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鮮卑騎兵的首領、名叫拓跋炯,乃是拓跋鮮卑的一個分支部落。他們的部族、曾經也是拓跋鮮卑中的大型部落,僅騎兵便有五千餘騎,人口也是曾經多達數萬。


    隻是自從拓跋炯的祖父去世之後,由於其父毫無心機,為人又好勇鬥狠,終於在一次與其他部落爭鬥中戰死,連帶的整個部落也是四分五裂,大部分部曲被其餘部落瓜分!


    拓跋炯帶著忠於其父的數百部曲,幾千部落百姓,離開了拓跋鮮卑中心地帶,來到大漢邊境定居了下來。


    拓跋炯不但繼承了其父的部曲,還繼承了其父的勇武,唯獨沒有繼承其父的沒頭腦,反而是較為油滑、尤善審時度勢。


    在其努力經營下,拓跋炯的部落慢慢開始恢複,由原來的數百騎兵,數千人口,慢慢增長到了千餘騎兵、萬餘人口,可以說已經慢慢恢複到、接近中型部落的規模。雖然在鮮卑眾部落中還不起眼,可形勢一片大好!


    拓跋炯部落內之所以僅有千餘騎兵,乃是拓跋炯為了減輕部落百姓負擔,奉行的是精兵策略所致。這一千騎,乃是部落萬餘百姓之中,最為勇武彪悍的那一批,若非如此,即便拓跋炯組建兩三千騎兵、亦是綽綽有餘!


    此次想趁著其餘大部落、無暇來雲中擄掠,自己想著,率部落六百最精銳的勇士,突襲幾個漢人塢堡,多撈上一些好處再撤退。


    可令拓跋炯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因為自己的貪心,肥肉還沒吃到、便碰上了硬骨頭,簡直崩飛了自己的一口老牙!


    自己精挑細選出來的部落精銳騎兵,在這塊硬骨頭麵前簡直不堪一擊,連自己最出色的兒子,也被對方一個照麵殺死!


    自己兒子不少,可最成器的卻隻有這一個,今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最器重的兒子被殺,這讓拓跋炯如何能夠忍受!


    恨得血灌瞳仁的拓跋炯,當即便舍棄了那些漢人百姓,點齊最後的三百騎兵,誓要斬殺這些漢人小兒,為兒子報仇雪恨!


    可令拓跋炯沒想到的是,張楊的衝殺速度太快,沒有給拓跋炯過多的反應時間!在拓跋炯率軍剛要開始衝鋒時,張楊已經殺穿了敵陣,向著拓跋炯繼續衝殺而來!


    見到張楊幾十人那兇猛的衝勢,拓跋炯心中頓時一顫,那顆被仇恨充斥的內心,瞬間又冷靜了下來。不由在心中想:


    之前那兩百五十名鮮卑勇士,尚且被頃刻間殺得僅剩百餘人,自己這些人衝上去,怕是也抵擋不住那殺神。


    不如先讓勇士們上去試探一番,實在不敵,立即撤走便是。待到自己迴到部落、重整旗鼓之後,再來報仇雪恨也不遲!


    想及此,拓跋炯當即下令道:


    “勇士們……這些漢兒經過了連番廝殺,定然已經乏力,快衝上去將其殺死,為慘死在其手下的部落勇士們報仇!”


    鮮卑騎兵素來彪悍,雖然見到張楊殺戮自己部落勇士時的場景,也是早已膽寒,但是,聽到自己部落首領的命令,覺得很有道理。


    況且,這些鮮卑騎兵的家人都在部落當中,更沒有人敢於違抗部落首領的命令,即便部落首領讓他們去死,為了家中的妻兒老小,他們也不能去活著!於是便悍不畏死地嚎叫著,向著張楊迎了上去!


    ……


    此時戰場上的情景便是:張楊率領三十餘騎在衝鋒,後麵有百餘鮮卑騎兵在追擊,前麵有三百鮮卑騎兵在攔截。拓跋炯見到如此情景,心中稍微安穩了一些。


    畢竟自己的部落勇士尚有四百餘騎,還是兩麵夾擊之勢,可惜,後麵的騎兵被漢人落下得有些遠了,否則在後麵騎射一番,定能獲得奇效。


    即便不能騎射,兩麵夾擊之下,漢兒再勇武,也是於事無補!遲早被自己的勇士亂槍戳死!


    隻是還未等拓跋炯安穩多久,從漢人塢堡內又衝出了二十餘騎。而且這二十餘騎,毫不猶豫地向著後麵、那百餘騎鮮卑騎兵側翼衝殺而去!


    而正麵戰場,張楊眨眼間便與三百鮮卑騎兵,狠狠地撞在了一起,手中的青龍戟仿佛活了過來一般,舞成了道道殘影,而這三百鮮卑騎兵、並不比之前的騎兵強出多少,僅一個照麵便有六人被捅下了馬去。


    隨即,張楊又將青龍戟舞動得、如一條瘋狂扭動的大蟒般,但凡擋在身前的鮮卑騎兵,紛紛被絞成了支離破碎的屍體。


    而身後的少年,有著張楊如此貼心地帶領他們去適應戰場,什麽恐懼、什麽緊張,紛紛拋到了腦後,將一身武藝盡數施展了出來,緊隨張楊身後,輕鬆收割著被張楊衝殺得、七零八落的鮮卑騎兵!


    就在此時,老李勝率領的二十餘騎,也是撞入了那一百騎鮮卑騎兵當中。老李勝雖然不複當年之勇,那隻是說其武藝、已經因為年邁開始退步。可即便是退步,那也是曾經的二流武將,殺敵經驗更是豐富無比。


    其身後的一男一女護在其身側,三條鐵槍形成一個箭頭,殺敵速度絲毫不慢,所過之處,鮮卑騎兵不是脖子便是胸口,紛紛多了一個大窟窿,隨即頹然地摔下馬去。


    拓跋炯見此,頓覺大事不妙,哪裏還顧得上自己的部曲,調轉馬頭、一抽自己寶馬的屁股便要逃走。


    張楊正殺得興起,突然聽到身後夥伴們的嘶吼之聲,已經有些乏力,知道夥伴們有些後力不濟,連忙看向鮮卑騎兵首領的方向,想著擒賊先擒王。


    否則,自己的夥伴初經戰陣,若是鏖戰時間過長,極其容易脫力,屆時,便會被鮮卑騎兵趁勢反殺!


    手中動作不停,張楊抬眼望去,恰好見到那鮮卑首領要逃走,這如何能行!張楊心中不禁大急,連忙用雙腿夾緊馬腹,一戟掃飛眼前一人,同時左手鬆開馬韁,刷得一聲橫刀出鞘,左側鮮卑騎兵的一條手臂帶著兵器、高高地拋飛了起來。


    在張楊的長戟與橫刀交替之下,擋在身前的敵騎立即被清空,張楊將橫刀歸鞘,青龍戟猛地揮出兩戟,將又攔上來的兩人幾乎同時劈死,然後猛踢馬腹,向著鮮卑首領急追而去。


    唯恐再晚些、就被那鮮卑首領逃脫掉,憑著其胯下那高大寶馬的速度,自己定然是追不上!


    可能是天意如此,那鮮卑首領跑出去沒多遠,其胯下的戰馬居然撩起了蹶子,並且四處亂跑亂甩,想將那鮮卑首領甩下馬背。


    張楊見此、頓時大喜,趁機再次猛踹戰馬,向著鮮卑首領急速地接近著。那鮮卑首領見此也是大急,連忙一邊極力控製著戰馬亂跑的方向,一邊憑借豐富的經驗、去安撫那匹神俊的戰馬。


    不得不說,鮮卑人馴馬當真是有一手,在拓跋炯的安撫下,那戰馬漸漸地平靜了下來,拓跋炯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正在拓跋雋想要繼續加速逃走之時,不料一柄怪異的長矛、橫在了其脖頸之上,那鋒利的月牙形鋒刃,已經割進了自己的皮肉當中,嚇得其立即勒住了戰馬,不敢再動!


    隨即,嘈雜的戰場上、傳出張楊那雖然有些稚嫩,但是極具威勢的吼聲:


    “爾等首領已被擒,降者不殺!”


    張楊吼完,槊鋒向著拓跋炯的脖子上稍一用力,拓跋炯當即覺得一陣劇痛傳來,頓時嚇得亡魂皆冒,立即配合張楊大喝:


    “停下,盡皆停下……降了!吾等降了!快,快停下!”


    張楊的夥伴此時見張楊擒了敵酋,立即跟隨張楊大喝:


    “爾等首領已被擒,降者不殺!”


    拓跋炯也在張楊的逼迫下隨著大喊:


    “部落的勇士們,降了!吾等降了,快快放下兵器!”


    隨著這些喊聲,原本嘈雜的戰場,慢慢安靜下來,不知是哪個鮮卑騎兵率先丟掉了手中的長矛,隨即便陸續地傳出,閌閬、閌閬的長矛落地之聲。


    張楊隨即又逼著拓跋炯,讓其命令所有人下馬受縛。鮮卑騎兵無奈,那畢竟是部落首領的命令,他們這些人自祖上便效忠拓跋炯一家,此時,怎會不顧及拓跋炯的性命,因此紛紛地下馬,等待著被綁縛!


    此時,那些被挾持攻城的百姓,紛紛蜂擁上來,在張楊的示意下,七手八腳地把即將投降的鮮卑騎兵綁了個結實。


    張楊見大局已定,自己的戰馬早已體力不支,渾身顫抖得如篩糠一般,於是,張楊毫不遲疑,嘭得一腳將拓跋炯踹下馬去,縱身一躍,便上了拓跋炯的寶馬。


    這寶馬見生人上了自己馬背,這還得了,頓時又撩起了蹶子,想將張楊摔下去。可張楊雙腿就像鐵箍一般,死死地夾緊了馬腹,那戰馬又迴頭想去撕咬張楊,被張楊一巴掌拍得暈頭轉向。


    這寶馬仍不死心,晃了晃腦袋、稍微清醒了一下,便要撩開四蹄竄出去,將張楊甩掉。隻是剛竄出去沒多遠,便緩緩停了下來,因為張揚的長臂,也如鐵箍一般,勒住了寶馬的脖子。


    這寶馬跑一步,脖子勒得就緊一分,因此,這寶馬徹底老實下來!因為寶馬通靈,它知道,再折騰下去,背上之人會毫不猶豫地扭斷它的馬脖子。


    待張楊剛一鬆開胳膊,這寶馬頓時躺了下去,想要靠著翻滾拒絕張楊的騎乘。張楊見機得快,早早地便跳了開去,否則還真被其壓在了身下。


    張楊站穩之後,如一頭暴怒的兇獸一般撲上去,嘭的一拳便將馬頭狠狠地砸在了地上,巨大的力道、將結實的地麵都砸得有些凹陷。這還是張楊留了力,否則,這匹寶馬定然會被其一拳砸死!


    那寶馬挨了這一拳,頓時淒厲地嘶鳴起來,馬腦袋一陣暈眩,過了好一陣,才好不容易緩過來後。見張楊又要打,嚇得連忙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低下了高昂的頭顱。


    因為它看見了張楊的雙目中,充斥著暴虐的殺意,若再反抗,必死無疑!一匹寶馬,就這樣被張楊以暴力手段降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並州豪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羞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羞刀並收藏漢末之並州豪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