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些匈奴人認可了自己所言,張楊欣慰地點了點頭,心中暗道:算這些人還有些良心,否則,戰力再強,幫助自己扛過此次劫難,也得想辦法除掉他們。
於是便繼續道:
“既然吾等結下了深厚的袍澤之情,某也因此不忍對汝等下手,而汝等又被族人所拋棄,那某便不得不換一個處置汝等的方式了!”
說到此,張楊頓了頓,掃了眼屏氣凝神靜聽的匈奴騎兵,最後將目光定格在了三位萬夫長身上:
“蘭固、唿衍達、丘林雄,汝等說過,來生一定要與某為友,不再與某為敵,現在某給汝等一個與某真正為友的機會,放棄匈奴人的身份,說漢話、習漢字、著漢家衣冠,遵守漢家禮儀,成為一個真正的漢人,不知汝等可願意?”
蘭固三人聞言,身子不自覺地一顫,他們清楚,張楊這是讓他們、不但要放棄自己祖輩的信仰,還要徹底站在匈奴人的對立麵,成為匈奴人的死敵。
雖然是匈奴人先拋棄了他們,甚至可以說是、匈奴王廷與他們的部落都背叛了他們,但這與其餘的匈奴人無關!
若是答應張楊、徹底成為一個漢人,那便不但要仇恨匈奴王廷以及他們部落的貴人,還要仇恨整個匈奴人。這讓他們一時難以決斷,不由地陷入了天人交戰之中。
張楊對此也很理解,因此沒有催促他們,反而是淡淡地講述道:
“三百多年前,大漢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奉大漢武皇帝之命,滅了汝匈奴的休屠王國,武帝將休屠王室成員潛入了關中之地,休屠王太子更是被安排到了宮中養馬。
若是換做尋常匈奴人,定然不會盡心盡力,可休屠王太子不同,他在接觸到了漢家文化之後,深深被漢家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於是便在養好戰馬的同時,努力學習漢家文化。
終於有一日,因為他養的戰馬最好、得到了武皇帝的賞識,詢問過後才知道他是休屠的王太子。武皇帝見他對漢家文化禮儀十分精通,便給了他一個真正做漢人的機會。
因為攻破休屠城時繳獲了祭天金人,於是便賜其姓金,對其越來越重用。此人也對武帝也是忠心耿耿、盡職盡責,最終成為大漢武皇帝的托孤重臣,名垂青史!此人便是關中金姓始祖,金日磾!
一個匈奴王太子能夠做到如此,汝等被匈奴視作必死之人、又有何可堅持的!
須知,當汝等對匈奴人舉起屠刀那一刻,卻恰恰是為匈奴人保留了一絲血脈。否則,待汝等死後,即便大漢放過匈奴,某也會窮盡畢生之力、消滅匈奴!”
聽著張楊的講述,三人也放下了心中的猶豫,張楊說的對,他們都是被匈奴拋棄、甚至是認定必須殺死之人了,還有什麽必要堅持!平時匈奴人之間的殺戮也沒少過,那時開弓揮刀時也沒有猶豫過,今日更無需猶豫了。
想通後,三人徑直來到張楊身前,學著漢人的樣子,拱手行禮道:
“還請張司馬賜名!”
張楊見三人向自己走來,心中不禁一喜,通過這一個多月的觀察,張楊發現這三人雖然武力比牛俊、胡開弱一些,可其統領騎兵的能力可是一點不弱,尤其是率領輕騎襲擾消耗敵軍方麵,可以說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若是配上雙馬鐙以及強弓,再專門為其量身打造一套戰術,那這幫人的戰力將十分驚人。
可當三人說出讓張楊賜名之後,張楊不禁一愣,他隻不過是舉了個例子,沒想到這三人竟然以為成為漢人需要張楊賜名,逗得張楊與關羽不禁相視大笑起來。
笑罷,張楊對他們道:
“汝三人成為漢人後,可隨意取汝等喜歡的漢名,不必讓某為汝等賜名!”
三人聞言一愣,這才明白自己誤會了,不過蘭固還是說道:
“吾等如今加起來、總共識不了幾個漢字,還請張司馬為吾等想一個!”
張楊見他們說得認真,也沒有拒絕,沉吟片刻才道:
“嗯!那汝等便與某一起姓張吧!這張姓的始祖,倒是與汝等也算有點關聯。在兩千八百年前,有一位叫作“揮”的人,因為發明了弓箭,被當時的帝王“黃帝”賜姓了張,這便是張姓的始祖、張揮。
汝等曾經是遊牧民族,最擅長的武器便是弓箭,汝匈奴人原本也是炎黃子孫,乃是夏朝後裔,如今成為了漢人,取“黃帝”賜的張姓倒也頗為恰當!不知汝等意下如何?”
三人聽到張楊的解釋,有些詫異地道:
“吾等與張司馬居然是同為炎黃子孫?”
張楊點頭道:
“匈奴人與漢人有著一樣的龍圖騰,自然都是炎黃子孫!”
三人聽到張楊肯定的答複,心裏最後一道枷鎖徹底解開了,既然同為炎黃子孫,那他們對成為漢人、也沒有了心裏負擔,連忙欣喜地道:
“多謝張司馬賜姓,姓張好,吾等就姓張了!”
一旁的關羽也是輕捋短須,眯著一雙鳳眼點頭不已,顯然對張楊的說法也是較為認可。
張楊笑了笑,繼續道:
“有了姓氏,還要有名字,汝等的名字皆是父母長輩所取,雖然他們迫不得已放棄了汝等,可養育之恩不能忘,因此便用汝等原本的名字,蘭固便叫張固,唿衍達便叫張達,丘林雄便叫張雄,都是極好的名字!如何?”
三人再次向張楊行禮道:
“張固、張達、張雄,多謝張司馬賜名!”
張楊上前扶起三人,讓他們站到了一側,又對著所有的匈奴騎兵道:
“汝等曾經的三位萬夫長自今日起,便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漢人,日後,某會找人教導他們漢人的文化禮儀!
汝等可願隨他們一同成為一個漢人,入某麾下成為某真正的生死袍澤?”
經過張楊對張固三人的解說,他們早已在心裏不排斥成為漢人,更何況三位萬夫長都成為了漢人,他們又不比萬夫長高貴,還有什麽可矜持的,於是紛紛表示願意!
甚至有的匈奴騎兵問張楊,他們是否可以姓張,張楊苦笑道:
“姓什麽汝等隨意,可以姓張、可以姓關、也可以姓馬,甚至姓羊姓牛皆可!或者等安定下來,某為汝等找來漢人老師後,汝等可與老師商議。”
隨即,張楊瞟了眼躍躍欲試的雲中義從營的騎兵道:
“雲中義從同樣如此……”
於是便繼續道:
“既然吾等結下了深厚的袍澤之情,某也因此不忍對汝等下手,而汝等又被族人所拋棄,那某便不得不換一個處置汝等的方式了!”
說到此,張楊頓了頓,掃了眼屏氣凝神靜聽的匈奴騎兵,最後將目光定格在了三位萬夫長身上:
“蘭固、唿衍達、丘林雄,汝等說過,來生一定要與某為友,不再與某為敵,現在某給汝等一個與某真正為友的機會,放棄匈奴人的身份,說漢話、習漢字、著漢家衣冠,遵守漢家禮儀,成為一個真正的漢人,不知汝等可願意?”
蘭固三人聞言,身子不自覺地一顫,他們清楚,張楊這是讓他們、不但要放棄自己祖輩的信仰,還要徹底站在匈奴人的對立麵,成為匈奴人的死敵。
雖然是匈奴人先拋棄了他們,甚至可以說是、匈奴王廷與他們的部落都背叛了他們,但這與其餘的匈奴人無關!
若是答應張楊、徹底成為一個漢人,那便不但要仇恨匈奴王廷以及他們部落的貴人,還要仇恨整個匈奴人。這讓他們一時難以決斷,不由地陷入了天人交戰之中。
張楊對此也很理解,因此沒有催促他們,反而是淡淡地講述道:
“三百多年前,大漢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奉大漢武皇帝之命,滅了汝匈奴的休屠王國,武帝將休屠王室成員潛入了關中之地,休屠王太子更是被安排到了宮中養馬。
若是換做尋常匈奴人,定然不會盡心盡力,可休屠王太子不同,他在接觸到了漢家文化之後,深深被漢家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於是便在養好戰馬的同時,努力學習漢家文化。
終於有一日,因為他養的戰馬最好、得到了武皇帝的賞識,詢問過後才知道他是休屠的王太子。武皇帝見他對漢家文化禮儀十分精通,便給了他一個真正做漢人的機會。
因為攻破休屠城時繳獲了祭天金人,於是便賜其姓金,對其越來越重用。此人也對武帝也是忠心耿耿、盡職盡責,最終成為大漢武皇帝的托孤重臣,名垂青史!此人便是關中金姓始祖,金日磾!
一個匈奴王太子能夠做到如此,汝等被匈奴視作必死之人、又有何可堅持的!
須知,當汝等對匈奴人舉起屠刀那一刻,卻恰恰是為匈奴人保留了一絲血脈。否則,待汝等死後,即便大漢放過匈奴,某也會窮盡畢生之力、消滅匈奴!”
聽著張楊的講述,三人也放下了心中的猶豫,張楊說的對,他們都是被匈奴拋棄、甚至是認定必須殺死之人了,還有什麽必要堅持!平時匈奴人之間的殺戮也沒少過,那時開弓揮刀時也沒有猶豫過,今日更無需猶豫了。
想通後,三人徑直來到張楊身前,學著漢人的樣子,拱手行禮道:
“還請張司馬賜名!”
張楊見三人向自己走來,心中不禁一喜,通過這一個多月的觀察,張楊發現這三人雖然武力比牛俊、胡開弱一些,可其統領騎兵的能力可是一點不弱,尤其是率領輕騎襲擾消耗敵軍方麵,可以說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若是配上雙馬鐙以及強弓,再專門為其量身打造一套戰術,那這幫人的戰力將十分驚人。
可當三人說出讓張楊賜名之後,張楊不禁一愣,他隻不過是舉了個例子,沒想到這三人竟然以為成為漢人需要張楊賜名,逗得張楊與關羽不禁相視大笑起來。
笑罷,張楊對他們道:
“汝三人成為漢人後,可隨意取汝等喜歡的漢名,不必讓某為汝等賜名!”
三人聞言一愣,這才明白自己誤會了,不過蘭固還是說道:
“吾等如今加起來、總共識不了幾個漢字,還請張司馬為吾等想一個!”
張楊見他們說得認真,也沒有拒絕,沉吟片刻才道:
“嗯!那汝等便與某一起姓張吧!這張姓的始祖,倒是與汝等也算有點關聯。在兩千八百年前,有一位叫作“揮”的人,因為發明了弓箭,被當時的帝王“黃帝”賜姓了張,這便是張姓的始祖、張揮。
汝等曾經是遊牧民族,最擅長的武器便是弓箭,汝匈奴人原本也是炎黃子孫,乃是夏朝後裔,如今成為了漢人,取“黃帝”賜的張姓倒也頗為恰當!不知汝等意下如何?”
三人聽到張楊的解釋,有些詫異地道:
“吾等與張司馬居然是同為炎黃子孫?”
張楊點頭道:
“匈奴人與漢人有著一樣的龍圖騰,自然都是炎黃子孫!”
三人聽到張楊肯定的答複,心裏最後一道枷鎖徹底解開了,既然同為炎黃子孫,那他們對成為漢人、也沒有了心裏負擔,連忙欣喜地道:
“多謝張司馬賜姓,姓張好,吾等就姓張了!”
一旁的關羽也是輕捋短須,眯著一雙鳳眼點頭不已,顯然對張楊的說法也是較為認可。
張楊笑了笑,繼續道:
“有了姓氏,還要有名字,汝等的名字皆是父母長輩所取,雖然他們迫不得已放棄了汝等,可養育之恩不能忘,因此便用汝等原本的名字,蘭固便叫張固,唿衍達便叫張達,丘林雄便叫張雄,都是極好的名字!如何?”
三人再次向張楊行禮道:
“張固、張達、張雄,多謝張司馬賜名!”
張楊上前扶起三人,讓他們站到了一側,又對著所有的匈奴騎兵道:
“汝等曾經的三位萬夫長自今日起,便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漢人,日後,某會找人教導他們漢人的文化禮儀!
汝等可願隨他們一同成為一個漢人,入某麾下成為某真正的生死袍澤?”
經過張楊對張固三人的解說,他們早已在心裏不排斥成為漢人,更何況三位萬夫長都成為了漢人,他們又不比萬夫長高貴,還有什麽可矜持的,於是紛紛表示願意!
甚至有的匈奴騎兵問張楊,他們是否可以姓張,張楊苦笑道:
“姓什麽汝等隨意,可以姓張、可以姓關、也可以姓馬,甚至姓羊姓牛皆可!或者等安定下來,某為汝等找來漢人老師後,汝等可與老師商議。”
隨即,張楊瞟了眼躍躍欲試的雲中義從營的騎兵道:
“雲中義從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