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朱先釺一直昏睡到中午時分,才被小妹朱先顏忍不住喚醒,一番洗漱後,匆匆吃了點飯就去了大宗正的書房。


    寒冷的冬日裏,午後的陽光照的書房裏暖洋洋的,一如五年前第一次到大宗正的書房。


    這次不再是朱先釺動手,小妹頂替了來福的活計,熟門熟路的整理好茶具,用鬆果點上一個小小的爐子,然後泡上山泉水,放入福建的大紅袍,水沸之後,用竹夾燙好茶杯,洗好茶葉,再次將水煮沸,小心的將茶水擺在端坐的兩位麵前,緊接著囑咐三爺爺少抽點雪茄,然後抽身出門,悄無聲息的帶上門而去。


    大宗正看小妹出門,自顧自的點上一支雪茄,然後示意朱先釺自便。


    朱先釺也不客氣,熟門熟路的剪好雪茄,擦著一根火柴,烤了烤雪茄,然後點燃,深深的吸了一口,頓時覺得生活真美好。


    兩個男人都是懶洋洋的縮在官帽椅上,大宗正是年紀大了,昨晚操持一場宴會,盡管都是宮裏和下人們主辦,不過作為主家,請什麽人、什麽人去請,前前後後有什麽環節都要大宗正一一敲定。


    朱先釺是真的累了,近一年的連番作戰,到最後還重傷一場,迴來後先是在碼頭上被一番刁難,然後又是連番飲酒,盡管是黃酒,低度比不上海州的白酒,不過要是喝高了,同樣很難受。


    在緲緲升起青煙中,大宗正咳嗽了幾聲,把雪茄頭剪掉,小心的放入煙灰缸。然後坐起身來,細細品了品大紅袍,將杯中殘茶倒出,製止了朱先釺再次倒茶的舉動,然後問向朱先釺:“遠洋,你可知道我這書屋名字由來”?


    “三味書屋,所謂三味,想來必是讀經味如稻梁,讀史書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此言差矣,當然不是這樣”,大宗正笑著搖頭說道,“吾之三味,實乃年輕時一路高升的春風得意滋味,中年時艦毀人廢的千夫所指滋味,老年時平平淡淡的人情冷暖滋味”。


    “你還年輕,感受不到這世間百味,隻有到了我這個年齡,看淡了看開了,反倒是能得意洋洋的自稱三味主人”。


    “人麽,不能因一時一事一地之失,就動搖自己的本心。還是要多向前看,看看當下,看看將來。如果當下事不可為,倒不如避避風頭,如果事在人為,年輕嗎,到是可以搏一搏。如果將來大有可為,說不得現在要忍辱負重,徐徐圖之。老夫就是當年受不了戰艦沉沒的鳥氣,早早就退役了,如果當時忍住一時之氣,現在皇家在海兵話語權也不會這麽低”,大宗正聲音低沉下來。


    朱先釺剛要迴話,大宗正擺了擺手,繼續自顧自的說道:“別看我是大宗正,如果朝廷的官員敬重皇室,這個大宗正還有點作用,可是現在大明境內正在時興什麽君主立憲製,鼓吹皇帝無為而治,讓朝廷諸卿放手施政,讓參議院老爺用心監督,我這大宗正就是個皇室擺設。按照參議院裏麵的說法,國事艱難,皇室是該再壓縮壓縮用度了”。


    “現在皇室身份有時候不是榮耀,反倒是個枷鎖,按照遠洋的戰績,在朝鮮戰場上就應當連續晉升,還不是因為宗室身份被壓下來。連遠洋你前麵來信說,想調離海州分艦隊,老夫也是到處去求人無果,什麽大戰當前,正是用人之時,什麽宗室見危險就想調迴,這讓平民子弟出身的這麽想,又沒說當時就調迴,隻不過想戰後換個環境,多些曆練,還不是海軍都督府裏沒人賣我這個薄麵”。


    “所以說,幹什麽都要有實力在手,沒有實力,沒有人望,說什麽皇家尊崇,世間之人還不是敬重洪武皇帝驅除韃虜,光複我漢家衣冠,感恩安宗皇帝力挽狂瀾,給漢人留下血脈容身之地,可惜尋常人就是這樣,時間久了,這恩情也慢慢淡了,除非”,大宗正頓了頓,接著說道:“除非有天災人禍、生死存亡之時需要皇家出麵安撫人心”。


    “這一次朝鮮戰役失敗,對於大明來說是個破天荒丟臉的事,朝野震動,經濟一落千丈,多少人失業生活無著落。對於皇族來說,反倒是個契機,越是人心惶惶,越需要皇族出麵來安撫”。


    說了好一陣子話,大宗正停下來,朱先釺趕緊給他又續上茶水,大宗正看了看杯中橙黃明亮的湯色,抱著茶杯,開始細細品著茶味。


    朱先釺看到大宗正不再說話,苦笑著接上話:“三爺爺說的這些話,侄孫還有點鬧不明白,侄孫隻知道,如果沒有皇家的恩典,小子現在還不知道在哪條艦上飄著,沒準此次戰敗,小子也有可能與艦同沉。皇家給了小子這麽多榮耀,作為海兵一員,隻能用努力殺敵作為迴報”。


    “尤其是這次戰敗歸來,三爺爺用這麽大的陣仗來迎接侄孫,讓侄孫心中有愧啊”,朱先釺感慨道。


    “這有什麽,這本該你應得的,朝廷給不了你,皇室給你,尤其昨晚宴會,老夫可是跑了趟宮裏才請來的禦廚,就連食材都是宮裏一並帶過來的。要不是陛下首肯,怎麽會同意”?大宗正笑著說道,“要謝就感謝陛下吧,吾家終於出了個千裏駒”。


    聽到此,朱先釺不禁又想起隆勝帝微胖的身材,烏黑發亮的大胡子,笑眯眯接人待物的態度,看自己猶如看到自家子侄有出息一樣的欣慰。


    想必這次大明戰敗,壓力最大可能就是皇帝陛下了。按照現如今大明官僚的做派,這打了勝仗,必然是朝廷諸公指揮若定,各色官員配合得當,和皇帝沒什麽關係,要是戰敗了,第一責任人就是大明第一人——皇帝陛下了。


    朱先釺站起身來,畢恭畢敬的向著東邊施禮,感謝陛下關愛,然後又誠心誠意的向大宗正致謝,坐下來之後,接著說道:“侄孫自認為所作所為從沒有給皇室丟臉,至於朝廷的晉升與否,與小子又何幹,隻要有地方鑽研技藝,不怕用不上”


    “遠洋啊,你這麽想就不對了,這世間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明這麽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在合適的位置上幹合適的事情。這人哪,要是用不到地方,隻能抑鬱一輩子,你天生就是幹海兵的料,還是在海上更適合你”,大宗正迴道。


    “可惜現在大明水師凋零,海上都沒什麽拿的出手的戰艦,說不得最近要委屈你在岸上待上一陣子了”。


    “侄孫明白,昨日裏在座的各位前輩長者,話裏話外都是這個道理,請三爺爺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逆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逆流並收藏大明海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