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郡王蕭灼落獄之後,武親王也迴到了三秦,繼續督辦供應河西軍需之事,以備北燕再次南侵。
他深知北燕退兵不過是權宜之計,將來國中內亂平定,不管是燕帝和潤親王,是誰勝出,第一時間都會揮師南下。
所以一定要抓緊現在的機會,將河西的軍防鑄就鐵桶一般。
迴到三秦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督促各府各縣抓緊征兵,征糧,好能夠源源不斷送往前線。
督促,動員,整天忙得連軸轉,有時候飯也顧不上吃幾口。但他始終不敢怠慢,三秦之地有多重要他是知道的,他也知道蕭牧蟄伏多年,取得慶熙帝的信任將自己派來這裏是有多麽不容易。
三秦身處大周腹地,北可聯絡西域諸藩國還有河西,東據潼關,山河表裏,進可威懾京師,退可據險自守,若非那場大地震,朝廷被迫無奈遷都,隻怕長安現在還是大周的都城。
有三秦在,蕭牧就有問鼎京師的籌碼,而蕭牧在,他武親王就在。
所以,他一定要在三秦站穩腳跟,一件差事也不能辦砸。
......
總督府。
文書將巡撫王寧川和縣令宋長卿帶到大堂見武親王。
武親王高座堂上,王寧川他自然是認識的,因此他的目光一直在王寧川身後的宋長卿身上。
看他身材瘦削,唇紅齒白,分明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竟比之前在汴京見到的陶善文看上去,還要滿臉的書卷氣,看起來還要更加柔弱些,竟然能在西北這樣的風沙苦寒之地待下整整一年,暗思果然人不可貌相。
二人跪下請安。
“起來吧。王大人,這位就是錦江縣的宋大人?”
“卑職錦江縣令宋長卿,給武親王請安。”
宋長卿不敢過分抬頭,隻敢偷偷看著,這還是他見過的第一位大人物,暗思果然不是尋常人可以比的,隻那通身的氣派和威嚴,就是他們一輩子也比不上的。
他心裏撲騰撲騰亂跳,雖然王寧川再三告訴自己武親王並非那其他的達官貴人一般目中無人,但畢竟涉及到朝廷的事,孰輕孰重,武親王怎麽想的,他心裏還是沒底。
王寧川都不願意給自己破這個例,更何況這天下還是他們蕭家的。
武親王看著宋長卿,點了點頭。
“果然一表人才啊......宋大人來這裏,是有什麽要事啊?”
他說著,不免看向王寧川,有些不滿他什麽人都帶到自己這裏來。
王寧川:“啟稟殿下,錦江縣發生旱災,災情嚴重,宋大人特地來請求免除錦江縣的兵役和糧稅,因三秦從來沒有過先例,這件事有涉及到朝廷政令,卑職不敢擅專,特來請殿下的示下。”
武親王:“災情多久了?怎麽未曾上報呢?”
宋長卿:“迴殿下的話,錦江縣旱災已經一年有餘,其中沉水鄉旱災最為眼中,為此還爆發了搶水事件,死了數百名百姓,卑職在來之前,一直在查訪受災地區,如若災情較輕,斷然不敢麵上。這些事情,卑職都早早上報給府衙,但就是連救濟糧,卑職也沒有等到。”
武親王聽言,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你們府衙是何人?”
王寧川搶先道:“迴殿下,叫趙鼎協,巡撫府確實也沒有受到他的任何上報。”
“立刻傳令,捉拿歸案,果然貪墨瀆職,立刻斬首示眾!”
“是。”
宋長卿低著頭,一句話也沒說。
“至於你們縣災情的事......”
武親王歎了口氣,重新坐了下來,臉上滿是為難。
“實話實說,北燕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重新南下,所以河西的後勤供應必須要有保障。三秦有災情的地方並不少,你要問下去,哪裏都有災情,長安城還旱了兩個月呢,也把長安的也免了?”
宋長卿聽言,隻當是又要迴絕了,心裏好像被潑了一盆涼水一般。
旋即武親王又道:“但是啊,你這以來,倒是又提醒本王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眼下咱們為了拱衛邊防,征發徭役,可就算把這件事吹的比花還好,老百姓受罪就是受罪了,一旦老百姓不願意受這個罪了,造反了,不用等著北燕南侵,咱們自己就自殺自滅起來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本王自來到咱們三秦,越來越能夠理解這句話了。”
王寧川連連咋舌道:“殿下這句話,真是醍醐灌頂啊!卑職真是豁然開朗,一定要將您說的這番話,帶迴去教育下屬們,讓咱們三秦上下連成一心,共修德政。”
“先別急著拍馬屁,本王還有差事給你呢。”
“殿下請吩咐。”
“你迴去,立刻派人,到各地考察,就以錦江縣的災情為標準,如錦江縣這般的,免去兵役糧稅,還要發賑濟糧,接著依次遞增,兵役和糧稅依次增加,能明白嗎?”
“明白了,卑職這就下去辦。”
“茲事體大,若是有貪墨瀆職的官員,一律格殺勿論。”
“是。”
武親王笑向宋長卿:“宋大人還有什麽事要迴稟麽?”
宋長卿方才看著武親王一番殺伐果斷,幾句話就解決了事情,都看呆了,原本在他看來天大的事情,如今就幾句話的事。
他這才明白,權力是多麽重要。
王寧川悄悄碰了碰他,他才迴過神來。
“啊......卑職替錦江縣百姓謝過殿下!”
說著,宋長卿已經給武親王磕了幾個響頭。
“起來吧起來吧,頭就不用磕了,替本王好好安撫百姓,不要讓他們有怨言。”
“請殿下放心,卑職一定讓錦江縣百姓平安度過災年。”
“宋大人今年多大?”
“二十歲。”
“從西北邊陲,一路到府台,巡撫府,總督府,為民請命,宋大人,忠湣之人也!本王一定要上報朝廷,好好嘉獎你。”
王寧川:“還不謝過殿下?”
宋長卿一時激動得沒反應過來,這時候才想起來,又要磕頭謝恩。
“免了免了,好好幹。”
“是!”
“行了,本王不留你們了,各忙各的吧。”
“是。”
出了總督衙門,宋長卿向王寧川拜謝。
王寧川捋著胡子,笑道:“本官也是愛才之心啊,看著你,竟有些本官年輕時候的樣子......不過,本官年輕時候還沒你這份心勁啊,你比本官還要強!迴去收拾收拾,準備接替趙鼎協的差事。”
宋長卿趕緊道:“才能超出卑職的前輩們比比皆是,卑職才入仕一年,不敢擔當如此大任。”
“不要推脫,你不當這個府尹,武親王也不會放過本官的!”
王寧川嗬嗬笑道。
“你的前程,還在後頭呐......”
宋長卿一陣恍惚。
......
送走宋長卿後,突然有文書送來蕭牧的信。
武親王隻當是汴京又出了事,趕緊拆開信封,卻發現是慶熙帝為了修園子,派蕭牧來找自己借錢的,讓自己趕緊準備好。
他目光頓時就黯淡下來。
他深知北燕退兵不過是權宜之計,將來國中內亂平定,不管是燕帝和潤親王,是誰勝出,第一時間都會揮師南下。
所以一定要抓緊現在的機會,將河西的軍防鑄就鐵桶一般。
迴到三秦之後,他第一件事就是督促各府各縣抓緊征兵,征糧,好能夠源源不斷送往前線。
督促,動員,整天忙得連軸轉,有時候飯也顧不上吃幾口。但他始終不敢怠慢,三秦之地有多重要他是知道的,他也知道蕭牧蟄伏多年,取得慶熙帝的信任將自己派來這裏是有多麽不容易。
三秦身處大周腹地,北可聯絡西域諸藩國還有河西,東據潼關,山河表裏,進可威懾京師,退可據險自守,若非那場大地震,朝廷被迫無奈遷都,隻怕長安現在還是大周的都城。
有三秦在,蕭牧就有問鼎京師的籌碼,而蕭牧在,他武親王就在。
所以,他一定要在三秦站穩腳跟,一件差事也不能辦砸。
......
總督府。
文書將巡撫王寧川和縣令宋長卿帶到大堂見武親王。
武親王高座堂上,王寧川他自然是認識的,因此他的目光一直在王寧川身後的宋長卿身上。
看他身材瘦削,唇紅齒白,分明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竟比之前在汴京見到的陶善文看上去,還要滿臉的書卷氣,看起來還要更加柔弱些,竟然能在西北這樣的風沙苦寒之地待下整整一年,暗思果然人不可貌相。
二人跪下請安。
“起來吧。王大人,這位就是錦江縣的宋大人?”
“卑職錦江縣令宋長卿,給武親王請安。”
宋長卿不敢過分抬頭,隻敢偷偷看著,這還是他見過的第一位大人物,暗思果然不是尋常人可以比的,隻那通身的氣派和威嚴,就是他們一輩子也比不上的。
他心裏撲騰撲騰亂跳,雖然王寧川再三告訴自己武親王並非那其他的達官貴人一般目中無人,但畢竟涉及到朝廷的事,孰輕孰重,武親王怎麽想的,他心裏還是沒底。
王寧川都不願意給自己破這個例,更何況這天下還是他們蕭家的。
武親王看著宋長卿,點了點頭。
“果然一表人才啊......宋大人來這裏,是有什麽要事啊?”
他說著,不免看向王寧川,有些不滿他什麽人都帶到自己這裏來。
王寧川:“啟稟殿下,錦江縣發生旱災,災情嚴重,宋大人特地來請求免除錦江縣的兵役和糧稅,因三秦從來沒有過先例,這件事有涉及到朝廷政令,卑職不敢擅專,特來請殿下的示下。”
武親王:“災情多久了?怎麽未曾上報呢?”
宋長卿:“迴殿下的話,錦江縣旱災已經一年有餘,其中沉水鄉旱災最為眼中,為此還爆發了搶水事件,死了數百名百姓,卑職在來之前,一直在查訪受災地區,如若災情較輕,斷然不敢麵上。這些事情,卑職都早早上報給府衙,但就是連救濟糧,卑職也沒有等到。”
武親王聽言,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你們府衙是何人?”
王寧川搶先道:“迴殿下,叫趙鼎協,巡撫府確實也沒有受到他的任何上報。”
“立刻傳令,捉拿歸案,果然貪墨瀆職,立刻斬首示眾!”
“是。”
宋長卿低著頭,一句話也沒說。
“至於你們縣災情的事......”
武親王歎了口氣,重新坐了下來,臉上滿是為難。
“實話實說,北燕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重新南下,所以河西的後勤供應必須要有保障。三秦有災情的地方並不少,你要問下去,哪裏都有災情,長安城還旱了兩個月呢,也把長安的也免了?”
宋長卿聽言,隻當是又要迴絕了,心裏好像被潑了一盆涼水一般。
旋即武親王又道:“但是啊,你這以來,倒是又提醒本王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眼下咱們為了拱衛邊防,征發徭役,可就算把這件事吹的比花還好,老百姓受罪就是受罪了,一旦老百姓不願意受這個罪了,造反了,不用等著北燕南侵,咱們自己就自殺自滅起來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本王自來到咱們三秦,越來越能夠理解這句話了。”
王寧川連連咋舌道:“殿下這句話,真是醍醐灌頂啊!卑職真是豁然開朗,一定要將您說的這番話,帶迴去教育下屬們,讓咱們三秦上下連成一心,共修德政。”
“先別急著拍馬屁,本王還有差事給你呢。”
“殿下請吩咐。”
“你迴去,立刻派人,到各地考察,就以錦江縣的災情為標準,如錦江縣這般的,免去兵役糧稅,還要發賑濟糧,接著依次遞增,兵役和糧稅依次增加,能明白嗎?”
“明白了,卑職這就下去辦。”
“茲事體大,若是有貪墨瀆職的官員,一律格殺勿論。”
“是。”
武親王笑向宋長卿:“宋大人還有什麽事要迴稟麽?”
宋長卿方才看著武親王一番殺伐果斷,幾句話就解決了事情,都看呆了,原本在他看來天大的事情,如今就幾句話的事。
他這才明白,權力是多麽重要。
王寧川悄悄碰了碰他,他才迴過神來。
“啊......卑職替錦江縣百姓謝過殿下!”
說著,宋長卿已經給武親王磕了幾個響頭。
“起來吧起來吧,頭就不用磕了,替本王好好安撫百姓,不要讓他們有怨言。”
“請殿下放心,卑職一定讓錦江縣百姓平安度過災年。”
“宋大人今年多大?”
“二十歲。”
“從西北邊陲,一路到府台,巡撫府,總督府,為民請命,宋大人,忠湣之人也!本王一定要上報朝廷,好好嘉獎你。”
王寧川:“還不謝過殿下?”
宋長卿一時激動得沒反應過來,這時候才想起來,又要磕頭謝恩。
“免了免了,好好幹。”
“是!”
“行了,本王不留你們了,各忙各的吧。”
“是。”
出了總督衙門,宋長卿向王寧川拜謝。
王寧川捋著胡子,笑道:“本官也是愛才之心啊,看著你,竟有些本官年輕時候的樣子......不過,本官年輕時候還沒你這份心勁啊,你比本官還要強!迴去收拾收拾,準備接替趙鼎協的差事。”
宋長卿趕緊道:“才能超出卑職的前輩們比比皆是,卑職才入仕一年,不敢擔當如此大任。”
“不要推脫,你不當這個府尹,武親王也不會放過本官的!”
王寧川嗬嗬笑道。
“你的前程,還在後頭呐......”
宋長卿一陣恍惚。
......
送走宋長卿後,突然有文書送來蕭牧的信。
武親王隻當是汴京又出了事,趕緊拆開信封,卻發現是慶熙帝為了修園子,派蕭牧來找自己借錢的,讓自己趕緊準備好。
他目光頓時就黯淡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