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啊!”


    蕭牧書房內,得知華親王一黨要設考察官的事後,李迴軒甚是激動,連連叫好。


    蕭牧不解。


    “先生,你高興什麽?”


    李迴軒笑道:“臣笑葉重卿江郎才盡,華親王一黨儼然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了。”


    “怎麽說?”


    “三爺,您想,葉重卿設這考察官,不過是變著法的賣官鬻爵罷了。這無疑是要引起天下讀書人的反目!朝廷裏多少官員,哪個不是科舉出身?華親王他們就敢這樣賣官鬻爵,無疑是背叛了天下的讀書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了天下讀書人的心,華親王一黨,還能走得長遠麽?”


    “難道二哥他們就不知道麽?”


    “架不住利益太大了。不出臣所料的話,葉重卿是想明麵選官,暗地裏賣官鬻爵,各類官職,明碼標價,誰想當官,誰就出錢,天下十三省呢,臣給他算了個帳,怎麽說也得賺個七八百萬。”


    蕭牧有些不敢相信。


    “這麽多?!”


    李迴軒點了點頭。


    “大周祖製,一位軍卒的餉銀是二兩銀子,東南三十萬軍隊,欠了兩個月的軍餉,也就是一百二十萬。華親王一黨賣官鬻爵,掙上這七八百萬,不但解了東南的燃眉之急,還給朝廷有了富餘,皇上一高興,五億兩的事,或許真的能既往不咎......”


    蕭牧神情嚴肅,眸中透著狠厲。


    “斷然不能讓他們施行下去。”


    他咬了咬牙,接著起身,走到書桌前,提筆寫了一封信,寫完後交給李迴軒。


    “本王欲告訴竇廷熹,讓他心裏有數,不能讓二哥他們得逞,先生覺得如何?”


    李迴軒連連點頭。


    “王爺此舉甚妙。江北地區,最為富庶,那裏賣不成官,華親王他們至少要少收一半的銀子!此其一也。江南戰事膠著,已然到了決戰之時,江北作為大後方,必須要安穩,如果在江北賣官鬻爵,必然會引起士人大亂,於東南戰事不利,此其二也。江北算是大省,它開了頭,其他省份必然也要跟著效仿,到時候華親王一黨之計劃,必然不攻自破!”


    “好!”


    蕭牧甚是激動,立刻傳令,火速送到江北巡撫府。


    ......


    朝廷派考察官的公文已經傳到了各地省份,令各地省份做好準備。


    江北,麒麟城,巡撫府。


    江北巡撫竇廷熹,孤零零一人,麵無表情地坐在大堂上,神情嚴肅,手裏捏著朝廷發來的公文。


    他的心情無比沉重。


    江北全省負責前線軍隊的後勤供應,然而前線九十萬石的糧草,到現在沒有湊齊。


    為了湊齊糧草,百姓已然遭受了太多的盤剝,民心思變,大亂在即,朝廷又下了這麽一道公文。


    這不是不把江北逼亂不罷休嘛!


    江北亂了,自己烏紗帽不保。


    抵抗上命,自己照樣烏紗帽不保。


    還有全江北幾百萬的百姓,何去何從,全在自己肩上。


    他心裏七上八下,隻覺得胸口堵了一塊大石頭一般,巨大的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難呐......


    竇廷熹沉重地歎了口氣。


    “中丞!中丞!”


    心腹下人飛快地跑進來。


    “京城來信了!”


    “哦?快拿來!”


    竇廷熹眼前一亮,急忙起身接過信件。


    “三爺的信......”


    竇廷熹心裏一顫,快速地將信拆開。


    仔仔細細將信件閱讀一番後,竇廷熹心裏那塊石頭終於落下了。


    他臉上的愁雲終於散開,轉憂為喜。


    “好!好!有三爺的信,本官心裏就放心了!”


    蕭牧來信中告訴竇廷熹,不惜後果全力抵抗上意,這是太子和他的共同意思。


    這無疑是給竇廷熹吃了一個定心丸。


    他心裏自然是傾向於拒絕上意的,畢竟江北士人是大周最多的省份,一旦亂起來,後果不堪設想。


    猶豫是因為怕無人支持,既然如今太子和禮親王都肯支持,他完全可以放手去做了。


    “啟稟中堂,蔡藩台求見。”


    竇廷熹眸色一沉,喃喃道:“他來幹什麽......讓他進來。”


    蔡慈官位江北布政使,是華親王一黨的人。


    而自己表麵看上去是太子的人,實際上是蕭牧的人。


    正因為太子和華親王在朝中勢同水火,所以竇廷熹在江北辦事,多遭受蔡慈的掣肘。


    “見過中丞。”


    蔡慈進來,問禮過後,坐下。


    “啊,是蔡藩台,你怎麽來啦?”


    “啟稟中丞,卑職特來請中丞的示下,是否要開始著手準備迎接朝廷的上差。”


    “上差?哪來的上差?”


    蔡慈一怔,道:“自然是朝廷派來的考察官啊。”


    竇廷熹嗬嗬一笑,道:“別人看不出來也就罷了,蔡藩台,連你也看不出來?”


    “卑職不明白中丞這是何意。”


    “實話告訴你吧,本官早就看出來,這道上令,是假冒的!還考察官,我大周百年來,何曾有過這種官職?科舉取士幾百年了,這可是大周的祖製!全天下的讀書人可就指望著科舉這一條門路打翻身戰呢,弄了這麽個勞什子,取士由朝廷到了一人手中,天下何曾有過這樣的道理!在本官看來,必然是有人要誹謗朝廷!”


    蔡慈聽言,嗬嗬一笑。


    “竇大人,聽你的意思,你是準備要抗旨嘍?”


    竇廷熹冷笑道:“這他媽就不是旨意,本官有何抗旨之說?”


    “內閣的大印可蓋在上麵呐!”


    “本官問你,內閣會幹出違背祖製的事情來嗎!”


    “這......”


    蔡慈一時語塞。


    “好好好。竇大人,你是咱們江北的巡撫,咱們可都是聽您的,您都有話放在這兒了,咱們還有什麽話說?”


    蔡慈眸中拂過一絲寒意,起身而去。


    看著蔡慈離開,竇廷熹長唿了一口氣,肩膀終於鬆弛了下來。


    他緩緩起身,腿還發著軟,顫抖的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這是他第一次抵抗上令。


    上上下下,從京城的太子,禮親王,到江北的幾百萬黎民百姓,生死命運,因為他方才的話,可能全部都要改變。


    他身上背著的是大周江山的千秋萬代,焉能不後怕。


    “備下車馬,去,去糧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稱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圍城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圍城下並收藏稱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