郡王能不能坐穩就是另一個說法了。
不出蕭牧所料,很快就有官員上奏折說翊親王無功封王,名不正言不順。蕭牧又暗中令人煽風點火,很快上奏折反對將翊親王封為親王的折子越來越多。
事情越來越嚴重,甚至連翊親王平常一些收受賄賂,作風不檢點的問題全被人揪出來了。
翊親王立時間成了眾矢之的。
……
寧親王府的詹士孫明朔勸寧親王這個時候為翊親王說幾句話。
不料寧親王卻不想沾染進這個是非裏麵。
“人家有攝政王當靠山,還輪得到咱們給他說話。你聽聽那個封號,都成肱骨之臣啦!”
他斜倚在榻上,滿眼妒忌。
想想之前翊親王勸自己與蕭牧爭權的話,轉而自己又攀上蕭牧去求富貴去了。
他心裏著實不痛快。
孫明朔:“您的一言一行,別人怎麽看不重要,關鍵的是皇上怎麽看,殿下您終究是翊親王的手足,您這個時候不站出來,皇上會怪您涼薄的。”
寧親王卻連連搖頭,他有他自己的考量。
“本王現在根基未穩,貿然摻和進這個局麵,萬一是攝政王他們給本王設的局,豈不就壞事了?”
孫明朔繼續道:“殿下可知道赤壁之戰?”
“廢話,這誰不知道。”
“曹操為什麽八十萬軍馬敗於赤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孫劉結盟,乃至後來三足鼎立,魏強而蜀吳皆弱,因此才有了蜀吳聯盟,對抗魏國。眼下攝政王一家獨大,而您與翊親王皆弱。有道是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酣睡,您怎能保證攝政王沒有斬草除根之心?萬一將來攝政王真的動手,您試問自己單槍匹馬,能夠招架麽?”
寧親王表情有些嚴肅,這才迴味過來。
“本王方才隻顧著賭氣,竟耽誤了大事。照此說來,本王確實應該向翊親王示好。”
“正是。”
寧親王想了想,立刻跑到書桌前,提筆寫好一封為翊親王辯護的折子。
“事發突然,孤倒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李迴軒輕搖著羽扇,笑道:“其實殿下並非是沒有料到燕隆裕會請您到北燕,而是憂慮您走之後,朝中大權應該交給誰。”
蕭牧嗬嗬笑道:“先生真是神機妙算啊,既然如此,還請給孤指點指點。”
李迴軒:“殿下如今到北疆去,朝廷裏還有一個六爺和七爺。六爺之前都是仰仗著華親王,如今華親王倒台,一時間他的腳跟還沒有站穩;七爺與您雖是同盟,然此人心思極深,不可重托。”
蕭牧歎道:“孤正是為此而擔憂也,這兩人都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李迴軒想了想,道:“既然不想讓他們兩個有一人獨大,倒不如設法製衡。如今二人都在內閣,可六爺的爵位卻遠遠高於七爺,倘若能夠給七爺加官進爵,並且將七爺綁在咱們這一邊,他想搞小動作,也不敢搞了。六爺根基未穩,必然先求安寧,想來不會有什麽二心。”
蕭牧聽言,眼前一亮。
“你這話倒點醒了孤,要是能讓人人都能看到孤對老七好,別人自然就會認為老七是孤的人,別人不用提。單單老六,倘若疏遠了孤,就也會對老七疏遠,他們兩個疏遠,就不會對孤造成威脅。”
“三爺英明。”
“既然如此,孤臨走之前,倒是要給老七好好晉一晉位份……這個‘雍’字不好,倒不如取一個‘翊’字,就進封位翊親王。”
“‘翊’者,輔佐也,這個封號,甚有深意。”
蕭牧微微一笑。
“孤就是要所有人看出孤對老七的好,這份好他受也得受,不受也得受。至於江南新近收複,孤準備讓陶善文去做巡撫,宋長卿任應天知府。”
“殿下要深耕兩江了麽?”
蕭牧點了點頭。
“趁著還沒人動手,這塊肥肉當然不能讓別人給搶了去。”
李迴軒連連點頭。
“其實局勢就這樣穩定下去,六爺和七爺如果不聯盟,與您絕對沒有招架之力,皇上身子日漸衰弱,您應該把心思多放在宮中一些了……”
蕭牧臉色漸漸變得陰沉。
“孤可不想擔上弑君的罵名。”
李迴軒聽言,便道。
“就算如此,您現在隻是攝政王,終究不是儲君,萬一皇上立了不知哪個皇子,您這個攝政王,豈不還是得乖乖讓賢?寧親王有平定江南,收複失地的大功。雍郡王當年治理兩江,也是卓有功績,更何況當年為了百姓敢公然對抗皇上,又是被廢太子誣陷過的人,在朝中深得人心,他們二位,可都有繼承大業的可能啊……”
蕭牧一怔,眼中流露出些許驚恐。
李迴軒神情更加嚴肅。
“萬一,萬一您這個攝政王隻是一個幌子,皇上其實是想將那個未來的儲君給暗中培養起來,三爺您辛苦籌謀這十數載,豈不就是為他人做的嫁衣!”
蕭牧噌的一聲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臉色十分蒼白。
多年之後,他想起李迴軒的這番話,不禁慶幸起幸虧自己身邊有個這樣運籌帷幄的軍師……
李迴軒:“三爺想想您在皇上心裏是什麽分量,其他兩位是什麽分量,便可知道這不是沒有可能的。茲事體大,千萬猶豫不得啊……”
蕭牧臉色陰沉,走到窗前,突然一道閃電劈破長空,緊接著大雨傾盆而至。
這已經是過了年的第三場大雨了,慶熙三十八年,好像注定要風雨不斷。
風雨吹亂了蕭牧額前的碎發,他眸色深邃如同幽譚,然而眉宇之間,卻是深深的悲涼。
他終究還是沒被人重視過。
可就算這樣,他也從來沒有想過要篡位,要殺掉自己的親生父親。
就算父親再怎麽無視他,再怎麽厭煩他,再怎麽利用他,他始終盡著一個當兒子的本分。
他自問當兒子當到這個份上,已經夠格了。
“李先生。”
“臣在。”
蕭牧眼底一片晶瑩。
“孤自問自己對得起任何人,華親王也好,廢太子也好,容郡王也好,就算不得善終,那也是因為是他們不仁,我才不義。”
“殿下乃是光明磊落,一切都是不得已罷了,誰站在殿下這個位置上,都會那樣做的。”
“那為什麽要讓我孤苦一生,六親緣淺……”
李迴軒一怔,看著蕭牧神情憂戚,眼中寫滿了委屈和不解。
“其實人活一世,總是要背負一些罵名的,自己問心無愧就是了,正所謂天將降大任……”
沒有等李迴軒說完,蕭牧便低頭走了出去。
看著蕭牧落寞的背影,李迴軒歎了口氣。
“靜靜也好,早晚得讓他明白的……”
身為帝王,哪個不是孤家寡人。
……
距離去北燕還有一段時間,在走之前,蕭牧要先給雍郡王晉一晉位份。
很快,蕭牧就請了旨意,因當年皇七子蕭業遭受廢太子陷害,蒙受五年囚禁災難,今特封為翊親王。
當然,封王好封,雍郡王能不能坐穩就是另一個說法了。
不出蕭牧所料,很快就有官員上奏折說翊親王無功封王,名不正言不順。蕭牧又暗中令人煽風點火,很快上奏折反對將翊親王封為親王的折子越來越多。
事情越來越嚴重,甚至連翊親王平常一些收受賄賂,作風不檢點的問題全被人揪出來了。
翊親王立時間成了眾矢之的。
……
寧親王府的詹士孫明朔勸寧親王這個時候為翊親王說幾句話。
不料寧親王卻不想沾染進這個是非裏麵。
“人家有攝政王當靠山,還輪得到咱們給他說話。你聽聽那個封號,都成肱骨之臣啦!”
他斜倚在榻上,滿眼妒忌。
想想之前翊親王勸自己與蕭牧爭權的話,轉而自己又攀上蕭牧去求富貴去了。
他心裏著實不痛快。
孫明朔:“您的一言一行,別人怎麽看不重要,關鍵的是皇上怎麽看,殿下您終究是翊親王的手足,您這個時候不站出來,皇上會怪您涼薄的。”
寧親王卻連連搖頭,他有他自己的考量。
“本王現在根基未穩,貿然摻和進這個局麵,萬一是攝政王他們給本王設的局,豈不就壞事了?”
孫明朔繼續道:“殿下可知道赤壁之戰?”
“廢話,這誰不知道。”
“曹操為什麽八十萬軍馬敗於赤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孫劉結盟,乃至後來三足鼎立,魏強而蜀吳皆弱,因此才有了蜀吳聯盟,對抗魏國。眼下攝政王一家獨大,而您與翊親王皆弱。有道是臥榻之上,豈容他人酣睡,您怎能保證攝政王沒有斬草除根之心?萬一將來攝政王真的動手,您試問自己單槍匹馬,能夠招架麽?”
寧親王表情有些嚴肅,這才迴味過來。
“本王方才隻顧著賭氣,竟耽誤了大事。照此說來,本王確實應該向翊親王示好。”
“正是。”
寧親王想了想,立刻跑到書桌前,提筆寫好一封為翊親王辯護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