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半年前,楊競就決定支持百濟抵抗高句麗,當時楊競還給自己手下的大臣上了一堂離岸平衡的課程。除了賣給百濟1.5萬套步兵裝備外,楊競還派出了兵部左侍郎為首的軍事顧問團,協助百濟對抗高句麗。
除此之外,楊競還命令蘇烈帶領遼東邊軍作出運動,以迷惑高句麗,好策應百濟。軍隊的調動歸樞密院管,所以楊競問樞密院樞密使曾泰。
“迴殿下,蘇烈總兵接到您的旨意後,親率遼東騎兵旅幾次渡過霸江,高句麗為了應對遼東邊軍的可能的大舉進攻,在北部防線原有的8萬大軍的基礎上,又調動了4萬軍隊,現在霸江對麵,高句麗布置了12萬軍隊。咱們遼藩也算是策應了百濟”曾泰立即說道。
“很好,按照軍情司的情報,高句麗現在的軍力在25萬左右,在我們對麵布置了12萬,他們的王城及各地至少需要3萬部隊守衛,高句麗可以用在百濟前線的部隊也就10萬左右”楊競笑著說,“如果百濟連10萬高句麗部隊都應付不了,那幹脆滅亡就算了”
“哈哈”眾臣都附和著笑起來。
“曾大人,傳旨,遼東邊軍全部撤迴霸江以北,不再進行軍事行動。同時加強霸江防線的巡視,避免高句麗的突然襲擊”楊競想了想,還是下令遼東邊軍撤了迴來,自己沒必要為百濟付出太多。
“是,殿下。”曾泰立即答應下來。
“還有邊軍,也要加強防守,今年真要是冷冬,突厥過不下去,肯定會南下的。咱們也不敢保證突厥是進攻朝廷還是進攻我們,所以一定要做好準備”楊競太知道突厥的尿性了,真要是過不下去了,那隻能南下搶劫了。
“殿下放心,臣會督促各路邊軍,做好防備”曾泰感同身受的點點頭,他在前秦兵部工作了大半輩子,太知道楊競說的是對的了。
“好,曾大人辦事,孤是放心的”楊競非常尊敬曾泰,軍事上的事情安排完了,就得說說民政上的事情了。
“鼎誠,你說說吧,今年的農業稅征收的怎麽樣了?”楊競問道
雖然趙石一直在隨著楊競巡視,但是戶部的工作一點是沒有耽誤,特別是楊競巡視迴來這三天,楊競倒是踏踏實實的休息了三天,趙石是一天也沒休息,一直在戶部看著賬本。
“迴殿下,大概在10天前,遼藩全部的農業稅都已經入庫了”趙石有些疲憊,但還是一絲不苟的說道,“鬆江郡免稅三年,這是最後一年;鬆花江以東免稅3年,這是第一年。這次征收的農業稅,主要就是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的農業稅”
當時楊競為了開發鬆江郡,直接下令鬆江郡免稅三年;同樣的道理,鬆花江以東的廣闊土地,也是免稅三年;所以真正征收的農業稅,就是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
“迴殿下,今年的農業稅累計收入是3.2億斤,目前已經全部存入戶部在各郡和各縣的糧倉了。半年前,您說的擴建糧倉非常有先見之明,現在戶部的糧倉存糧食能力1.8億斤。兵部的糧倉可以存糧5000萬斤;各地的鄉政府也可存糧1500萬斤,剩下的7500萬斤戶部又賣給襄平商號,得銀15萬銀元。所以由政府保管的糧食完已經完全入庫”趙石小小拍了楊競一下馬屁。
當時楊競設置鄉政府的時候,對鄉政府的規製進行了規定,其中一條就是鄉政府裏必須建設一座可以儲存1萬斤糧食的糧倉,後來這個標準又被改為2萬斤。所以遼藩729個鄉政府可以存糧將近1500萬斤。
“孤記得,去年的存糧,刨除軍糧的開支,還剩1500萬斤?”楊競問道
“殿下好記性”趙石笑道,“這次咱們不是修建鄉政府嗎?每個鄉,戶部按照10塊銀元的標準補助建設,各地太守府按照5塊銀元的標準配套。臣想著,糧食有些多,就把10塊銀元折成5000斤糧食發放,這樣就支出了360萬斤糧食。現在的陳糧還剩1240萬斤”
“每個鄉政府10塊銀元有些少了,即使加上太守府的配套,15塊銀元也不夠。按照占地兩畝計算,買地至少都需要20塊銀元,還有蓋房子呢?這樣吧,每個鄉政府追加補助20塊銀元,折成糧食發放,各郡補貼的5塊銀元,戶部一並給報銷了”楊競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鄉政府搞的好一些。
“殿下,這樣一來,建設鄉政府的糧食總的支出就是1160萬斤,去年結餘的1500萬斤,還剩340萬斤”趙石立即說道。
“剩下的這340萬斤,撥給工部,用作遼藩運河集團5000人的食用及11\/12月及明年全年的工資”楊競直接把這去年結餘的1500斤糧食給用了。
遼藩運河集團歸工部主管,他們又不種地,你不供給他們糧食不行的。即使參照煤礦的標準,每個月1塊銀元的俸祿,折合成糧食的話,這5000人一個月俸祿就需要25萬斤,一年需要280萬斤,價值11\/12月兩個月,楊競撥給340萬斤糧食剛剛好。
“殿下,臣定將這筆糧食使用好,發揮最大作用”工部尚書錢峰一聽樂了,還有這種好事,明年的工資都給預支了。
“正德,你自己把握,是一次性給他們,還是半年一給,還是一季度一給,總之一句話,既調動積極性,又不能太寬容,養成惰性”楊競說道
“殿下放心,臣會把握好的”錢峰點頭。對此楊競倒是不擔心,錢峰當了20多年的地方官,這點事情要是處理不好,就別混了。
“行了,現在當兵的分了錢、當官的分了錢、工人們分了錢,這個冬天應該能好過了”楊競見糧食都已經入庫了,放心的說道。
“殿下仁慈”眾臣都說道。
“還有幾個事”楊競笑著說
“一個是驛站,很多驛站都修建在荒野之地,一旦大雪封山,驛卒們就相當於與世隔絕了。兵部下個文,讓各地的驛站儲備3個月的過冬糧食。過冬糧食提前發放”驛站歸兵部管理,驛卒的糧食也是軍糧保障,所以楊競把這個工作安排給了工部。
遼藩所有的官道,都是30裏一個驛站,很多驛站的確是在荒郊野外,最偏的驛站離最近的縣城都有300裏,所以楊競才說提前儲備一些糧食。
“臣領旨,即刻照辦”兵部右侍郎張雷說道。張雷歸順遼藩已經半年多了,他每次都會被遼藩的氛圍所感染。他沒想到遼藩君臣議事,議的最多的是怎麽幫助農民、士卒過冬,這在大梁朝廷是不可想象的,梁帝怎麽會關心驛站士卒的死活?
張雷心情激動下,又說了句,“九爺真是愛民如子啊”
楊競一愣,在遼藩叫自己九爺的不多,這張雷算是一個,楊競擺一擺手,繼續說道,“各個學校本月底放假,放到明年的三月初一,總計3個月。寒假期間,學生們的補助照常發放,不,提前一次性的發放完”
“老臣領旨”大學士銜、禮部尚書張元立即答應道、
楊競這麽做,也是為了提高兒童的地位,一個男童,放寒假在家,迴家帶了90斤糧食,一個女童迴家帶150斤糧食。至少家長在罵孩子的時候,說出那句“我養你這麽大的時候”得考慮考慮。
“張尚書,明年起,遼藩學生的補助也提高,男童每月由30斤大米提高50斤,女童每月由50斤大米提高到100斤。遼藩的所有兒童,孤養之”楊競想了想,還是做了決定。
楊競知道,看起來,每年付出了400多萬斤糧食,但是他獲得的是,遼藩所有兒童和青年的支持。養恩永遠比生恩大,禮部宣傳司自然會將楊競的所作所為宣傳到所有的兒童之中。而且這麽做,還有促進生育、擴大人口的作用。
“老臣代遼藩學子叩謝大王”張元直接跪下了。張元這個老頭吧,作為天下讀書人的領袖,其實非常重視教育。他從來沒見過哪個君主,會給學生補助的,而且還連年提高。
“老大人快快請起”楊競一擺手,李德全立即去扶起了張元,“老大人組織好發放就是”
“孤接著說第二個事,各地官府要排查一下本地的道觀,提供必要的幫助。道觀一般都修建在山上,很多香火不旺的道觀過冬還是困難的”楊競補充說道,“咱們遼藩不要凍死一個人”
“臣散朝後,就聯合神祿司下文”張元這個禮部尚書和神祿司共同負責宗教方麵的事情,所以他答應下來。
“最後一個事,戶部傳旨赤峰縣和兀哈三部,兀哈三部在草原,一旦有寒潮,生活會更加困難;赤峰縣要做好救濟兀哈三部的準備,兀哈三部也要提前做好準備”楊競真是操碎了心,把遼藩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大家看看還有什麽事情沒有?沒有的話就散了曾大人和鼎誠留一下”楊競見過冬的事情安排完了,就吩咐散朝了。
除此之外,楊競還命令蘇烈帶領遼東邊軍作出運動,以迷惑高句麗,好策應百濟。軍隊的調動歸樞密院管,所以楊競問樞密院樞密使曾泰。
“迴殿下,蘇烈總兵接到您的旨意後,親率遼東騎兵旅幾次渡過霸江,高句麗為了應對遼東邊軍的可能的大舉進攻,在北部防線原有的8萬大軍的基礎上,又調動了4萬軍隊,現在霸江對麵,高句麗布置了12萬軍隊。咱們遼藩也算是策應了百濟”曾泰立即說道。
“很好,按照軍情司的情報,高句麗現在的軍力在25萬左右,在我們對麵布置了12萬,他們的王城及各地至少需要3萬部隊守衛,高句麗可以用在百濟前線的部隊也就10萬左右”楊競笑著說,“如果百濟連10萬高句麗部隊都應付不了,那幹脆滅亡就算了”
“哈哈”眾臣都附和著笑起來。
“曾大人,傳旨,遼東邊軍全部撤迴霸江以北,不再進行軍事行動。同時加強霸江防線的巡視,避免高句麗的突然襲擊”楊競想了想,還是下令遼東邊軍撤了迴來,自己沒必要為百濟付出太多。
“是,殿下。”曾泰立即答應下來。
“還有邊軍,也要加強防守,今年真要是冷冬,突厥過不下去,肯定會南下的。咱們也不敢保證突厥是進攻朝廷還是進攻我們,所以一定要做好準備”楊競太知道突厥的尿性了,真要是過不下去了,那隻能南下搶劫了。
“殿下放心,臣會督促各路邊軍,做好防備”曾泰感同身受的點點頭,他在前秦兵部工作了大半輩子,太知道楊競說的是對的了。
“好,曾大人辦事,孤是放心的”楊競非常尊敬曾泰,軍事上的事情安排完了,就得說說民政上的事情了。
“鼎誠,你說說吧,今年的農業稅征收的怎麽樣了?”楊競問道
雖然趙石一直在隨著楊競巡視,但是戶部的工作一點是沒有耽誤,特別是楊競巡視迴來這三天,楊競倒是踏踏實實的休息了三天,趙石是一天也沒休息,一直在戶部看著賬本。
“迴殿下,大概在10天前,遼藩全部的農業稅都已經入庫了”趙石有些疲憊,但還是一絲不苟的說道,“鬆江郡免稅三年,這是最後一年;鬆花江以東免稅3年,這是第一年。這次征收的農業稅,主要就是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的農業稅”
當時楊競為了開發鬆江郡,直接下令鬆江郡免稅三年;同樣的道理,鬆花江以東的廣闊土地,也是免稅三年;所以真正征收的農業稅,就是遼東郡、遼西郡和襄平郡。
“迴殿下,今年的農業稅累計收入是3.2億斤,目前已經全部存入戶部在各郡和各縣的糧倉了。半年前,您說的擴建糧倉非常有先見之明,現在戶部的糧倉存糧食能力1.8億斤。兵部的糧倉可以存糧5000萬斤;各地的鄉政府也可存糧1500萬斤,剩下的7500萬斤戶部又賣給襄平商號,得銀15萬銀元。所以由政府保管的糧食完已經完全入庫”趙石小小拍了楊競一下馬屁。
當時楊競設置鄉政府的時候,對鄉政府的規製進行了規定,其中一條就是鄉政府裏必須建設一座可以儲存1萬斤糧食的糧倉,後來這個標準又被改為2萬斤。所以遼藩729個鄉政府可以存糧將近1500萬斤。
“孤記得,去年的存糧,刨除軍糧的開支,還剩1500萬斤?”楊競問道
“殿下好記性”趙石笑道,“這次咱們不是修建鄉政府嗎?每個鄉,戶部按照10塊銀元的標準補助建設,各地太守府按照5塊銀元的標準配套。臣想著,糧食有些多,就把10塊銀元折成5000斤糧食發放,這樣就支出了360萬斤糧食。現在的陳糧還剩1240萬斤”
“每個鄉政府10塊銀元有些少了,即使加上太守府的配套,15塊銀元也不夠。按照占地兩畝計算,買地至少都需要20塊銀元,還有蓋房子呢?這樣吧,每個鄉政府追加補助20塊銀元,折成糧食發放,各郡補貼的5塊銀元,戶部一並給報銷了”楊競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鄉政府搞的好一些。
“殿下,這樣一來,建設鄉政府的糧食總的支出就是1160萬斤,去年結餘的1500萬斤,還剩340萬斤”趙石立即說道。
“剩下的這340萬斤,撥給工部,用作遼藩運河集團5000人的食用及11\/12月及明年全年的工資”楊競直接把這去年結餘的1500斤糧食給用了。
遼藩運河集團歸工部主管,他們又不種地,你不供給他們糧食不行的。即使參照煤礦的標準,每個月1塊銀元的俸祿,折合成糧食的話,這5000人一個月俸祿就需要25萬斤,一年需要280萬斤,價值11\/12月兩個月,楊競撥給340萬斤糧食剛剛好。
“殿下,臣定將這筆糧食使用好,發揮最大作用”工部尚書錢峰一聽樂了,還有這種好事,明年的工資都給預支了。
“正德,你自己把握,是一次性給他們,還是半年一給,還是一季度一給,總之一句話,既調動積極性,又不能太寬容,養成惰性”楊競說道
“殿下放心,臣會把握好的”錢峰點頭。對此楊競倒是不擔心,錢峰當了20多年的地方官,這點事情要是處理不好,就別混了。
“行了,現在當兵的分了錢、當官的分了錢、工人們分了錢,這個冬天應該能好過了”楊競見糧食都已經入庫了,放心的說道。
“殿下仁慈”眾臣都說道。
“還有幾個事”楊競笑著說
“一個是驛站,很多驛站都修建在荒野之地,一旦大雪封山,驛卒們就相當於與世隔絕了。兵部下個文,讓各地的驛站儲備3個月的過冬糧食。過冬糧食提前發放”驛站歸兵部管理,驛卒的糧食也是軍糧保障,所以楊競把這個工作安排給了工部。
遼藩所有的官道,都是30裏一個驛站,很多驛站的確是在荒郊野外,最偏的驛站離最近的縣城都有300裏,所以楊競才說提前儲備一些糧食。
“臣領旨,即刻照辦”兵部右侍郎張雷說道。張雷歸順遼藩已經半年多了,他每次都會被遼藩的氛圍所感染。他沒想到遼藩君臣議事,議的最多的是怎麽幫助農民、士卒過冬,這在大梁朝廷是不可想象的,梁帝怎麽會關心驛站士卒的死活?
張雷心情激動下,又說了句,“九爺真是愛民如子啊”
楊競一愣,在遼藩叫自己九爺的不多,這張雷算是一個,楊競擺一擺手,繼續說道,“各個學校本月底放假,放到明年的三月初一,總計3個月。寒假期間,學生們的補助照常發放,不,提前一次性的發放完”
“老臣領旨”大學士銜、禮部尚書張元立即答應道、
楊競這麽做,也是為了提高兒童的地位,一個男童,放寒假在家,迴家帶了90斤糧食,一個女童迴家帶150斤糧食。至少家長在罵孩子的時候,說出那句“我養你這麽大的時候”得考慮考慮。
“張尚書,明年起,遼藩學生的補助也提高,男童每月由30斤大米提高50斤,女童每月由50斤大米提高到100斤。遼藩的所有兒童,孤養之”楊競想了想,還是做了決定。
楊競知道,看起來,每年付出了400多萬斤糧食,但是他獲得的是,遼藩所有兒童和青年的支持。養恩永遠比生恩大,禮部宣傳司自然會將楊競的所作所為宣傳到所有的兒童之中。而且這麽做,還有促進生育、擴大人口的作用。
“老臣代遼藩學子叩謝大王”張元直接跪下了。張元這個老頭吧,作為天下讀書人的領袖,其實非常重視教育。他從來沒見過哪個君主,會給學生補助的,而且還連年提高。
“老大人快快請起”楊競一擺手,李德全立即去扶起了張元,“老大人組織好發放就是”
“孤接著說第二個事,各地官府要排查一下本地的道觀,提供必要的幫助。道觀一般都修建在山上,很多香火不旺的道觀過冬還是困難的”楊競補充說道,“咱們遼藩不要凍死一個人”
“臣散朝後,就聯合神祿司下文”張元這個禮部尚書和神祿司共同負責宗教方麵的事情,所以他答應下來。
“最後一個事,戶部傳旨赤峰縣和兀哈三部,兀哈三部在草原,一旦有寒潮,生活會更加困難;赤峰縣要做好救濟兀哈三部的準備,兀哈三部也要提前做好準備”楊競真是操碎了心,把遼藩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了。
“大家看看還有什麽事情沒有?沒有的話就散了曾大人和鼎誠留一下”楊競見過冬的事情安排完了,就吩咐散朝了。