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讓眾臣散去後,隻留下曾泰和趙石。“李德全,賜座,上茶”。剛才是大朝會,所以眾臣都站著,現在就剩下曾泰和趙石了,所以楊競直接賜座、上茶。
李德全拍了拍手,立即有小太監進來,搬了兩把椅子,每把椅子旁邊還放了一個案幾,隨即有宮女上來,擺上了茶。“臣等謝殿下”
楊競擺了擺手,首先對曾泰說,“曾大人,孤有點想法,需要您幫參謀參謀”
“殿下您吩咐就是”
“前些日子,高句麗的女王趁著王太後下葬,前來求助。孤也賣給她1.5萬套步兵裝備,還派遣水師前去支援。孤想著,以後對百濟的工作就由樞密院負責,曾大人辛苦些。核心的原則就是不能讓百濟滅亡”楊競想了想,還是把這個動腦筋的活分給了曾泰,他實在不願意思考百濟那點事了。
“殿下放心,大政方陣您都已經確定了,前方有宋武侍郎在主持,臣循規蹈矩辦理就是了”曾泰欠身說道。
“好,前天孤收到政保司的情報,說是在軍情司和政保司的幫助下,百濟已經穩穩守住了歸漢城、王城和元山港。宋武一時手癢,竟然親率百濟的部隊主動出擊,替百濟收複了幾座縣城”楊競苦笑的,“孤是讓他當顧問的,他倒赤膊上陣了”
前兩天楊競收到政保司發來的百濟和高句麗的戰報,百濟得到楊競賣給他們的1.5套中型重步兵鎧甲以後,立即將其中1萬套鎧甲和武器拆分,組建了1萬人的輕步兵和1萬人弓箭手,剩餘的5000套,則是按照遼藩的標準,組建了5000人中型重步兵。
百濟女王直接把這1萬人的輕步兵和1萬人弓箭手交給宋武指揮,那5000重步兵則交給政保司的那50名吏員指揮。宋武一時興起,帶著這2萬人,直接殺過了錦江,收複了被高句麗占據的4座縣城。
宋武的主動出擊,極大的鼓舞了百濟的士氣,不過宋武並沒有繼續進攻,也沒有守那4座縣城,而是把4座縣城將近10萬的百姓全部前往錦江以南,當然了,所有的糧食、物資也全部帶走。畫麵調整到兩個月前:
“侍郎大人,不知道您為何下令從錦江北岸撤迴?要知道,您收複錦江北岸4個縣,對整個百濟都有巨大的鼓舞作用”百濟女王在百濟王城,對著宋武說道
“女王殿下有所不知,請讓外臣為您分析一下”宋武恭敬的說
“侍郎大人客氣了,您請講”百濟女王倒也是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
“女王殿下,百濟原有人口200萬,有兵10萬,高句麗半島的五分之二都在您的治理下。與高句麗隔著漢江對峙。自半年前高句麗突然大舉南下以來,百濟已經丟掉了漢江和錦江之間的25座縣城,您隻能退守在高句麗半島的西南一隅”
“前些天,高句麗軍隊準備大舉渡江,一舉覆滅百濟。到了最後,還是我國水師駛入錦江,炮擊高句麗軍,高句麗軍才退去。外臣也是借此機會,渡過錦江,收複了幾座縣城”
“在外臣看來,女王殿下現在收複故土完全不現實。外臣以為,女王的殿下應該死死守住錦江,保住錦江以南,半島西南一隅最後這15座縣城,積蓄實力,以待實際,進行反攻。外臣帶迴這近10萬的百姓,就是給您積蓄力量用的”宋武慢慢的把局勢分析給百濟女王聽。
在宋武看來,百濟女王現在擁有70萬百姓,6.5萬兵,15座縣城,隻要牢牢守住錦江天險,高句麗就沒有辦法覆滅百濟了,百濟的國祚就保留下來了。
“以侍郎大人看,下一步本王該如何做?”百濟女王非常禮賢下士的問。
“迴殿下,外臣以外,現在政保司正帶著5000重步兵在抓內奸,一旦您的朝廷中的內奸被肅清,這5000重步兵就作為您的禦林軍;您有5萬步兵和1萬弓箭手,外臣以為,您將這6萬兵全部部署在錦江一線即可”宋武答道
“侍郎大人,這次貴國的船隊又運來5000套步兵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可否一並賣給本王?”
“我家大王已有旨意,這批裝備自然可以賣給女王殿下,就是這貨款?”宋武笑著說,楊競的旨意隨著第二批的船隊已經來了,楊競明確告訴宋武,這批裝備可以賣給百濟。
“感謝遼王殿下的仁慈”百濟女王也笑著說,她現在十分的缺少武備,“步兵裝備還是按照40兩白銀一套,5000套步兵裝備20萬兩白銀;神威將軍炮1萬兩白銀1門,十門神威將軍炮10萬兩白銀,總計30萬兩白銀,如何?”
“就按這個價錢來吧。每門炮配50發彈丸”宋武笑著說,這個價錢已經遠超楊競給他定的標準了,楊競規定的神威將炮是5000兩一門,這下直接翻倍。
“還請侍郎大人幫助我國訓練一下軍隊,30萬兩白銀3日內就送到元山港貴國的艦隊上”百濟女王笑著說
百濟在南撤時,攜帶的金銀珠寶價值260萬兩,現在用90萬兩前後兩次購買遼藩的裝備,百濟女王覺得非常的值得。宋武也不矯情,在確認30萬白銀裝船以後,直接將5000套步兵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移交給了百濟軍隊。
同時宋武給楊競發了急報,請示下一步的動作。在此期間,宋武利用賣給百濟的5000套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又幫助百濟國組織了5000重步兵和一個炮兵營。又指導百濟部隊調整的防線,現在的百濟有人口70萬、士兵7.1萬。
“百濟那邊的情況就是這樣,孤的意思是,艦隊撤迴,宋武和政保司的人一並撤迴,隻留軍情司50人在那裏,曾大人以為如何?”楊競覺得幫助百濟到這個程度就夠了。
“殿下安排的已經十分妥當”曾泰點頭道
“那好,具體的事情,還有給宋武的迴信,曾大人全權負責了”楊競直接把這個活推給了曾泰。“至於後續和百濟建立怎麽樣的溝通渠道,曾大人看著定”
“臣領旨意”曾泰答應一聲後,就返迴樞密院去調度對百濟的工作去了。
“鼎誠,和晉藩的食鹽貿易怎麽樣了?”曾泰走了以後,楊競又問趙石道。
“殿下,自從您和二爺定下食鹽貿易的生意後,臣已經通過山海關向山海關運送了6批食鹽,每批5萬斤,共計30萬斤;六月以後,山海關運輸線路不通,臣改走赤峰及燕山北麓的線路,向晉藩運輸了3批食鹽,每批10萬斤,已經完成了您答應二爺的60萬斤食鹽的目標”趙石辦事還是得力的,楊競和晉王楊華定下了每年60萬斤食鹽的目標,趙石提前兩個月就完成了。
“晉藩共支付我們流民3萬名,布匹3000匹”當初楊競決定以每斤50文的價錢向晉王提供60萬斤食鹽,但是可以用流民支付,10個流民換1斤鹽。所以晉王楊華用了3萬流民換了30萬斤鹽,剩下的30萬斤鹽支付了3000匹布。
“二哥這迴能發筆小財,即使按照每斤100文的價錢賣,一年的利潤就是3萬兩了”楊競笑著說。
“殿下,臣聽聞,晉藩的食鹽已經賣到了200文一斤了,這60萬斤食鹽,晉王殿下的淨利潤在9萬兩左右”趙石笑著說
“晉藩的食鹽200文一斤了?”楊競皺著眉頭問,這不是什麽好現象啊,這說明大梁的物價漲的越來越來快了。
“是的殿下,不止是食鹽,糧食也漲價了,原來1兩銀子可以買500斤大米,現在隻能買到450斤了”趙石見楊競皺眉,就知道這事不一般,連忙把知道的別的物價波動一並說了。
“父皇治國啊,重用蕭炎那幫人,國事艱難成什麽樣子了?”楊競歎了一口氣說,“今年要是冷冬,不知道又要凍死多少百姓”
這話趙石實在是不敢接話,這公開指責梁帝,整個大梁也就楊競一個人敢這麽幹了吧?趙石隻能陪著楊競在歎氣。
“鼎誠,你繼續和晉王府聯係,明年可以繼續走私食鹽,孤可以把供給食鹽的量從每個月5萬斤提高到8萬斤,全年100萬斤”楊競這是準備給晉王輸血了。
在楊競看來,晉王楊華是最有可能和太子爭奪皇位的,所以楊競願意給晉王提供一些支持。再一個就是,楊競是真把晉王當二哥的,去年在長安,晉王對楊競的維護,真是讓楊競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如果說楊秀寧給楊競的是保護欲的親情,那麽晉王楊華帶給楊競的就是被保護的親情。
“李德全,去王府庫房,選兩件上好的貂皮,安排人手送到晉王府,就說是孤給二哥、二嫂的”楊競想了想,“另選東珠10顆、50年的人參10支、鹿茸10支,一並送去,這是孤給二哥二嫂的年禮。還有,鬆江郡獻給孤的那兩頭梅花鹿,也送去晉藩,是給孤侄子的”
楊競算著時間,離過年還有將近2個月,正好這些禮品送到了,就過年了。
李德全拍了拍手,立即有小太監進來,搬了兩把椅子,每把椅子旁邊還放了一個案幾,隨即有宮女上來,擺上了茶。“臣等謝殿下”
楊競擺了擺手,首先對曾泰說,“曾大人,孤有點想法,需要您幫參謀參謀”
“殿下您吩咐就是”
“前些日子,高句麗的女王趁著王太後下葬,前來求助。孤也賣給她1.5萬套步兵裝備,還派遣水師前去支援。孤想著,以後對百濟的工作就由樞密院負責,曾大人辛苦些。核心的原則就是不能讓百濟滅亡”楊競想了想,還是把這個動腦筋的活分給了曾泰,他實在不願意思考百濟那點事了。
“殿下放心,大政方陣您都已經確定了,前方有宋武侍郎在主持,臣循規蹈矩辦理就是了”曾泰欠身說道。
“好,前天孤收到政保司的情報,說是在軍情司和政保司的幫助下,百濟已經穩穩守住了歸漢城、王城和元山港。宋武一時手癢,竟然親率百濟的部隊主動出擊,替百濟收複了幾座縣城”楊競苦笑的,“孤是讓他當顧問的,他倒赤膊上陣了”
前兩天楊競收到政保司發來的百濟和高句麗的戰報,百濟得到楊競賣給他們的1.5套中型重步兵鎧甲以後,立即將其中1萬套鎧甲和武器拆分,組建了1萬人的輕步兵和1萬人弓箭手,剩餘的5000套,則是按照遼藩的標準,組建了5000人中型重步兵。
百濟女王直接把這1萬人的輕步兵和1萬人弓箭手交給宋武指揮,那5000重步兵則交給政保司的那50名吏員指揮。宋武一時興起,帶著這2萬人,直接殺過了錦江,收複了被高句麗占據的4座縣城。
宋武的主動出擊,極大的鼓舞了百濟的士氣,不過宋武並沒有繼續進攻,也沒有守那4座縣城,而是把4座縣城將近10萬的百姓全部前往錦江以南,當然了,所有的糧食、物資也全部帶走。畫麵調整到兩個月前:
“侍郎大人,不知道您為何下令從錦江北岸撤迴?要知道,您收複錦江北岸4個縣,對整個百濟都有巨大的鼓舞作用”百濟女王在百濟王城,對著宋武說道
“女王殿下有所不知,請讓外臣為您分析一下”宋武恭敬的說
“侍郎大人客氣了,您請講”百濟女王倒也是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
“女王殿下,百濟原有人口200萬,有兵10萬,高句麗半島的五分之二都在您的治理下。與高句麗隔著漢江對峙。自半年前高句麗突然大舉南下以來,百濟已經丟掉了漢江和錦江之間的25座縣城,您隻能退守在高句麗半島的西南一隅”
“前些天,高句麗軍隊準備大舉渡江,一舉覆滅百濟。到了最後,還是我國水師駛入錦江,炮擊高句麗軍,高句麗軍才退去。外臣也是借此機會,渡過錦江,收複了幾座縣城”
“在外臣看來,女王殿下現在收複故土完全不現實。外臣以為,女王的殿下應該死死守住錦江,保住錦江以南,半島西南一隅最後這15座縣城,積蓄實力,以待實際,進行反攻。外臣帶迴這近10萬的百姓,就是給您積蓄力量用的”宋武慢慢的把局勢分析給百濟女王聽。
在宋武看來,百濟女王現在擁有70萬百姓,6.5萬兵,15座縣城,隻要牢牢守住錦江天險,高句麗就沒有辦法覆滅百濟了,百濟的國祚就保留下來了。
“以侍郎大人看,下一步本王該如何做?”百濟女王非常禮賢下士的問。
“迴殿下,外臣以外,現在政保司正帶著5000重步兵在抓內奸,一旦您的朝廷中的內奸被肅清,這5000重步兵就作為您的禦林軍;您有5萬步兵和1萬弓箭手,外臣以為,您將這6萬兵全部部署在錦江一線即可”宋武答道
“侍郎大人,這次貴國的船隊又運來5000套步兵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可否一並賣給本王?”
“我家大王已有旨意,這批裝備自然可以賣給女王殿下,就是這貨款?”宋武笑著說,楊競的旨意隨著第二批的船隊已經來了,楊競明確告訴宋武,這批裝備可以賣給百濟。
“感謝遼王殿下的仁慈”百濟女王也笑著說,她現在十分的缺少武備,“步兵裝備還是按照40兩白銀一套,5000套步兵裝備20萬兩白銀;神威將軍炮1萬兩白銀1門,十門神威將軍炮10萬兩白銀,總計30萬兩白銀,如何?”
“就按這個價錢來吧。每門炮配50發彈丸”宋武笑著說,這個價錢已經遠超楊競給他定的標準了,楊競規定的神威將炮是5000兩一門,這下直接翻倍。
“還請侍郎大人幫助我國訓練一下軍隊,30萬兩白銀3日內就送到元山港貴國的艦隊上”百濟女王笑著說
百濟在南撤時,攜帶的金銀珠寶價值260萬兩,現在用90萬兩前後兩次購買遼藩的裝備,百濟女王覺得非常的值得。宋武也不矯情,在確認30萬白銀裝船以後,直接將5000套步兵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移交給了百濟軍隊。
同時宋武給楊競發了急報,請示下一步的動作。在此期間,宋武利用賣給百濟的5000套裝備和10門神威將軍炮,又幫助百濟國組織了5000重步兵和一個炮兵營。又指導百濟部隊調整的防線,現在的百濟有人口70萬、士兵7.1萬。
“百濟那邊的情況就是這樣,孤的意思是,艦隊撤迴,宋武和政保司的人一並撤迴,隻留軍情司50人在那裏,曾大人以為如何?”楊競覺得幫助百濟到這個程度就夠了。
“殿下安排的已經十分妥當”曾泰點頭道
“那好,具體的事情,還有給宋武的迴信,曾大人全權負責了”楊競直接把這個活推給了曾泰。“至於後續和百濟建立怎麽樣的溝通渠道,曾大人看著定”
“臣領旨意”曾泰答應一聲後,就返迴樞密院去調度對百濟的工作去了。
“鼎誠,和晉藩的食鹽貿易怎麽樣了?”曾泰走了以後,楊競又問趙石道。
“殿下,自從您和二爺定下食鹽貿易的生意後,臣已經通過山海關向山海關運送了6批食鹽,每批5萬斤,共計30萬斤;六月以後,山海關運輸線路不通,臣改走赤峰及燕山北麓的線路,向晉藩運輸了3批食鹽,每批10萬斤,已經完成了您答應二爺的60萬斤食鹽的目標”趙石辦事還是得力的,楊競和晉王楊華定下了每年60萬斤食鹽的目標,趙石提前兩個月就完成了。
“晉藩共支付我們流民3萬名,布匹3000匹”當初楊競決定以每斤50文的價錢向晉王提供60萬斤食鹽,但是可以用流民支付,10個流民換1斤鹽。所以晉王楊華用了3萬流民換了30萬斤鹽,剩下的30萬斤鹽支付了3000匹布。
“二哥這迴能發筆小財,即使按照每斤100文的價錢賣,一年的利潤就是3萬兩了”楊競笑著說。
“殿下,臣聽聞,晉藩的食鹽已經賣到了200文一斤了,這60萬斤食鹽,晉王殿下的淨利潤在9萬兩左右”趙石笑著說
“晉藩的食鹽200文一斤了?”楊競皺著眉頭問,這不是什麽好現象啊,這說明大梁的物價漲的越來越來快了。
“是的殿下,不止是食鹽,糧食也漲價了,原來1兩銀子可以買500斤大米,現在隻能買到450斤了”趙石見楊競皺眉,就知道這事不一般,連忙把知道的別的物價波動一並說了。
“父皇治國啊,重用蕭炎那幫人,國事艱難成什麽樣子了?”楊競歎了一口氣說,“今年要是冷冬,不知道又要凍死多少百姓”
這話趙石實在是不敢接話,這公開指責梁帝,整個大梁也就楊競一個人敢這麽幹了吧?趙石隻能陪著楊競在歎氣。
“鼎誠,你繼續和晉王府聯係,明年可以繼續走私食鹽,孤可以把供給食鹽的量從每個月5萬斤提高到8萬斤,全年100萬斤”楊競這是準備給晉王輸血了。
在楊競看來,晉王楊華是最有可能和太子爭奪皇位的,所以楊競願意給晉王提供一些支持。再一個就是,楊競是真把晉王當二哥的,去年在長安,晉王對楊競的維護,真是讓楊競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如果說楊秀寧給楊競的是保護欲的親情,那麽晉王楊華帶給楊競的就是被保護的親情。
“李德全,去王府庫房,選兩件上好的貂皮,安排人手送到晉王府,就說是孤給二哥、二嫂的”楊競想了想,“另選東珠10顆、50年的人參10支、鹿茸10支,一並送去,這是孤給二哥二嫂的年禮。還有,鬆江郡獻給孤的那兩頭梅花鹿,也送去晉藩,是給孤侄子的”
楊競算著時間,離過年還有將近2個月,正好這些禮品送到了,就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