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真的是老天作美,覆蓋整個江北的大雨單單沒有在麒麟城下。


    朝廷派的兵馬晝夜兼程,隨著容郡王薨逝,太子再次觸怒帝怒的消息一同來到江北。


    “大事諧矣!”


    竇廷熹激動地在書房裏來迴踱步,即刻下令,全力圍剿熊歸帆。


    ......


    熊府祠堂。


    祠堂內燈火通明,熊家列祖列宗,皆供奉在內。


    熊歸帆跪在列祖列宗牌位之前,俊秀的臉上寫滿了堅毅,眼中流露的目光分明是視死如歸。


    他身後跪著的,是熊氏一族的族親,外麵站著的皆是熊氏家人。


    熊歸帆朝著牌位連磕了三個頭。


    “上告列祖列宗,我熊氏本楚國忠良,然蕭氏滅我故國,致使忠良盡毀,熊氏子孫飄零。今暴周無道,殘害百姓,指使四地揭竿而起,焉知非天意乎?今外有江南造反,內有江北官員歸順,歸帆欲順應天意民心,起兵造反,圍攻麒麟城,迎合江南,終不可複國,必使大周江山斷送,以報亡國之仇也!祖宗明靈,保佑我熊氏子孫,得嚐夙願!我大楚皇帝,在天之靈,佑汝臣民,報仇雪恨!”


    說著,他一臉決絕,朝著列祖列宗,帶領族人行三跪九叩大禮。


    禮畢,他起身走出祠堂,大院裏熊氏子孫皆穿著盔甲,手持兵刃,沒有盔甲兵刃的,也都拿著鐵器。


    這些都是熊歸帆的族兄族弟,叔伯姑舅,皆視死如歸,甘心為國捐軀。


    為了他們的故國。


    看著他們,熊歸帆不禁熱淚盈眶,體內好像有一股熱血在噴湧。


    今年,他二十四歲。


    千百年前,這裏有一位西楚霸王率義軍起兵反秦。


    現在,他也站在這裏,即將起兵反周。


    作人能如項羽那般,建立一番豐功偉績,死有何憾。


    一位小廝飛奔進來:“蔡慈傳來消息,他那裏已經準備好,隻要我們攻城,東城門西城門自有他的人馬可以打開!”


    “好!”


    熊歸帆大喜。


    “抬旗來!”


    他穿上甲胄,銀盔銀凱,頗有些少年將軍的風采。


    十幾名士卒抬了一麵大旗進來,旗子很陳舊,至少保存了幾十年。


    旗子豎起,書寫著“楚”的旗麵迎風飄揚。


    熊歸帆刷的一聲將寶劍拔出,直指瓊霄。


    “起兵!”


    “殺!”


    “還我河山!還我河山!”


    “且慢!”


    一位老者的聲音打斷了群情激昂。


    他是熊歸帆的族叔。


    “眼下周廷援軍已至,勝負難以預料,各地兵馬尚未響應,眼下起兵,十分不合時宜!”


    “我初敗竇廷熹,正是軍心振奮之時,況且江北各地多雨,兵馬難以相應,今蔡慈與我為內應,裏應外合,城焉能不破?休要多言!”


    “正因各地兵馬難以相應,才不能行軍也!”


    熊歸帆大怒,全然不顧及他是自己的族叔,嗬斥道。


    “眼下我大軍將至,你怎敢亂我軍心!來人,把他......把他看管起來,讓他兒子好生照料!少一根頭發絲我拿他試問!”


    老人被幾個下人拉了下去,口中仍高唿道:“大勢去矣!大勢去矣!”


    熊歸帆強壓著心中怒火,即刻下令。


    “起兵,攻城!”


    ......


    總督府。


    竇廷熹,征南將軍神秀,以及江北兵馬司官員正圍坐長桌前,商議剿匪情況。


    突然士卒急報,熊歸帆的士兵已經從東城門殺進城中。


    砰!


    建盞落地,發出清脆的響聲,茶水灑了一地。


    竇廷熹臉色突然變得蒼白了。


    一切都發生的太過突然,甚至連攻城的消息都沒有聽到。


    很明顯,熊歸帆有內應。


    老人低著頭,兩手緊緊抓著桌子。


    他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他知道江北幾十萬生靈的性命,大周幾萬萬的生靈,此刻全都擔負在自己的肩上。


    “城中有多少兵馬。”


    “五百人。”


    九夷嶺平叛兵馬全軍覆沒,還能調動五百多人,已經超乎竇廷熹的預料了。


    “神將軍。”


    “末將在。”


    “你立刻出城,將駐紮在城外各隘口的士兵,一個時辰內,調集兩千人進城。”


    “是!”


    “孫定方。”


    “末將在。”


    “你率領五百人,死守賊軍一個時辰,守住一個時辰,我保舉你位列封侯,你與部下若戰死,你們的全家老小我來照料,若我戰死,也會安頓好你們的家人。”


    “是!”


    “陳壽名。”


    “末將在。”


    “即刻調動全城百姓,抵禦叛軍,事成之後,參戰者免他們兩年賦稅。”


    “是!”


    “張廷,李克,李賢。”


    “卑職在。”


    “立刻給各郡縣傳令,嚴加防守,伺機與各地土匪決戰!”


    現在再叫土匪已經不太恰當了,哪有這麽有組織有力量的土匪?


    應該叫叛軍了。


    所有官員全部派出,竇廷熹疲憊地閉上眼睛,昏黃的燈光照在他無比蒼老,無比落寞的臉上。


    “備車馬,總督府守軍隨本官,去蔡府。”


    ......


    車馬在蔡慈府門前停下。


    竇廷熹下車,蔡府燈火通明。


    學生孫慶:“老師,蔡慈必然在府中預備下士兵防身,您何苦來這裏?”


    “熊歸帆不知城中虛實,必然是蔡慈坐鎮指揮,老夫不來拖住他,幾乎全無勝機。你率領兵馬圍住蔡府,等我傳令,立刻將蔡慈活捉。”


    “是。”


    竇廷熹目光陰沉,整理了一下官帽,踏進府中。


    他徑直走進大堂,沒有一人敢攔。


    蔡慈正在堂上等著戰報,見竇廷熹竟然來了,大吃一驚。


    看著竇廷熹恨不能將自己生吞活剝的目光,他心裏莫名一顫,當了這麽多年的死對頭,他心裏潛意識裏是害怕竇廷熹的。


    “蔡大人,一臉焦急,在等誰啊?”


    竇廷熹徑直走到堂椅上坐下,孫慶接著就率軍圍住了大堂。


    蔡慈見狀,知道也沒有偽裝的必要了,索性直接攤牌。


    “竇廷熹,看樣子,你也慌了吧?否則,你怎麽會親自來這裏拖住我。”


    “我隻想問你一句,你為何會做出如此棄國棄家之舉?實不相瞞,老夫知道熊歸帆在官場裏有內應,但老夫始終沒有懷疑過你,你是有私心,但我不相信,你會喪良心。”


    蔡慈苦笑一聲,連連冷笑。


    “我變成這樣,不都是被你們逼的嗎?華親王都能被你們這群人活活整死,我唯一的靠山也沒有了,總得想一些退路吧?”


    “你再怎樣,也不應該夥同外敵賣國!你也是讀聖賢書科舉功名出來的人,怎麽能全然將家國大義拋諸腦後!”


    “我沒你那麽高尚!我當官就是為了有錢,就是為了有權!如今是你們拋棄了我,我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我早就打聽好了,華親王早就死了半年了!皇上讓你和武建寧來幹什麽?真以為我看不出來麽?就是為了倒了我們這些華親王的遺黨,斬草除根,怕我們再投靠寧親王將來威脅朝廷!是你們先不仁!現在怪我不義?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蔡慈憤怒地吼道,表情猙獰,自私自利的豺狼麵孔暴露無遺,儒雅氣質全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稱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圍城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圍城下並收藏稱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