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險,太陰險了。餘成的話說完,群臣心中就這一個想法。高句麗的黨爭大家都有所耳聞,也知道淵蓋蘇和樸善恆鬥了幾十年。不過這話從餘成口中說出,就顯得十分的陰險。挑動敵人內部矛盾,聽起來總是不那麽高大上。
楊競倒是很滿意餘成的表態,“敬中,這個事情你上點心。戰爭嗎?本來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是能從敵人內部瓦解敵人就再好不過了,這樣會大大加快戰爭進程”
其實這種挑動矛盾的手法,在現在敵人也常用。比如挑動男女對立、南北對立、特定的黑一些地域,引起人民內部的不團結,這種手段非常的常見。楊競也是把這種思想,帶到了這個時代。
“臣領旨意”餘成立即答應下來。眾人也都想向餘成投去羨慕的目光,都知道餘成這件事辦成以後,未來楊競封爵,勢必會有餘成的一席之地。
楊競看著輿圖,開始部署著下一步的打算,“常何,你帶著遼南邊軍,保持對安州城一定的壓力,既不能打下安州城,又不能讓淵蓋蘇過得太舒服。可以每天轟他幾炮,進行試探性的攻擊為好,盡可能消耗安州城的物資”
這個尺度就很難把握了,既得給安州城一定的壓力,讓淵蓋蘇有朝不保夕的感覺,這樣才能吸引援軍來。但是又不能把安州城攻破,一旦攻破的安州城,援軍就不來了。綜合軍情司、政保司和對外情報司的情報,駐紮在百濟前線的4萬高句麗兵是淵蓋蘇的嫡係,是很有可能來救援的。
“通知水師,盡快讓神策軍騎兵和南鄭侯所部登陸,做好圍殲高句麗北上援軍的準備。水師再卸下神策軍騎兵和南鄭後所部後,分出5艘戰艦返迴,沿著清川江東進,支援中路的遼東邊軍蘇烈部。剩下的10艘戰艦繼續南下,封鎖百濟外海,本王不希望百濟王室出逃”楊競快速的把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給安排了出來。
“大王放心,臣等肯定把百濟女王給您抓迴來”曾泰立即點頭說道。
“想什麽呢?”楊競有些哭笑不得的說,“本王隻是擔心,一旦百濟王室外逃,那麽會組成流亡小朝廷,對我們後續的統治不穩,和他們的女王有什麽關係”
其實楊競是真不關心百濟女王的下落,他隻是希望百濟王室全部死掉,不然的話,以後會有層出不窮的人利用百濟王室的名義對搞抵抗鬥爭,那樣一來,占領的成本就太大了。
就是任何時候,在政治鬥爭中,都不能有幼稚的思想,該斬草除根的時候,必須斬草除根。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在政治上可是非常的常見的。就拿唐太宗李世民來說吧,宣武門之變後,為什麽要把大哥李建成的兒子都殺掉,哪怕那是李世民親侄子,哪怕有些還是小孩子,李世民都得把他們殺掉,就是為了防備可能的後患。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哪怕這些孩子們長大了沒有反對李世民的思想,但是難保沒有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些孩子做文章,打著前太子的旗號造反,所以為了大局,李世民必須這麽做。楊競也是這麽想的,必須控製住百濟王室。
“那就這麽安排,休整2個時辰,遼南邊軍開始攻打安州城。另外,隨時關注中路和東路的情況。鼎誠,做好糧草轉運,然後把傷員運迴去”楊競把筆往案子上一扔,下了最後的命令。眾人紛紛領命而去。
當下眾人也都忙活了起來,這次登陸戰遼軍有一定的傷亡,陣亡600多人,受傷了1000餘人。趙石親自指揮保障的民夫將陣亡士兵的遺體和重傷員轉運迴遼藩,同時調度糧草後援的事情。曾泰則是和宋武一起,統籌指揮三個戰場的行動。吳晉則是在楊競身邊,負責處理楊競臨時安排的事宜。
最忙的還是遼南邊軍總兵常何,他先是指揮著7個步兵旅3.5萬人將安州城團團圍住,又把騎兵旅布置在安州城南側,加強南部的防禦力量,防止淵蓋文向百濟方向突圍,炮兵旅則被常何安排在安州城西麵的位置,開始不斷向安州城西城牆進行炮擊。
轟隆隆的炮聲讓淵蓋蘇十分的鬱悶,他現在已經有些反應過來了,自己應該是上了遼藩的當了。遼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自己駐守的半島西側,日哦,老天不開眼,遼軍不是要全力攻打半島中路嗎?
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有什麽用了,現在需要考慮的就是死守還是突圍的事情,別的事情,隻能以後再說。
“你們說,咱們是困守待援還是突圍?”安州城的安州縣衙,已經被淵蓋蘇征用為指揮部了,淵蓋蘇坐在大堂之上,有些疲憊的對自己手下的心腹問道。
“丞相大人,下官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高句麗兵部右侍郎盧選有些遲疑的說道。這盧選今年50多歲了,20年前就跟著淵蓋蘇參加過對大秦(梁)的戰爭,後來被淵蓋蘇一路提拔,官至高句麗兵部右侍郎,是淵蓋蘇集團的骨幹。
“有話就說,這都什麽時候了?”淵蓋蘇沒好氣的說道。
“丞相大人,下官隻有一句話,就是待援可有援乎?突圍可有去處乎?”盧選也不惱,他是淵蓋蘇的心腹了,自然不會在意淵蓋蘇的語氣。
盧選的話讓大堂裏的人都陷入沉默了,大堂裏的人都是淵蓋蘇一係的,自然知道自己這一派和皇族還有文官的不合。皇族和文官防備自己勝過防備遼軍,肯定會坐視自己這些人被遼軍圍殲的,所以外援是不可能有外援的。
可是突圍,先不說能不能突破遼南邊軍的圍城,突出去還有神策軍重騎兵在等著自己呢,那可是在棋山戰役中殲滅了高句麗主力騎兵的存在,自己這3萬多人夠人家幾次衝鋒的啊?天大地大的,淵蓋蘇第一次有了無家可歸的感覺。
“那你說怎麽辦?進也不行,守也不行”淵蓋蘇問道,他知道盧選這麽說,肯定是想好了對策。
果然,聽見淵蓋蘇問自己,盧選麵目猙獰的說道,“丞相,咱們不如反了”
楊競倒是很滿意餘成的表態,“敬中,這個事情你上點心。戰爭嗎?本來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要是能從敵人內部瓦解敵人就再好不過了,這樣會大大加快戰爭進程”
其實這種挑動矛盾的手法,在現在敵人也常用。比如挑動男女對立、南北對立、特定的黑一些地域,引起人民內部的不團結,這種手段非常的常見。楊競也是把這種思想,帶到了這個時代。
“臣領旨意”餘成立即答應下來。眾人也都想向餘成投去羨慕的目光,都知道餘成這件事辦成以後,未來楊競封爵,勢必會有餘成的一席之地。
楊競看著輿圖,開始部署著下一步的打算,“常何,你帶著遼南邊軍,保持對安州城一定的壓力,既不能打下安州城,又不能讓淵蓋蘇過得太舒服。可以每天轟他幾炮,進行試探性的攻擊為好,盡可能消耗安州城的物資”
這個尺度就很難把握了,既得給安州城一定的壓力,讓淵蓋蘇有朝不保夕的感覺,這樣才能吸引援軍來。但是又不能把安州城攻破,一旦攻破的安州城,援軍就不來了。綜合軍情司、政保司和對外情報司的情報,駐紮在百濟前線的4萬高句麗兵是淵蓋蘇的嫡係,是很有可能來救援的。
“通知水師,盡快讓神策軍騎兵和南鄭侯所部登陸,做好圍殲高句麗北上援軍的準備。水師再卸下神策軍騎兵和南鄭後所部後,分出5艘戰艦返迴,沿著清川江東進,支援中路的遼東邊軍蘇烈部。剩下的10艘戰艦繼續南下,封鎖百濟外海,本王不希望百濟王室出逃”楊競快速的把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給安排了出來。
“大王放心,臣等肯定把百濟女王給您抓迴來”曾泰立即點頭說道。
“想什麽呢?”楊競有些哭笑不得的說,“本王隻是擔心,一旦百濟王室外逃,那麽會組成流亡小朝廷,對我們後續的統治不穩,和他們的女王有什麽關係”
其實楊競是真不關心百濟女王的下落,他隻是希望百濟王室全部死掉,不然的話,以後會有層出不窮的人利用百濟王室的名義對搞抵抗鬥爭,那樣一來,占領的成本就太大了。
就是任何時候,在政治鬥爭中,都不能有幼稚的思想,該斬草除根的時候,必須斬草除根。野火吹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道理,在政治上可是非常的常見的。就拿唐太宗李世民來說吧,宣武門之變後,為什麽要把大哥李建成的兒子都殺掉,哪怕那是李世民親侄子,哪怕有些還是小孩子,李世民都得把他們殺掉,就是為了防備可能的後患。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哪怕這些孩子們長大了沒有反對李世民的思想,但是難保沒有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這些孩子做文章,打著前太子的旗號造反,所以為了大局,李世民必須這麽做。楊競也是這麽想的,必須控製住百濟王室。
“那就這麽安排,休整2個時辰,遼南邊軍開始攻打安州城。另外,隨時關注中路和東路的情況。鼎誠,做好糧草轉運,然後把傷員運迴去”楊競把筆往案子上一扔,下了最後的命令。眾人紛紛領命而去。
當下眾人也都忙活了起來,這次登陸戰遼軍有一定的傷亡,陣亡600多人,受傷了1000餘人。趙石親自指揮保障的民夫將陣亡士兵的遺體和重傷員轉運迴遼藩,同時調度糧草後援的事情。曾泰則是和宋武一起,統籌指揮三個戰場的行動。吳晉則是在楊競身邊,負責處理楊競臨時安排的事宜。
最忙的還是遼南邊軍總兵常何,他先是指揮著7個步兵旅3.5萬人將安州城團團圍住,又把騎兵旅布置在安州城南側,加強南部的防禦力量,防止淵蓋文向百濟方向突圍,炮兵旅則被常何安排在安州城西麵的位置,開始不斷向安州城西城牆進行炮擊。
轟隆隆的炮聲讓淵蓋蘇十分的鬱悶,他現在已經有些反應過來了,自己應該是上了遼藩的當了。遼軍的主攻方向就是自己駐守的半島西側,日哦,老天不開眼,遼軍不是要全力攻打半島中路嗎?
不過現在想這些也沒有什麽用了,現在需要考慮的就是死守還是突圍的事情,別的事情,隻能以後再說。
“你們說,咱們是困守待援還是突圍?”安州城的安州縣衙,已經被淵蓋蘇征用為指揮部了,淵蓋蘇坐在大堂之上,有些疲憊的對自己手下的心腹問道。
“丞相大人,下官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高句麗兵部右侍郎盧選有些遲疑的說道。這盧選今年50多歲了,20年前就跟著淵蓋蘇參加過對大秦(梁)的戰爭,後來被淵蓋蘇一路提拔,官至高句麗兵部右侍郎,是淵蓋蘇集團的骨幹。
“有話就說,這都什麽時候了?”淵蓋蘇沒好氣的說道。
“丞相大人,下官隻有一句話,就是待援可有援乎?突圍可有去處乎?”盧選也不惱,他是淵蓋蘇的心腹了,自然不會在意淵蓋蘇的語氣。
盧選的話讓大堂裏的人都陷入沉默了,大堂裏的人都是淵蓋蘇一係的,自然知道自己這一派和皇族還有文官的不合。皇族和文官防備自己勝過防備遼軍,肯定會坐視自己這些人被遼軍圍殲的,所以外援是不可能有外援的。
可是突圍,先不說能不能突破遼南邊軍的圍城,突出去還有神策軍重騎兵在等著自己呢,那可是在棋山戰役中殲滅了高句麗主力騎兵的存在,自己這3萬多人夠人家幾次衝鋒的啊?天大地大的,淵蓋蘇第一次有了無家可歸的感覺。
“那你說怎麽辦?進也不行,守也不行”淵蓋蘇問道,他知道盧選這麽說,肯定是想好了對策。
果然,聽見淵蓋蘇問自己,盧選麵目猙獰的說道,“丞相,咱們不如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