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大半年已經過去,海內靖平,天下無事。
因此大周所有的眼睛,都放到了東南寧親王平叛上麵。
而寧親王也不負眾望,捷報頻傳。
……
蕭牧急匆匆走進文淵閣。
“大喜之事!大喜之事!”
此時內閣的閣臣,董儀和,李春貞,馮卓君,以及被放出來的雍郡王蕭業,都在等著蕭牧的消息,見蕭牧神采飛揚地走了進來,便已知道這最後一仗,寧親王已經打贏了。
蕭牧將戰報扔在桌子上,讓眾人看,自己笑道:“寧親王不負眾望,三崖山一場大戰,摧枯拉朽,殺的沈方雲節節敗退,連沈方雲自己都死於亂軍之中。諸位,這次我們大周,真的贏了!”
董儀和感歎道:“仰賴皇上聖德,將士用命,才能收複江山。這幾年,多少事都是從這上麵出來的,別的不說,國庫總算能夠輕鬆些啦。”
蕭牧:“孤想好好給寧親王操辦操辦,給他接風洗塵,他這次立下的功勞,可是能穩住我大周江山千秋基業的莫大功勞!必然要名垂青史的,孤的意思,這個接風宴,能多風光,就多風光!諸位以為如何?”
四位閣臣都垂著眸,一句話也不說。
蕭牧有些不悅,看著李春貞。
“李中堂,如今你是戶部尚書,說說你的看法。”
李春貞看了眼董儀和,董儀和輕輕搖了搖頭。
李春貞會意,道:“迴殿下的話,並非是老臣舍不得花銀子,實在是國庫裏拿不出錢來。”
“怎麽說?”
“還是那句老話,僧多粥少,入不敷出。”
蕭牧皺起眉頭。
“這孤倒不明白了,以前哭窮,是因為打仗,現在不用打仗了,國庫怎麽還沒有錢?”
李春貞又看向董儀和,董儀和又輕輕點了點頭。
蕭牧將一切都看在眼裏,忍著沒有發火。
李春貞站起身來,如實答道:“啟稟攝政王,之前因為打仗,所以許多的開支,能省則省,能減則減。比如諸位皇室貴族的開支,之前還有打仗作為理由,將他們的開支減半,如今不打仗了,他們的開支理應再恢複原樣,這就又是一筆開支。還有東南數年來戰火不休,不盡不能去收東南百姓的賦稅,國庫還要掏銀子去鎮撫亂民,重新修繕郡城,這就又是一筆大開支,還有北邊的邊防……”
“行了,你不用說了。”
蕭牧臉色愈發難看。
如今是他主政,寧親王立了這樣的大功勞迴來,要是迎接宴辦的寒酸,今後他還怎麽服眾?隻怕寧親王心裏還要多想。
國庫什麽樣外人又不知道,到時候隻會說自己不會辦事,目中無人。
他敲著桌子,有些責備的口氣。
“都說你李春貞李大人是一位理財好手,怎麽連這些銀子也省不出來麽?”
李春貞性情剛直,索性直接迴懟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國家的賦稅一年不如一年,能夠同時應付這麽多開支,已然是老臣盡力了。”
董儀和嗬嗬笑道:“這才是巧媳婦難煮無米粥呢,李大人,攝政王說的也是正理,你既然在戶部,自然要好好想一個辦法出來,看看從哪裏,再省出一筆銀子來。”
李春貞:“還能有什麽辦法!無非是拆了東牆補西牆,拆到最後,看看還能拿什麽補窟窿!”
董儀和:“請攝政王放心,內閣一定議出一個妥善的方案來。”
蕭牧沒說話,隻是點了點頭,有些不悅地看著李春貞。
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他竟然越來越在意這些不重要的虛名,總覺得自己現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有人對自己,都要畢恭畢敬的。
其實說到底他何嚐不知道李春貞說的是真的,他就是不滿他竟然用這種蠻橫的口氣對自己說話。+
他又看向座下的馮卓君和蕭業,都是些一問搖頭三不知的主兒。
特別是蕭業,最令蕭牧感到寒心,要是沒有自己把他從宗人府撈出來,哪裏還有他如今坐在這裏的機會!
“既然如此,那就再議吧。今兒,就散了吧。”
……
蕭牧裹了裹大氅,離開文淵閣,身後突然一人將他叫住,正是蕭業。
“三哥怎麽走的這麽快?”
“七弟還有話說麽?”
蕭業笑道:“看哥哥還對我笑我就放心了,還以為哥哥對小弟方才沉默不語,心懷不滿呢。”
蕭牧微微一笑。
“兄弟是聰明人,不說話自然有不說話的道理。”
“哥哥理解小弟就好。”
蕭業挽著蕭牧的胳膊,自從從潮生寺出來後,他就好似變了一個人一般,不再同之前那樣沉默寡言,變得開朗多了,也健談多了。
可是那深邃無比的雙眸,依舊沒有半分改變。
似乎在隱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野心。
蕭業環顧四下無人,低聲對蕭牧道:“方才在會上,有些話小弟不敢說,現在沒人,才正好說給哥哥聽。”
“兄弟果然有什麽兩全其美的策略,自然當快快告訴為兄。”
“其實說到底,還是老路子,克扣那些皇親貴戚的用度,小弟願意打頭陣,自願克扣一半,用來給六哥接風洗塵。”
蕭牧突然停住了腳步,看著蕭業,眼中大有深意。
蕭業迴應給蕭牧一個大有深意的眼神,接著又垂下雙眸。
蕭牧看著眼前正在修剪花草的宮人,歎道:“其實那些花草也不用修剪了,修剪的很好了,不是麽?”
蕭業:“還是剪剪吧,畢竟好容易才打理得如此好,秋天快到了,萬物豐收,萬一有人想偷果子吃,就不太好了。”
“孤是真心想給六弟接風洗塵。”
“所以沒人會怪您的。”
“你們在內閣,董閣老都說了,好好議出一個方案來,就讓你們內閣去議吧。”
“臣弟明白。”
蕭牧裹了裹披風,徑直離開。
……
迴到府上,蕭牧將蕭業說的告訴了李迴軒。
李迴軒嗬嗬笑道:“三爺意下如何?”
“寧親王不比他那個兄弟老八,是個再精明不過的人物,隻怕將來,確實會同老七所說,成為孤的一個大患。”
“殿下如果這樣想,那就照著雍郡王所說的去做吧。這樣那些皇親貴族隻會恨寧親王,寧親王迴京,自然會沒有立足之地。”
“還是要提防老七,他心機隻怕比看著還要深沉,怎麽可能甘居人下……他之前何等風光。”
“可以讓雍郡王去辦這件事,讓他與寧親王兩敗俱傷。”
“這再好不過。江南收複之後,我想把陶善文調到那裏做巡撫,把宋長卿調到建業做知府。江北還有姚望秋。有了他們在南方,我就可以專心應付寧親王了。”
“三爺所慮甚是。”
李迴軒搖著羽扇,一臉欣慰地看著蕭牧。
“殿下這些年,確實是穩重了不少,也越來越殺伐果斷了。”
蕭牧隻是點頭笑了笑,沒說什麽。
他現在什麽都有了,可為什麽一點兒也不高興呢……
因此大周所有的眼睛,都放到了東南寧親王平叛上麵。
而寧親王也不負眾望,捷報頻傳。
……
蕭牧急匆匆走進文淵閣。
“大喜之事!大喜之事!”
此時內閣的閣臣,董儀和,李春貞,馮卓君,以及被放出來的雍郡王蕭業,都在等著蕭牧的消息,見蕭牧神采飛揚地走了進來,便已知道這最後一仗,寧親王已經打贏了。
蕭牧將戰報扔在桌子上,讓眾人看,自己笑道:“寧親王不負眾望,三崖山一場大戰,摧枯拉朽,殺的沈方雲節節敗退,連沈方雲自己都死於亂軍之中。諸位,這次我們大周,真的贏了!”
董儀和感歎道:“仰賴皇上聖德,將士用命,才能收複江山。這幾年,多少事都是從這上麵出來的,別的不說,國庫總算能夠輕鬆些啦。”
蕭牧:“孤想好好給寧親王操辦操辦,給他接風洗塵,他這次立下的功勞,可是能穩住我大周江山千秋基業的莫大功勞!必然要名垂青史的,孤的意思,這個接風宴,能多風光,就多風光!諸位以為如何?”
四位閣臣都垂著眸,一句話也不說。
蕭牧有些不悅,看著李春貞。
“李中堂,如今你是戶部尚書,說說你的看法。”
李春貞看了眼董儀和,董儀和輕輕搖了搖頭。
李春貞會意,道:“迴殿下的話,並非是老臣舍不得花銀子,實在是國庫裏拿不出錢來。”
“怎麽說?”
“還是那句老話,僧多粥少,入不敷出。”
蕭牧皺起眉頭。
“這孤倒不明白了,以前哭窮,是因為打仗,現在不用打仗了,國庫怎麽還沒有錢?”
李春貞又看向董儀和,董儀和又輕輕點了點頭。
蕭牧將一切都看在眼裏,忍著沒有發火。
李春貞站起身來,如實答道:“啟稟攝政王,之前因為打仗,所以許多的開支,能省則省,能減則減。比如諸位皇室貴族的開支,之前還有打仗作為理由,將他們的開支減半,如今不打仗了,他們的開支理應再恢複原樣,這就又是一筆開支。還有東南數年來戰火不休,不盡不能去收東南百姓的賦稅,國庫還要掏銀子去鎮撫亂民,重新修繕郡城,這就又是一筆大開支,還有北邊的邊防……”
“行了,你不用說了。”
蕭牧臉色愈發難看。
如今是他主政,寧親王立了這樣的大功勞迴來,要是迎接宴辦的寒酸,今後他還怎麽服眾?隻怕寧親王心裏還要多想。
國庫什麽樣外人又不知道,到時候隻會說自己不會辦事,目中無人。
他敲著桌子,有些責備的口氣。
“都說你李春貞李大人是一位理財好手,怎麽連這些銀子也省不出來麽?”
李春貞性情剛直,索性直接迴懟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國家的賦稅一年不如一年,能夠同時應付這麽多開支,已然是老臣盡力了。”
董儀和嗬嗬笑道:“這才是巧媳婦難煮無米粥呢,李大人,攝政王說的也是正理,你既然在戶部,自然要好好想一個辦法出來,看看從哪裏,再省出一筆銀子來。”
李春貞:“還能有什麽辦法!無非是拆了東牆補西牆,拆到最後,看看還能拿什麽補窟窿!”
董儀和:“請攝政王放心,內閣一定議出一個妥善的方案來。”
蕭牧沒說話,隻是點了點頭,有些不悅地看著李春貞。
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是從什麽時候開始,他竟然越來越在意這些不重要的虛名,總覺得自己現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有人對自己,都要畢恭畢敬的。
其實說到底他何嚐不知道李春貞說的是真的,他就是不滿他竟然用這種蠻橫的口氣對自己說話。+
他又看向座下的馮卓君和蕭業,都是些一問搖頭三不知的主兒。
特別是蕭業,最令蕭牧感到寒心,要是沒有自己把他從宗人府撈出來,哪裏還有他如今坐在這裏的機會!
“既然如此,那就再議吧。今兒,就散了吧。”
……
蕭牧裹了裹大氅,離開文淵閣,身後突然一人將他叫住,正是蕭業。
“三哥怎麽走的這麽快?”
“七弟還有話說麽?”
蕭業笑道:“看哥哥還對我笑我就放心了,還以為哥哥對小弟方才沉默不語,心懷不滿呢。”
蕭牧微微一笑。
“兄弟是聰明人,不說話自然有不說話的道理。”
“哥哥理解小弟就好。”
蕭業挽著蕭牧的胳膊,自從從潮生寺出來後,他就好似變了一個人一般,不再同之前那樣沉默寡言,變得開朗多了,也健談多了。
可是那深邃無比的雙眸,依舊沒有半分改變。
似乎在隱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野心。
蕭業環顧四下無人,低聲對蕭牧道:“方才在會上,有些話小弟不敢說,現在沒人,才正好說給哥哥聽。”
“兄弟果然有什麽兩全其美的策略,自然當快快告訴為兄。”
“其實說到底,還是老路子,克扣那些皇親貴戚的用度,小弟願意打頭陣,自願克扣一半,用來給六哥接風洗塵。”
蕭牧突然停住了腳步,看著蕭業,眼中大有深意。
蕭業迴應給蕭牧一個大有深意的眼神,接著又垂下雙眸。
蕭牧看著眼前正在修剪花草的宮人,歎道:“其實那些花草也不用修剪了,修剪的很好了,不是麽?”
蕭業:“還是剪剪吧,畢竟好容易才打理得如此好,秋天快到了,萬物豐收,萬一有人想偷果子吃,就不太好了。”
“孤是真心想給六弟接風洗塵。”
“所以沒人會怪您的。”
“你們在內閣,董閣老都說了,好好議出一個方案來,就讓你們內閣去議吧。”
“臣弟明白。”
蕭牧裹了裹披風,徑直離開。
……
迴到府上,蕭牧將蕭業說的告訴了李迴軒。
李迴軒嗬嗬笑道:“三爺意下如何?”
“寧親王不比他那個兄弟老八,是個再精明不過的人物,隻怕將來,確實會同老七所說,成為孤的一個大患。”
“殿下如果這樣想,那就照著雍郡王所說的去做吧。這樣那些皇親貴族隻會恨寧親王,寧親王迴京,自然會沒有立足之地。”
“還是要提防老七,他心機隻怕比看著還要深沉,怎麽可能甘居人下……他之前何等風光。”
“可以讓雍郡王去辦這件事,讓他與寧親王兩敗俱傷。”
“這再好不過。江南收複之後,我想把陶善文調到那裏做巡撫,把宋長卿調到建業做知府。江北還有姚望秋。有了他們在南方,我就可以專心應付寧親王了。”
“三爺所慮甚是。”
李迴軒搖著羽扇,一臉欣慰地看著蕭牧。
“殿下這些年,確實是穩重了不少,也越來越殺伐果斷了。”
蕭牧隻是點頭笑了笑,沒說什麽。
他現在什麽都有了,可為什麽一點兒也不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