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華佗投效
漢末三國:從揚州開始爭霸 作者:王伯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尤其是自己現在已經年邁,滿身的醫術也沒有傳承下去的人,這讓他心裏非常著急,所以鄭寶的每句話都說進了他的心坎子裏,讓他頗為心動。
最終經過一番慎重的衡量,華佗決定答應,於是他鄭重的說道:“故所願爾,不敢請也,多謝司空大人收留!”
“好,今得天下,勝得十萬精兵!”鄭寶大喜過望,他終於得到了華佗和張仲景兩人,自己以後也不用擔心家人和自己的身體了。
可以說,這兩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知道自從得到張仲景後,他手底下的戲誌才、郭嘉和周瑜等人身體都已經被調理了過來,自然狀態下活到六七十歲不成問題。
有了華佗就有了麻沸散,以後哪怕是動手術也有很大的把握了,一個內,一個外,雙重保險。
當即他吩咐手下的人給華佗安排和張仲景一樣的待遇,並且從那些寒門子弟中精心挑選一些人出來,作為他的徒弟,來傳承的醫術。
……
本來鄭寶還想趁著袁術和劉表、呂布、曹操等人交戰的間隙,出兵奪迴廬江郡和九江郡,但都遭到了眾人的一致反對。
因為這些年來揚州用兵過於極端,幾乎年年用兵,老百姓的潛力都被壓榨殆盡,如果再繼續發起進攻,很有可能會導致軍心動蕩,民不聊生,所以無奈之下,鄭寶也隻得選擇休養生息,坐山觀虎鬥。
總之,現在的天下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比鄭寶記憶中的曆史上要亂多了。
現如今,曹操反而沒有發育起來,恐怕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也不會再有了。而北邊的袁紹竟然和幽州的公孫瓚相安無事,袁紹現在已經吞並了整個並州,坐擁冀州和並州兩州之地,為北方第一大諸侯。
可以說的上是鄭寶的心腹大患,畢竟他手底下門生故吏無數,鄭寶這樣寒門出身的人,在人才數量的上,兩人根本不在同一檔次。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鄭寶整日也開始處理公務,了解民生民情,閑暇的時間則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的日子,真是美好。
時間很快的便來到了大漢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六月,蔡文姬又為鄭寶生了一個女兒,因為前兩個都是兒子,所以鄭寶對這個女兒非常喜愛。
隻是蔡文姬的眼裏滿是遺憾,本來想著可以為自己的丈夫生一個兒子,卻沒想到生了女兒,好在丈夫也非常歡喜,並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這讓她不安的心也稍稍放了下來。
一家人的關係也愈發和諧,鄭父鄭母整天笑的合不攏嘴,他們沒想到現在自己的兒子竟然這樣有出息,他們老鄭家看來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糜貞和蔡文姬兩人的關係也情同姐妹,她們兩人常常一起做繡工,對雙方的子女也都視若己出。
最後經過眾人的商議,鄭寶決定給他的長女起名為鄭芷,芷者,高尚、聰慧、文雅也,意含冰清玉潔,淡雅清爽,國色天香。
……
而在這短短的三四個月的時間裏,天下的局勢並沒有發生什麽變化,劉表已經和袁術戰至之白熱化狀態,雙方膠著在一起,互不相讓。
而鄭寶也沒有閑下來,其中他和眾人商議決定從長沙出兵,進攻荊州南部的桂陽郡、零陵郡,如果有機會的話,再向西進攻武陵郡,收複整個荊州南部地區,把揚州和交州連成一片,這樣一來就可以互相照應,減少防禦陣線。
可以說荊州南部三郡的戰略意義是最為關鍵的,倒是人口和地盤放在其次。
這次他不準備親自征討,畢竟荊州南部的敵人力量過於弱小,隻要大軍一到,估計就會開門投降,所以他準備把這個鍛煉的機會交給郭嘉。
郭嘉娶了自己的妹妹鄭月,兩個人又生下一子郭奕,所以說鄭寶和郭嘉的關係是最為親近的,他放心的人也隻有郭嘉。
不過現在郭嘉正在徐州擔任刺史,所以他一紙調令,讓周瑜升遷為徐州刺史,負責鎮守北邊。郭嘉遷為荊州刺史,負責此次出征的所有事宜。
當然也隻是兩個人對調了一下,手底下的將領都沒有變換,畢竟他們對當地已經非常熟悉,如果現在變動,很可能會導致戰鬥力下降,所以鄭寶將領不做調整。
同時他也命令魯肅準備好後勤供應的糧草和器械,足夠五萬大軍出征使用。同時從南昌大營中精心挑選出5萬兵馬,開始日夜操點。準備等郭嘉過來之後,直接就將兵馬交付於他。
跟隨魯肅處理政務的陸遜,今年也差不多有15歲大了,他準備讓陸遜跟隨在郭嘉的後麵,在這次出征中學到一點有用的知識,到最後可以成長為文武全才,自己可不能埋沒了他的天賦。
大漢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八月,揚州的糧草也已經籌措齊全,兵馬已經訓練有素,朝廷委任郭嘉荊州刺史,並黃忠、太史慈、張繡、張濟、李異、謝旌六將,統兵五萬,又令韓驥率領五千丹陽精兵護衛郭嘉安全,又令駐紮在鄱陽湖的周泰率領五千水軍,由荊州刺史郭嘉統一調度,合計兵馬六萬,攻打荊州南部三郡。
這次出征,原跟隨周瑜駐守長沙的張節、李玉二人率軍六千人,在廬江郡駐守,朱桓、賀齊二人各率軍五千人,分別駐守丹陽郡和長沙郡,這些人馬暫時不做調動,用來防備荊州人馬,但統一指揮權已經移交給郭嘉。
鄭寶對於此次郭嘉率軍出征可謂抱著極大的希望,並且給予了自己最大力度上的幫助。他希望自己的妹夫在這一戰中可以顯露出自己的威名,到時候真正意義上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這樣一來就可以為自己減輕不少負擔。
如果自己的親戚和姻親有才能的話,鄭寶是絕對不吝惜任用的,畢竟在古代這個時代都講究血緣和姻親關係。
最終經過一番慎重的衡量,華佗決定答應,於是他鄭重的說道:“故所願爾,不敢請也,多謝司空大人收留!”
“好,今得天下,勝得十萬精兵!”鄭寶大喜過望,他終於得到了華佗和張仲景兩人,自己以後也不用擔心家人和自己的身體了。
可以說,這兩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知道自從得到張仲景後,他手底下的戲誌才、郭嘉和周瑜等人身體都已經被調理了過來,自然狀態下活到六七十歲不成問題。
有了華佗就有了麻沸散,以後哪怕是動手術也有很大的把握了,一個內,一個外,雙重保險。
當即他吩咐手下的人給華佗安排和張仲景一樣的待遇,並且從那些寒門子弟中精心挑選一些人出來,作為他的徒弟,來傳承的醫術。
……
本來鄭寶還想趁著袁術和劉表、呂布、曹操等人交戰的間隙,出兵奪迴廬江郡和九江郡,但都遭到了眾人的一致反對。
因為這些年來揚州用兵過於極端,幾乎年年用兵,老百姓的潛力都被壓榨殆盡,如果再繼續發起進攻,很有可能會導致軍心動蕩,民不聊生,所以無奈之下,鄭寶也隻得選擇休養生息,坐山觀虎鬥。
總之,現在的天下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比鄭寶記憶中的曆史上要亂多了。
現如今,曹操反而沒有發育起來,恐怕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也不會再有了。而北邊的袁紹竟然和幽州的公孫瓚相安無事,袁紹現在已經吞並了整個並州,坐擁冀州和並州兩州之地,為北方第一大諸侯。
可以說的上是鄭寶的心腹大患,畢竟他手底下門生故吏無數,鄭寶這樣寒門出身的人,在人才數量的上,兩人根本不在同一檔次。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鄭寶整日也開始處理公務,了解民生民情,閑暇的時間則和家人團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的日子,真是美好。
時間很快的便來到了大漢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六月,蔡文姬又為鄭寶生了一個女兒,因為前兩個都是兒子,所以鄭寶對這個女兒非常喜愛。
隻是蔡文姬的眼裏滿是遺憾,本來想著可以為自己的丈夫生一個兒子,卻沒想到生了女兒,好在丈夫也非常歡喜,並沒有責怪自己的意思,這讓她不安的心也稍稍放了下來。
一家人的關係也愈發和諧,鄭父鄭母整天笑的合不攏嘴,他們沒想到現在自己的兒子竟然這樣有出息,他們老鄭家看來是祖墳上冒青煙了。
糜貞和蔡文姬兩人的關係也情同姐妹,她們兩人常常一起做繡工,對雙方的子女也都視若己出。
最後經過眾人的商議,鄭寶決定給他的長女起名為鄭芷,芷者,高尚、聰慧、文雅也,意含冰清玉潔,淡雅清爽,國色天香。
……
而在這短短的三四個月的時間裏,天下的局勢並沒有發生什麽變化,劉表已經和袁術戰至之白熱化狀態,雙方膠著在一起,互不相讓。
而鄭寶也沒有閑下來,其中他和眾人商議決定從長沙出兵,進攻荊州南部的桂陽郡、零陵郡,如果有機會的話,再向西進攻武陵郡,收複整個荊州南部地區,把揚州和交州連成一片,這樣一來就可以互相照應,減少防禦陣線。
可以說荊州南部三郡的戰略意義是最為關鍵的,倒是人口和地盤放在其次。
這次他不準備親自征討,畢竟荊州南部的敵人力量過於弱小,隻要大軍一到,估計就會開門投降,所以他準備把這個鍛煉的機會交給郭嘉。
郭嘉娶了自己的妹妹鄭月,兩個人又生下一子郭奕,所以說鄭寶和郭嘉的關係是最為親近的,他放心的人也隻有郭嘉。
不過現在郭嘉正在徐州擔任刺史,所以他一紙調令,讓周瑜升遷為徐州刺史,負責鎮守北邊。郭嘉遷為荊州刺史,負責此次出征的所有事宜。
當然也隻是兩個人對調了一下,手底下的將領都沒有變換,畢竟他們對當地已經非常熟悉,如果現在變動,很可能會導致戰鬥力下降,所以鄭寶將領不做調整。
同時他也命令魯肅準備好後勤供應的糧草和器械,足夠五萬大軍出征使用。同時從南昌大營中精心挑選出5萬兵馬,開始日夜操點。準備等郭嘉過來之後,直接就將兵馬交付於他。
跟隨魯肅處理政務的陸遜,今年也差不多有15歲大了,他準備讓陸遜跟隨在郭嘉的後麵,在這次出征中學到一點有用的知識,到最後可以成長為文武全才,自己可不能埋沒了他的天賦。
大漢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八月,揚州的糧草也已經籌措齊全,兵馬已經訓練有素,朝廷委任郭嘉荊州刺史,並黃忠、太史慈、張繡、張濟、李異、謝旌六將,統兵五萬,又令韓驥率領五千丹陽精兵護衛郭嘉安全,又令駐紮在鄱陽湖的周泰率領五千水軍,由荊州刺史郭嘉統一調度,合計兵馬六萬,攻打荊州南部三郡。
這次出征,原跟隨周瑜駐守長沙的張節、李玉二人率軍六千人,在廬江郡駐守,朱桓、賀齊二人各率軍五千人,分別駐守丹陽郡和長沙郡,這些人馬暫時不做調動,用來防備荊州人馬,但統一指揮權已經移交給郭嘉。
鄭寶對於此次郭嘉率軍出征可謂抱著極大的希望,並且給予了自己最大力度上的幫助。他希望自己的妹夫在這一戰中可以顯露出自己的威名,到時候真正意義上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這樣一來就可以為自己減輕不少負擔。
如果自己的親戚和姻親有才能的話,鄭寶是絕對不吝惜任用的,畢竟在古代這個時代都講究血緣和姻親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